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鹹同學院

一提起鹹同書院,店夥計立時來勁了,臉上露出羨慕之色,道:“可不是嗎,鹹同書院可是咱們徐州城裡最大的書院,往次科考中進士的人有好幾百,裡面讀書的都是有錢的公子。他們的眼光還能錯得了?公子爺你看這陶硯,這成色,這底紋,百裡挑一啊!”

王平安嘿然,唐朝從建立到至今纔多少年,一科進士纔有幾個,歷年全國的進士加一起都不一定有幾百人,還說什麼光鹹同書院出的進士就有那麼多,這牛皮未免吹得太大!

他接過硯臺,道:“這個要賣多少錢,要是太貴我可不買!”

店夥計笑道:“不貴不貴,小店的價格最是公道,這塊上好陶硯只賣一百二十貫,地地道道的物美價廉!”

丁丹若在旁啊的一聲,雙眼瞪得大大的,小聲道:“一百二十貫還說不貴,如果去買米,都夠十口之家吃上三年的了。”

“小姐這話可錯了,這是硯臺啊,文房四寶之一,哪能和米比呢!”店夥計又道:“這陶硯賣得非常快,就是昨天還被鹹同書院的公子們買走三塊呢,都是這個價走的貨。”

王平安搖頭道:“不對吧,我剛進入鹹同書院唸書,可沒見有同窗用過這種硯啊!”

店夥計一愣,抓抓頭髮,道:“公子說剛進入鹹同書院?不對呀,往年鹹同書院這個時候已經不收學生了啊,公子爺是怎麼進去的?”

“我,我剛開始是在別的學院唸書,後轉入鹹同的。”王平安隨口說了句,他又看了看那塊陶硯,如果徐州城裡最大的學院,裡面的學生都用這種名貴的用具,那麼這個學院必定浮誇風濃厚,這樣的學院不讀也罷。

店夥計聽後,信以爲真,他一個店夥計也不可能對轉學這種事去刨根問底兒,他從王平安手裡拿過那塊陶硯,道:“既然公子本就在鹹同學院讀書,那小人也就不必再將你……你,小人給你換別的吧!”

王平安微微一笑,道:“剛纔把我當肥羊了吧!”

店夥計嘿嘿乾笑兩聲,道:“小人哪敢,公子爺說笑了。”可臉上表情卻是:對啊,我是剛纔把你當肥羊了,所以才下的刀!

這次店夥計取出的是一個長方木盒,把木盒打開,裡面裝的是一整套文房四寶,這套文具做工精良,卻半點都不奢華,看上去很是質樸。他道:“公子爺,這套纔是鹹同書院的常規用具,別看模樣一般,卻甚是好用。”

王平安見裡面有兩塊硯臺,一大一小,取出那塊小的,見這硯臺是有蓋的,只有半個巴掌大小,份量也不重,頗有些輕飄飄的。

店夥計解釋道:“這塊小墨盒是隨身帶着的,出門時用最是方便,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可是院主的名言,想必公子爺是知道的。“

王平安點了點頭,心想:“這還差不多,從學生們所使的文具上就可以看出一個學院的風格,剛纔差點被這夥計給蒙了。”他道:“不錯,我看同窗們正是用的這種文具,給我來四套。”

“好咧,這就給您包好!”店夥計手腳麻利,包好四套,交給王平安,道:“多謝公子,一共兩貫!”

丁丹若在旁哈地一聲,氣道:“這麼四套才兩貫,可剛纔你賣給我們的光一個硯臺就要一百二十貫,幸虧我家少爺機警,要不然非上了你的惡當不可,你就不怕我們以後再也不光顧你這店了嗎?”一邊說一邊掏錢。

店夥計笑道:“要是剛剛你們買了那個硯臺,以後不來就不來,可現在公子爺買了這四套文具,那小店就要巴結着了,希望公子爺以後常來照顧小店生意!”

王平安接過文具哈哈一笑,道:“肥羊嘛,宰一次就夠了,可惜你連一次都沒宰成。跟你實話實說,我不是鹹同書院的學生,就連這個書院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不過我倒是挺想去那裡看看,你可爲我指指路?”

店夥計一愣,隨即一拍腦門,道:“哎呀,原來公子剛纔是套我話來着!你想問鹹同學院的位置,這個好辦,公子出了我這小店,一路向西,遇見個大十字路口,然後向北轉,不遠即到,好找得很。不過公子爺,你要現在想進書院怕是晚了,得等明年正月學院才能再招學生。”

王平安笑了笑,道:“今天先去探個路,熟悉熟悉,進不進書院,以後再說!”帶着丁丹若出了文具店,按着店夥計指的道,一路尋去。

果真如店夥計所說,鹹同書院並不難找,不多時便走到了。只見這書院佔地極廣,但看外表卻並非多麼宏偉,照說這徐州第一大書院,怎麼着門面兒也得氣派些。可這鹹同書院卻是白牆低矮,山門上的黑油漆也有些斑駁,門口只有一個老漢,坐在臺階上,身下藤椅,手中茶壺,正一邊喝茶,一連閉着眼睛嘟嘟囔囔地叨咕着什麼。

丁丹若道:“這就是咱們徐州城最大的書院?看這門,還不如咱家的呢!”

王平安踏上臺階,來到老漢的跟前,道:“老先生,打聽一下,這是鹹同書院嗎?”

老漢睜開眼睛看了看他,茶壺放到嘴邊,吱兒地喝了一口,點頭道:“正是。小公子是訪友,還是想進裡面讀書,訪友請報上名來,如想讀書,明年正月十六再來。”

王平安心想:“嘿,一杆子把我支到明年去了。”他道:“既非訪友,亦非報名,只是慕名前來,想進去一遊,老丈可行個方便?”

老漢搖頭道:“此處是學子讀書所在,並非遊覽之所,小公子還是請回吧!”說完又閉上了眼睛,任王平安再怎麼說,也不肯睜眼,更不肯答話。

王平安又問了幾句,見對方態度冷淡,深感無趣,只好下了臺階,道:“天色不早,咱們回家吧。”

丁丹若小姑娘心性,見少爺遭了冷遇,忍不住道:“看這書院破破爛爛的,少爺不進也罷,以後他們求咱們進,咱們都不稀罕進!”

王平安嘿了聲,心想:“單看這守門老漢的駕勢,就知這學院必定人材輩出,否則他一個守門的豈會如此傲慢,自是有所恃。”嘆口氣,帶着小姑娘出城回家了。

-------

王宅門口此時正是熱鬧,阿依丁拍着門板,叫道:“王夫人,求你開開門,我是阿依丁啊,就是前幾日小神醫在寶塔寺給看病的那個人,今日特來拜訪,有急事相求!”

不管他把門板拍得如何山響,可裡面卻無半點聲息,楊氏堅決不給開門!

阿依丁在前面喊,後面的車內狂笑聲不止,可笑聲卻越來越弱,似乎車中那人快要不行了。

就在這時,忽有人道:“咦,你們是誰,堵在我家門口做什麼?”說話之人是王家主人王有財,他巡視完田莊回來了!

附:增白養顏藥膳方-茯苓貝梨

原料:茯苓15克,川貝母10克,梨1000克,蜂蜜500克,冰糖適量。

製作:1.將茯苓洗淨,切成小方塊;川貝母去雜洗淨;梨洗淨,去蒂把,切成丁。2.將茯苓、川貝母放入鋁鍋中,加入適量水,用中火煮熟,再加入梨、蜂蜜、冰糖繼續煮至梨熟,出鍋即成。

特點:湯鮮、甜,可吃梨、茯苓,喝湯。

提示:梨在切丁時要除去籽、核。

說明:此菜由梨爲主料配以茯苓、川貝母經烹製而成,爲民間清熱潤肺止咳食療良方。梨具有清熱生津、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胃、利水滲溼、寧心安神、強健肌體、美容顏、添精神的作用。茯苓含茯苓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有一定抗病作用,尤其對老年性浮腫、肥胖症有治療作用。川貝母爲止咳化痰、平喘、清熱潤肺之良藥。幾物相合,其清熱潤肺、生津止咳平喘的作用增強。常吃可美容顏、抗衰老,使皮膚滑潤細嫩,並富有彈性。

第660章 親兄弟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39章 紫血連升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678章 肺癆需當養之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252章 無忌公府上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356章 萬事俱備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100章 就是跟着你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3章 有個小童養媳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130章 算是個人材第96章 傷寒兼瀉第209章 童子尿第208章 贏你沒商量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391章 出風頭第588章 訓話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23章 結交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464章 你不是那個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760章 無需忍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302章 皇帝出迎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460章 救出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127章 怎麼個考驗法呢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649章 真正的斥候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160章 如果你是個將軍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46章 嘿,求到我了吧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19章 鉅富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891章 長孫無忌終於知道了武媚孃的秘密第262章 可以封侯第45章 拍手可以養生保健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症狀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907章 武媚娘當上皇后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229章 突厥徒弟第14章 偏方效果也很妙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900章 站隊第849章 史忠臣再次開始行動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
第660章 親兄弟第870章 武媚娘只哭不鬧第622章 難道要有行動了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138章 又回荒村第39章 紫血連升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678章 肺癆需當養之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252章 無忌公府上第106章 原來你是尉遲恭第356章 萬事俱備第784章 王皇后也知道了那位小尼姑第100章 就是跟着你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607章 很有見識的村姑大嬸第3章 有個小童養媳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686章 南北石窟寺第446章 這個繼父不能要第563章 科考大改革家第130章 算是個人材第96章 傷寒兼瀉第209章 童子尿第208章 贏你沒商量第803章 成功宰相背後的那個女人第391章 出風頭第588章 訓話第162章 誰給他治好的第23章 結交第794章 暴啞和暴聾症第712章 長孫無忌收到了信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464章 你不是那個第221章 相思病怎麼治第760章 無需忍第484章 李治的光輝第226章 馬伕人親自上陣第624章 新刺史是個大大的好官第266章 邱亭軒的小情人第859章 震驚長安的宮中鬧鬼事件第359章 龍小妮很強大第302章 皇帝出迎第491章 帶野雁來第578章 曼陀羅花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549章 飛馬前去破壞第406章 平安,你的判決下來了第460章 救出第671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第486章 許敬宗的用處第286章 接種牛痘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127章 怎麼個考驗法呢第361章 不能小便的貴婦第677章 李治在慶州的聲望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170章 大哥你真有作詩的天賦第457章 你有張良計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741章 敗相已現第761章 替皇帝去關心一下羣尼第649章 真正的斥候第767章 李治要去感業寺慰問羣尼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160章 如果你是個將軍第720章 李恪任營州都督第567章 吳王又能如何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692章 頭啖湯最容易燙嘴第46章 嘿,求到我了吧第94章 焦頭爛額的徐州別駕第103章 楊家的往事第19章 鉅富第107章 易地而處,你該如何第444章 玉門關守將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651章 武媚孃的主意第433章 朝野震驚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155章 把老太太憋出話了第891章 長孫無忌終於知道了武媚孃的秘密第262章 可以封侯第45章 拍手可以養生保健第428章 全是大餅惹的禍第287章 鍼灸緩解哮喘症狀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907章 武媚娘當上皇后第732章 將錯就錯第229章 突厥徒弟第14章 偏方效果也很妙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900章 站隊第849章 史忠臣再次開始行動第274章 選人,選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