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重建漢家安西府

房玄齡捋着鬍鬚,很興奮的對皇帝奏道:“我軍攻破焉耆都城,擒斬其王龍突騎支之後,焉耆諸城紛紛不戰而降。”

“而龜茲、疏勒、于闐諸國,也紛紛派人前來歸附。”

“西突厥諸部中,也有沙陀、葛邏祿等數部願意擁立大秦冊封的莫賀咄爲新可汗!”

房玄齡話鋒一轉。

說如今西域諸部國歸附,突厥各部臣服,可以下詔班師了。

“射匱退到石國,可並未投降,臣以爲應當趁勝繼續進攻,最後是如征服伊吾、高昌一樣,攻破其國城池,擒拿其國王,然後在其地設郡置縣,編戶齊民,一勞永逸。”說話的卻是同爲中書侍郎的侯莫陳乂。

“侯莫陳中書此言錯矣,我軍雖連下伊吾高昌焉耆,倒也要看到,現在我軍也已經到達極限。再深入,未必是好事,應當見好就收,先把攻下的焉耆高昌伊吾控制在手,消化穩固。”

“對於射匱,應當讓莫賀咄去招納西突厥部衆,然後讓他出兵去征伐攻打射匱,讓西突厥內戰,我大秦則守好伊吾三國坐山觀虎鬥即可。”

房玄齡堅持認爲,打了這麼久,得先停下來歇一歇。

高昌伊吾和焉耆都還需要穩固,伊吾和焉耆都是攻佔的還好些,而高昌表面上是秦軍助曲氏復辟,要控制住高昌,還要更復雜一些。

之前朝廷根本就沒有想過現階段要進軍西域,所以現在也沒有半點預案,要在那邊駐軍,要在那裡設郡,要往那邊派官吏,要移民過去,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非常麻煩複雜的。

若是不能迅速穩固,那麼隨時都還有可能再丟失,不能一味的貪快求大。

“臣以爲想一戰而滅掉西突厥根本不現實,射匱老奸巨滑,根本不與我們正面對戰,他直接退往千泉,若我軍遠征,就會孤軍深入,十分危險。如今西域諸國雖表面歸附,但我大秦還立足未穩,這個時候越過他們深入石國,則腹背皆置於敵中,十分危險。”

再者,房玄齡認爲朝廷應當先緩一緩,因爲這一戰已經打光了家底了。

各種撫卹、賞賜都還沒有開始發,這將會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而現在朝廷賬面上都是空蕩蕩的,這種情況下,繼續遠征距離長安七八千里之遠的碎葉,並非上策。

羅成看着面前的地圖。

雖然他一想到能夠恢復漢之西域都護府,也是十分興奮,但想想眼下局面,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房玄齡說的對,成本和控制是最重要的。

“詔令程咬金停止進軍,以焉耆國置焉耆郡,以高昌國置高昌郡,以伊吾國置伊吾郡,大秦於西域設立安西道,令程咬金爲安西道左都督指揮使兼高昌郡太守,以薛萬徹爲右都督指揮使兼伊吾郡太守,以裴行儼爲焉耆郡太守。”

“詔令莫賀咄前往龜茲三彌山,重建西突厥汗庭,招納西突厥諸部,奉詔征討射匱。”

對於疏勒、于闐、吐火羅、曹、康等等諸國,羅成接受他們的歸附,各授他們郡王之爵,各繼續統屬本國,爲大秦之附庸藩屬。

朝廷在安西道三郡,各留軍八千駐守,其餘撤返回中原。

本來高昌國,房玄齡是建議如疏勒等國一樣,讓高昌成爲大秦的附庸國,保有獨立。但因爲高昌的重要位置,尤其是高昌國中基本都是漢人後裔,保留有很好的漢文明基礎,所以羅成便乾脆把高昌直接設爲郡縣,納入朝廷的直接管轄統治之下。

對於國王曲伯雅,羅成也願意給予一些補償,他授封曲伯雅爲公爵,在天山以北的伊麗河上游劃了一片百里山谷給他,做爲他的封地,讓他成爲伊寧國公。

可以說,這還是不錯的安排了。

若是伯雅識趣,就會接受這個封爵,雖說從國王到國公,變化很大,但他本來就被兵變奪了王位,這次也是秦軍幫他復辟成功的。可高昌這麼重要的位置,朝廷不可能還繼續讓高昌成爲一個獨立國家。

大學士于志寧覺得皇帝這吃相未免有些難看,這是強搶硬奪,將來未免會留下不好的名聲。

可皇帝卻哈哈一笑。

“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國與國之間,可沒那麼多溫情脈脈。高昌不置郡,那我大秦也不可能在西域建立安西道,爲全一小國,而使大秦失去整個西域嗎?”

其實羅成能給伯雅換塊封地,給他個國公之爵已經算是天大的優待了。

秦皇漢武,這些偉大的帝王,可不會如羅成這般客氣,秦滅六國,而漢武帝滅的也不少,南越國、衛滿朝鮮,還有匈奴,可曾講過半點情面。

擋在了擴張的路上,偏偏又實力不濟的話,那麼滅你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不滅你才奇怪。

秦軍的兵馬,未出玉門關之時,西域管你是二十七國還是三十六國,大秦都管不着。但既然秦軍已西出玉門關,越過沙海進入西域了,那麼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宰相陳叔達認爲,可對西域諸國實行羈糜制度。

“對歸附西域諸國、以及突厥諸部,按其地,設立郡縣,然後授其國王和部落酋長爲太守。”

這也是當年羅成在關外的時候,對契丹和奚等歸附部族做過的事情。

“陳相說的倒也不錯,我大秦暫時無力控制整個西域,那麼先維持住安西三郡,再對其它諸國和部落,冊封授官,納入羈糜體系,以待將來。”

羈糜體系,說白了,你認我做大哥,我就授你官職承認你的地方老大位置。

比如現在焉耆被攻滅後,旁邊的龜茲國怕了,國王獻表進貢,表示要拜羅成這個大哥,以後就跟着大秦這個碼頭混了。羅成當然得有所表示,於是把龜茲國設立爲龜茲郡,封龜茲王爲龜茲太守。

這個設置授太守的操作作用就在於,從此龜茲國便是在大秦的體系之下了,誰要動龜茲國,先得問問大秦。當然,當了龜茲太守,以後自然就得向大秦朝貢,一旦大秦在西域這塊要搞事情,他們就得出兵出錢出人協助。

但這種羈糜郡與中原是不同的,比如龜茲郡以後世代都是由龜茲王家族世襲其位,龜茲郡內的事務,朝廷也不會插手干涉,更不會派官駐軍。

說起來,羈糜郡的地位,肯定是要比藩屬國要低的,相當於是附庸。

原本羅成準備給予西域諸國藩屬國待遇的,現在陳叔達認爲那樣太擡舉他們了,不過是些屁大的小國,直接劃爲羈糜郡就好了。

“那好,龜茲國設爲龜茲郡,其國王冊封爲龜茲郡公兼龜茲太守。”

“高昌郡之北,沙陀漬的突厥沙陀部,則設沙陀郡,其酋長冊封爲沙陀郡公兼沙陀太守。”

“金山西麓的葛邏祿部,以其所在的玄池爲名,設玄池郡,冊封其酋長爲玄池郡公,兼玄池太守。”

·······

“諸藩各郡,各自爲政,皆爲大秦之藩屬,不得相互攻伐,也不得越界犯邊,有違此令,大秦有權力和義務召集西域諸藩,出兵共擊之!”

爲了便於管理,羅成把西域這些大大小小的王國,還有之前西突厥的各部,全都按他們現有的地盤,給他們設立羈糜郡,劃定邊界,然後讓他們全都隸屬於安西道衙門管轄。

當然,安西道衙門只直接管轄高昌三郡,對其它諸羈糜郡,只是負有監督和指導任務。正常情況下,大家各過各的日子,互不相犯。

但若誰違揹帶頭大哥秦國皇帝定下的規矩,那麼安西道就可以代表大秦朝廷,徵召諸羈糜郡出兵,一起討伐那個不守規矩的,滅了他。

不過這樣一來,不久前被羅成冊封的西突厥新大汗莫賀咄就很尷尬了,西域諸國與西突厥諸部,都各個成了大秦羈糜郡,都成了郡公太守了,那他這個大汗豈不就成了空頭大汗?

當然,更尷尬的則還是射匱可汗,他一路跑到碎葉河畔去了,大秦皇帝卻在數千裡外的長安城,把他的地盤給全分掉了,根本就沒有問過他的意見,甚至還派了莫賀咄帶兵來打他。

關於西域與西突厥,算是就此定下了策略。

大秦君臣劃下好大一個圈,把整個西域都圈了進來,不過實際上也只是控制三郡而已。從朝廷只在西域三郡各留八千兵,就可以看出朝廷對西域的真實策略,那就是暫時還是無力全力西進的,保留一個橋頭堡,先慢慢經營滲透。

至於西突厥,主要還是要讓突厥內亂,並借鐵勒汗國的力量來對付射匱。

若是沒有意外,可能大秦十年之內都不會真正出兵西進。

西域這邊算是就此定下了決策,但西南還有一個吐蕃。

吐蕃這次入侵,雖然與秦軍沒有怎麼真正的交手,圍大非川數月,秦軍和吐蕃軍各傷亡不過千餘。

對於兩大勢力來說,這點傷亡,簡直是不值一提。

但畢竟吐蕃犯境,不可能就這麼算了的。

現在,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396章 開倉第14章 傻弟弟第551章 熬鷹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356章 王都第518章 納叛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6章 賞識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953章 風捲紅旗凍不翻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386章 屠城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258章 大司馬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1033章 神之子民有高低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156章 膽大包天第1501章 長卿第658章 賜國姓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84章 殺威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1396章 不虧第363章 李三娘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81章 竇建德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1103章 宣政殿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402章 野豬皮第157章 反了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93章 狼、狗、狐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495章 臉面第220章 火攻(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52章 兄弟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557章 亡國奴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露一手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442章 黎陽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62章 私放要犯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785章 大秦開元第1277章 猛士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926章 孤身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359章 鳳翅鏜
第1072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1088章 郡國並立西山道第1424章 敗戰庭帝國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637章 出爾反爾第215章 軍火(第六更!求月票!)第396章 開倉第14章 傻弟弟第551章 熬鷹第144章 書生(再爲極品滴書蟲萬賞加更!)第876章 沒討價還價第356章 王都第518章 納叛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1406章 長孫賢妃第1329章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767章 長孫剝皮第6章 賞識第1391章 格殺勿論第682章 四路出兵第188章 羅士信VS段志玄第347章 賠款議和第953章 風捲紅旗凍不翻第717章 羅成屠龍第612章 鳩佔鵲巢第630章 新的天子第386章 屠城第689章 綁上戰車第914章 換地封王第1258章 大司馬第1408章 承包到戶第236章 拜堂成親第1033章 神之子民有高低第389章 李家有女初長成第408章 羅成自刎第156章 膽大包天第1501章 長卿第658章 賜國姓第815章 魏王掛帥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84章 殺威第411章 長子羅長卿(爲青翼追光盟主五萬賞加更!)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1396章 不虧第363章 李三娘第899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1019章 萬里長征人未還第460章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281章 竇建德第1116章 長安崔氏第617章 刀斬十萬第1103章 宣政殿第575章 爲奴爲婢第1402章 野豬皮第157章 反了第663章 娘子軍再起第340章 必奪之地第93章 狼、狗、狐第783章 大敗李世民第1524章 波斯都督第406章 再次殺回平壤第812章 改天換地第886章 大器晚成李藥師第495章 臉面第220章 火攻(爲S司機萬賞加更!)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18章 五軍舊部,七家之女第52章 兄弟第1110章 南海三王第557章 亡國奴第986章 烈焰紅旗白鬃馬第440章 大帥巡營第1398章 不謀萬世第112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露一手第1097章 日落開疆五百里第1233章 膽大妄爲第1278章 不宣而戰第442章 黎陽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443章 久別重逢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781章 朕爲天子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62章 私放要犯第326章 暗渡陳倉(感謝金曉一萬賞!)第512章 弒君奪位第785章 大秦開元第1277章 猛士第1339章 南樑水師第926章 孤身第1438章 滿載而歸第449章 陣斬八王第646章 爲誰而戰第1253章 鐵槍不老第376章 平壤陷落第446章 上中下三策第420章 殺人如殺雞第1359章 鳳翅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