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薛舉出兵

通州刺史牛山派出一千五百多兵馬,打算把楊勇等人抓住在皇上面前立功受賞,把最得力的武將都派出去了,認爲着應該萬無一失,沒想到盼來的卻是慘敗的消息。一千五百名軍兵損兵折將,連主將司馬得康和有一名遊擊將軍也陣亡了。

牛刺史聽了殘兵敗將的報告大吃一驚,楊勇他們才幾個人呀?怎麼會這樣?哦,跟吐谷馬賊還有勾結,看來賊人不可小覷。

情急之下,牛刺史連夜召集手下羣僚開會。傳令通州各郡嚴加搜查,發現楊勇等賊人的蹤影要立刻稟報,並擬好奏摺要派人送往京城,通州贊務李隱攔住了,示意牛刺史屏去左右施禮道:“刺史大人莫急,容等抓住了反賊再奏不遲。”

牛刺史知道李隱的用意,這麼快就急着奏報皇上,這是自討苦吃,遂一臉苦相道:“李大人,賊人厲害,又與吐谷馬賊勾打連環,連司馬將軍都陣亡了,本刺史欲求皇上再派兵馬和能士協助討之。不知李大人有何高見?”

李隱施禮道:“刺史大人,此言差矣,您坐鎮通州,此折一出,皇上非但不會派兵布將,必然降旨限日拿賊,甚至還會降罪於大人,徒自增壓力耳。不如我們嚴加盤查,等拿住賊人或有了眉目,稍緩幾天,再行奏報不遲。”

牛刺史認爲李隱言之有理,就把這奏摺暫時壓下來了。數日後,有人來報,楊勇等人逃進了皋蘭山,並扯起大旗,招兵買馬,堂而皇之地造反了。

牛山聽了又驚又喜,這些反賊總算沒有人間蒸發,遂傳令各郡集結兵馬,籌備糧草,不日進山討賊。

贊務李隱又施禮道:“刺史大人,對付這羣賊人,大可不必興師動衆,下官推薦一人,可手到擒來。”

“哦,李大人快快講來,何人?”牛山急不可耐地問。

“刺史大人容秉,皋蘭山乃金城郡所轄,理應由金城郡守趙開來處理此事,大人只須一指公文便可平賊。”

通州承議張炳麟不以爲然道:“李大人,原來你是推薦金城郡守趙大人?賊人雖然不多,但很兇悍,加上還有吐谷馬賊助陣,前者我們一千五百名精兵,司馬將軍親自出馬,結果也是損兵折將,無果而返。趙大人治下的金城小郡,兵微將寡,如何平得了反賊?”

李隱一撇嘴沒理張炳麟,二次施禮道:“刺史大人,金城雖小,藏龍臥虎,趙大人的郡尉薛舉,文武全才,驍勇善戰,胯下馬掌中戟有萬夫不擋之勇。據說他還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薛仁果,二兒子薛仁越,此二子雖剛至弱冠,但也是勇武異常,老薛家三杆大戟,掃平楊勇這羣山賊綽綽有餘。”

牛刺史點頭稱善,遂刷一道公文,命金城郡守趙開全力拿賊。

金城郡守趙開接到通州的公文,不敢怠慢,趕緊令郡尉薛舉過府議事。

薛舉趕到郡守府,施完禮後,趙開眉開眼笑讓他坐下,寒喧了幾句,薛舉通過察顏觀色便意識肯定有大事發生。因爲他這位頂頭上司平時根本沒對自己這樣客氣過,像請功受賞呀、會客送禮呀、拜見上司呀、提拔下屬呀,這些好事從來沒輪到過自己,只有來了棘手的差事,這位趙大人才會想到自己頭上。

果然,趙大人把通州府的公文遞給了他。

薛舉雙手恭恭敬敬地接過來,看完通州府的公文後,向上施禮道:“郡守大人,一羣烏合之衆,不足爲慮,末將願領一支人馬蕩平皋蘭山。”

趙開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不無關心地問:“不知薛校尉此去,需要多少兵馬?”

薛舉想了想道:“大人,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一千兵馬足矣。”

趙開聞言大喜道:“薛校尉勇武過人,此徵定能旗開得勝,平賊後本郡一定爲將軍請功授賞。”

薛舉一抱拳:“謝大人提攜!這是末將份內之事,實不敢邀功。”

薛舉領命之後,集合了一千兵馬,未起兵之前先到家中向夫人辭行。

夫人劉氏依依不捨道:“將軍,聽說這些賊人身份特殊,楊勇乃皇親國戚,那個叫公冶長也是朝中的大官,將軍此去,務必多加小心。”

“夫人說得是。這些賊人並非等閒之輩,聽說還有吐谷馬賊幫忙。前者他們大鬧興隆鎮,通州的近二千兵馬都沒拿這幾個人,就連明威將軍司馬得康和一名遊擊將軍也以身殉職了。”

說到這裡,薛舉屏退了丫鬟僕女把門關上,繼續道:“不過夫人放心,薛某此番出征先摸摸他們底再說。”

夫人一愣:“將軍,此話怎講?”

薛舉嘆了口氣:“夫人,天子無道,貪官污吏橫行。我們這裡連年乾旱鬧災,老百姓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可是這些當權者不開倉賑災也就罷了,卻還要增加徭役和賦稅,強徵民夫修長城大興土木,百姓餓死的凍死的累的不計其數,怨聲載道,民不聊生。薛某早就看不下去了,怎奈薛某官小職微,左右不了時局。聽說這羣反賊很得民心,特別是那個楊勇出身皇室,卻心繫百姓,仗義疏財,近日爭相奔投者不計其數!”

“將軍,此言不實吧?”夫人聽了驚疑道,“楊勇乃前朝廢棄太子,將軍不也說過,此人風流成性、放蕩不羈、生活奢靡、不思進取,一天到晚不是摟嬌抱美,就是吟詩作賦,因此才丟了太子之位、丟了江山社稷。將軍每念至此,時常忿恨惋惜,一個紈絝子弟怎麼能有如此義舉呢?”

薛舉起身道:“夫人所言不差,正因爲如此,薛某纔要前去探個究竟。如果楊勇和公冶長真是個愛民如子的俠義英雄,薛某此去不但不抓他們,還會助他們一臂之力。但是如果相反,他們只是避災躲難,譁衆取寵,勾結外幫,故弄玄虛,薛某此去定然將他們剷除殆盡!”

薛舉剛說到這兒,兩兒子從外面進來了,兩個人都是二十來歲,跟薛舉個頭差不多,都是長得五大三粗的。

二人躬身施禮道:“爹,我們願跟您一塊殺賊立功!”

夫婦二人看着血氣方剛的兩個兒,身材魁梧,心中高興,夫妻倆相互看了看,薛舉道:“果兒,越兒,你們倆已經長大成人,能有此雄心壯志,我和你娘都感到高興。按說你們倆都應該出闖蕩闖蕩,見見世面。但是,家裡也需要照顧。這樣吧,果兒,你隨爲父出征,越兒留下照顧你娘,以後有的是機會。記住,爲父不在的日子,切不可荒廢了藝業。”

“孩兒遵命,尊命。”薛仁果和薛仁越施完禮後退出去了。

薛舉和夫人又談了一會心,然後帶着大兒子薛仁果,上馬提戟,出了府門,引一千軍兵,炮響三聲起兵了。

金城郡守趙開帶着人親自把薛家父子送到城外,老百姓聽說要打仗了,紛紛夾道觀看。出城以後,薛舉父子在馬上向趙郡守告別,一千人馬離開金城直奔皋蘭山殺來。

三十里路,眨眼就到。

遠望皋蘭,山巒起伏,高有萬仞。別看是冬天,山中仍然鬱鬱蔥蔥的。

到了山下,薛舉再看這座皋蘭山,山嶺重疊,怪石橫生,立石如刀,臥石如虎,山勢險峻,真是個臥虎藏龍之地。

薛舉先命軍兵進山探路,軍兵回來報告,沒有發現伏兵等什麼異常,進山二里地便能看到半山坡處賊人的山寨和大旗。

爲了穩妥起見,薛舉先引軍三百順着山道往裡走,讓兒子薛仁果帶着其餘的軍兵先在外面等着,等前面的隊伍安全了,後面的大部隊再補上來。

就這樣,這一千軍兵很快便來到了山寨近前。

薛舉站在山下一看這座新修的山寨不大,坐落在半山腰處,寨上一杆大旗,迎風飄舞,火紅的“誅奸佞,伐無道”六個大字時隱時現。

薛舉看罷一笑,心說,這楊勇和公冶長挺能折騰啊,看形勢有點氣勢,今天本將軍就領教領教他們到底幾斤幾兩。

想到這裡,他對軍兵吩咐道:“來呀,討敵罵陣!”

薛舉話音剛落,就見山寨寨門大開,從寨子裡面殺出一隊兵馬,眨眼間衝到薛舉近前。義軍一字長蛇陣壓腳,爲首的兩杆大旗上,分寫着“楊”和“公冶”三個大字,旗下兩員年輕的大將盔明甲亮,英武非凡,威剛凜凜。

特別是“楊”字大旗下面的那員大將,面白如玉,五官俊朗,中上等的個頭,銀盔素甲白戰袍,跟個銀娃娃一樣,端坐在一匹胭脂紅的馬上,手提八寶駝龍槍,玉樹臨風。

薛舉一看這兩員大將,吃了一驚,還有這麼漂亮的大將?特別是那一位,怎麼男人長了個女人像?

再看這些義軍,人數雖然少得可令,擺的卻是一字長蛇陣,雖然沒甲冑,但隊列整齊,個個精神抖擻,手中的刀槍器械在太陽下奪人的二目。

wωw▪ тt kǎn▪ C〇

薛舉看罷多時,心中一翻,看來自己錯了,這哪是烏合之衆啊,沒有高手指點帶不出這樣的兵將啊。

這時,薛仁果要求出戰,薛舉叮囑他“能治一服,不治一死”,薛仁果心說,我爹今天怎麼了,對這些反賊還仁慈?但不敢不聽,說了聲“遵命”,提馬就到了陣前,斷喝一聲:“反賊楊勇,還不快快過來受死!”

《隋唐之激情神槍》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312章 餓狼山宇文成都逞威(下)第581章 真假楊勇(6)第375章 戰楊勇薛舉負傷第506章 嵩山下羅鬆大戰王雄第433章 南轅北轍第744章 管閒事楊勇中計(中)第632章 不能助紂爲虐第286章 揮兵南線戰場第396章 平定幽燕(下)第175章 鏖戰灞橋(上)第892章 玉春樓遭遇李淵(1)第1034章 李鳳兒叛逃了?第906章 刑場(4)第600章 丹陽之戰(上)第622章 激戰蘆葦蕩(2)第374章 再會西秦霸王第864章 苦肉計(2)第506章 嵩山下羅鬆大戰王雄第424章 奇襲平原縣第364章 四樑五虎第169章 激戰咸陽城(下)第960章 血戰(中)第712章 血戰豫章城(7)第788章 程咬金負氣出走第159章 少女傳情第1056章 觀陣(4)第935章 李世民訪查二妃宮(2)第264章 退守南陽第879章 玉春樓楊勇戲張妃(3)第592章 妖道,拿命來第804章 和談(下)第1036章 不識時務的李鳳兒第128章 伏俟城薛仁越中計(上)第238章 大破金龍攪尾陣第583章 真假楊勇(8)第404章 攜五美楊勇伐漢東第410章 範願的妙計第935章 李世民訪查二妃宮(2)第747章 李秀寧逞威(中)第218章 羅成請纓(下)第728章 裴劉黨爭(下)第41章 大戰來護兒第117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涵義第869章 李世民夜進二妃宮(中)第340章 魏徵敗守虎牢關第651章 血戰太湖山莊(10)第1105章 一箭泯恩仇第494章 兄弟對槍(上)第353章 誰是明主?(下)第367章 徵薛舉士信再立功(下)第715章 林士弘的覆滅(1)第65章 路遇難民營第750章 李秀寧之死(下)第301章 程咬金的條件第771章 追殺唐高祖(4)第403章 漢東國成立第774章 追殺唐高祖(7)第87章 賑災和招兵第756章 李淵復仇(2)第1027章 李世民登基(下)第384章 薛仁果灑淚撤兵第1071章 聖旨在此!第833章 男扮女裝第483章 撞飛城門第1088章 西突厥潰敗第597章 這纔是真男人第902章 你太令朕失望了第831章 潛龍計劃(3)第462章 兄弟情深第322章 原來是她第350章 高士達投誠第524章 林文遠獻計取淮陽(上)第232章 楊感李密起兵第903章 刑場(1)第36章 義救公冶長第325章 絕處逢生(上)第396章 平定幽燕(下)第12章 我同意這門親事第973章 槊州託孤(上)第140章 大戰胡州城(上)第637章 機智的玉兒第860章 無所不知第397章 李淵稱帝第413章 公主,我們上當了!第1086章 秘道第277章 王伯當歸順第605章 五王會盟(下)第661章 下馬威第120章 老婆,你太OUT了...第671章 小白猿夜探敵營(下)第1054章 觀陣(2)第1078章 李鳳兒的條件第第186章 兵發潼關第825章 羅鬆探親(7)第347章 魏郡之戰(4)第967章 血戰(9)第1039章 鎮臺人之爭(1)第798章 會見李世民(3)第17章 坑爹的系統
第312章 餓狼山宇文成都逞威(下)第581章 真假楊勇(6)第375章 戰楊勇薛舉負傷第506章 嵩山下羅鬆大戰王雄第433章 南轅北轍第744章 管閒事楊勇中計(中)第632章 不能助紂爲虐第286章 揮兵南線戰場第396章 平定幽燕(下)第175章 鏖戰灞橋(上)第892章 玉春樓遭遇李淵(1)第1034章 李鳳兒叛逃了?第906章 刑場(4)第600章 丹陽之戰(上)第622章 激戰蘆葦蕩(2)第374章 再會西秦霸王第864章 苦肉計(2)第506章 嵩山下羅鬆大戰王雄第424章 奇襲平原縣第364章 四樑五虎第169章 激戰咸陽城(下)第960章 血戰(中)第712章 血戰豫章城(7)第788章 程咬金負氣出走第159章 少女傳情第1056章 觀陣(4)第935章 李世民訪查二妃宮(2)第264章 退守南陽第879章 玉春樓楊勇戲張妃(3)第592章 妖道,拿命來第804章 和談(下)第1036章 不識時務的李鳳兒第128章 伏俟城薛仁越中計(上)第238章 大破金龍攪尾陣第583章 真假楊勇(8)第404章 攜五美楊勇伐漢東第410章 範願的妙計第935章 李世民訪查二妃宮(2)第747章 李秀寧逞威(中)第218章 羅成請纓(下)第728章 裴劉黨爭(下)第41章 大戰來護兒第117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涵義第869章 李世民夜進二妃宮(中)第340章 魏徵敗守虎牢關第651章 血戰太湖山莊(10)第1105章 一箭泯恩仇第494章 兄弟對槍(上)第353章 誰是明主?(下)第367章 徵薛舉士信再立功(下)第715章 林士弘的覆滅(1)第65章 路遇難民營第750章 李秀寧之死(下)第301章 程咬金的條件第771章 追殺唐高祖(4)第403章 漢東國成立第774章 追殺唐高祖(7)第87章 賑災和招兵第756章 李淵復仇(2)第1027章 李世民登基(下)第384章 薛仁果灑淚撤兵第1071章 聖旨在此!第833章 男扮女裝第483章 撞飛城門第1088章 西突厥潰敗第597章 這纔是真男人第902章 你太令朕失望了第831章 潛龍計劃(3)第462章 兄弟情深第322章 原來是她第350章 高士達投誠第524章 林文遠獻計取淮陽(上)第232章 楊感李密起兵第903章 刑場(1)第36章 義救公冶長第325章 絕處逢生(上)第396章 平定幽燕(下)第12章 我同意這門親事第973章 槊州託孤(上)第140章 大戰胡州城(上)第637章 機智的玉兒第860章 無所不知第397章 李淵稱帝第413章 公主,我們上當了!第1086章 秘道第277章 王伯當歸順第605章 五王會盟(下)第661章 下馬威第120章 老婆,你太OUT了...第671章 小白猿夜探敵營(下)第1054章 觀陣(2)第1078章 李鳳兒的條件第第186章 兵發潼關第825章 羅鬆探親(7)第347章 魏郡之戰(4)第967章 血戰(9)第1039章 鎮臺人之爭(1)第798章 會見李世民(3)第17章 坑爹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