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

二肩娘大奇,道!“簡單。到底怎麼個簡午刀舊

她少女時代便離開了家鄉,離開了母親,就算想聯繫,也只能找機會託人帶個口信回家,而她在宮裡,這種機會又是少之又少,而就算帶回家口信,也是讓母親放心,不要擔心自己,至於說到怎麼讓人擔心,她實是半點經驗也沒有,所以感覺這種事一點兒也不簡單。

黃小丫看着武媚娘,心想:“她怎麼還不喝茶啊,她要是不喝,我就沒法喝。唉,早知道她這麼磨嘰,我剛纔沏茶時就該自己先嚐嘗的,這麼好的茶,我還從來沒喝過呢!”

武媚娘看出她眼中的期盼,覺得這小丫頭可真沒出息,嘴巴饞到這種地步,就知道吃喝拉撒睡,一點志向和報負都沒有,真真的就是一當丫環的命!

她底下頭,聞了聞茶水,道:“這是西南的貢品,是專給皇家喝的極品好茶!”

黃小丫咦了聲,道:“楊大嬸,你怎麼知道這是給皇家喝的好茶?”心裡挺納悶兒,大老爺只是把楊大嬸當成個漿洗婦罷了,想讓她幹粗活兒,雖然現在沒有大批的衣服堆過來,可想必以後是少不了的,這麼個末等僕婦,爲何歐陽大爺給她送這樣的好茶來?

啊,不會是歐陽大爺看上她了吧?一個是老光棍兒,一個是頗有幾分姿色”她哪有什麼姿色,就一個粗笨的使喚婆子罷了!可是,爲什麼歐陽大爺要送這樣的極品好茶給她呢?哎呀,難不成歐陽大爺喜歡的人是我?他送茶來時,雖然說是給楊大嬸的,但卻是將茶交給我的啊!難道,難道…

想到歐陽大爺的身份,又想到他的威風,黃小丫想入非非,滿臉的期盼,兩眼的小星星,太幸福了!

武媚娘道:“以前我家還富貴時,曾喝過一次,這種味道我一直沒有忘!喂,喂喂,你想什麼呢?”

黃小丫哦了聲,從無限的遐想中回過神來,自己現在還不是歐陽夫人呢,還得伺候好這個使喚婆子才行!

她道:“我沒想什麼呀”啊,楊大嬸是問我咋能讓爹孃惦記吧?這還不簡單麼。”

武媚娘搖頭道:“簡單簡單,你盡說簡單了,可到底怎麼個簡單法兒,你到現在也沒說出來呢!”

黃小丫心想:“問這個幹嘛?啊,我又明白了,她想和那個拋棄她的男人藕斷絲連,想讓那個男人再回來找她!真是做夢,那個男人跑到哪裡去都不知道了,就算想他回心轉意,你也得先找到他才成啊!”

她道:“等過幾天的,要是我爹孃不來看我,我估計他們一定會來的。可如果沒來,那我就去求求歐陽大爺”說到歐陽大爺四個字,她竟然現出幾分嬌羞來。

武媚娘看着她潮紅的小臉蛋兒,心想:“這小丫頭片子想什麼呢,怎麼有點傻不拉唧的,說個話都說不到重點,亂七八糟的!”她低下頭,輕輕地喝了口茶,當真是好茶,看來王平安還是很關心自己的。

黃小丫接着道:“我就求歐陽大爺派人去我家,幫我送個口信兒”不,是送兩個口信兒!”

武媚娘皺起眉頭,道:“兩個口信兒?爲什麼要送兩個,一個口信兒說不清楚事情嗎?”

黃小丫搖頭道:“窮人家的孩子命賤,爹孃就算心疼,可也終不如富貴人家那樣慣着。當初我剛生下來時,爹見又是個丫頭,就把我給送人了呢!”

武媚娘啊了聲,道:“把你送人了?”這丫頭可夠可憐的,不過想想也是沒法兒,窮人家生了孩子,要是養不起,往往送人,要麼給人家當丫環,要麼送給別人當童養媳。這種事情倒是很常見,也是父母被逼得沒法,纔想出的下策。

兒子捨不得送,但把女兒送人確是很常見的,那個丁丹若就是王家的童養媳。

黃小丫點頭道:“是啊,把我送人了,等我長大一點懂事了,我才知道這麼回事,可那家人對我不好,我就想能不能回自己家呢?別人家也有和我一樣的,她教了我一個法兒,我照着做了,結果就真的被我爹孃要了回去,只不過花了一筆錢小我家更窮了,我和我爹也總吵架,我看不上他爲了喝酒,把我送人。”

武媚娘奇道:“那時你應該不大吧,你現在也不大啊,怎麼就想出好法來?別人是怎麼教你的,快快說來我聽!”黃小丫喝了口茶,心想:“這茶真香啊,看來我得多藏些,以後自己慢慢喝。嗯,再送點回去給家裡,只不過這麼好的茶不見得能讓娘和姐姐喝上,說不定又得讓爹賣了換酒喝!”

她道:“她教我的法子是求同一個人去我家裡報信兒,這個簡單我們小姐妹間互相幫忙就行。這兩個口信兒要連着送,第一個口信兒說我過得不好,怎麼慘怎麼說。然後離開我家,等過一段時間,這個時間得算好了,比如說往返我家一次,要三個時辰,那就按這個時間算。”

武媚娘道:“第二個。口信兒要這麼送?這是爲什備呀?”

黃小丫道:“因爲這可以證明,送信的那個人從我家離開,回來見了我,然後又急急忙忙的趕回我家啊!”

武媚娘點了點頭,這是從時間和路程上算出來的,可算這個幹嘛?

黃小丫又道:“窮人家嘛,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被送走,肯定過不上好日子,所以第一個口信兒就算把我說得再慘,爹孃也不會把我要回去的,因爲那是要花錢的啊,人家養我好幾年,不得花錢啊,得把錢補給人家!”

“對,所以關鍵是在第二個口信兒上。那第二個口信是怎麼送的,把你說得更慘,說你要死了?”武媚娘問道。

黃小丫一波浪腦袋,象看傻子似的看着武媚娘,她道:“要是說我要死了,爹孃更不會把我要回去了,花錢要個死丫頭啊?我家窮得都吃糠咽菜揭不開鍋了,借錢往回要個死丫頭麼,那當初幹嘛還把我送走?”

武媚娘想想也對,貧賤夫妻百事哀,送走女兒也是沒法子的事,一來是減輕家裡的負擔,二來也是希望女兒能活下去。要是往回要個快死的女兒,那就是沒希望讓她活下去了,那就算再心疼,也不

她問道:“那該怎麼送第二個口信兒呢?怎麼把你說得更慘呢?”

黃小丫道:“就不能再我說慘了,要說我一切都好,還要讓爹孃不要擔心,要說我吃得好穿得好,啥也不用做,反正和第一個口信兒正好相反就成了!”

武媚娘更奇怪了,她道:“這是爲什麼呀,你這麼一說,你的爹孃豈不是更不會往回要你了?”

黃小丫很得意地道:“我們那些被送走的小姐妹,爲了能回家,什麼法子都想過了。當然了,十個法子裡有九個是不成的,就算是成的那個法子,十個人用起來,也頂多就一個能成的,有可能連一個成的都沒有,可偏偏我用的這個法子就好使,也偏偏就我回了家。當初娘和爹大吵一架,把家裡最後的幾畝地賣了。這才把我要回去的。”

武媚娘沒有再往下問,她心想:“這個法子用王平安的話來講,就是已經被辨證過的藥方,是好使的。可這麼做的目地是什麼呢,怎麼能讓對方掛念,並且掛念到要賣最後幾畝田。不惜走絕路的地步呢?”

她終究是個聰明人,雖然從沒接觸過這種事,可只要用心去想。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只片刻功夫,武媚娘便道:“你的第一個口信兒,是告訴你爹孃你真實的處境,而第二個口信是告訴爹孃,你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爲了不讓他們擔心,你寧可自己吃苦,對不對?”

黃小丫笑了,這個楊大嬸不笨啊,竟然能看出這個方法的關鍵之處來,難不成她以前也被送走過?她道:“對,就是這麼回事兒!”

在古代,這種方法當真是很少有人能想出來,那真得是集體的智慧,而且必須是當事人,在身臨其境地情況下,才能想出來,才能去試驗的,不親自處在那種環境的人,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種方法的。

在現代,從心理學上講,這是利用了親人的內疚心理,從而達到目地。當然了,嚴格來講,也不是用在所有人身上都好使的,就算是黃小丫用這招,也只是讓她母親傷心到極點。非把她要回去不可,換了黃大敗家子,他仍是不肯要回女兒的。

那麼乖巧懂事的女兒,又那麼又過得那麼悽慘,當孃的能不心疼麼,砸鍋賣鐵也得把她要回去啊!

武媚娘喃喃地道:“怪不得你總說你爹的不是,想必當初你娘不和他吵,他還是不會要你回去的吧!”

黃小丫道:“是啊,楊大嬸你真聰明,一下子就能把事情想明白。”

武媚娘輕輕搖頭,自言自語地道:“我一點兒都不聰明,我就沒有想到過這個小法子!”

黃小丫撇嘴道:“楊大嬸,你也是當過童養媳的吧?怪不得你男人不要你,就因爲你沒想到過這個法子!”

武媚娘道:“誰教你的這個法子,每次都能好使嗎?”黃小丫搖頭道:“也是個和我一樣的童養媳,只不過她當時快成親了,她男人對她可壞了,天天打罵她。她那天被打哭了,便和我說了這個法子,想求我去她家送信兒,我就去了,可她家太窮了,沒法要回她,還說這就是她的命。可沒想到她沒用好這個法子,我用好了。所以說,爹孃也不能太窮,太窮這個法子就不好使了!”

武媚孃的眼珠不停地轉着,太子可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而自己也不是要讓他立即迎自己回長安。而且太子特別多情,特別優柔寡斷,如果自己使出這招,太子定會內疚,感覺對不起自己,成天想着自己,而他又辦事拖拉,肯定不會立即要王平安把自己送回去,時間上一拖,沒準都得等自己把孩子生下來了小他纔會有所行動。

估計太子沒膽子把自己單獨弄回去的。但他會對王平安使勁兒,把王平安調回長安回,那樣自己不就能跟着回去了,而且太子對自己的內疚會在看到孩子時,達到頂峰,自己豈不就入宮有望,而且還能獨霸寵愛了嗎?

這招用在別人身上十成不見得有一成的把握,可用在太子的身上,那就會有十成十的把握!武媚娘太瞭解李治了,她立時下定決心。要把這招用在他的身上。

武媚娘道:“好了丫啊,你回去睡覺吧,這茶你喜歡喝,以後你就多喝點兒,等喝光了,再管歐陽大爺要,他一定會給你的!”

黃小丫大喜,說了這麼半天,說得口都幹了,楊大嬸既然肯把茶給自己,那就太好了。得趕緊把茶都喝光,然後去找歐陽大爺去要,趁機和他多說幾句話。她出了屋子,喜滋滋地回自己屋裡睡覺去了。

武媚娘把房門上閂,又坐回了桌前,她提起筆來,開始寫第一封信。

信裡大提自己的想思之苦,而且寫自己在路上吃了很多的苦,還得了病,雖然舅舅給她治好了病,可卻身子一直不好,每日裡只想着太子,以至於都瘦了”她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都是雙層的了。不過沒關係,反正李治也看不見,就寫自己瘦了。

這封信寫的悽苦之極,只要李治看了,非得鬧心不可,說不定還得掉眼淚。

寫好了第一封,她又開始寫第二封。第二封信便和第一封完全相反了,她說自己沒得過病,要李治不要擔心,她和孩子都好,還說自己胖了,一點沒瘦,每天吃得好喝得好,一沾枕頭就能睡着,從不輾轉反側”要李治千萬不要擔心。

最後,她在信的末尾寫到,第一封信她是亂寫的,就是寫着玩的,她託人帶信後,因送信的人走得匆忙,她沒來得及要回,所以才特地寫這第二封信,一切消息以第二封信爲準!

寫完信後,她又從頭到尾唸了一遍,心想:“別說太子看了會掉眼淚,就算是我這寫信的人,念一遍都會感到鼻子酸酸的!”

她將兩封信放進信封裡。用火漆封好,卻又發起愁來。一個問題解決了,又會出現另一個”信是寫好了,可由誰送去呢?兩封信,要兩個人送出去才行呀,而這兩個人又必須是都能見到太子的人才行!

第218章 都知道誰是王第830章 咱家一定會爲你報仇的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882章 王皇后沒去冷宮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111章 狀告大糧商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255章 不錯,老身很喜歡你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165章 白龍馬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557章 關於許敬宗的安排第329章 醫癡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303章 王侯爺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704章 非常可愛的小太平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632章 米小苗替太子關心王家的親戚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136章 遠行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288章 定喘湯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第26章 特殊禮物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697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815章 一定要除掉那個女人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630章 李恪也派人去慶州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657章 殺人不見血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889章 領兵出征第569章 鴛夢重溫第825章 超級毒藥第348章 開創歷史新篇章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351章 不許商號打旗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270章 滑胎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187章 大唐第一家藥膳坊第295章 你就姓耶律吧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176章 沒落王孫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272章 多提提太子
第218章 都知道誰是王第830章 咱家一定會爲你報仇的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882章 王皇后沒去冷宮第552章 一首古詩的來歷第111章 狀告大糧商第575章 武媚娘出事兒了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51章 各取所需第763章 宰相大人發雷霆之怒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72章 長安燕樂坊第255章 不錯,老身很喜歡你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第365章 又是一味藥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165章 白龍馬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557章 關於許敬宗的安排第329章 醫癡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894章 宰相們同仇敵愾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303章 王侯爺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704章 非常可愛的小太平第76章 這下子可出大名了第777章 王皇后的家人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81章 按穴可以減輕頭痛第597章 李恪親來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632章 米小苗替太子關心王家的親戚第745章 高句麗的末日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136章 遠行第145章 照我說的做,保你生兒子第288章 定喘湯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233章 王平安的緣分到了第574章 武媚娘身子有點不適第26章 特殊禮物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637章 有人惦記上圖紙了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697章 李恪忽然喜歡上了高句麗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267章 此大事由平安主持第815章 一定要除掉那個女人第617章 曾經的餘孽第630章 李恪也派人去慶州第305章 楊玄感大宅的風水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128章 我可沒說我是王平安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657章 殺人不見血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235章 皇帝駕臨第889章 領兵出征第569章 鴛夢重溫第825章 超級毒藥第348章 開創歷史新篇章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351章 不許商號打旗第612章 不收禮,因爲你們的禮少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270章 滑胎第683章 能人異士中有高句麗人第296章 李治親來做收尾工作第187章 大唐第一家藥膳坊第295章 你就姓耶律吧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312章 以後的蕭淑妃和王皇后第176章 沒落王孫第195章 這少年相當有兩下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272章 多提提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