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的大軍來勢洶洶,抵達塔桑尼斯星球外域後,呈現了典型的橫向一字型陣列,這是爲了追求艦隊的最大化火力輸出。
進入射程範圍的一剎那,雙方的星際艦隊,第一時間展開了炮火對轟。
可是從一開打,克哈之子的艦隊,就完全的被在火力上壓制住了。原因很簡單——戰艦弱勢!
數量上雙方可能大致相等,畢竟此時聯邦的遠征軍,其實也沒有多少艘戰艦。但是從噸位上,雙方的察覺可就大得多了!
要知道因爲先前克哈之子,更加的注重游擊戰的策略,所以基地星港大多造出的是解放者,這種小型幾乎和巡邏艦相當的艦船。然而就算是第二種可以生產的戰艦,也只是一艘標準級的戰列巡洋艦。相比之於傑拉德的旗艦“亞歷山大”號,就是一艘戰列艦級別的大噸位戰艦,這完全沒有什麼可比性嘛!
自然從戰艦對轟當中,若是不落下風,也纔是出了鬼。克哈之子的指揮官,趕忙調整防禦戰術,龜縮在塔桑尼斯的星際防禦系統,準備要和聯邦的敵人繼續抗爭!
取得了戰艦對轟中的優勢後,爲了擴大戰果。傑拉德重新編排陣形,所有的艦隊一字排開,瘋狂的像塔桑尼斯傾瀉艦船的炮火。密集的光束和彈幕,好像是下雨一樣的落下。
克哈之子,指揮部。
“這是從聯邦帆船戰艦時代,就流傳下來的經典戰列,據說戰列艦稱呼的由來也是因此而出名!”作戰參謀出生的芭芭拉,用最簡單的語言講述了敵人現在的情況:“這種一字橫列,可以讓戰艦全部的炮火,向着一個方向齊射,追求最大化的發揮戰艦火力輸出。”
伊斯塔是做爲克哈之子的王牌,需要在戰況膠着的時候上場,他現在需要得到更多的情報:“這種陣列有什麼好的破解方法嗎?”
“有!”芭芭拉說道了:“這是一字陣形,所以好像一隻橫臥着的蛇,打蛇只要懂得打七寸,自然可以破解這種陣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沒有領頭的旗艦!”
芭芭拉在星圖上,畫了一道,好像一把砍刀一樣,切開了敵人的陣列。
有辦法是一回事,可是能不能完的成這個計劃,就是另外一個回事了。首先要知道,你迎面衝向敵人,必然是要受到敵人的全額傷害。領頭的旗艦必須要經得起炮火的考驗!
其次是其他跟隨的艦船,也許要有一鼓作氣的勇氣,能夠跟隨旗艦殺入敵陣。否則如果只有旗艦上戰場,無論多麼強悍的旗艦,都必然會在無數的敵人面前,被覆滅在炮火之中。
更爲重要的是,雙方的戰艦碰撞在一起,可以想象做爲防守方的炮火防禦體系,必然是要顧忌到誤傷的可能性。這也就意味着,如果衝進敵陣之後,如果不能夠戰勝,就意味着直接衝進去送死!
芭芭拉說道了一位聯邦歷史上著名的案例:“歷史上特拉法爾加戰役中,著名的聯邦軍事將領,也就是用我是說的這個戰術,用兩路縱隊穿入敵陣,將敵陣切成了三段,從而贏得了整場戰爭。但是因爲他乘坐的是旗艦,同樣也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連這位偉人也戰死當場!”
可以說,這其實就是用主動衝鋒的策略,擾亂敵方陣形爲目地。如果不是一場決定性的大戰,沒有誰敢用這種送死的方式和敵人拼命!
目前克哈之子在塔桑尼斯留下的艦隊,大多都是中小型的艦船,唯有少數的幾艘戰列艦做爲幾個編隊的旗艦。而且大部分具有作戰經驗的將領,也已經離開了塔桑尼斯。比如米諾陶和亞馬遜,還有戈爾和伊娃都是走了。
伊斯塔說道:“不管如何,我們都要試一試,我會先爲你們打頭陣!”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一位合格的將才,沒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能力。但是他應該算是一位合格的戰士,可以衝鋒在前馳騁沙場!
戰況的全息投影上,清晰的展現了這場戰鬥。克哈之子英勇的戰士們,已經和敵人交上了手,正在拼死廝殺。
“你要做什麼?”芭芭拉說道:“你可是王牌,應該最後做爲壓陣啊!”
“壓陣?還壓什麼陣?”伊斯塔說道:“你應該也知道星際艦隊,是戰爭勝利的關鍵!如果我們的艦隊完蛋了,我壓陣還有什麼用?”
宇宙文明,最爲重要的就是星際艦隊,或者說是整個星級部隊。如果駐守星球星際部隊全部完蛋了,就等於地面部隊困死在了一個星球內,然而敵人可以源源不斷的侵入,可以說戰爭幾乎不會再有任何的懸念!
就算伊斯塔是一個王牌又怎麼樣?就算是一位神級強者,要他來單挑一支星際艦隊,估計也會皺眉頭吧!更何況他還遠不如神級強者,只有趁此己方的艦隊還未失去戰力,所有的人放手一搏,或許要有勝利的可能性!
芭芭拉應該也想到了這一點,故此也不再阻攔了。不過她也給出了一個意見:“對方是一字陣形,每艘艦船緊跟前一艘,所以最害怕的是被切斷,只要能夠從中擊毀掉一艘,此陣即可破!”
“是隻要機會任何一艘艦船都可以嗎?”
“理論上來說,最好是打三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的關節點。”這裡的時候,芭芭拉做出了一個簡單的比喻:“好比古代方陣,對方一字橫排列陣,你有一隊騎兵,若是衝敵陣的正中,必然會被兩邊合圍。但是隻沖斷敵人的首尾,不僅能夠破掉敵方陣形的同時,更能夠讓自己有更大的會穿插衝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