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藩亂

夏季的暖風吹過馬邑城代國公府門前的樹梢,葉子嘩啦啦的響着。

代國公府內,定襄道右都督指揮使、馬邑太守、代國公劉武周正與原雁門道諸將校十餘人濟濟一堂,杯籌交措。

原義武左軍使苑君璋,義武右軍使高滿政等一干將校,都是隨劉武周當初馬邑起事的兄弟,這幾年他們雖說沒有什麼大作爲,一直被楊義臣擋在太原之北,所據之地也一直就是馬邑和雁門與樓煩三郡。

但他這幾年也不是乾坐着。

馬邑起事之初,劉武周不過是隋馬邑太守王仁恭麾下的一個鷹揚郎將,統領一千人馬。可藉着羅成的支持,他殺王仁恭起事,繼而奪三郡,招兵買馬,整訓兵將,戰功沒多少,可北面得羅嗣業的馬匹支持,後又得了不少突厥鐵勒部衆安置,實力也是漸強。

坐在劉武周旁邊的是他的妹夫苑君璋,他本是馬邑豪強大戶子弟,家中鉅富,後來跟劉武周交好,劉武周將妹妹嫁與他,兩人關係更進一步。

苑君璋雖說是個豪強子弟,可卻不識字,但人很聰明。他平素不太愛喝酒,可今天也灌了不少龍門飛將軍,一張臉紅光滿滿。

他放下酒杯,“孃的,別個個個加官晉爵,咱們這些個兄弟倒是越混官越小了。”

高滿政便道,“可不,皇帝如今大加重用那些隋朝的舊貴族官員,大方豪爽的很,那蕭瑀跟咱們打了幾年,一歸附,就授封國公拜宰相,你說他帶着太原歸附得封國公還罷了,可陳叔達之類的憑什麼?”

“還有王仁恭的兒子都授封了個侯爵,還授爲郡丞了。”

酒一喝多,這些人說話便越發的肆無忌憚了。

今天本是劉武周的生日,所以邀請一衆兄弟聚齊喝酒,這酒宴只有一干老兄弟。昨天劉武周就已經宴請了馬邑城中一干官將,其中也有朝廷派來的郡丞、校尉等,但今天卻只是私下小聚,沒請那些人。

都是自家人,說起話來便沒多少顧忌,這一喝多,有些牢騷就忍不住了。

而他們牢騷的根本,都是因爲在年初的那輪諸道調整之中,原來的雁門道被併入了定襄道中,雁門道沒有了,節度使也罷撤了。

本來劉武週一幹兄弟這幾年,日子挺逍遙的,兵馬越來越多,戰力越來越強,可隨着楊義臣一死,蕭瑀獻太原歸附,河東一戰而下。

他們這些兄弟的地位也就不免尷尬起來,他們比不起北邊定襄道的羅嗣業,羅嗣業是皇帝兄長,他麾下的兵將雖也不是皇帝嫡系,可晉王卻是皇帝親兄弟,自然其麾下的劉弘基殷開山侯君集等一干大將,也都得授了侯爵,個個都得賜飛魚袍服。

甚至在這次改道之後,定襄的兩支兵馬,也都很快被授與神捷左右軍的軍號,搖身一變變成了大秦的禁軍,個個加官晉爵授勳不說,全軍將士還都得了一筆不小的錢糧賞賜,分田分地的好不熱鬧。

而反觀他們,劉武周被撤去節度使後,改授爲定襄道的右都督指揮使兼馬邑太守,而義武兩軍,軍號沒變,卻要精簡整編爲一個軍,苑君璋本來是左軍使兼雁門太守,高滿政是右軍使兼樓煩太守。

這次苑君璋被授爲涿郡太守,高滿政則被授爲上谷太守。

很明顯,兩人這是被調離代北,同時轉爲文職,被奪兵權了。

劉武周雖兼着馬邑太守,可整編後的義武軍,軍使卻是劉弘基,副軍使從朝廷派來的,是尉遲亮,這位是皇帝的近衛將軍出身,是皇帝心腹。

更別說,在上次的授爵中,劉武周雖封了個代國公爵位,但苑君璋和高滿政這義武軍兩大軍使,卻各只封了個開國伯爵位,其下面的一干將校,卻更只有幾人得了子男爵。

這就更讓他們不滿了。

憑什麼啊?

朝廷授爵,考慮各個方面,是綜合考量。

比如說劉武周其實沒什麼功績,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殺了王仁恭奪下了代北三郡,沒給定襄的嗣業扯後腿,讓其能安心穩固定襄,剩下的,也就是稍牽制了下太原的隋軍了。

除此之外,他還有什麼功績呢。

他率領的三郡,人口不過幾十萬,之前還得靠嗣業救濟糧草,其部擴充到兩軍五萬人馬,可一戰像樣的仗都沒打過。

所以最後給劉武周封國公,那都是他佔了個節度使的名頭,至於他麾下的將校,沒有功績當然不可能封公封侯,給個伯爵都算是安撫了。

但劉武周等人卻不這麼想的。

他們只看到連後來歸附的陳叔達等一干人都個個郡公縣侯的,他們這些首義功臣卻爵位官職不高,如今更是隨着道郡調整,而降了官職。

苑君璋等越說越過份,可劉武周卻只是端着酒杯不說話。

“大帥,要說咱們乾脆也投突厥人算了。”苑君璋紅着眼睛惡狠狠的道。

突厥人眼下正圍攻定襄羅思摩,本來在攻九原的羅嗣業回軍救援,皇帝下旨讓劉武周率軍北上解圍。

“就是,趁着這整軍還未完成,咱們帶着兄弟夥北上捅羅嗣業一刀。”

頡利可汗已經派人暗中過來勸降過幾次,爲了能夠拉攏劉武周歸附,他甚至開出了只要劉武周肯歸附,便贈他狼頭大纛,封他爲南面可汗的承諾。

甚至這次密使前來,都直接把一面銀狼大纛帶來了。

銀狼大纛、南面可汗。

這可是在很有份量的封號了。

更何況頡利還答應他,等擊敗羅嗣業後,那麼長城以內的馬邑、涿郡、雲中、樓煩、雁門這五郡都歸他,甚至等將來打下太原、河東等地,也歸他管轄。

曾經的劉武周也是個熱血青年,祖籍河北,後家族遷入馬邑。年輕時他豪俠熱心,任俠好友,投身軍伍,也曾滿膛熱血。

在遼西,他見不得宇文化及的陰謀詭計,憤而辭去官職歸鄉。

只是人都是會變的。

從曾經的一個府兵小校,到鎮守一方的節度使,坐擁三郡之地,五萬兵馬,一言九鼎,在這裡都是他的一言堂,他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大權在握高高在上的感覺。

如今突然一下子就權力盡失,這種失落感是極深的。

若是沒有突厥南侵,或許這種感覺只會深埋心底。

可偏偏如今卻有一個機會擺在面前。

頡利二十萬大軍南侵,圍思摩,困嗣業。

李淵已經接受了定楊可汗的冊封,發兵十萬北上。河北的竇建德也接受了平楊可汗的冊封,三家聯盟,其勢已成。

是當大秦沒什麼實權的定襄道右都督指揮使,還是當突厥的南面可汗?

劉武周動搖了。

只是他還有些猶豫,還未下定決心。

但今天的這個酒宴私聚,卻讓他看到了老兄弟們的真實想法,他們更不甘心。

心中一團火在燃燒。

幹掉羅嗣業,稱雄代北,不要再當什麼無權的代國公了,要當就當晉王,當河東天子。

羅嗣業現在很危急,他和羅思摩雖有五萬人馬,可此前羅思摩已經大敗一陣,折損了許多兵員,更何況漠南的許多突厥人都在頡利南下之後,公然又投奔他,這使得頡利在漠南聲勢大振。

羅嗣業從九原城下匆匆趕回,數月的辛苦化爲東流,兵馬疲憊,卻也無法一戰解圍,只能駐軍於定襄附近,相互呼應,堅守待援。

援軍,正是他們代北這五萬人馬。

在皇帝計劃中,劉武周的代北五萬兵馬是最近的,也是最完整的,休整良久,糧械充足,有他們出戰足夠解定襄之圍,甚至能夠擊敗頡利。

可現在頡利多了兩個盟友,關中李淵、河北竇建德都向頡利稱臣,各派重兵來援。

李淵的十萬兵馬已經向九原進軍,而只要他答應頡利,接受南面可汗的冊封,那麼河北的竇建德也將向他靠攏,從他這裡借道圍殲羅嗣業。

將軍們酒醉之後肆無忌憚的怨恨狂妄之語,卻如同一把把乾柴扔入他心中的烈火之上。

“莫要喝了點馬尿,就胡言亂語,小心被朝廷派來的官員們聽到了,到時治你們的罪。”劉武周笑着說道。

苑君璋紅着眼睛道,“大帥,我們怕他們個鳥,這代北三郡是咱們打下來的,可皇帝說割走半個馬邑另設雲中郡就割走了,還劃給了羅嗣業,咱們也不說啥了。可咱們這幾年不說功勞,苦勞總有吧,憑什麼如今過河拆橋,太原河東拿下了,咱們就沒用處了是吧,就要裁撤咱們辛苦招募練起來的兵馬,要把咱們兄弟夥都給拆分的七零八散,下一步又是什麼?是不是要把咱們調去那什麼嶺南安南?”

“就是,憑什麼?”

一衆將領紛紛吼道。

“怕他們個鳥,咱們就反了,那些傢伙想奪咱們的權,那咱們就先下手爲強,趁現在這個難得的機會,咱們今晚就動手,殺了羅成派來奪權的官將,然後大帥你自立爲天子,咱們不給他羅成賣命了!”

“反了!”

“反他孃的!”

一聲聲反了,讓劉武周臉上的笑意漸漸洋溢起來。

他站起身來,目光掃過大家,最後杯子往地上狠狠一摔,“既然兄弟們都想反,那我就帶大家反了!”

“反了!”

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1441章 護犢子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1486章 騎士第859章 推恩令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14章 假子第18章 一筆勾銷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22章 敲打第572章 杜伏威還是李世民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1236章 大使館第1265章 張士貴第747章 青島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89章 秘笈(謝青翼追光打賞盟主!)第409章 忠武王第395章 王位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36章 羣英會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80章 七石弓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297章 回易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1459章 上柱國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239章 阿舅賊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462章 玄甲騎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1356章 利益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16章 露一手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180章 七石弓第288章 襄陽侯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934章 青苗法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39章 奴隸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63章 爺爺在此第1081章 天南銅柱林邑郡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703章 鴻門宴第1361章 封禪第84章 殺威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651章 虎落平陽第46章 意外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705章 退位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263章 先鋒團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700章 英雄各有所見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47章 心懷怨恨第57章 重口味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862章 死節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79章 嗣業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757章 鄭觀音第1232章 君子第139章 奴隸
第1章 藍面十八鬼第586章 義軍崛起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1441章 護犢子第844章 太極宮大火第1486章 騎士第859章 推恩令第699章 萬事俱備第114章 假子第18章 一筆勾銷第687章 忠義無雙李靖第122章 敲打第572章 杜伏威還是李世民第1058章 誘斬藩酋開疆土第1236章 大使館第1265章 張士貴第747章 青島第1310章 量入爲出第189章 秘笈(謝青翼追光打賞盟主!)第409章 忠武王第395章 王位第868章 羊入虎口第1095章 下龍灣中李世民第291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436章 羣英會第95章 殺官造反第180章 七石弓第887章 斜陽欲落、黯然銷魂第770章 四面楚歌第297章 回易第489章 勢不可擋的新貴第1459章 上柱國第268章 戰爭迷霧第627章 翅膀硬了第239章 阿舅賊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462章 玄甲騎第589章 虎斑突騎第1356章 利益第241章 鄭觀音的惡夢第828章 龍兄虎弟第16章 露一手第309章 堅壁清野第553章 坑爹的宇文化及第180章 七石弓第288章 襄陽侯第784章 亡國爲奴第1387章 皇帝萬歲第250章 六猛五金剛第545章 李世民的猜疑(感謝徒步者1989萬賞!)第934章 青苗法第479章 斬首示衆第139章 奴隸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1520章 太白經天第728章 江都保衛戰第1483章 太子遠征第63章 爺爺在此第1081章 天南銅柱林邑郡第1050章 鳥盡弓藏誅功臣第1344章 木秀於林第1032章 象雄王奪妻之恨第703章 鴻門宴第1361章 封禪第84章 殺威第879章 傳國玉璽第651章 虎落平陽第46章 意外第1421章 徵夷大將軍第1443章 打秋風嗎第1490章 無法無天第1239章 公主請兵第705章 退位第1517章 開元二十年第1431章 恕不接待第263章 先鋒團第878章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第700章 英雄各有所見第768章 龍淵入海第1074章 禁軍下海僱傭兵第315章 羅門女將第47章 心懷怨恨第57章 重口味第1048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33章 迴歸本源第225章 各憑本事第1007章 驅虎吞狼戰不休第1047章 引咎辭職掛冠去第1304章 黃金酒器第862章 死節第990章 神機霹靂萬國驚第775章 解甲歸田第1099章 上將軍硬懟監軍第816章 王世充降唐第79章 嗣業第370章 將帥不和第147章 新縣尉發威第757章 鄭觀音第1232章 君子第139章 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