224章 成都印象

224章 成都印象

在火車上晃盪了兩夜一天,劉睿他們終於是抵達了成都,來到了書中所描述的天府之國。

當列車播音員溫柔的聲音在車廂裡響起,向乘客們介紹成都的概況的時候,劉睿剛剛從半夢半醒之中醒過來。

睜開惺忪的睡眼,劉睿透過車窗看車站附近的建築,只見在一片天光之中,周圍的建築都是灰濛濛的。一路行來,幾乎所有鐵路車展周邊的建築都是差不多的模樣,灰濛濛、破敗,毫無生氣的感覺。

還好,列車在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穿行在西南地區的崇山峻嶺之間,讓劉睿不用擔心靈氣的來源。甚至有些地方,劉睿所能吸收的靈氣比在樑村還要高出不少,倒是有點出乎劉睿的意料之外。

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西南地區有很多地方若不是鐵路通過,他們根本就是與世隔絕的世界。哪怕是鐵路經過之後,這裡的人們也沒有太多的改變,依舊日出而息日落而歸,緩慢地發展着。

原先,劉睿還擔心出門之後神農空間的靈氣消耗太快,在成都估計也呆不了幾天就要返回樑村。如今看來,有了沿途的靈氣補充,劉睿倒是可以放心地在成都認真地參觀考察了。

跟着人潮下了火車,劉睿頓時被撲面而來的冷空氣給衝了一下,一個噴嚏就出來了。

成都和樑村相差不少的緯度,季節的變化有點延遲,哪怕樑村現在已經接近了晚春,成都卻還在早春的季節。再加上川西平原地處四川盆地,氣候溼潤,空氣溼度大,早晚的氣溫有點冷。

在污濁悶熱的火車車廂之中呆了好長一段時間,乍一下車,還真的是讓劉睿有點不適應。

考察團一行先是在火車站臺上檢查了所有的成員是否到齊,還有各自的行李是不是都拿上了?一切都沒有問題之後,劉睿就帶着這羣和他一樣第一次到大城市的農民們通過地下通道,走出了成都火車站。

和桂西省省會那個略顯簡陋的火車站站前廣場相比,成都火車站的站前廣場就顯得大了好幾倍,擁擠的人潮和車來車往無一不在向人們展示作爲西南交通樞紐的氣派。

不過,廣場周邊的建築明顯都還是八十年代的風格,四四方方又灰濛濛的,讓人無法感受到一個大都市應有的時尚感覺。

這段時間,爲了研究農家樂的發展軌跡,劉睿沒少看關於成都的介紹資料,對成都市的一些情況也是有所瞭解。

火車站位於成都的北部,平時成都人都叫它做火車北站,這也是和東邊、南邊的貨運站區別開來。火車北站周圍的片區都是老居民區,不是商業區,更加不是政府重點發展的區域。成都市現在發展的重心是在府河南河流經的金牛區和錦江區,再加上往南邊發展的行政中

心,因此火車北站這裡依舊保持上個世紀的很多痕跡也就順理成章了。

一走出火車站的出站口,劉睿帶着的這羣村民一下子就吸引周圍人羣的眼球,一下子就圍上了不少人。一時之間,劉睿的耳朵裡就完全充斥了四川話還有帶着椒鹽味道的普通話,倒也是有一種很新奇的感受。

這些人之中,有拉客住宿的,也有黑車在等遊客上鉤,也有兜售地圖等等旅遊用品的小販,……,總之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若是沒有經驗的人,恐怕很快就會被淪陷其中,遇上麻煩。

這也難怪,樑村的這羣村民無論是穿戴還是表情,都不像是經常出門的老油子,自然也就成爲了人家的目標。無論是哪裡,火車站、汽車站周邊總是魚龍混雜,不小心就會被騙甚至被搶。

還好考察團所有的成員在出發的時候都已經被季小軍和王軍提醒過,出站之後什麼話都不要說,誰拉也不要跟着去。

就這樣,在一羣人的圍攻之下,考察團的成員跟着季小軍他們走到的站前廣場,等着季小軍下一步的安排。

作爲曾經來過成都一次的老手,季小軍當仁不讓地出面給考察團尋找交通工具。劉睿則是坐在行李袋上,打量周圍的建築,還有往來的車輛,也在耳朵裡注意傾聽周邊人們說的四川話,努力地分辨其中的含義。

還好,季小軍不愧是在商海之中沉浮了好些年,也曾經走南闖北過,很快就找到了兩輛中巴車。

考察團的經費有限,劉睿就沒有打算在市區的賓館住,那些價格便宜的招待所劉睿又不願意住進去,因此只能第一時間就找車子把所有的考察團成員都拉到郊區的農家樂了。

五四三二一,季小軍很快就和車主談好的價格,一行人魚貫而上,三十多人把兩輛中巴車擠得滿滿當當的。若是換成村裡的老農做主,他們恨不能全部的人都擠在一輛車裡面,那就可以省下一半的錢了。

只可惜這是在成都這樣的大城市,交警查超載的事情比較嚴,車主們就是膽子再大也不敢在市區裡超載一倍,也只能是乖乖地照章辦事了。‘

一行人上了車之後,車子在司機略帶川味的吆喝聲中,緩緩起步,慢慢地匯入清晨的車流。

樑村的村民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這樣一個特大城市,一個個都趴在窗戶邊上,生怕錯過每一個畫面。對於這些農民來說,眼前的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都是那麼新奇,令人震撼。不要說樑村、青山,哪怕就是青州,和這裡都還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坐在中巴車最前頭的位置,劉睿一點都不覺得困,他眼神炯炯地盯着路邊的一切,似乎想要把這座城市的一切都記在自己的腦海之中。

有一句話說得好:“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以前的讀書人在家裡讀書之後,都要進行遊學,才能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和實際結合起來,變成自己的東西。

先秦時代,孔子就曾經遊學列國,不僅僅是傳播自己的理念,更多的是通過遊學增長見識,擴大視野。

來到成都,來到四川,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就是寫下了:“蜀道難,難以上青天”的李白

作爲江油人的李白,在自己的青年時期也是通過遊學,走出了巴山蜀水的險峻棧道,到了帝國的都城長安。

也正是通過遊學,李白纔有可能寫下了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讓自己的名字在千年之後依舊被人們所銘記,熠熠生輝

對劉睿來說,這一次出門是自己行萬里路的開端,以後自己有機會還真的是要走出樑村這個小山村,才能胸懷世界

成都,又名錦官城,自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建城,擁有將近三千年的悠久歷史。特別是秦朝初期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專家李冰在岷江上游修建了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成都就成爲了川西平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有了都江堰的灌溉,川西平原沃野千里旱澇保收,數千年以來擁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哪怕是在歷朝歷代都曾經歷經了戰火的考驗,成都卻依舊能夠在廢墟之中很快重建,又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天堂所在。

特別是建國以後,作爲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成都的發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視,發展是日新月異。改革開放之後,成都的發展速度雖然比不上沿海地區,但是卻依舊維持了西南地區最大城市的風采,令人嚮往。

隨着車子在市區之中穿行,劉睿對於成都也就有了更多的印象。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成都的市區之中,很少能夠看見兩輪摩托車的影子。

在劉睿的印象之中,摩托車是最近幾年最爲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基本上每一個大小城市到處都是摩托車大軍的蹤跡。特別是在桂西省的省城,路上隨處可見摩托車在穿行,活生生地就是摩托車的世界。

但是在成都的市區,劉睿還真的是看不到摩托車的身影,倒是人力三輪車隨處可見。

以前,劉睿通過不少渠道瞭解到,曾經作爲四川一部分的重慶市是我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基地。在劉睿簡單的想法之中,成都這裡應該也會有很多摩托車存在吧。

如今看到這種情況,由不得讓劉睿感覺到有點怪異。

問過司機之後,劉睿才知道,成都市政府下了‘限摩令’,在三環線以內禁止兩輪摩托車行駛。這樣的所謂禁令,很是讓劉睿疑惑不解。

一直過了一段時間,劉睿才明白,成都和重慶這兩個兄

弟城市卻是一種相互競爭相互依存的關係。在近代,特別是最近二十多年,兩個城市爲了爭奪西南地區最大城市、中心城市的稱號,各種明爭暗鬥都是層出不窮。在外人看來,成都和重慶就有點像是一對吵架的親兄弟。

重慶市我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基地,成都卻在三環以內頒佈‘禁摩令’,這種關係還真的是讓人看不透。

除了看不到兩輪摩托車以外,路邊隨處可見的三輪人路車卻又讓劉睿覺得成都好像少了一絲絲匆忙的腳步,多出了淡淡的悠閒氣息。

根據那個健談的司機所言,在成都,除了公交車以及出租車以外,市民出行使用最多的就是這種慢悠悠的三輪車。成都這裡的生活節奏很慢,市民們也很懂得享受生活,花上一兩塊錢就可以坐着三輪車晃晃悠悠地走上一段,既可以抵達目的地,又能欣賞沿途的風景。

坐在車上,劉睿也不禁去想象,若是自己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坐着三輪車在蓉城的街道上穿行,似乎也是一種很難得的享受。

清晨七點鐘,正是市民們上班、孩子們上學的高峰期,但是劉睿在陣陣引擎聲和自行車的鈴聲之中,卻感受不到太多緊張的氣氛。

每次在紅綠燈等待的時候,劉睿看到旁邊騎車的人們臉上並不會有不耐煩的表情,他們總是樂呵呵地看着前方的信號燈,也不會有人搶先穿越馬路。一路走來,劉睿感覺到整個城市處於一種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狀態,並沒有煩躁的氣息流露出來。

看到這種情形,劉睿似乎明白了,爲什麼農家樂在成都可以擁有那麼好的發展空間,成爲了全國農家樂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無他,就是因爲成都人樂觀、悠閒的生活態度。

也只有在成都這樣的氛圍,市民們纔有時間也有心情去享受美好的生活,纔會去體會令人難以忘懷的休閒農家樂。

中巴車在城市之中穿行,除開路邊風格不一的現代化建築,給劉睿印象深刻的卻是路邊那些鬱鬱蔥蔥的行道樹還有鮮豔的花朵。

成都市的綠化以及美化工程做得很好,那些高大的法國梧桐遮天蔽日,嫩綠的葉子從枝丫中探出頭來,令人感覺到春天的腳步。

但是最令劉睿難以忘懷的卻是路邊密密麻麻盛開的芙蓉花

成都又名‘蓉城’,就是因爲大量種植芙蓉花而得名。

現在正值春天芙蓉花開的季節,各種顏色、各種形態的芙蓉花在市區之中爭奇鬥豔,給劉睿這羣遠道而來的遊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看着芙蓉花遍地的盛況,劉睿也是想到了樑村未來的發展,更加堅定了劉睿把樑村建設成爲一個舉世罕見的‘珙桐村’的信心。

成都僅僅通過芙蓉花這種普

通的花卉種植,就獲得了‘蓉城’的美名,樑村爲什麼不能通過‘珙桐’獲得更多遊客的認同呢?

將來只要樑村的珙桐種植形成了規模,等到珙桐花開的時候,漫天飄灑的珙桐花就如同白鴿一般紛飛,無疑可以讓樑村變成美麗的天堂。

只是在市區走馬觀花一段時間,劉睿就得成都產生了非常好的印象,覺得這裡是一個很適合居住的地方。當然了,這還只是初步的印象,要想對成都以及成都的一切有着更深刻的瞭解,劉睿他們還得繼續在成都進行體驗才行。

隨着車子駛離了市區,高樓大廈都被拋在了身後,離開三環之後,一些農田果園之類的東西開始出現在劉睿的眼前。

成都市背靠青城山和西嶺雪山,面向的是沃野千里的平原,依山傍水,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車子往着龍泉驛所在的成都東部駛去,沿途並沒有高山之類的地形,甚至連丘陵都很少見,看過去一片平坦。

在一片片良田之中,劉睿看到了樑村那兒所看不到的油菜花,金燦燦的油菜花在初升的太陽照射之下,顯得更加耀眼。薄薄的霧氣在陽光下逐漸消散,倒也是給眼前的景色平添了幾分飄渺的氣息,令人心情不由自主地沉靜了下來。

因爲地勢平坦再加上經濟實力不錯的原因,從成都市區到龍泉驛這樣的郊區,高等級的公路一直延伸,讓劉睿等人羨慕不已。

現在,從桂西省城、青州市區到樑村,都是要通過一條二級公路的國道,車流量大,路況一般,非常不方便。從青山縣城到省城,不過兩百公里的路程,居然要四五個小時才能抵達,樑村位置偏僻可見一斑。

哪裡像成都這裡,從市區到郊區,一路上都是高等級的公路,暢通無阻,二十多公里只不過半個小時就抵達了。

當司機提醒劉睿等人龍泉驛地區到了的時候,劉睿他們的眼睛不由地睜大了,爲的就是要看看,這個地方爲什麼會那麼有知名度?

在劉睿看過的很多資料和報導之中,龍泉驛在春天的時候是絕大多數成都市民歡度週末的最佳地點。一路上,劉睿也都是在腦海之中勾勒龍泉驛的模樣,但是隻有親眼所見之後,劉睿才明白,在現實的面前,很多想象都會變得非常貧乏,缺乏靈性

因爲地勢平坦再加上經濟實力不錯的原因,從成都市區到龍泉驛這樣的郊區,高等級的公路一直延伸,讓劉睿等人羨慕不已。

現在,從桂西省城、青州市區到樑村,都是要通過一條二級公路的國道,車流量大,路況一般,非常不方便。從青山縣城到省城,不過兩百公里的路程,居然要四五個小時才能抵達,樑村位置偏僻可見一斑。

哪裡像成都這裡,從

市區到郊區,一路上都是高等級的公路,暢通無阻,二十多公里只不過半個小時就抵達了。

當司機提醒劉睿等人龍泉驛地區到了的時候,劉睿他們的眼睛不由地睜大了,爲的就是要看看,這個地方爲什麼會那麼有知名度?

在劉睿看過的很多資料和報導之中,龍泉驛在春天的時候是絕大多數成都市民歡度週末的最佳地點。一路上,劉睿也都是在腦海之中勾勒龍泉驛的模樣,但是隻有親眼所見之後,劉睿才明白,在現實的面前,很多想象都會變得非常貧乏,缺乏靈性

哪裡像成都這裡,從市區到郊區,一路上都是高等級的公路,暢通無阻,二十多公里只不過半個小時就抵達了。

159章 歌聲悠揚219章 相互合作180章 競爭對手173章 旅遊規劃137章 馬蜂襲擊194章 採收番茄099章 驚喜連連099章 驚喜連連058章 珍稀動物072章 鷹愁深澗020章 準備工作035章 履行合約002章 少年當家094章 封建迷信127章 悠然天籟148章 奇怪寵物027章 初步敲定215章 驚人財富106章 竹林宿營213章 春雨迷濛222章 山茶油樹001章 大山深處069章 望天巨樹214章 齊頭並進108章 叢林狼蹤168章 釀酒秘方119章 穩步前進181章 塵埃落定065章 即將出發066章 進山伊始199章 發展方向123章 竹藝公司142章 藝術表演197章 播種希望022章 變革契機063章 臨行準備116章 回到正軌233章 佳人再臨055章 百元大鈔014章 村團支書018章 櫻桃番茄190章 掌舵前進129章 美麗誤會226章 答疑解惑047章 普法宣傳183章 規劃設計122章 上樑大吉198章 氣溫驟降023章 空間擴張146章 深秋美景071章 無邊美景008章 進城賣菜223章 火車之上123章 竹藝公司203章 暖爐夜話101章 叢林一夜196章 榜樣作用181章 塵埃落定103章 森林精靈177章 驚人財富189章 發展契機009章 購買種子180章 競爭對手206章 熱鬧非凡190章 掌舵前進176章 新老交替084章 合作方式125章 再度來訪072章 鷹愁深澗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196章 榜樣作用060章 解決方案101章 叢林一夜028章 泉水奇效156章 穩紮穩打096章 涅盤重生067章 山間宿營231章 一片熱土133章 遊船投資130章 高超技藝123章 竹藝公司077章 電燈電話133章 遊船投資095章 破土動工043章 人心浮動088章 湖光山色096章 涅盤重生036章 事後餘波048章 大種果樹022章 變革契機081章 熱鬧晚宴110章 難眠夜晚230章 發展基調059章 癩頭巨黿152章 嗩吶聲聲205章 殺過年豬162章 候鳥觀測232章 投資熱潮025章 大雨滂沱070章 未來規劃
159章 歌聲悠揚219章 相互合作180章 競爭對手173章 旅遊規劃137章 馬蜂襲擊194章 採收番茄099章 驚喜連連099章 驚喜連連058章 珍稀動物072章 鷹愁深澗020章 準備工作035章 履行合約002章 少年當家094章 封建迷信127章 悠然天籟148章 奇怪寵物027章 初步敲定215章 驚人財富106章 竹林宿營213章 春雨迷濛222章 山茶油樹001章 大山深處069章 望天巨樹214章 齊頭並進108章 叢林狼蹤168章 釀酒秘方119章 穩步前進181章 塵埃落定065章 即將出發066章 進山伊始199章 發展方向123章 竹藝公司142章 藝術表演197章 播種希望022章 變革契機063章 臨行準備116章 回到正軌233章 佳人再臨055章 百元大鈔014章 村團支書018章 櫻桃番茄190章 掌舵前進129章 美麗誤會226章 答疑解惑047章 普法宣傳183章 規劃設計122章 上樑大吉198章 氣溫驟降023章 空間擴張146章 深秋美景071章 無邊美景008章 進城賣菜223章 火車之上123章 竹藝公司203章 暖爐夜話101章 叢林一夜196章 榜樣作用181章 塵埃落定103章 森林精靈177章 驚人財富189章 發展契機009章 購買種子180章 競爭對手206章 熱鬧非凡190章 掌舵前進176章 新老交替084章 合作方式125章 再度來訪072章 鷹愁深澗234章 時光飛逝大結局196章 榜樣作用060章 解決方案101章 叢林一夜028章 泉水奇效156章 穩紮穩打096章 涅盤重生067章 山間宿營231章 一片熱土133章 遊船投資130章 高超技藝123章 竹藝公司077章 電燈電話133章 遊船投資095章 破土動工043章 人心浮動088章 湖光山色096章 涅盤重生036章 事後餘波048章 大種果樹022章 變革契機081章 熱鬧晚宴110章 難眠夜晚230章 發展基調059章 癩頭巨黿152章 嗩吶聲聲205章 殺過年豬162章 候鳥觀測232章 投資熱潮025章 大雨滂沱070章 未來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