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

王有財和楊氏聽說貢舉名單不能改,也就是說王平安得不到明年的名額了,神色都黯了下來。弄了半天,原來邱問普今天登門不是來道謝,而是來道歉的,兒子給他治好了病,結果還是得不到名額,邱問普心裡過意不去,這才親自上門!

王有財心想:“如果這科不成,那就再下一科?只是不知下一科開在什麼時候,如果是三年後,那耽誤的事兒可就大了!”

楊氏卻想:“風寒這種小病,就算治好了,也賣不出太大的人情!唉,這邱老頭子咋就不得更重的病呢!”一聽兒子得不到名額,邱山主立即降格成了邱老頭子!

王平安卻神色不變,靜等着邱問普往下說,他心中明白,如果今天就是爲了告訴自己貢舉名額給不出,那麼邱問普是無需親自登門的,既然親自登門,那麼一定有別的說法!

邱問普說完“不過”,稍稍頓了頓,見王氏夫婦表情沮喪,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而王平安卻神色依舊,他心想:“這少年的閱歷和年紀不相符啊,少年老成,竟比軒兒還要強些。”世上盡有聰明之人,就算他心中感到疑惑,可也無從考證,只能在心裡想想。

他不再賣關子,道:“本州學政出於老夫門下,是以每逢科考,他總是把貢舉名冊送於老夫,讓老夫替他把把關,以免讓有名無實之輩混進名冊,如果有那樣的人,那麼進了長安豈不要丟咱們徐州人的臉面!”

邱亭軒刷地展開扇子,連連點頭,認爲父親的話十分有理,考不中是小,丟了家鄉的臉面卻是大了!

邱問普笑道:“以平安的醫術,如要考醫科,那是必中無疑的,而在醫術方面,老夫又沒有什麼可以教他的,所以收他爲徒,實在有些欺世盜名了!”

王平安忙道:“邱老先生過謙了,晚輩只會胡亂開幾個方子罷了,照你差得遠了!”

邱問普擺了擺手:“咱們大唐並非年年開科,有時三年,有時五載,而本州學風濃烈,欲應考者無數,是以這貢舉名額便成了香餑餑,人人都想得到一個。名冊未出之前,當真是家家不遺餘力,人人各使手段,如此這般,其實名冊一出,便既塵埃落地,沒法改了!”

王有財長嘆一聲,沒吃過雞肉,總見過雞跑,他又何嘗不知這點,可凡事總有萬一,他剛剛還抱有一線希望,現在聽邱問普這麼說,連一線希望都沒有了!

邱問普說到這裡,停了片刻,觀察王平安的反應,見王平安還是神色如常,甚至嘴角邊露出淡淡的笑意。他心中着實不解,今天要說的話,除了兒子邱亭軒外,沒有告訴其他任何人,這少年難道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否則爲何面露喜色?可如真的會未卜先知,那應該考卜科,而非醫科了!

邱問普道:“本州學政每科選出的貢舉,從名份上來講,只屬於鄉貢,並非生徒,當然了,老夫那學政弟子雖然在本州算得人物,但在長安卻……卻……呵呵,他是沒有資格選送生徒的,但本州卻有一人有這個資格,那便是刺史大人!老夫雖然不才,但可爲平安去遊說刺史大人,讓他將生徒名額送於平安,咱們徐州可是隻有一個生徒名額啊!”

說罷,邱問普哈哈大笑,可笑了半晌,卻發現王氏一家莫名其妙,都不明白他笑的是什麼,他只能咳嗽兩聲,示意兒子爲其解說。邱亭軒會意,當即解說起來。

在唐朝,國家是有學校的,在京師有國子監學,地方有四門學,都是要高官或有爵位的貴族子弟才能入學,別看“生徒”二字不大好聽,卻實是豪門子弟做官的一條捷徑。當然在唐朝中後期這個也就不值什麼錢了,但在李世民統治時期,生徒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貢舉和生徒雖然都參加考試,但因生徒屬於特權階級,所以考起來更簡單些,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他們有針對性的複習題!在京畿地區,附近州縣都設有四門學,因爲那裡高官多,各家子弟們湊到一塊,也就能湊出個學館出來,這和鹹同書院這種民辦的書院性質可不一樣。

但徐州卻沒那麼多高官,所以暫時沒有設四門學,但沒有歸沒有,生徒的名額卻是有的。不多,只有一個名額,就是刺史大人的,因爲整個徐州有資格讓自家子弟成爲生徒,並直接進尚書省報備的,也只有他一個人。

王有財聽罷,大吃一驚,他從來也沒聽過生徒的名字,他一直以爲科考是非常公平的,從來也沒想到過,原來這種事情也能走捷徑!

他道:“這這,這不太容易吧!聽邱公子這麼說,那個生徒的名額是留給刺史大人自己兒子的,哪有可能讓給我家平安!”

邱問普一笑,手按鬍鬚,道:“此事就交於老夫,你們不必過多擔憂,老夫擔保明年科考,平安可以順利參加!”

楊氏忽道:“那得花多少錢啊,要不要給刺史大人送點兒什麼?哎呀,那可是大官啊,比旅率大上好幾品呢吧!”她想起放馬莊的事來了,王家無權無勢,遇到一個旅率就差點父子兩個一起回不來,現在遇上刺史大人,那那……那她實在想不出什麼了!

邱亭軒臉上肌肉抽動,旅率?那是最低級的小小武官,和刺史完全沒有可比性,還差好幾品?開什麼玩笑,你知道朝廷的品級是怎麼定的嗎?這鄉下女人,真是什麼都不懂!

王有財瞪了妻子一眼,平常總吹你們楊家如何如何,現在只一句話,你就說錯了,讓人家笑話了吧!他衝邱問普道:“邱山主,這人情太大了,我們還不起啊!”

邱問普哈哈大笑,搖頭道:“還得起,還得起。平安前途無量,日後還要靠他多多扶持我家軒兒呢!”對於他來講,送人情嘛,要麼不送,要送就送大的,否則他堂堂鹹同山主,跑到鄉下來幹嘛,真當他閒得沒事做嗎!

如果王平安只通醫術,那邱問普是不會親自來到這裡,送個大大的人情給他的。關鍵在於邱亭軒把那天發生的事和他說了,邱問普發現王平安很會爲人處世,這種人只要得了機會,平步青雲是肯定的。如此一來,提前燒冷竈就很有必要了。

王平安日後沒什麼發展便也罷了,可一旦發達,那時世人必會說此人曾在鹹同書院借讀過,雖沒有拜過邱山主爲師,而邱山主卻當他是自家子侄一般,大力相助,王平安能有今日,全因他邱山主一手栽培。

當然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果王平安以後落了難,他也可以迅速撇清,我可沒收過他當弟子,他在我書院裡不過是借讀罷了,往事不必再提,和我完全沒有關係!

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

邱問普人老成精,做事之前,方方面面全都想到了,雖然並沒想把王平安怎麼樣,但做事之前,還是先算計一番,先確保自己沒有損失,再保證自己能有所收穫。

王平安長長舒了口氣,道:“邱老先生一諾千金,既然許諾了晚輩,自然定會做到,晚輩這裡先行謝過了!”

-------

附:平安在這裡感謝書友我是小小蛇一直以來的熱情打賞,實在是太感謝了,平安還要感謝書友xiaomaner的熱情打賞,多謝多謝!

丹蔘黃豆湯

配方:丹蔘500克,黃豆1000克,蜂蜜250克,冰糖30克。

製法:黃豆用冷水浸泡1小時後撈出,倒入大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旺火燒開,加黃酒1匙,再改用小火煮,至黃豆爛熟,汁濃時離火,將豆汁濾出。丹蔘倒入大瓦罐中,用冷水浸泡1小時,浸沒爲度,用中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煎半小時許,濾出頭汁,再加水適量煎半小時許,約剩下半大碗藥液時,濾出二汁,棄渣。將黃豆汁、丹蔘汁一起倒入瓷盆內,加蜂蜜、冰糖,瓷盆加蓋,隔水蒸2小時,離火,冷卻,裝瓶,蓋緊。餘下的熟黃豆可再做成菜。

功效:通血脈,破瘀血,健脾胃,補心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飯後1小時開水沖服或米湯送下。

;

第302章 皇帝出迎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532章 刮痧調治法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485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566章 去驪山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310章 這是前隋的國庫嗎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令第700章 生了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388章 姓侯的斥候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626章 偷看武媚孃的情書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904章 上了船就下不來第416章 越走越不對勁第829章 冷宮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606章 相認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77章 慈悲心腸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461章 要惹出大禍的奏章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66章 考不住咱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49章 竟學諸葛亮第885章 得罪武媚娘第496章 車坐得久了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824章 巫符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364章 賭治拉肚子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70章 尋找病因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783章 幫幫我家皇后吧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68章 程家的小孫孫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34章 有理說理,有病看病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831章 李治朝第一宮闈大案第426章 跟着我,真的會給你們肉吃第736章 寶藏王的藏身之處第39章 紫血連升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第368章 第三局最神奇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82章 生徒名額到手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70章 尋找病因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151章 你跟我走一趟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707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第374章 宣痹通陽法第381章 平安,舅舅
第302章 皇帝出迎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532章 刮痧調治法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282章 烈酒的妙用第711章 李治接到信後,哭了第614章 視察周邊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198章 陶東昇不堪回首的第485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第258章 把你的本事都展現出來第566章 去驪山第441章 沒有大聖安解決不了的事第310章 這是前隋的國庫嗎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177章 去把那人給第245章 成了代理太醫令第700章 生了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710章 狄仁傑見事明白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456章 不服不行第774章 武媚娘抱着李治痛哭第388章 姓侯的斥候第238章 怎麼擊鼓都是你作詩第626章 偷看武媚孃的情書第810章 皇宮,媚娘回來了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904章 上了船就下不來第416章 越走越不對勁第829章 冷宮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606章 相認第703章 你不養,我養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77章 慈悲心腸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436章 甘州城下第461章 要惹出大禍的奏章第749章 向長安報大捷第66章 考不住咱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205章 太醫齊上陣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49章 竟學諸葛亮第885章 得罪武媚娘第496章 車坐得久了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207章 六個壯漢一起得傷寒第48章 就知道你會回來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824章 巫符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541章 麗夏殿裡鬧鬼第133章 原來你纔是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752章 大唐朝野震驚第199章 保護脊椎放鬆腰部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364章 賭治拉肚子第665章 李恪又被修理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366章 世所不知第70章 尋找病因第860章 隔牆有耳第783章 幫幫我家皇后吧第765章 武媚娘有了自己的小屋子第68章 程家的小孫孫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34章 有理說理,有病看病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844章 大理寺協同破案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80章 唐朝人也得高血壓第831章 李治朝第一宮闈大案第426章 跟着我,真的會給你們肉吃第736章 寶藏王的藏身之處第39章 紫血連升第24章 唐朝科考有醫科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410章 江家大姑娘第368章 第三局最神奇第504章 李伊人和武媚娘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799章 得了暴盲症的高句麗大頭領第82章 生徒名額到手第54章 超級大紈絝第70章 尋找病因第719章 武媚娘做了尼姑第151章 你跟我走一趟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707章 李恪要求改封地第374章 宣痹通陽法第381章 平安,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