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

聽王平安說要找那些曾經的嬪妃來,王皇后微微一怔,她心中頗有傷感。寺裡曾經的嬪妃,爲啥會被送到這裡來當尼姑,不就是因爲沒有生育過皇子皇‘女’麼,如果有孩子的話,那麼自有孩子供養,也不至於到感業寺裡來吃苦受罪了。

身爲皇后之尊,當然以後不會當尼姑的,再怎麼說她收養了皇長子李忠,就算李忠以後當不了太子,做不得皇帝,但一個親王是穩穩當當跑不掉的。而且不管誰當太子,登基之後,都要認她爲母,皇太后的名頭,十有八九是屬於她的,只要別是蕭淑妃的兒子當皇帝,那麼她的人身安全,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王皇后輕聲道:“那就叫她們來吧,本宮也想看看她們呢。不知她們在寺裡過得可好?”

王平安唉了聲,道:“要說好,那可是不見得,只是勉強過日子,過完下半輩子罷了。”頓了頓,他又補了一句:“聽說因爲吃不慣寺裡的東西,上次那些嬪妃們集體拉肚子呢,多日不好,還是我來給開的‘藥’,這才把她們治好了,免受病痛之苦。”

說罷,他出了屋子,親自去叫嬪妃尼姑。

王皇后聽了後面這一句,頓時呆住了。怎麼,難道說那些嬪妃進了這感業寺後,連吃飯的這種事情,都沒辦法解決麼?竟然還吃壞了肚子

她又想起自己的命運了,如果以後當上了皇太后,可皇帝卻不是自己親生的,要是皇帝心裡頭不舒服,看自己不順眼,都不用對自己怎麼樣,只要暗示一下,那麼宮裡的小宦官和宮‘女’就能替皇帝難爲自己,比如說讓自己吃壞了肚子,卻不給及時醫治,那豈不是等於讓自己病死麼

越想越害怕,生不出兒子,實在是太可怕了王皇后重重地嘆了口氣,看向武媚娘。就見這個小尼姑,低眉順眼地,老老實實地站在自己的跟前。

王皇后問道:“你從突厥來的?你是漢人吧,怎麼嫁到突厥去的?”

武媚娘道:“貧尼的父親是買賣人,帶着貧尼去突厥做生意,半路上遇到了強盜,被搶到突厥部落裡,只好嫁給了部落裡的小汗。”

王皇后哦了聲,仔細地看着武媚娘,感覺是有點眼熟。可因爲以前武媚娘長得啥樣兒,她實在記不清了,又沒畫像可以佐證,只能靠記憶,好象記憶當中,武媚娘不是這個樣子的,可到底有啥區別,她又說不出來。

武媚娘很乖巧地,不問就不吱聲,就算問也是粗着嗓子回答,盡力表現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因爲只要王皇后不要求她擡頭,她就低頭,眼睛看着桌子‘腿’,如此一來,一個光溜溜的腦袋,便對着王皇后了。

宮裡的嬪妃對於頭髮,那是相當愛護的,烏髮如雲,而且上面‘插’滿了各種首飾。當初武媚娘在宮裡時,雖然沒啥好首飾往頭髮上‘插’,可頭髮卻是長長的,盤在頭頂,絕對和現在光頭一根頭髮都沒有,是沒有半點相似之處的。

王皇后又和武媚娘不是很熟悉,武媚娘樣子大變樣之後,她是怎麼也記不起來了。一時之間,又想不出問什麼來。因爲王平安和她說過,這個小尼姑有意隱瞞自己的身世,所以問她,她也不會說實話的。王皇后不擅長“審問”,只好看着武媚孃的光頭,兩個人都不說話。

王平安去了嬪妃尼姑們住的大院子,把嬪妃尼姑們都叫了出來,說皇后娘娘來看她們了,而且還找來那個領頭的老尼姑,暗示一番。老尼姑爲人相當地爽快,鄭重表示,她絕對會做好證人的,說了空小師太不是武媚娘。

王平安這才放心地帶着她們去見王皇后,可忍不住會心中感嘆,當初這些嬪妃尼姑在宮裡時,可都是王皇后的長輩,然而現在倒好,都成了尼姑了,見了以前的晚輩還要去給人家行禮,世事無常,以此爲最啊

一個王宰相,帶着一羣大小尼姑,來到了王皇后待的屋子,屋子太小站不下,只是領頭的幾個老尼姑進去,其餘的尼姑等在外面。

王平安進了屋,道:“皇后娘娘,臣把各位師太請來了。”說罷,站到一邊,看了眼武媚娘。

偏巧武媚娘這時也看向了他,兩個人眼皮都是一眨,心領會神,一切盡在不言中。

王皇后見到這些嬪妃尼姑,啊地一聲,從榻上站了起來,目瞪口呆,竟然說不出話來。這些嬪妃尼姑,她以前是都認識的,而且每當閒暇之時,還常常見面。那時大家說說笑笑,吃吃水果,喝喝茶水,玩玩遊戲,何等的逍遙快樂。

可是,現在這些曾經的娘娘們,竟然個個穿着寬大的僧衣,雖然都戴着僧帽,可也能看得出來,頭上無發,再無半點昔日的風采

這些嬪妃尼姑給王皇后的震撼太大了。王皇后當然知道尼姑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感業寺她又不是頭一次來了,可當看到這些往日熟識的人,全都變成了尼姑,她的心裡要多不是滋味兒,就有多不是滋味兒

被震撼之下,王皇后第一時間裡,又想到了自己。這些嬪妃尼姑的今天,就是自己以後的明天,前車之鑑在此,萬萬不能掉以輕心,看來和蕭淑妃的宮鬥,她是一定要獲勝的,絕對不可以讓李素節當上太子,太子只能由自己收養的李忠當

王皇后被震驚了,這些嬪妃尼姑們心裡也不是滋味兒啊,太子妃變成皇后了,風光更勝往昔,可她們呢?進尼姑廟裡吃素唸經了,人和人真是命不一樣啊

領頭的老尼姑唸了聲阿彌陀佛,道:“皇后娘娘,多謝您還記得咱們啊,咱們給您見禮了”

說着,嬪妃尼姑們齊刷刷地衝王皇后福了福,行的還是以前宮裡的禮儀,她們直到現在爲止,還沒法適應身份的轉變,除了念幾聲阿彌陀佛之外,連貧尼都很少自稱。

王皇后啊了聲,回過神兒來,道:“各位……各位師太,不必多禮,咱們……咱們還是和以前一樣吧。你們坐,坐啊”

王平安衝主持老尼打了個手勢,主持老尼忙命弟子們搬來小凳,給嬪妃尼姑們坐。

王皇后輕聲問道:“各位師太,在寺裡過得可好?”

嬪妃尼姑們誰也沒有說話,卻同時嘆息了起來,紛紛搖頭。

王皇后感覺渾身不自在,都不知該說什麼纔好了,她轉過頭,看向王平安,向王平安求助。

王平安會意,對嬪妃尼姑們說道:“前日皇上來看望你們,回宮之後和皇后說了你們的生活情況,皇后娘娘很是憂心,所以今天便親自來看望你們,你們有什麼難處,這便和皇后娘娘說吧,皇后娘娘心地慈善,必會應允你們的。”

尼姑們連忙感謝,又紛紛表示當尼姑當得很好,‘挺’舒服的,她們一致認爲尼姑是一項很有光明前途的職業,打算從此以後就一直幹下去了,也不指望轉行了

王皇后聽着,眼淚差點沒掉下來,說道:“各位師太,你們明明日子過得清苦,可卻強顏歡笑,不讓本宮傷心,真是太難爲你們了。”

尼姑們再次表示感謝,衆人坐在一起唏噓一番,說些不着邊際的話,反正就是讓皇后放寬心唄,再有就是如果皇后不能經常來,那讓王相爺經常來也行啊。她們當初在宮裡時,曾未雨綢繆,做了些投資,現在正好可以分紅利了,所以還請皇后下旨,保障她們的收入,讓她們能過得舒心些。

這都是小事,王皇后自然答應,又用不着她親自去‘操’作什麼,只是吩咐一聲王平安罷了,她怎麼可能不答應呢

說了半天家常話,屋裡又安靜了下來。王平安咳嗽一聲,指向武媚娘,問道:“各位師太,這次本相來寺裡,無意之中見到了這位小師太,感覺有點眼熟,似乎和曾經宮裡的一位嬪妃長得差不多,可一時之間又想不起是誰來,你們認認,看看能不能想起來”

他這話一出口,滿屋子的人都緊張起來。武媚孃的心頭砰砰狂跳,現在要決定她命運的時刻到來了,如果這些嬪妃尼姑們‘亂’說話,那她可就完蛋了,這輩子怕只能以當個好尼姑爲終生奮鬥的目標了,對她來講當尼姑,並不是一個前途光明的職業。

主持老尼和她的弟子們卻都驚訝起來,了空長得象以前宮裡的嬪妃?這是怎麼個話說的,王相爺不是今天頭一次看到她,爲何以前不提,現在卻當着皇后娘娘的面提起來了?

主持老尼心想:“不會吧,難道王相爺如此的難爲寺裡,不是因爲他吃飽了撐的,而是因爲了空?”

而她的弟子們則心想:“了空長得和以前宮裡的嬪妃相似?不會吧,就她那個樣子,也能進宮當嬪妃?我都長得比她好看”

弟子們紛紛認爲,她們比了空漂亮多了,就算是二師姐瞭然都是這麼認爲的,如果這時大師姐了絕在這裡,沒準都得認爲她比了空更有姿‘色’,沒有一個‘女’人認爲自己長相不如別人的,尼姑也是‘女’人,也有這種想法,都認爲自己纔是美‘女’

嬪妃尼姑們一起看向武媚娘,也就是現在的了空,她們都是得了王平安囑咐的人,口徑早就統一了,誰也不會,也不可能說了空長得和某某人相似,不管這個某某人是武媚娘也好,還是文媚娘也罷

嬪妃尼姑們看了武媚娘半晌,一起搖了搖頭,領頭的老尼姑臉上‘露’出‘迷’‘惑’的表情,問道:“她和以前的宮裡人長得相似?看不出來和誰相似啊,不知王相爺指的是哪位嬪妃?”

王皇后的心嗖地就提了起來,如果說了空和武媚娘相似,那她勢必會鬧心,因爲把武媚娘‘弄’進宮裡的難度,毫無疑問地會增大,可如果說了空不象武媚娘,那成功的機率就大得多,她自然要更加關心了

王平安看了眼王皇后,見她緊張起來,便又轉頭去對老尼姑道:“和一位叫文什麼的娘娘相似,師太好好認認,是不是真的如此?”

“文娘娘?文娘娘是誰啊?”嬪妃尼姑們一起搖頭,都表示記不起來誰是文娘娘了。

王平安道:“了空師太,請擡起頭來,把臉讓師太們好好看看,看你和文娘娘有幾分相似?”

武媚娘擡起頭,把臉扭向嬪妃尼姑們,讓她們看個清楚。曾經品階較高,年紀較大的嬪妃尼姑們,對武媚娘並不熟識,皇宮那麼大,宮裡那麼多人,要想讓她們都認識,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們是真的不認識,並非是假裝的。

可嬪妃尼姑裡面,卻還有年紀和武媚娘差不多的,品階也差不多的,而且甚至還有和武媚娘以前認識的。這些尼姑們一看到武媚娘,心裡咯噔一下子,認識啊,這不就是武才人麼只不過許久不見,她稍稍豐滿了些,而且膚‘色’黑了些,可大致的模樣卻是沒變的,還是可以認得出來的。

但就算認出來武媚娘又能如何,有什麼證據說她就是當初的武才人?就算力證她是,又對自己有何好處?力證她是武媚娘,會有結果麼,會有人相信麼?還有,她們不想活了麼?當尼姑雖然苦些,可終究是可以活命的,總比死了要強,好死不如賴活

嬪妃尼姑們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再次搖起頭來,沒有人吱聲。

王平安啊了聲,道:“本相記錯了,不是文娘娘,而是武媚娘,那個嬪妃名叫武媚娘,是宮裡的一位才人,大家都叫她武才人。這回你們想起來沒有?”

武媚娘緊張得都冒汗了,而王皇后同樣如此,她屁股坐不住,竟然有站起來的衝動

嬪妃尼姑們還是默然,她們仍舊誰也不吱聲,只要不問到她們的頭上,她們誰也不會出聲的,不管是象,還是不象,都不會說的。一切事都‘交’給別人去辦吧,以後萬一查到她們的頭上,她們也好有推托之詞,當初指證的時候,她們可沒吱聲,就算要追究,也追究別人去吧

唯獨那個領頭的老尼姑,聽到了武媚娘三個字,忽然間啊了聲,道:“武媚娘,武才人?老身可是記得這個人的,而且還和她相識,如此說來,她可不就是……”她目不轉睛地看向武媚娘。

王平安差點跳起來,幹嘛,你可是答應得好好的,現在想反悔嗎?他眼珠子立時就瞪了起來

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52章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第9章 大和尚也生病第342章 李世民龍顏大悅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95章 暴熱天氣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194章 中醫治這傷效果極第182章 泡藥酒第139章 誰怕誰第494章 桃符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629章 吳王幕僚的惡夢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808章 蕭淑妃是個妖女第478章 以大捷報長安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559章 名單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慶州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739章 襲擊淵蓋蘇文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478章 以大捷報長安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45章 拍手可以養生保健第120章 解酒散與百杯丸第514章 裝賢淑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288章 定喘湯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90章 徐州城外第609章 非得認了這個親不可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387章 據說,許敬宗很有能力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50章 最厲害的馬屁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症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297章 官場現形記第628章 哭着喊着要去慶州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61章 此方足可傳世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835章 李義府就是那隻替罪羊第885章 得罪武媚娘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141章 就是爲了見你啊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709章 高句麗人的想法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393章 褚遂良有請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疼愛無限第18章 鹹同學院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
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458章 出兵陷空山第143章 班底雛形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171章 長安遇故人第52章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第9章 大和尚也生病第342章 李世民龍顏大悅第399章 百官求情第95章 暴熱天氣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194章 中醫治這傷效果極第182章 泡藥酒第139章 誰怕誰第494章 桃符第789章 嬪妃尼姑們齊來作證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487章 召回王平安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629章 吳王幕僚的惡夢第839章 李義府驚遇小尼姑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808章 蕭淑妃是個妖女第478章 以大捷報長安第843章 李義府成功脫險第819章 全都行動起來第559章 名單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211章 感業寺的後山門第596章 武媚娘先去慶州第320章 入中書省第854章 武媚孃的第二個追隨者第372章 給李世民看病第471章 到底誰抓誰第423章 突厥第一勇士之死第739章 襲擊淵蓋蘇文第648章 這樣兒和一定要這樣兒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478章 以大捷報長安第877章 王皇后也進了冷宮第663章 王平安親自來迎第401章 坐牢猶如做大爺第633章 平安大水車第45章 拍手可以養生保健第120章 解酒散與百杯丸第514章 裝賢淑第531章 主意是這樣的第656章 劍即將出鞘第288章 定喘湯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738章 圍點打援第90章 徐州城外第609章 非得認了這個親不可第550章 假若愛有天意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387章 據說,許敬宗很有能力第790章 蓄髮吧,春花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689章 難道是武媚孃的預感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782章 李治的孤獨生活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50章 最厲害的馬屁第246章 刮痧可解中暑之症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297章 官場現形記第628章 哭着喊着要去慶州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154章 鱔魚血的妙用第61章 此方足可傳世第579章 武媚娘“暴斃”第835章 李義府就是那隻替罪羊第885章 得罪武媚娘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349章 平安也光膀子了第140章 還是平安你厲害呀第183章 教習風從虎第141章 就是爲了見你啊第540章 李治,勇敢的心第709章 高句麗人的想法第718章 在感業寺外落難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197章 偷師學藝第314章 要想長壽第12章 胡人大商賈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393章 褚遂良有請第866章 武媚娘對李素節疼愛無限第18章 鹹同學院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