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

然而就在趕赴荊州的水路上,丘宦爲首一行重要官屬,也再度得到了一個頗爲震驚的消息。一時間就在船上驚起了議論紛生來。

“領軍在襄州成立太平軍大都督府?,那他還真成了周大都督了啊。。卻不知江東二喬又當何在。。”

“這可是大都督啊,比同北朝時的行臺尚書省,舊朝開國的行軍總管了。。”

“那豈不是征伐自專,總領中外諸軍事的名分了。。與如今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府又有何異呼。。”

“但不管怎麼說,這也是我輩的大好機遇和前程所在啊。。”

“只怕這消息傳開,地方上那些尚且觀望的人家,又要涌起一波前往投效的風潮了啊。。”

“只可惜,錯過了最初的由頭和機緣,就算是彼輩現在想來,太平軍也未必肯輕易收納了吧。。”

而同在請命前往襄陽隨行人羣當中的學官謝文,也在一邊慶幸着自己的選擇;一邊不禁將眼光投向了後方船隻上,一個由數名強壯女卒小心值守在外的艙室。

——我是分割線——

只是對周淮安而言所謂的大都督府,不過就是把原本廣府留司的職能,進一步的升格和拓展開來,而完全延伸到道相應的湖南、荊南、山南、江西等地的新控制區內。

然後再逐步的將那些特殊時期所設立的軍管狀態和大小編管區,給逐漸的歸併和恢復成,屯所—集體農莊(重點區域)和(外圍區域)市鎮——鄉村,繼續並存下去的兩級局面。

這就需要大量掌握粗淺數算和書寫的基層事務人員,以及有所經驗的官吏來填充到其中,這也是對於嶺外那些能夠堅持下來爲太平軍所服務的各級人等,一種變相的酬賞和上升空間。

只要沒犯明顯的過失或是大錯的話,在外調過程當中被戳升一兩級來敘用,也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其中有表現優秀或是具體事項上出色的,在本位階一躍兩三級來獨當一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後再把空出來的位置,讓給那些尚在大講習所內等候見習的晚輩生員們來填補;這也是變相的平衡和分化、緩解軍隊方面在地方事務中參合過多,由此形成相應利益羈絆的潛在弊端。

畢竟,軍隊和地方政務上的兩條腿走路,再加上理智的大腦中樞來監督和指揮一切,纔是一個健康政權長久存續下去的基本王道。

下轄八大軍序(已經編滿其六),又六大戍防區,編列有戰鋒和駐隊營九十三個,總計十一萬的軍額。

第一軍事長官爲中郎將,副手爲左、右郎將,再次者爲郎將;麾下分爲左右中三廂外加一個直編都(營),每廂以正副郎將各領數營人馬。

戰鋒營與駐隊營的編制大致相當,都是營、團(290+20)、旅(135+10)、隊(40+5)、火(9+1)的五級構成,只是在營一級上戰鋒隊三團一隊的大營(1100員),駐隊營是兩團一旅的中營(960員)。

主官皆稱都尉,只是前者爲折衝都尉,後者爲指揮序列次一等的果毅都尉,一下其他位階類比之。這樣,一個齊裝滿員的軍序,就在12000員到13500員之間的正輔軍卒。

其中又以編號越靠前的軍序裝備越好,軍中老卒比例最高,戰鋒營和駐隊營的比例自成反比。但是在通常情況下,這八大軍序只是相應軍事管理編制;而駐留在相應區域內。

而日常的作訓勤務和後勤管理,風紀糾檢,人事遷轉,同樣要受到都督府派遣的專職人選,來協助軍事主官進行管理和調配。此外還有防間查諜的秘密部門(特工委)和來自底層的士委會,作爲暗中的保險措施。

因此,作爲主力作戰部隊只有接到程序齊全的命令之後,相應的軍序所屬才能就地轉爲具體的戰時指揮序列,或是就近與其他軍序進行合編成新的攻守指揮序列,並且編列相應的參佐幕僚班子。

因此,以營團組成的部隊纔是作戰時的基準編制。其中每營都有投火隊和馱畜隊的編制,在營以上還會配屬裝備重械、火器的樣子隊,以加強相應自主攻堅能力。

通常情況下,第一軍也是都督府所在的重點區域拱衛部隊;專屬軍號爲“常從”。編制規模也爲諸軍中第一。目前就在襄州前線坐鎮針對山南各州的後續軍事行動。

第二軍則是以驃騎、突騎各色馬隊爲核心的騎兵部隊,專屬軍號爲“叱飛”;因爲戰馬來源有限,也是編制最小最精簡的所在。目前安排停駐水草相對豐盛的荊州和襄州交界處進行編練。

第五軍是水師船舶爲主配合跳幫和登陸戰鬥兵員的編制,專屬軍號爲“伏波”。屬於器械編制最多和駐泊地分散的序列。以荊州爲主要集結地。

其他第三,第四、第六軍則是標準的混成部隊,暫無授予軍號。在刀排、弓弩、長槍爲主要裝備的傳統步卒基礎上進行騾馬化,並配備若干不等的騎步營,以增強機動性、作戰範圍和持久性。

目前主要安排駐紮在二線城邑當中,相對富熟繁華的潭州、嶽州和洪州境內,以便就地取材進行供養和維持,同時在裝備上逐批更新換代。

至於只有幾個實編營,其他都是空架子的第七、第八軍,則是更多充當管理地方補充營和預備兵役訓作的角色;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會把只有少量老卒和軍官的架子營給填充起來。

其中第八軍駐守在廣府,第七軍駐留在安南,都配備有相應舟船作爲代步工具,同時充當保護海路往來和運河航行的任務。

此外還有親直營、教導大隊、樣子隊、戰鬥工程團、三支隊等等,幾支規模數百到數千不等的特殊部隊和技術部隊,則是直屬都督府下轄。

而需要延邊對敵乃至鎮壓下轄的戍防區,編制上就自住性稍大一些。基本按照防區大小和緊要次序,以若干不等的簡裝駐隊營爲主,再加上一些舟船,馬隊之屬的直屬特編;

對應軍銜同爲郎將,往往還兼任地方的州屬主薄;以便及時協同和調配地方機構的人力物力,進行相應備戰或是應急需要。

如今太平軍治下的地域雖廣,但是境內同樣充斥着大片林瘴叢叢的蠻荒之地和土蠻、山夷聚居的山林;也就是幾個較大的平原地帶,算是統治比較精華的區域。

其中以五嶺爲分界,已經通過水路連接起來的珠江流域三角洲、潮汕平原和紅河衝擊平原、桂林盆地,算是相對安定和平穩的產出區。

而在嶺內已經佔據的湘中平原、江漢平原、洞庭湖流域、和蘇南平原西部,具體開發度還沒有後世那麼高,可以說是遍地的水澤、湖泊、河流交錯,主要人口和土地還是集中較大的城邑附近。

而且還有連年的水患問題,再加上飽經戰亂之患和後續平定、清剿地方反抗的需要;需要繼續一段時間的堅持投入,或許才能將控制力和影響力提升到另外的水準;乃至達成產出與消耗持平,乃至有所盈餘的程度。

因此目前的戍防區,大多數分佈在長江和漢水沿岸,暫設有鄂州,襄州、潤州、宣州、桂州和交州,至於原本的荊州,則是變成大都督府所在的直轄地。

同時在州城和縣下一級,又有相應規模更小的守備團和市鎮中半脫產的巡護隊;裝備主要來自淘汰的雜色器械,以較低的維持成本和從屬地方的管轄權,構成在中下基層的治安維持和中低強度衝突、騷亂的鎮壓力量。

此外,還有一定數量保持軍事化管理和定期操行,專門用來開拓特定區域的建設(無固定駐留的工程營造)和生產部隊(武裝屯墾團)。

這樣,在太平軍大都督府的旗號下,三線一輔的軍事管理戰備體系就此初步成型了。差不多就是以兩百萬壯勞力的產能,來供養差不多十三萬的脫產部隊。

如果沒有海貿收益和集體生產的組織加成、農業新技術在內,其他來源補貼和調劑的話,就算放在這個時代當中,也是負擔相當沉重的軍民比例了。

尤其是騎兵的供養成本,動輒數倍與普通步卒的;而在南方更是成本更高。當然了,目前大多數還只是規劃,得相應的人員和資源逐步到位之後,才能完全鋪展開來。

不過,至少可以給出大多數人一個盼頭和指望的方向了。比起自己關起門來稱個王號什麼的自娛自樂,可是要一舉多得的多了。

在這期間其他方面的消息,也在淵源不斷的從地方反饋回來;比如這次作爲動亂和入侵策源地的湘西三州。

首先被平定下來的是朗州境內。因爲雷滿傾巢而出又兵敗身死湖畔的結果;依靠太平水軍和新式車船的協助,蘇無名所部迅速佔領和平定的朗州大部;

可以說除了邊緣的武陵山脈之外,在洞庭湖西部的平原上,再無任何可以妨礙太平軍的存在,就等後續的三支隊入駐進行逐鄉逐村的清理了。

然後,曲承裕率領的一路偏師在澧州境內遭遇到了,已經佔據州城的荊南副使段彥謨及其麾下泰寧軍;就此激烈交手了數陣而各有勝負;

此外土蠻大首領向助,得以率領殘部退入澧水上游山區後,還有本地乘機起來反亂的豪族大姓,正在地方上打成一鍋亂粥。因此目前曲承裕正停駐在安陽縣,等待下一步的補充和支援。

接着是自從刺史周嶽在陣前被閔勖襲殺之後,始終地方反抗不斷的邵州;在以州城爲依託主動率領出擊的趙引弓攻打下,被殺得人頭滾滾;眼看的評定下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而少了湘西三州這些背後慫恿和支持的推手,湘水沿岸的潭、衡、永、到各州境內的水盜和山寇之亂,也大爲消停和平息下去了;但是爲了一勞永逸的解決長時間內的問題,後續零敲碎打的軍事行動還在繼續。

而在清繳湖南境內那些流竄于山林之間亂匪寇盜過程當中,來自連州和郴州,尤其是桂陽監所屬的當地山民、礦戶,所組成的特色山地營團,發揮了預期之外的巨大作用。

他們很能吃苦耐勞也很是適應山地密林間的攀越跋涉,只帶着少量的補給和相應精良的裝備,依靠三五成羣的戰團配合,就能把那些隱匿在山林中或是佔據險要的匪寇之類,給打的節節敗退或是追的滿地亂跑。

就連那些涉嫌藏匿、收留和包庇相關匪類的山村聚落,土蠻村寨,也沒有能夠倖免多少;在這些悍勇不懼的山地士卒突襲和攻打下;僅僅付出了千餘人的傷亡。

沿江內陸數十里內的山寨、聚落,不是乖乖出降而被強制遷徙到山下江邊的編管區內改造;就是被打破寨子後一把火燒成白地,再押着俘獲充入到各地新建的礦洞、石坑、林場以爲繁重勞役。

這樣就算內陸還有一些漏網之魚,再斷絕窩藏點和補給的情況下,也不足以對於太平軍所主導的新秩序,構成什麼像樣的威脅了。

然而隨着戰事的推進新的問題又誕生了。爲了控制這些新佔領的區域,同樣需要大量的人手;尤其是填充基層的事務人員。

畢竟,針對舊有勢力的根基,進行審判和抄家固然相對簡單,但是根據太平軍的需要重建秩序和維持後續的統治力,就是另一回事了。

哪怕周淮安已經在襄陽、潭州、等重點城邑,新開設了更多速成的培訓班,但是目前也只能保證這些重點區域內的應急需要,而暫且顧不上新入手的邊緣地帶了。

這可真是一個令人無奈的煩惱啊。爲此他已然簽發了新的命令,讓那些在任的各級官吏和資深實務人員,還有軍隊沒有勤務其間的將官之屬,都要分出時間到這些培訓班裡去,充作相應課程的講師。

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五十章 餘響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四章,還是活着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二章 活着(中)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813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三百四十六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下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
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1052章 簫鼓流漢思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五十章 餘響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四章,還是活着第921章 按劍心飛揚(續)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二章 活着(中)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813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續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當歸2第三百四十六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下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五十四章 路上(下)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