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土地革命

皇帝開了個頭,接下來大家討論都很熱烈。

從一丁授田百畝,到現在提出一戶分地百畝,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改變。授田數確實大大降低了,但實際上過去也沒有能夠真的做到每丁授田百畝。

以大業五年的天下疆界算,全國也不過八億畝地,而當時戶就八百九十一萬戶,人口四千六百零二萬口。北方人口占百分之七十一,南方人口占百分之二十九。

這裡面還沒算上奴隸、僧道、賤籍,以及一些隱戶逃丁等,故此一戶百畝就要近九億畝地了,而實際上,天下的田地,有許多是屬於皇家以及朝廷的公田,另外貴族官員豪強地主們也佔據了大量私田。

所以除掉這些,真正能均田的地,估計也就一半多點。

許多地方,一丁連二十畝的永業田都分不足。

隋朝時是以均田制和租庸調爲基本國策,徵稅基礎是丁,故此對戶籍和丁口抓的極嚴,這也是隋初三百萬戶,很快就飛增到近九百萬戶的根本原因所在。

但隋朝戶籍雖然統計的好,可隋朝有許多不課戶不課丁,隋朝真正納稅服役的丁口其實不多,朝廷官方統計,四百零一萬丁納絹,四百九十萬丁交布,總課丁也才八百多萬,基本上平均一戶才一個課丁而已。

故此隋朝時的正稅,一年糧食收入三千三百萬石不到,絹帛四百萬匹,麻布六百餘萬端。

而現在皇帝說大秦要改人丁授田百畝爲每戶最多限田百畝最低每丁十畝,這就是巨大的變化了。

除了奴隸,只要是入籍的大秦子民,皆可分田授地,最低一人十畝,不論男女老少,最高一戶百畝地。

大秦現在戶籍統計有一千二百餘萬戶,人口八千多萬。其中奴隸有一千餘萬,以及歸化的蠻夷一千多萬。

除去奴隸不算,還有七千多萬人口,每口最低十畝地,意味着最少要七億多畝地了,再加上皇莊、公田、還有貴族官員豪強地主們的私田,以及各地的軍田、職田等等,那就要十幾億畝地。

所以確實必須把中原的人口遷移一些到邊疆去,畢竟邊疆地多人少。

中原真要分起來,有的村子按口分,一人可能一畝地都分不到,所以必須動員移民。

在這個農耕爲主的時代,沒有自己的田地,就始終解決不了溫飽,脫離不了貧困。老百姓若是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又如何爲朝廷財政做貢獻呢?

“對於貴族官員地主們的私田,要進一步限額,中原地區的田額必須限死,還要再加上一條,百姓分授的永業田,只允許本村村民之間買賣。”

“聖人,這一條是不是太過了?”

“朕以爲很合適,若是放開這個口子,中原之地的耕地用不了多久,終究還是免不了被豪強大戶們兼併,故此朝廷不能鬆這個口子。想買田置地,也可以,但是隻能放開南方以及邊疆地區。”

“人均不足十畝地的地方,都要動員一些百姓遷移。優先把土地最少的地方人口遷移出來,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人口衆多的北方地區,要改變人多地少的困境,要讓每個百姓都起碼有十畝地的基本保障。”

人多地少,終究免不得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如何調劑這個矛盾,就成了治理民生的根本。

“故土難離啊,給百姓在邊疆一戶就是授二百畝地,每人給十畝永業田,他們也未必願意放棄現在這個一家只有一二十畝地的家鄉啊。”

“捨不得離也得離,這不僅僅是要讓百姓脫貧步入溫飽,也是朝廷的百年安穩大計。要不然,新打下來的百濟、林邑等地就不可能維持的住,邊疆更不可能開發。朝廷駐紮在邊疆的軍隊,可能都無法供養,最終這些流血打下來的地方,朝廷只可能放棄,最終又會讓其它蠻夷們佔據,早晚又成心腹之患。所以根本的辦法,就是移民,我們移民過去佔據他,開發他,在那裡駐軍,在那裡變成自己的新家園,讓其它蠻夷再無法染指。”

中原一戶給二十畝永業田,一人最少十畝地,一戶最多百畝地。

而移民邊地,朝廷可以給予每人十畝永業田,一戶至少二百畝地的誘人分田政策。

“聖人,臣覺得應當讓侍官們帶頭做榜樣,駐於邊疆的衛營侍官,皆要把家眷遷移過去,這樣一來,將士們也能安心戍邊守疆。”

羅成點頭,“對於衛營的府兵們,朝廷既要讓他們帶頭,也得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朕以爲,可以給每個府兵一百畝軍田,無須繳納地稅。其家眷遷移到駐地,依然每口授永業田十畝,一戶授滿二百畝地,永業田外,其餘爲口分田。這二百畝地,不計府兵的軍田額。”

“邊地還可以適當放開一些土地買賣限制,允許貴族豪強過去買田置地,建立莊園等。”

大家越討論越激烈。

土地政策,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根本,雖說如今朝廷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並不是地稅,可這卻涉及到天下的安穩,是涉及數千萬子民的大事。

必須慎重。

“分田授地,那麼最終是按人分田,還是按戶分田呢?”魏徵問,什麼事情都得有個標準。

一丁最少十畝,和一戶最多百畝,這只是兩個限額,但具體如何分,是以人爲基礎來分,還是以戶爲單位來分?

“朕以爲,可以每戶先分十畝永業田,再加四十畝口分田,這是基本田。再根據實際家庭人口數量,微調。比如人丁在五口及以下的,那麼就按一戶五十畝分。如果家庭人口超過五口的,則每口再加十畝,但上限百畝。”

魏徵點了點頭,一戶最少授田五十畝地,若是精耕細作,倒也還是不錯的。

“那這分戶是否有標準呢,按戶分田,免不得到時會有許多百姓要分戶。比如原來一家三代同居生活,祖父祖母兩個,下面還有三個兒子,兒子也各成家也有了兒女,但都是一戶,足十幾口人,如果按新規定上限也只能分一百畝,可如果這家人分成四戶,那就能最少分到二百畝地了,相差一倍呢!”

“像這樣的情況,只要是一戶有幾個兒子的,兒子長大娶親並生子,便可申請分戶,但父母必須得隨一個兒子生活居住,不能父子全都分戶。原則上,我們鼓勵父母與幼子共同生活,其它兒子成親生子後可分戶另過。”

對於這樣的分戶,朝廷其實是鼓勵的,因爲兩稅制下,除了按田畝徵地稅,還要按戶徵戶稅,多拆一戶,當然就要多徵一戶的戶稅。

那一家三代,三兄弟中的兩兄弟分戶出去,幼子不分戶,一戶變成三戶,田額至少一百五十畝,如果人口多,還能再增加。

這方面,朝廷是不反對甚至是鼓勵的。

“家中的奴隸、牛馬能分田嗎?”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我朝不是西魏北周,如今人多地少,故此並不會給奴隸和牛馬也授田。”

“聖人,土地有肥有貧,這個如何解決?”

“這個無法解決,只能在分田授地的時候,儘量給每個村民分到的田地都有肥有瘦,儘量公平吧。田額上,不做特殊對待。”

第274章 斬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482章 檢閱第859章 推恩令第1504章 殺伐第325章 堅城第1480章 調停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1393章 清算第1080章 永平城下心惶惶第1270章 許秀才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16章 血戰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454章 萬里覓封侯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314章 還鄉團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34章 動員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177章 耕戰第42章 秦家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669章 火併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744章 李淵李密第1105章 雷神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1358章 秋狩第240章 鹽賊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83章 少年軍團第374章 薩水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45章 佯攻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35章 杜如晦(第九更,求訂閱!)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127章 禁私掠第4章 表哥第119章 先鋒官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1363章 獵騎兵第1232章 君子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第57章 重口味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123章 豐歲屯第788章 帝王術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245章 佯攻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1384章 建安第142章 福利第181章 劫囚車第595章 尉遲恭第224章 小霸王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431章 暗影衛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1477章 藩王、邊帥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1109章 會盟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1293章 劫掠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70章 拆夥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1235章 牛腿稅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1516章 焚書坑巫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219章 訂親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
第274章 斬第1124章 亭長宇文士及第944章 西海王國第1482章 檢閱第859章 推恩令第1504章 殺伐第325章 堅城第1480章 調停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640章 槊挑金狼汗(感謝農民伯伯盟主!)第1393章 清算第1080章 永平城下心惶惶第1270章 許秀才第1086章 皇太子毆打楚王第1457章 黑狼衛戰玄甲騎第971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316章 血戰第1423章 偉大的羅馬第454章 萬里覓封侯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314章 還鄉團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943章 西部大開發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234章 動員第1276章 流鬼夜叉第177章 耕戰第42章 秦家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669章 火併第1281章 再破一城第744章 李淵李密第1105章 雷神第760章 鈍刀割肉第1358章 秋狩第240章 鹽賊第1273章 龜茲王子第95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83章 少年軍團第374章 薩水第15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45章 佯攻第397章 羅藝大破新城,李世民初顯威第135章 杜如晦(第九更,求訂閱!)第1455章 黑狼逃遁第127章 禁私掠第4章 表哥第119章 先鋒官第601章 羅嗣業無敵第64章 要殺要剮隨你便第3章 叔寶兄,我來也第881章 假戲真做第1363章 獵騎兵第1232章 君子第1053章 落魄書生馬賓王第57章 重口味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123章 豐歲屯第788章 帝王術第1513章 遠鎮海中第245章 佯攻第1362章 楚皇請入朝第474章 遼東撤退第1384章 建安第142章 福利第181章 劫囚車第595章 尉遲恭第224章 小霸王第129章 論功行賞(第三更!)第921章 武川一司馬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909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征程飲馬渭河邊第267章 兩千戰十萬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431章 暗影衛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102章 禁不良人爲府兵第1062章 身穿漢裙心在蕃第1403章 蠻子兇狠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20章 精兵悍將第621章 軍師聯盟第1477章 藩王、邊帥第1261章 我本華夏第1023章 積石高奏凱歌聲第1109章 會盟第858章 五百里魏王國第1293章 劫掠第1017章 恐秦突厥盡奔逃第70章 拆夥第556章 封建府兵第561章 第一家族第1235章 牛腿稅第253章 涿郡大軍一偏將第149章 咄咄逼人(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1516章 焚書坑巫第1046章 弓長之君當別都第483章 羅旗一出,誰與爭鋒第219章 訂親第1008章 聖文神武天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