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領兵出征

武媚娘在帳外站了好一會兒,心中思緒萬千。她發現王平安的運氣還真不是一般的好,啥鬧心事一落到他那裡,都能變成好事兒,而且官職爵位更是快馬加鞭地往上竄,從來沒見他有半點失寵的時候。身爲大臣,能做到這點,當真是值得好好學習的

好半晌,武媚娘才輕輕地嘆了口氣,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宮中的地位也沒見如何的提高,可自己費的力氣,卻讓王平安撿了便宜,竟然封了王

到底爲的啥封王?肯定是跟自己的事有關,可兩件事怎麼扯到一塊的呢?得問問皇上才行。

武媚娘輕輕撩起帳簾,向裡面看去。就見帳中的大臣都退了出去,只剩下李治一個人,而李治手柱在桌案上,捂着頭,看樣子頭疼病又發作了

輕手輕腳地,武媚娘進了大帳,來到李治的身邊,小聲道:“皇上,你頭又疼了?要不要找臣妾的舅舅,讓他來給你看看?”

李治輕輕哦了聲,頭擡了起來,看向武媚娘,道:“媚娘啊,你怎麼進來了?不用叫無病來了,估計他此時正高興着呢,拍馬屁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有他忙的了”

武媚娘假裝不知道王平安封王的事,問道:“舅舅是宰相,別人拍他的馬屁很正常啊,不是天天有人拍他的馬屁麼?”

李治勉強笑了笑,可愁容隨即又爬上了面容,他道:“我封無病做了遼郡王,他現是王爺了,明天就給他金印詔書。他做了異姓王,別的大臣自然要巴結,還不得把他忙死”

隨口說了一個死字,李治的臉色更加難看,他又想起李素節了,好好的一個兒子,就那麼沒了,他這做父親的要多傷心,就有多傷心,甚至想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

武媚娘坐到了李治的身邊,道:“皇上,臣妾知你現在傷心,但你不能總傷心啊,所以那些不好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咱們說說別的。爲啥要封臣妾的舅舅當郡王啊?”

李治嘆了口氣,道:“還是因爲那個史義府亂說話,結果惹出了事來,我只能把原定的計劃給改了,爲了永除李恪那個禍端,只好派無病遠征了。”他把剛纔的事情,大略地說了一遍。

武媚娘聽了,心中驚詫,自己指使李義府胡說八道,本意是給王皇后添堵,順便化解王平安的夢境,可沒成想王皇后那裡沒添上堵,卻把王平安給弄成了王爺

這事鬧的,就算讓她想破了頭,也想不出會是這麼個結果啊

武媚娘喃喃地道:“那臣妾倒是要去恭喜一下舅舅了。”

李治唉了聲,道:“有啥好恭喜的,其實無病沒得到啥實惠的,非要說有,也就是能領兵打仗,算是有了實際的兵權,可他這個人對兵權一點興趣沒有。這次要不是看我被李恪的事弄得焦頭爛額,估計他仍不會領兵出征的。”

武媚娘想了想,道:“皇上,因爲史義府說錯了話,你不會怪他吧?他這個人太實誠了,有些木納,啥事不知變通。怎麼說呢,他有點讀書把腦袋讀傻了的樣子”

李治搖頭道:“怪,當然是要怪的,可我也不會懲罰他的,現在象他這樣的直臣不多了。”

武媚娘點頭道:“是啊。史義府這個人指望他能辦啥大事,是指望不上的,可要是讓他監督別人,說說實話啥的,倒也能用用。他實誠啊,不怕得罪人,有時候得罪了人,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呢,啥實話都敢說,有點傻不拉唧的”

李治咦了聲,道:“對啊,這個人確是有點傻不拉唧的,可如果讓他去當監察御史,倒是塊好料啊,他啥話都敢說啊”

武媚娘又問道:“皇上,臣妾的舅舅去遠征高句麗,那門下省他的職位由誰代理呢?”

李治道:“只能先空着,等無病回來後,再由他繼續擔任,無病不能留在封地的,我剛纔不是跟你說了嘛”

“可是,這段時間門下省的事務該由誰處理呢?是由長孫大人兼管嗎?”武媚娘又問道。

事實上,門下省的事務一直都是由長孫無忌兼管的,長孫無忌很願意幹這個,但王平安從來不說,而長孫無忌也不傻到自己和皇帝提,那不是招忌諱麼,三省之中兩省歸他管,萬一馬周再有點三長兩短的,那到底是長孫無忌是皇帝呀,還是李治是皇帝啊?

就算李治被架成了空殼子,卻沒人敢告訴他,所以李治一直認爲,王平安很恪盡職守,是個非常盡職的在宰相呢

別人不提,李治也沒往這方面想,但他怎麼想,也不會同意讓長孫無忌兼管的,這不是信任不信任的事,而是任何一個宰相都不可以同時管兩個重要部門,這是規矩,李治從來沒想過要打破這個規矩。

李治道:“讓舅舅兼管,那是不可能的,不過王平安不還有副手呢嘛,他們同樣可以處理事務,不會耽誤什麼的”

武媚娘假裝想了想,開口爲自己的心腹討要權力了。她道:“皇上,那史義府不是就出身門下省麼,對衙門裡的事情必定熟悉,你又讓他做監察御史,照臣妾看,不如就讓他監察門下省吧,也不用給他什麼具體的職司,只是讓他每天把門下省發生的事情,都寫個奏章,報給皇上知道就行。”

李治皺了皺眉頭,道:“這,似乎不妥,如此一來,門下省的官員必有怨言,說不定會一起爲難史義府的,你讓他乾的事,可是會大大得罪人的啊”

武媚娘見李治爲李義府着想,竟有怕李義府被難爲的想法,她心中高興,便勸道:“皇上,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如果史義府能挺過這段時間,豈不便可證明他能堪大用。而且,讓臣妾來說,舅舅遠征高句麗,最多也就兩年的時間,可能一年就回來了,時間不太長,這段時間有皇上護着,門下省的官員就算再囂張,也不能把史義府給弄死吧?”

李治耳根子軟,又聽武媚娘說得“有道理”,他便點頭道:“是啊,你說得也對。而且如果門下省沒有了宰相,想必官員們必將懈怠,有個人監督一下,起碼也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武媚娘道:“是啊,只要有個人每天寫寫奏章,就能讓一羣人好好做事,這是很值得的,而且史義府就算受了委屈,只要皇上對他好點,他必不會心生怨言的。”

李治道:“就按媚娘所說,就這麼辦吧。嗯,你把史義府叫進來吧,我和他說,順便安慰他一下,免得他以爲自己說錯了話,在外面害怕呢”

武媚娘答應一聲,出了御帳,把李義府找來,李義府聽武媚娘爲自己討了這麼個差事,差點沒樂暈過去,皇帝以爲這個差事會很得罪人,其實正好相反,只要自己賣好門下省的衆官員,事實上撈錢最方便。秉公職守,那是肯定會得罪人的,可他從來也沒打算過秉公職守啊,同流合污,不是更符合他做人的原則麼。

李義府跟着武媚娘進了御帳,謝了李治,再次跟着武媚娘出了帳篷,聽武媚娘對他細細地囑咐,讓他如何寫奏章,如果拉攏一批官員到旗下。

長孫無忌的帳篷,太子李忠的病情在服了藥後,得到了緩解,小孩子已經睡着了。長孫無忌看過他之後,便拉着王平安去了褚遂良的帳篷裡,衆人一起商談,該怎麼去修理李恪。

商量一番之後,長孫無忌親自起草了詔書,並讓王平安派人趕去折柳,讓突厥兵向營州方面調動,這樣王平安不用直接去折柳,只需在半路上等着大軍到來就成了。

衆人商量了好半天,把預計會出現的意外,都討論到了,王平安這才告別長孫無忌等人,回了長安城,他先回去收拾行李,只待李治的詔書正式一下,他立即啓程,發動遠征。

王平安回了長安後,先去見了父母,把自己封王的事說了,王氏夫婦自然大喜,兒子竟然做了王爺,這可是大好事。可一聽王平安要領兵遠征,他們老兩口又難過起來,都不願意讓王平安走,一家人在一起沒待上幾天,就又要分開了。

王平安自不會把武媚孃的事說出來,只說京中最近不太平,他領兵遠征,又一時半會的回不來,所以想讓父母去封地待着,那裡遠離長安,而且又是自己的封地,在那裡就算朝廷再怎麼發生變故,也不會牽扯到他們的。

王氏夫婦雖然不太願意,可他們聽說最近宮裡頗頗出現怪事,兒子一旦遠征不在京裡,要是真的有啥事,他們老兩口還真沒法解決,所以便即同意,讓僕人們收拾行李,準備去折柳。

第二天,李治的聖旨就下了,晉封王平安爲遼郡王,統十萬突厥兵遠征高句麗。又任命李恪爲遼東行軍大總管,王平安爲副總管,一系統的詔書下達,各部官員立即開始忙乎起來,爲遠征做準備。

王平安把冊封郡王的一切手續辦好,便立即送父母和小太平出京,趕往折柳,而他則去李治那裡謝恩,把該把的都辦好了,他便帶着歐陽兄弟和侍衛團,動身趕往雲州,在那裡他將和十萬突厥兵匯合,共同前往營州,去“輔助”李恪,討伐高句麗

在此期間,李治又下了詔書,大力誇獎李恪,並露出口風,只要李恪把高句麗滅了,就把高句麗封給他做封地,裂土封疆,達到人臣的最高頂峰

既然已決定離開,王平安便不再磨磨蹭蹭,帶着心腹手下,日夜兼程,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便趕到了雲州,此時折柳的突厥兵纔剛剛得到消息,雖然突厥兵來去如風,不管是集結還是行軍,都速度極快,堪稱當世第一,可在這麼倉促的情節下,突厥兵也無論如何趕不過來,甚至還沒有出折柳地界呢,阿史那奇鉢兒只派出一支兩千人的先鋒部隊,去和王平安匯合,而大部隊則至少要再過大半個月,才能趕到雲州。

這是最快的速度了,沒有再快的可能,就算王平安再催,也沒法讓突厥兵提前趕到了。

王平安到了雲州之後,他沒有進駐刺史府,而是出了關,在關外找了個地方,駐下隨行軍隊,見了關外那茫茫草原,而自己身邊又只有幾百名侍衛,他深感到人手不足,便找來歐陽利等人,商量對策。

大帳裡,王平安和歐陽兄弟們席地而坐。王平安道:“咱們此次出征,用的都是突厥兵。要說忠心,突厥兵怕是不見得對我會多麼的忠心,他們不過是因爲住在我的領地,所以不得不向我效忠而已。咱們只有幾百人,要想統帥十萬大軍,怕是很難做到,萬一他們造反,不願意去征戰,不願意爲我大唐流血,那該怎麼辦?”

歐陽利道:“這個倒也簡單,要想讓突厥兵聽話,乖乖地去打仗,最好的辦法就是允許他們大搶高句麗,有了好處,他們當然就願意幹了。可就怕搶得順手了,他們又犯了老毛病,把遼東我大唐的領土又給搶了,這纔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

歐陽義道:“主人,您現在是王爺了,而且又在出徵時期,咱們是可以招募一些輔兵的,加以訓練,日後送去折柳,這樣也能算是咱們自己的力量。”

歐陽雙也道:“是啊,咱們總得有一支象樣的軍隊,不能一有啥事,就只能倚靠突厥兵啊”

王平安嗯了聲,道:“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是該有點自己的實力了。那麼不如我們在雲州招集些輔兵吧,你們看多少纔好?”

歐陽利想了想,道:“雲州這裡民風剽悍,能人異士很多,但人口卻遠不如長安那繁華之地了,而且就算有能人異士,人家也不一定願意跟咱們走啊。照屬下估計頂多也就能招募到一千來人吧”

王平安一拍大腿,道:“能有一千來人也就不錯了,總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要是一口氣拉走個上萬人,雲州刺史也不幹啊”

稍一思索,王平安又道:“先不說招兵,擺個擂臺,設個彩頭,讓能人異士們搶搶,然後借這個由頭,再進行招募,估計來的人就能多些了。”

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896章 長孫無忌離京第239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99章 仙長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532章 刮痧調治法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症狀第91章 去買藥材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36章 猛藥治重病第117章 阿依丁的姐姐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700章 生了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569章 鴛夢重溫第289章 初步成功第419章 遭遇突厥猛將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260章 平安給科考出題目第878章 見招拆招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660章 親兄弟第209章 童子尿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254章 問題出在柳樹上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248章 求知己第304章 紫袍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184章 中藥消毒劑第285章 王麻繩第64章 進入書院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335章 要和平安小神醫打官司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572章 武小妹第500章 考生們都來靈感寺裡借宿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8章 左鄰右舍都來賀喜第743章 擊斃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561章 試探第743章 擊斃第556章 回宮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209章 童子尿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31章 藿香正氣散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411章 手藝高超無比的鐵匠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800章 白鵝老店
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896章 長孫無忌離京第239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第62章 頭頂戒尺,口背論語第360章 一味藥和一劑藥第99章 仙長第392章 媚娘前來致謝第532章 刮痧調治法第336章 龍傲天無家可歸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症狀第91章 去買藥材第832章 人人都知這事蹊蹺第846章 誰敢收養李素節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36章 猛藥治重病第117章 阿依丁的姐姐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700章 生了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728章 李治登基第569章 鴛夢重溫第289章 初步成功第419章 遭遇突厥猛將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234章 房遺愛喝醋了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518章 你外甥女叫啥名來着第785章 兩隻雌虎相爭,傷不起啊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523章 通天浮屠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260章 平安給科考出題目第878章 見招拆招第501章 肚子硬了第883章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第206章 是騾子是馬溜溜才第653章 李恪奪功第660章 親兄弟第209章 童子尿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254章 問題出在柳樹上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642章 想綁武媚娘第735章 衝入王宮,抓住國王第248章 求知己第304章 紫袍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184章 中藥消毒劑第285章 王麻繩第64章 進入書院第243章 難不?要不我給你換一個第186章 揚名顯姓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335章 要和平安小神醫打官司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572章 武小妹第500章 考生們都來靈感寺裡借宿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381章 平安,舅舅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150章 長孫無忌的弟子第8章 左鄰右舍都來賀喜第743章 擊斃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275章 封地在玉門關外第408章 讓你去,你就得去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561章 試探第743章 擊斃第556章 回宮第110章 官不是那麼好當的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第60章 人與人,最怕比第74章 總是會找到辦法的第807章 力捧蕭淑妃族人第209章 童子尿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31章 藿香正氣散第483章 獻俘承天門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68章 要打官司第411章 手藝高超無比的鐵匠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800章 白鵝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