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
猛攻多時亦無法攻破虎牢關,各路官軍卻已經漸合圍過來。
楚國大帝楊玄感便在虎牢關下大營召開了御前會議。
這次會議除了他的元帥李子雄外,還有剛從河北趕回來的左僕射李密。爲了安撫李密,楊玄感一見李密,就加封他爲太尉、尚書令。
“諸卿都議一議吧。”
楊玄感身着鎧甲,因爲倉促登基,皇帝不但沒有京城也沒有皇宮,而玉璽、皇帝冠冤這些自然也沒來的及備,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是隨便能弄的出來的,於是楊玄感這個皇帝到現在連一天龍袍都還沒穿過。
第一個發言的是李子雄。
雖然他統領大軍攻打滎陽關,屢攻屢敗,但楊玄感還是很信任他,大概也是除了他也無人可用了。
“陛下,如今虎牢關援軍益至,我軍數敗,不可久頓於此堅城之下,不如直入關中,開糧倉以振貧乏,三輔可指麾而定。據有府庫,東面而爭天下,亦霸王之業也。”
這個時候,連李子雄這個主帥都不敢再說繼續打虎牢關了。
西入關中,這本來是李密當初給楊玄感定的三策中的中策,當初楊玄感沒同意,選了個攻洛陽的下策。
此時,當初的上策攻涿郡堵楊廣自然是行不通了,下策打洛陽更是沒戲,只剩下這一條路可走。
於是大家都表示這個計劃不錯。
李密看着這些人,心中長嘆。
“陛下,如今元弘嗣握強兵在隴右,可聲言其反,遣使迎公,因此入關,可以給衆。”
李密雖然對楊玄感無比失望,可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還是隻能幫着出主意。他的主意很簡單,其實就跟上次黎陽造反時的套路一樣。上次是以羅成在東萊造反,他們要去平亂爲由徵召兵馬。
而這次,李密說,咱們可以造個謠,就說隴右的元弘嗣造反了,派人來接咱們入關。這樣呢,也能緩解下如今我們的軍心士氣不振的問題。然後我們可繞過虎牢關,往西南走,我們不走虎牢不走潼關,咱們走南陽走武關,經藍田入關中。到了那邊,咱們還可以假冒是去平隴右元弘嗣造反的官軍,騙開武關,然後直取長安。
楊玄感覺得武關的官軍也必有那麼好騙,可現在這個時候,他也只是想先騙騙自己,麻醉一下。要不然,這接下來還怎麼搞。
沒有人再說要破虎牢,佔洛陽了。
包圍圈已經形成,他們現在想的只是打破包圍,來一次千里大突圍。如果能夠僥倖逃進關中自然最好,實在不行,也不能留在這裡等死。
不過這個計劃也確實還是可行的,前提是如果能夠一路順利的殺到武關,再突破這道雄關進入關中的話。
不敢說就真能攻破大興,起碼也能苟延殘喘,增加點時間了。
李密沒忘記提醒楊玄感。
要想這個計劃順利實行,唯有一點,就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打仗也是一樣,不能給官軍有時間各方反饋消息,互通情報。
我們要用最快的速度,毫不拖泥帶水的殺到武關去,然後破關入關中,趁諸軍都還在滎陽這裡搞包圍圈的時候,咱們來個避實就虛,攻破關中。
楊玄感這個時候也從諫如流。
於是當天晚上,二更時分,楊玄感就悄悄的帶着全軍撤退,爲了能夠多爭取一點時間,他甚至下令,營寨物資等全都不帶,甚至許多投奔他的兵馬的家眷老營,也都不帶。
楊玄感逃命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他與李密兩軍匯合,各只帶了約三萬人南逃,沿着運河先南下,然後再沿蔡水進入淮陽郡,繞過趕到許昌的衛文升軍,往汝南、南陽跑,經南陽盆地逃入山南,直奔武關而去。
不得不說,這一招還真是大出各路官軍意料之外。
楊玄感跑了一夜,滎陽關上才發現他們半夜跑了,張須陀和裴仁基一商議,得防楊玄感搞花招,於是裴仁基率兵一萬出城追,張須陀繼續鎮守虎牢關。
裴仁基兵少,不敢追太近,於是一路吊在後面慢慢追。
那邊衛文升帶着六萬兵馬剛辛苦趕到許昌,結果收到消息說楊玄感居然已經從他們南邊跑了。
於是衛文升也只得帶着兵馬匯合裴仁基一起追。
一開始,衛文升和裴仁基都不敢確定楊玄感是要去武關,還都一直認爲他更有可能是要繞過虎牢,殺到洛陽去。
所以一路上,左截右堵的,結果預料錯誤,倒是讓楊玄感成功的殺入南陽。
這時再要追,已經有些來不及了。
進入南陽盆地,這時候許多叛軍都不願再跑了。一路上逢郡過郡,逢縣過縣,不攻城不破縣,只知道跑跑跑,爲了速度帶的糧食也不多。
一路上叛軍糧食已經吃的差不多了,這幾天都開始減少配給,叛軍大多都吃不飽。
因此到了南陽城下,不少將領就向楊玄感進言,說南陽空虛,又多糧食,攻之易下。南陽是一個大盆地,這裡向來是十分富裕之地,說存糧多是沒錯,南陽空虛也沒錯,因爲之前衛文升從南陽附近經過,也從這裡召走了守城之兵。
還有人跟楊玄感說,過了南陽,再往西進,可就都是險山惡水,到時若是詐不開武關,少不得還得強攻硬打,若是軍中無糧,士兵疲憊,還如何攻城呢?
所以,先趁南陽空虛,咱們攻破南陽,好好的吃頓飽飯,順便搶掠一下,振奮下軍心士氣,咱們然後再去攻武關不遲。
楊玄感左想右想,覺得也確實是這麼個理啊,沒糧食還怎麼打仗,於是同意。
李密率領後軍,聽說這個消息趕緊來見楊玄感,苦勸說我們之前可是說好的要兵貴神速,要詐開武關,咱們在這裡打南陽,那武關不是一下子就知道了咱們來了?還如何騙?再說了,衛文升和裴仁基兩狗日的就一直在後面追着呢,雖然判斷失誤,以爲我們會去洛陽,所以跑北面封堵,可如今知道我們要去武關,肯定正全力趕來,咱們這個時候還在這裡打南陽,到時他們大軍一到,咱們前不得據關,退無所守,大衆一散,何以自全?
楊玄感聽後覺得這話也很有道理。
但猶猶豫豫半天之後,楊玄感還是決定攻城,“軍不可無糧,無糧則自潰也,且先待我取下南陽,奪城中之糧再說。”
南陽城兵確實不多,但南陽也是一座大城,而且太守還是楊家的宗室。他守起南陽來,比誰都積極,別人城破了還能降楊玄感,他能降嗎?再說了,誰不知道楊玄感要完。
所以他全力組織守城,楊玄感猛攻三日,結果居然沒攻下來。
而這寶貴的三天時間,卻又讓衛文升和裴仁基終於趕到。
一邊是軍已無糧的六萬叛軍,一邊是好不容易追上叛軍正士氣如宏的七萬官軍,兩軍毫不客氣的在南陽城下大戰。
毫無懸念,楊玄感雖猛,可他的六萬兵根本比不過衛文升和裴仁基的七萬官軍,更別說全軍又飢又疲。
一日十戰,十戰十敗。
楊玄感軍潰百里,六萬衆一日散盡,只餘十餘騎相隨狼狽逃竄,李密李子密等也全都在混戰中潰敗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