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俱爲臣妾

党項羌拓跋部首領赤辭,都得賜國姓,封郡公,授都督。

皇帝對於剛纔跳舞同樣賣力的思摩當然也不會小氣。

“宣旨。”

於是當着中外百官藩屬使節的面,通事舍人宣讀詔書。

是冊封李思摩爲突厥可汗的詔書。

“於戲!

突厥部衆,代居沙漠,元戎才舉,龍城克定。

三部種類,十角酋渠,鹹襲冠帶,俱爲臣妾。

朕光宅六合,亭育萬品,爰降大造,存其亡國。既復故庭,乃樹君長。

惟爾右武侯大將軍北開州都督懷化郡王李思摩,器量明遠,識用宏通,地稱貴種,望高賜姓。

忠孝之節,簡於朕心,明智之才,重於蕃落。

朕用是命爾爲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

傳之子孫,爲唐藩屏······”

突厥復國,思摩爲汗,這事在年底已經議定,但今日算是正式宣告天下。

思摩上前接旨受封。

除了冊封詔書,當殿還賜予思摩金狼大纛,和戰鼓號角,以及可汗金印等。

看着這一幕,

大唐貴族官員們倒不驚訝,

最驚訝的是那些蕃邦外國使臣們,

突厥居然復國了。

突厥可汗居然由大唐皇帝冊封,

而這位俟利苾可汗那跪伏在地聽封的模樣,實在讓人太深刻了。

突厥、吐谷渾、党項、西山、奚、契丹,一個又一個完全臣服於大唐了。

更讓他們驚歎的在於,大唐皇帝讓突厥復國,但並未把最肥沃的河南地給思摩,而是讓他們北渡黃河,越過陰山,遷到山北。

可思摩居然很痛快的答應了,他的左右賢王、六都督也都當殿謝恩答應下來。

除了已經在陰山北部遊牧的突厥部落,

思摩向天子表示,年後就會開始準備遷移,等到秋季牲畜肥壯的時候就遷移,

到時將有三萬餘帳,約二十萬口突厥部衆從內地北遷,

勝兵四萬,馬十萬匹。

而在山北,還有更多的部衆。

重新整合復國的突厥汗國,統六都督府,領部衆超過十萬帳,控弦之士十萬騎。

很嚇人的一支力量。

而對這支力量最先感受到威脅的自然就是薛延陀汗國了,

突厥十萬輕騎,隔着大漠,跟他們成了鄰居,這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一直頂在他們的背上,這如何能讓人安心?

可皇帝早就通知了薛延陀這個結果,根本沒給他們商量的餘地。

薛延陀如今稱霸漠北,號稱勝兵二十萬,但這二十萬不全是薛延陀汗國的,薛延陀汗國也並不就是直接統治整個漠北,如回紇等鐵勒部落,雖臣服薛延陀,但他們的關係並不緊密,回紇等部落基本自治。

他們的實力單個不如薛延陀,但加起來卻實力很強。

就在薛延陀使者的擔憂中,

又一道詔書宣讀。

卻是皇帝冊封薛延陀可汗二子爲小可汗的詔書,賜封夷男嫡子突利設拔灼爲突利多彌小可汗,賜封夷男庶長子大度設曳莽爲頡利大度小可汗。

俱賜國姓李,並賜郡王爵,大將軍職。

同時,皇帝還要賜兩位公主同時和親漠北,分嫁給兄弟倆。

武懷玉坐在那慢慢品嚐着美酒。

跟旁邊的秦瓊聊天。

太子太保秦瓊如今仍還是檢校齊州都督,還有個山東觀察使頭銜。經過十年療養,秦瓊現在身體很好,不復當年那副病虎模樣,

其實以他現在的狀態,就算再次披甲上陣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只不過如今沒有什麼戰爭,需要出動他這樣級別的,秦瓊可是拜過宰相,如今還頂着從一品太子太保銜,單論品階他甚至比李靖還高一點。

“我大唐早晚得跟薛延陀有一戰,”秦瓊端着酒杯,看着薛延陀使者說道。

“我也覺得,三五年內必有一戰。”武懷玉也道。

旁邊的國舅聽了扭頭問,“李思摩駐於磧南,整合諸部,那也是有不下二十萬帳,控弦之士十萬啊,不能爲大唐守好門戶?”

秦瓊毫不猶豫的搖頭,“他不行,”

而秦瓊隔壁的李靖專心的在吃鹿排,他肯定也聽到了討論,卻沒參與進來。

武懷玉很認同秦瓊的話,李思摩不行,守不住薛延陀汗國,但這不是皇帝眼光不行,而是大唐的需要。

大唐既需要突厥復國,北遷磧南守邊疆,卻並不希望真恢復一個強大的突厥,哪怕是真正能整合起來的突厥汗國也不行。

突厥復國,最大的作用是充當一個緩衝區,同時是要藉機把內遷的突厥人清出去,還京北地區的安全穩定。

可北遷的突厥諸部,仍有不下二十萬帳,這是很驚人的數量,以突厥馬背民族全民皆騎兵的傳統,就數量上而言不比薛延陀差多少。

要真整合了,那大唐天可汗李世民就得睡不着覺了,

所以必須選李思摩這突厥人眼裡的雜種來當大汗,讓他無法真正整合突厥,甚至朝廷設立六都督府,就要是把突厥一分爲六,互不統屬。

突厥汗國必須得散,

李思摩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說突厥汗國守不住薛延陀也不是問題,朝廷也沒想過讓突厥能守住薛延陀,

突厥復國,更大的目的是餌,釣薛延陀南下的。

李靖肯定早看透了這些,

武懷玉自然更清楚,這些謀劃,本來也有他一份功勞。

他現在更關心的,是燕然都護這個職位,大哥不能丟,他要爲大哥守住。

武懷玉清楚,李世民在位一日,自己是沒機會再回朝了,就算回朝也可能是跟長孫無忌一樣閒置下場,倒不如就呆在地方上。

可武家在朝中又必須得有人,還得站在足夠高的位置才行。

姐夫馬周現在是宰相,但他有消渴症,這是不治之症,武懷玉給他開的方,也只能是緩解,可馬周爲皇帝殫精竭慮太過操勞,他這身體只怕也難長壽,

馬周可能到時還要走到李世民的前面去。

武懷玉想的是現在助力阿兄懷義,多立些功勞,將來送他入朝進入中樞,武家也有保障。

雖然他也還有其它備用計劃,比如支持許敬宗、李義府、上官儀、來濟兄弟甚至是裴行儉等人,但外人總不及自家人,哪怕是弟子門生,肯定也不如親兄弟。

燕然都護是個很重要的位置,這裡現在有很多機會,絕不能丟。 這次爭的人很多,幾大勢力明爭暗鬥,武懷玉雖說拉上了長孫無忌同盟,也不能說就有足夠把握,

說到底還得看皇帝的想法。

大唐現在北疆策略是扶持突厥復國,遷到磧南,擋在薛延陀南下的最前面。然後在漠北一邊是冊封夷男兩個兒子爲小可汗,同時扶持鐵勒強部回紇,利用回紇來牽制薛延陀,就如同當年扶持薛延陀對付突厥一樣。

耿國公馮盎出列,爲皇帝誦長詩一首,

又是一輪歌舞過後,

皇帝讓人又取來一個錦盒,拿出一道詔書宣讀。

改燕然都護府爲單于大都護府,移治漢雲中故城,也是頡利定襄汗庭,曾經的匈奴單于臺。

原燕然都護府爲上都護府,都護爲正三品。

而現在升格爲大都護府,大都護爲從二品。

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

武懷玉聽到改名、升格,不由的眉頭一皺,感覺事情有些超出掌控了。

上都護對應的是中都督,大都護對應的是大都督。

而慣例大都督一般都是親王遙領,

現在升格爲大都護府,那懷義就不夠資格做大都護了。

“單于大都護府領夏、鹽、綏、銀、豐、勝六州,定遠、豐安二軍,東、中、西三受降城,武川、懷朔、懷荒六鎮,都護突厥汗國北寧等六都督府。”

這個單于大都護府轄區,大體就是賀蘭山以西,陰山以南,呂梁山以東,白于山以北的這片地區,核心地區則是河套。

單于都護府從原來的豐州,遷到雲中故城,也就是原來頡利的定襄汗庭,

這不僅僅是改個名,而是整個都護府的戰略重心都調整改變了。

他有預感,皇帝不會讓懷義當這大都護。

果然,

詔書宣讀聲中,

武懷玉聽到了由晉王李治遙領單于大都護之職,這位原來是遙領幷州大都督的。

副大都護設二員,從三品。

武懷義任單于大都護府副大都護,兼豐州都督、刺史。

張琮任單于大都護府副大都護,兼雲州都督、刺史。

李治遙領大都護,實際不任事,主持事務的還是副大都護,皇帝安排了兩人,都是從三品。

品級不高。

但豐州都督和雲州都督,都設爲中都督府,中都督正三品。

豐州都督原來是下都督府,下都督從三品,這次升格中都督府,懷義也因此升正三品職,副大都護從三品是兼職,說來懷義職事還升級了。

一連串的人事任命。

兩個副大都護下面,還有兩個正四品的副都護,長孫無逸和張大師授副都護。這張大師是張儉的哥哥,武懷玉也沒想到,張儉沒當上都護,皇帝卻又讓他哥武功縣男張大師來做這副都護。

兩副大都護、兩副都護,下面又還有正五品上長史一人,正五品下司馬一人,其餘錄事參軍、諸曹參軍等也都有任命。

這份單于大都護府官員名單很長,

但如果不算上掛名遙領的李治,那麼權力最大的四人,自然是懷義四人,懷義和張琮還各是中都督,懷義都督六州,張琮都督三州。

細究起來,

懷義這個豐州都督不僅排名最前,而且手中地盤和實權也最大,

豐勝等六州、懷荒武川等四鎮,東中西三受降城,還有定遠、豐安兩軍,都是歸懷義節制的。

張琮這個副大都護都督自己的雲朔蔚三州外,就是分押突厥汗國東面三都督府,以及山北六鎮中的兩鎮。

要說,這單于大都護府,武懷義和長孫無忌這兩家仍是最大贏家,可房玄齡、魏徵、王珪他們,也有人進來。

總的結果還是不錯的,

皇帝要平衡各方勢力那是必然的,

武懷玉倒不在意懷義是做燕然都護,還是單于副大都護,仍是實際主持大都護府事務的人就行,尤其是豐州都督這塊沒丟很好。

這個單于大都護府,比之前燕然都護府盤面更大,機會自然也會更多。

懷義穩住了這個盤子,接下來只要安穩發展就行了。

他聽到宇文成都、安祿山、裴行儉都調到單于大都護府了,武懷玉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有他們調去,阿兄懷義位置會更穩固。

宇文成都是武川鎮守使,安祿山是懷朔鎮守使,裴行儉是大都護府錄事參軍。

詔書宣讀完。

武懷義、張文瑾、長孫無逸、張大師上前領旨。

無數道目光望向這四人,

也有許多道目光投向武懷玉和長孫無忌,

шшш_ttk an_c○

很明顯,這次圍繞燕然都護府之爭,諸位宰相居然都沒爭過這兩位。

本來很多人以爲,這兩位雖貴爲三公,但畢竟不在中樞爲相,誰料此次跟宰相們相爭,卻能完全壓過他們。

尤其是武懷玉,哪怕在嶺南數年了,可卻還有如此強的影響力,而當武懷玉與長孫無忌聯手,

兩位三公爆發出的能量,確實太驚人了。

反倒是單于大都護晉王李治,卻沒有誰真正關心。

十歲的晉王,就算是單于大都護,那也不過是遙領,並沒有實權。

就算晉王遙領幷州大都督再遙領單于大都護又如何,遙領二字就表明根本沒半點實權,毫不相干。

長孫無忌也是滿臉笑容,

這個結果甚至比他跟武懷玉商議的還好,

張琮是雲州都督兼單于副大都護,長孫無逸是副都護,甚至長孫家高家張家等幾家的子弟門生,這次也基本都安排進去了。

長孫無忌端起酒杯,向着武懷玉舉起,“武公,飲勝!”

武懷玉也端起了酒杯,確實值得高興,

“飲勝!”

這次爭奪,他們是最大贏家,

反倒是魏徵、王珪兩宰相聯名舉薦的黃門侍郎韋挺,不僅沒能得到這個機會,反而連黃門侍郎之職也莫名丟了,外放華州刺史。

魏徵和王珪兩人只怕有些想不通,武懷玉卻是心知肚明,你們三個都曾是建成東宮出身,現在朝中都任要職就珍惜吧,你們卻還要湊到一起,這不是找不自在嘛,皇帝這次貶韋挺,也是敲打一下提個醒。

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193章 壽陽侯第423章 擡棺見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271章 拜相第1046章 他好像一條狗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60章 太子特授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859章 十三行第51章 忽冷忽熱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476章 武半聖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600章 香得嘞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507章 交易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42章 連升四級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19章 美人相贈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51章 忽冷忽熱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1章 朱衣黃衫第213章 崔寡婦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521章 金蓮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326章 段婉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1041章 後宮秘密第760章 臣妾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956章 進京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879章 惹人生厭的齊王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588章 樊川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283章 大官人第494章 八風營第310章 曹太公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629章 入相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75章 隨營阿郎第72章 歡喜就好
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193章 壽陽侯第423章 擡棺見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558章 憫忠閣上起山頭第458章 天下氏族重排名第271章 拜相第1046章 他好像一條狗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60章 太子特授第190章 龍鬚 長生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859章 十三行第51章 忽冷忽熱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706章 太子良娣武二孃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976章 喚鄭才人來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476章 武半聖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852章 楚女腰肢越女腮第374章 後宮佳麗三千人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600章 香得嘞第832章 以州爲國諸侯王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063章 改封宋國公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507章 交易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42章 連升四級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865章 自棄兵權第19章 美人相贈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51章 忽冷忽熱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1章 朱衣黃衫第213章 崔寡婦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521章 金蓮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997章 兵中之龍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326章 段婉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1041章 後宮秘密第760章 臣妾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956章 進京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879章 惹人生厭的齊王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724章 風往南吹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588章 樊川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283章 大官人第494章 八風營第310章 曹太公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629章 入相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75章 隨營阿郎第72章 歡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