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王平安封王

要換了平常,只要一提到出兵遠征,王平安一定會躲躲閃閃的,只要能不玩命,他是決不會把自己的命拿出去讓別人玩的

可是這次不同往次,他看到了留在朝中的危險。如果說武媚娘是一支軍艦的話,那麼她不但成功裝好了武器裝備,而且已經下水開始航行了,下一步緊接着就是對別人開火。而他自己做爲大力援建這支軍艦的人,只能跟着她對別人開火,並且還要防止武媚娘對他開火,這就太難了,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武媚娘又對他開火,而別人同樣也對他開火

大丈夫不受夾板氣,既然提前看出了危險,那就得積極自救,在唐朝只有遠鎮一方的大將軍,才能自保。李世民時代這種想法純屬自殺行爲,可進入了李治時代,這種想法就有了可行的基礎,不管怎麼說武媚娘再怎麼上升,也至少得二十年後,才能說一不二。

武媚娘能發展她自己的勢力,同樣王平安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發展他自己的勢力,這是齊頭並進的事情,只要武媚娘在前期沒能把他給打垮,那麼到了後期,他只要轉而支持武媚孃的兒孫,那形勢就會再次發生變化,比誰更能活唄

王平安想明白了這些,立時便站了出來,道:“皇上,臣以爲長孫大人的話極爲有理。李恪的事情總是在變化,沒有個消停的時候,以臣之見,不如干脆一點,把事情徹底給辦好,一勞永逸,再也不讓他起妖娥子了”

李治啊了聲,頗感驚訝地向王平安,心想:“他怎麼這麼勇敢了?舅舅剛纔出的計策,實際上就是在讓他領兵出征,讓他帶着折柳突厥兵遠征高句麗,他怎麼不躲着了,竟然贊同?啊,明白了,他這是先同意,然後再舉薦別人去領兵,他自己還是會留在長安的”

李治向帳中重臣看了眼,心想:“不知他會舉薦誰呢?”

帳中的大將軍們一起皺起眉頭,出征必勝,這可是肯定的,好大一場滅國之功。然而,如果這裡面牽扯進了李恪,那就很是無趣了,說不定會背上罵名。如此一來,這場功勞就情同雞肋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王平安會舉薦誰,大家心中各自揣揣,但都挺不是滋味兒,畢竟對他們這些重臣來講,功勞早就立得夠了,多立一場和少立一場,也沒啥太大的區別,沒人希望王平安舉薦自己。

長孫無忌心想:“他又要推舉別人了吧?不行,我得提前把他說出來,要不然他東扯西扯的,不定把誰推出去呢,領突厥兵出征的人,除了他別人的都不適合,鎮不住那些突厥兵啊”

長孫無忌道:“老臣以爲,王平安領兵掛帥,最爲合適,遠征大軍的第一批人馬,不如就從折柳徵調,如突厥兵無法征服高句麗,再由我大唐府軍出征,最爲穩妥”

李治沒馬上答應,看向王平安,想聽聽他要推薦哪位大將軍。

誰知,王平安“當仁不讓”地道:“皇上,承蒙長孫大人擡舉,臣也以爲,如調動折柳突厥軍遠征,由臣去指揮,最爲妥當。如換了其他大將軍,怕突厥兵不服調遣,會橫生枝節,對遠征戰事不利”

大帳之中,一片驚訝之聲,君臣一起看向王平安,心中都說:“他怎麼轉性了,竟有爲天下者先的行爲了?難不成是天熱,他熱昏了頭了?”

李治更是驚訝,他認識王平安這麼久了,可從沒見他這麼幹脆過,竟然不怕死,“心甘情願”地領兵出征,往常不把他逼到退無可退,他是絕對不會領兵出征的

李治道:“無病,你真的願意領兵出征?這次去遼東,可不是光打高句麗人啊,主要是把李恪給解決了,這你也願意”一不小心,他把實話說出來了,雖然這個實話大家都心知肚明,可就因爲大家都明白,所以大家都纔不願意去的呀

王平安深吸一口氣,道:“皇上,其實臣也不是那麼太願意去,如果哪位大將軍願意請纓,那臣當然就不去了”

帳中的大臣們一起搖頭,得了,還是你去吧,難得你願意表現一回,我們哪可能不把機會讓給你呢

李治看了一圈兒,見沒有哪個大將軍跳出來請纓,他道:“那看來只有你去了。可是,你既然願意去,那要朕怎麼賞賜你呢?”

王平安已經是遼國公,從大臣封爵的角度講,除非當異性王,否則就算是再怎麼升,也不升上去了。如論官職,他做了門下省的侍中,也沒法再升了。不管是爵位還是官職,都不太好再升賞。

換了別的皇帝,既然賞無可賞,那便殺掉算了,可李治是幹不出這種事兒的,他可捨不得殺掉王平安這個好兄弟

王平安忙道:“爲國盡忠,何需升賞,臣什麼也不要,只求能再爲皇上盡忠一百年,那就心滿意足了”

換誰都得這麼說,就算心裡想要得發瘋,可嘴上總得含蓄一下,不能直接就張口要官要爵的。

長孫無忌心中頗有感動,關鍵時刻,看來還是王平安最能出力啊,而且最捧自己的場,幹掉李恪一直是自己最大的心願,王平安既然肯去執行,那就不能虧待了他

長孫無忌道:“皇上,王平安忠君愛國,實爲我朝臣工的榜樣。老臣以爲,爵位方面,不如加封王平安爲郡王,封地折柳,世鎮此地,與國同休。如此一來,可以讓天下百姓得知,不論是誰只要一心爲國,爲皇上效力,那麼皇上就不會虧待這個人的”

李治哦了聲,心想:“這是要封異姓王,上一個異姓王是誰來着?嗯,是燕郡王羅藝,可惜羅藝支持李建成,還爲給李建成報仇起兵造反,最終兵敗身亡。要說對君主的忠心,無病遠遠超過羅藝,只可惜羅藝沒得好下場,支持錯了人,這個有點不太吉利啊,怕無病以後也會如此”

自從漢高祖劉邦殺白馬祭天,說出非劉姓者不得封王的話後,就如魔咒一般,幾乎歷朝歷代凡是被封了異姓王的,都沒好下場。當然,也不能說都沒好下場,可就算有好下場的,也是戰戰怯怯地過完一生,深怕哪天皇帝對自己起疑心,把自己給咔嚓了,這種下場,其實也說不上好,頂多只能算得上是個正常死亡罷了

李治有些猶豫,道:“封王……這個,要出鎮麼?”異姓王都要有藩屬領地的,如果真把王平安分封到了折柳,那王平安以後就得待在那裡了,不得召喚,不能再隨便進京了。

長孫無忌早就想好了,這個不成問題,他道:“當然要出鎮,不過王平安更擅長文治,而非武功,所以老臣以爲,讓他遙領藩土,由其子鎮守,而他仍舊在京中任侍中之職,更爲妥當”

大臣們聽了,紛紛點頭,都說這樣最好,還是長孫大人見識高明。他們本來還對王平安能封王這件事,羨慕嫉妒恨呢,可聽長孫無忌這麼一說,人人感覺有理。說白了封王,封的不是王平安,而是封的他兒子,可王平安現在沒有兒子,就算以後有了兒子,也是皇帝的外甥。

而王平安一死,根據降一級繼承的規定,那麼王平安的兒子就不能再是王爺,而又降回到了國公的爵位,其實封了等於沒封,反而是個好大的人情

長孫無忌出了主意,大臣們又一致同意,李治想了想,便也點頭了。他道:“無病,那朕就封你爲遼郡王,任遼東行軍副大總管一職,領兵出征高句麗,就算是……就算是輔助李恪吧,朕加封李恪爲遼東行軍大總管,你倆一正一副,不過由你執掌兵權,可不能把兵權給他”

王平安趕緊跪下謝恩,有個王爺當,總比沒有強,等自己滅了高句麗後,回京時再想辦法,去封地做王爺便成,反正得趕緊發展自己的實力了,離得中央朝廷越遠越好。

長孫無忌在旁笑道:“皇上多慮了。就算王平安把突厥兵硬塞給李恪,怕李恪也是接不住的呀”

大臣們一起笑了起來,心中都想:“李恪又不是傻子,他就算再想搶兵權,也不可能搶突厥兵的,突厥兵很容易把他烤了吃”

君臣又議論了一下具體細節,其實也沒什麼好討論的,突厥兵屬於僕從軍,而行軍路線走的關外突厥草原的地盤,既不用給他們備什麼糧草,也不用發軍餉,純粹白使喚,還不怕他們全死光。至於大唐的府兵,仍舊繼續調動,突厥兵是打頭陣的,而李恪必會因爲突厥兵的不滿而出意外,所以原訂的軍事計劃,並無多大的改變,反而更容易執行了。

商討完後,帳內散會,王平安出了帳篷,長孫無忌追上他,拍着王平安的肩膀,笑道:“無病,皇宮裡鬧鬼,鬧一通之後,卻便宜了你,你稱王了呀,這個可得慶祝一番了”

王平安忙道:“皇幼子剛剛沒了,皇上正鬧心呢,慶祝什麼呀不過,舅父大人爲外甥討了個郡王的爵位,外甥當真是感激不盡,不知該如何報答了”

長孫無忌帶着他往自己的帳篷走去,道:“你是個聽話的孩子,以後繼續聽話就成了”

不遠處,帳角那裡站着一人,卻是武媚娘。武媚娘聽了他倆的對話,心中詫異,怎麼回事,王平安當了郡王了?

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582章 三件事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673章 李恪被修理得滿頭青包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445章 葫蘆河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369章 盛典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17章 笑個不停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167章 到長安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440章 大聖安的氣場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356章 萬事俱備第495章 叫你的家長來一趟第783章 幫幫我家皇后吧第327章 審案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13章 煎制偏方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89章 難民如潮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657章 殺人不見血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909章 離京五十里第753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850章 生死陷阱第265章 邱兄,你動作真快啊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581章 藏身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20章 解酒散與百杯丸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348章 開創歷史新篇章第762章 了空是個好尼姑第17章 笑個不停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19章 鉅富第824章 巫符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862章 米小苗上位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454章 房玄齡被問價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369章 盛典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112章 混元金斗的妙用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409章 嚴家莊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435章 大唐考察團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341章 造勢
第758章 幫武媚娘提高在尼姑中地位第582章 三件事第240章 誰擊鼓都是你作詩第603章 兩貫診金第506章 武媚娘偷進李治寢宮第673章 李恪被修理得滿頭青包第204章 不服就再比第796章 還是神醫好求第273章 初封伯爵第257章 長孫無忌回府第124章 真的找來倆道姑第35章 老莊主的重病第445章 葫蘆河第706章 李恪成了大胖子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571章 父母大人進京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369章 盛典第132章 那個好少年就是他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75章 插草標賣身第264章 一定要做好這件事第529章 小公主見父皇第353章 都說王侯爺跑不快第380章 媚娘,你姓武吧第17章 笑個不停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181章 長安的東市第174章 太子建議考進士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167章 到長安第16章 終於有人上門了第440章 大聖安的氣場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534章 兩位殿下學習刮痧第356章 萬事俱備第495章 叫你的家長來一趟第783章 幫幫我家皇后吧第327章 審案第615章 微服私訪第13章 煎制偏方第764章 給武媚娘找證人第730章 找不準登陸地點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475章 貪小便宜吃大虧第468章 比比誰更無賴第152章 中風半身不遂案第89章 難民如潮第466章 氣勢如虹的李治第657章 殺人不見血第159章 初入兵營第909章 離京五十里第753章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第242章 烈酒上場第766章 武媚娘發現了王平安的詩第850章 生死陷阱第265章 邱兄,你動作真快啊第427章 放下武器第317章 畫份藏寶第863章 狩獵和宮中法事第581章 藏身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120章 解酒散與百杯丸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348章 開創歷史新篇章第762章 了空是個好尼姑第17章 笑個不停第818章 立太子,抽籤第19章 鉅富第824章 巫符第511章 蕭氏得意洋洋第862章 米小苗上位第241章 羣情激動第454章 房玄齡被問價第30章 粳米煨薑湯第770章 她,她,她是誰?第83章 爲什麼會易怒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109章 欽差的氣勢第634章 長安水部第一人第690章 集資大會第363章 還是蘿蔔子第502章 冷水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喝的第25章 哈米提前來拜訪第369章 盛典第480章 無敵大將軍第643章 幕僚們意見並不統一第740章 兇殘的淵蓋蘇文第112章 混元金斗的妙用第249章 去太醫署上任第2章 徐州城外小地主第447章 房玄齡到了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409章 嚴家莊第319章 李治依賴王平安第435章 大唐考察團第524章 狄仁傑想和李治做連橋第910章 兔死狐悲第341章 造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