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初封伯爵

二平安弄裡捧着茶。但卻沒有喝,他道!“臣在徐州時熙”不二州曾遭了水災,欽差尉遲大人被皇上派往此地賑災,偶然間和臣遇上,曾對臣說起百姓受災之苦,並說了一些新的賑災方法,但尉遲大人事忙,說完之後,便去別的地方安撫百姓了!”

羣豔們一頭,紛紛道:“原來那篇賑災新法,最開始竟是敬德公提出來的啊!”

尉遲恭撫了撫額頭,心想:“真不好意思,讓無病把功勞分給我了。其實這事和我沒什麼太大關係。都是他的主意啊,他竟當衆分功給我。這孩子真夠義氣,老夫很喜歡你啊”。

李世民嗯了聲,衝尉遲恭點頭笑道:“敬德,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你能有此想法,並傳授給晚輩。自己並不居功,實爲難得,當爲羣臣之揩模啊!”

尉遲恭老臉一紅,忙欠身道:“老臣謝皇上誇獎,老臣當時也是靈光一閃,纔有了新法的粗略想法,如果不是皇上派老臣去賑災,怕老臣的靈光怎麼閃,也是閃不出來賑災新法的”。

羣臣紛紛道:“看來新法之出現。還是由於皇上英明所致,如不是皇上派敬德去徐州,哪可能會有賑災新法的出現呢!”

吹捧一番,大家一致表示。找到賑災新法的源頭了,就是因爲皇上英明啊,都是皇上的功勞。和別人是沒有關係的!

李世民摸了摸脣匕的鬍子,微笑點頭。衝王平安笑道:“接着往下說。”

王平安忙道:“臣把尉遲大人的想法整理好,送交給徐州刺史牛正宏。牛刺史見此新法合情合理,便立即下令執行,雷厲風行地將賑實事宜辦好了。

羣臣們又一頭,說道:“看來這個牛正宏是個好官,辦事妥帖!”

李世民點頭道:“牛正宏辦事的力。需當嘉獎。來人啊,記擋,交吏部報備”。

王平安又道:“賑災新法裡,有幾條是關於預防瘟疫的,經徐州全體軍民的努力,瘟疫沒有爆,而且這個經驗,還在向各地州縣迅推廣”。

不等別人再誇,長孫無忌拍手道:“看來徐州軍民,都是善良之人。從新法中受益,卻不忘別處百姓,皇上當下旨,嘉獎當地百姓,以便讓天下各州縣百姓效仿!”

李世民道:“準,甚善”。

羣臣們忙又大誇徐州百姓,厚道之人,善良之鄉啊!

王平安又道:“太子殿下雖身在長安,卻心繫災民,居廟堂之高卻憂其民,得知賑災新法之後,便命宮中內侍米小苗和侍衛蒙氏兄弟,特地趕往徐州,問臣具體事宜,他三人明查暗訪,體察民情,得到了許多臣都沒有察看到的具體詳情!”

米小苗是東宮執事,自然便在崇賢館裡伺候,只是他的身份和史忠臣比起來,實在差得太遠,所以沒有在殿上伺候,而是在殿外,但也離的不遠。

他聽到王平安竟然當着皇帝和太子,還有一衆功臣的面,提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感激得差點兒沒哭出來。他一個小小的宦官,名字啥時候能被這麼多大人物注意到啊,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不成想今天卻被王平安當衆提了出來!

米小苗看向殿內的王平安,心裡的那份感激簡直就沒法形容了,心裡只是在想:“等下值之後,我得找蒙家哥倆好好地喝上幾杯,說說今天之事,王平安也提起他倆了呀。這事更得和別人說說,王平安這人特別講義氣,只要幫過他的忙,他必不會忘,時刻想着回報。這種好朋友,好兄弟,上哪找去啊,得好好珍惜才成!”

李世民又點頭道:“好,這三人辦差得力,需當褒獎。”他轉頭對李治道:“治兒,你身邊這種辦差仔細的人,越多越好啊!”

李治忙道:“兒臣知他們辦事仔細。所以纔派他們去的,他們果然沒有辜負兒臣對他們的期望”。

米小苗聽得清楚,仰天閉目。心中狂喜:“我要升了,終於熬出頭了,謝謝你,王平安!”

王平安又道:“米內侍和兩蒙侍衛帶給臣太子殿下的口信,說瘟疲之中,天花惡疾最虐,危害我大唐百姓,問臣可有方法預防?”

羣臣齊聲哦了出來,盡皆驚喜之色,都道:“原來天花惡疾的預防之法,竟真的是被太子殿下早早提出,如不是太子殿下細心,舉一反三。從賑災新法中想到了預防天花惡疾,那老臣們至今還不知道,原來天花惡疾是可以預防的!”

長孫無忌立刻說道:“如果天花惡疾能夠被預防住,那天下黎民百姓將再不用受這瘟疫之虐,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勞啊,功在千秋”當然,這也更是皇上英明的體現。如不是您派敬德去徐州,那會有如此多的事情生!”

“是啊,是啊”。大臣們趕緊再次歌功頌德,吹捧李世民一番,大拍皇帝的馬屁。

李世民被拍得很是舒爽,他轉過頭。竟拍了拍李治的肩膀,道:“治兒,你做得好,關心民間疾苦。百姓們都會記得你的恩德的”。

李治太不好意思了,忙道:“這都是父皇教導有方,兒臣只是照着父要平日裡的教誨做的,要說恩德,父皇纔是真正對天下百姓最有恩德的”。

夫臣們又是一通大誇,皇上對百姓有恩德,太

忽然李績咳嗽了兩聲,道:“皇上,臣以爲太子做得不對!”

啊?李老頭兒怎麼又唱反調兒了,趕緊給他拿碗綠豆湯進來!

李治一愣,心想:“我怎麼做得不對了?王平安把功勞往我身上推。難道我不應該要嗎?。

李世民皺眉道:“如何不好,李績你且說來聽聽!”人家都說好。偏你說不好,聯生氣了,不叫你茂公了,直接叫你的名字!

李績道:“預防天花惡疾,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卻及是難辦。可太子殿下爲什麼要一個人去承擔這樣重的擔子呢!皇上,諸君,你們看,太子殿下的身子比以前消瘦了!唉,太子殿下,你應該早點讓老臣們知道這件事,也好爲你分憂啊!你一力承受重擔,卻損了身子,實在做的不對啊!”

王平安聽着一咧嘴,茂公兄。行啊你,有兩下子,你拍馬屁的功夫鬆小弟我就算騎上白龍馬,也追你不上啊!

大臣們這才反應過味兒來,對啊。你看把太子累的,都瘦了!長孫,無忌大聲道:“太子,這件事你確是做得錯了,如此沉重的擔子,你怎麼能一聲不吭地,把我們全都矇在鼓裡,自己去一力承擔呢,你應該早早的說出來,讓老臣們替你分擔啊!你是儲君,身子是否康健,關乎國家社稷,你怎麼如此不愛惜”你你,老臣真是沒法兒說了啊”。

你看你這孩子,怎麼能這樣呢。這麼爲國事操勞,心裡頭全是百姓。一點兒都沒有自己,把身子都給損傷了。我這個當舅舅的都看不過去了,實在要好好的批評批評你!

大臣們也都道:“是啊,太子殿下。國事重要,可你的身子骨也重要啊,你就應該把這事早早的說出來。讓我們替你分憂啊,你怎麼能自己把擔子全挑過去呢?看看,把自己個的身子骨兒都累瘦了吧”。

大家把馬屁拍得山響,王平安趕緊也湊個熱鬧,他道:“太子殿下這是謙虛謹慎,怕事情辦不好。讓大家白出力氣,所以他便一力承擔。這是爲了大家好”。

原來是這麼回事啊,原來太子殿下是爲了我們好,是在做好事!可別人都是做了壞事不留名,太子殿下你怎麼做了好事,還不肯留名呢?

大臣們又紛紛地道:“太子,你太謙虛,太謹慎啦!用不着這樣的。你心繫黎民,又關心羣臣,怕我們勞累,可你自己呢,也不能累壞了呀”。

謙虛是美德,太子殿下,你的美德太多啦,以後得改改,不能光考慮大家,也得考慮一下自己才行啊!

李治坐在椅子上,只覺口話燥,怎麼說着說着,說到謙虛上去了呢。我有這麼好嗎,怎麼平常沒有這種感覺?

待羣臣馬屁稍歇,李世民這才道:“治兒,讓王平安給你開個方子,補補身子吧!你也應該把事情分下去,讓大臣們替你去刃,你不能所有事都一個人辦好啊,精力有限。還應交一些給臣工去辦,鍛鍊一下他們辦事的才能。這樣纔好啊!”

李治忙道:“是,兒臣知道了。以後會把事情交給臣下們去辦的!”

他看了一眼王平安,心想:“無病啊,你真是孤的好臣工啊,等我以後登基了,一定讓你當尚書令”嗯。尚書省是舅舅在打理,那就讓你當中書令,做孤的右相”。

李世民道:“無病,接着往下說。

”心裡一高興,不叫王平安了,改叫無病了,這可是他親自給取的表字。

王平安忙道:“臣左思右想,卻找不出預防天花的方法,只好厚顏跟着米內侍來到長安,當面向太子殿下請教。太子殿下不嫌臣當時是草民的身份,熱情相待。並帶臣去了長安城外的鄉村。”

李世民哦了聲,道:“太子曾帶你去了鄉村,是去做什麼?。

李治則心想:“我啥時候帶你去過鄉村,我連東宮都很少出的!”

王平安道:“太子殿下關心百姓生活,關心農桑,經常去鄉村觀看農人耕種的。當時太子殿下帶着臣去看牧童放牛,曾指着耕牛,問臣可知牛痘也是天花的一種。”

李治的臉色紅上加紅,他人偶爾去城外鄉村,可卻從沒關心過農人耕地,更對耕牛沒興趣,最多不過是看到牧童短笛,詩興大,做出見不得人的歪詩罷了。牛痘,那是什麼東西,和天花有什麼關係?

大臣們卻齊齊地哎呀起來,都道:“太子殿下關心農桑,關心百姓。真是仁愛之人啊。還有竟能從耕牛得的牛痘,得出也是天花惡疾的一種,這更走了不得了。太子英明,太子睿智!”

李世民又轉過頭,看向李治,道:“好,治兒你做得好,吾兒日後必是明君!”

李治這一輩子,聽到的誇獎,合到一塊,都沒今天的多,他知道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都是王平安的功勞,但王平安卻將功勞,一股腦兒的全都送給了自己。使父皇對自己大加讚賞。使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

什麼是心腹,這就是心腹,就如同舅舅長孫無忌那樣,是父皇的心腹,一切事情都爲父皇考慮。王平安也是如此,事事都爲自己着想!

李知心想:“我得好好感謝一下王平安,可我該怎麼感謝他呢?”

王平安又道:“太子殿下一語驚醒夢中人,臣終於找到了預防天花的方法,並和太子殿下說後,太子殿下便示意長孫大人,讓長孫大人處理此事,臣便又和長孫大人說了這件事,得到了長孫大人全力的支叭”

長孫毛忌點頭道:“不錯,正是太子殿下授意給老臣,老臣詳細去問的王平安,事情的前因,便如無病說的一般無二,此後事宜,老臣對皇上和諸君都說明了。”

李世民點頭道:“原來如此。聯實沒想到,原來事情的起因竟是這樣的!”他摸了摸鬍子,對李治道:“治兒。以後這樣的事情,你要多做些纔好,爲父皇分憂。嗯,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大臣們立刻又開始歌功頌德起來,大拍皇帝和太子,這爺倆的龍屁。順帶着也給自己表表功。可從頭到尾,不管是皇帝太子,還是羣臣。誰也沒有誇王平安一句,連半句都沒有,甚至連要誇的意思都沒有。就如同王平安是個局外人一般。他所說的事情,和他自己,完全沒有關係一樣!

但是,就如同史忠臣和王平安說過的一樣,你要是獨佔功勞,有可能只得三分的獎賞,但如你的功勞分出去,那有可能得十分的,而且肯定沒有人拖你後腿,都會說你該得!

李治忽然站起身,道:“父皇。雖然王平安在整外事裡,並沒有什麼功勞可言,但他辦事勤恐,能將所有人交待下去的事辦好,沒有功勞。但卻有苦勞。

兒臣以爲,這樣的臣工,當好生嘉獎,爲天下的臣子們做出個榜樣。只要肯賣力做事,朝廷,父皇。以及諸君就不會虧待他!”

李世民笑道:“好啊,治兒你說,該怎麼獎賞無病?”

李治道:“關於賑災新法,利國利民,兒臣以爲”應當封侯!”

長孫無忌頓時就急了,心想:“太子,王平安對你夠意思,可你比他更夠意思。賑災新法直接就封侯,那他預防住了天花惡疾,該封什麼。封公爵?開什麼玩笑,沒見過血的人,怎能以公爵許之!”

他站起身道:“太子所言甚爲有理。不過老臣以爲他看了看李治,這個面子不能駁得太很,又看了看王平安,這孩子確實不錯。算了,退一步吧!

長孫無忌道:“老臣以爲,王平安聳紀尚幼,雖有些苦勞,做事實力。卻難以服衆,不如先封他個伯爵吧。待他日後又立新功,可再行封賞!”

李治說的,直接給王平安封侯。確實有點太過火了。大唐定爵九等。王、郡王,這兩個王平安就暫時不用想了,要麼他是李姓皇族,這點他不是,所以不用想;要麼就是掌有巨大權力,可以動搖朝廷的軍閥。李世民統治時期。王平安想當軍閥,那是休想,除非是強勢李世民駕崩,糊塗李治上臺,這纔有可能。

國公、郡公、縣公這三個等級,需有軍功,要見過血的人才能得封。李世民統治時期,還沒有例外。王平安也不用想。

剩下的侯、伯、子、男,是可以封給王平安的。但是,一個無爵之人。又尚無巨大的功勞,直接就跳過伯、子、男三等,直接封侯,卻是極難的,要是因爲賑災新法封了侯爵,那天花一事,就沒法再往上封了!

在封建社會,有個習慣,當臣子的功勞,大到無可再封的地步時,那麼下一步,往往便是殺掉這個功臣。賞不了你,那就不賞了!

所以說,李治直接要給王平安封侯,是好心,但好心不一定會辦出好事兒來,他當皇帝后,想怎麼封就怎麼封,別人沒法管,可他不還沒當皇帝呢嘛,封誰當侯爵,豈能是由他說了算的,那不等於直接把王平安架到柴堆上去了。而長孫無忌出言反駁,卻是爲了王平安好,把他從柴堆上拉了下來!

其實兩個人都是好心!

別的大臣們卻都沉默了,心中都想:“封伯爵,也有點大了。先封個男爵還差不多!”

李世民看了眼李治,又看了眼長孫無忌,再後看了眼王平安。見王平安額頭上的汗水滑下,捧着茶杯的手都哆嗦了。他心想:“有畏懼之心,便是好事!”

李世民道:“王平安確實沒有什麼功勞,但苦勞確是有些,既然太子爲他討賞,那聯便賞之。”他頓了頓。又道:“封王平安爲伯爵,封地折柳縣,食邑七百戶,良田千畝!”

王平安呆住了,自己成了伯爵了?有了一個縣的封地?自己提出了賑災新法,有功勞,但沒被封,被別人忘了,自己獻出消炎藥水的方子。讓大唐府軍全部受益,有功勞。可別人乾脆就想不起來這回事。沒有被封,自己提出天花預防的方法。全是別人的英明,別人的睿智,和自己一點關係沒有,,

好吧,我承認,和我一點關係沒有,不封就不封吧,大不了我回家種地去。功勞全都給你們!

大家都說他沒功勞,功勞全是大夥的,而他頂多出點汗,有那麼一點苦勞“結果呢?

王平安心想:“我婦白爵了。真的假的?”

就聽夾忠臣道:“尖平安,還不上前謝恩?”

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639章 能人異士們也有點用處第8章 左鄰右舍都來賀喜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328章 龍傲天出現了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591章 賽馬第341章 造勢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602章 鼻洪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364章 賭治拉肚子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670章 往李恪身邊摻沙子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82章 生徒名額到手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731章 這裡是什麼地方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460章 救出第700章 生了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75章 她會是武則天嗎第64章 進入書院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537章 另尋人來經營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118章 欲成仙第53章 成神醫的往事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165章 白龍馬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369章 盛典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118章 欲成仙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464章 你不是那個第393章 褚遂良有請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515章 都集中到一塊了第210章 名聲響徹長安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172章 東宮第11章 手到病除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588章 訓話第142章 終於有人叫我主公了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513章 走,咱們偶遇去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900章 站隊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209章 童子尿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
第92章 長長一溜藥名第576章 細作成馬伕第44章 看病就找平安小神醫第639章 能人異士們也有點用處第8章 左鄰右舍都來賀喜第403章 不用藥也能治好肩周炎第413章 世上第一根火槍第837章 給有能力的人一個機會第654章 教你怎麼立功第328章 龍傲天出現了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591章 賽馬第341章 造勢第827章 蕭淑妃被修理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472章 俘虜一大堆第602章 鼻洪第503章 夾陰傷寒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364章 賭治拉肚子第713章 送武媚娘回長安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670章 往李恪身邊摻沙子第481章 朝野震驚第554章 沒事?不可能沒事吧第82章 生徒名額到手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371章 會哄人的嬪妃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135章 李世民賜王平安表字第853章 恐怖之夜第828章 說你有罪,你就必須得有罪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742章 再強壯的野豬也鬥不過獵人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856章 你不下地獄,你好意思讓別人下啊第897章 去找王平安第731章 這裡是什麼地方第841章 武媚娘和李義府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460章 救出第700章 生了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834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75章 她會是武則天嗎第64章 進入書院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537章 另尋人來經營第812章 李治要親自做法事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118章 欲成仙第53章 成神醫的往事第383章 皇帝的病稍微見好第165章 白龍馬第85章 既要治標,又要治本第672章 垂簾聽政提前開始第369章 盛典第698章 武媚娘懷孕期滿第895章 武媚娘發飆第212章 必須親自去看看第813章 王皇后發潑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118章 欲成仙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464章 你不是那個第393章 褚遂良有請第148章 你是傳奇第691章 柱着柺杖也要去主持會議第817章 宮裡宮外一片驚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558章 李恪上門第515章 都集中到一塊了第210章 名聲響徹長安第512章 史愛國一料就中第201章 最累的便是學生第172章 東宮第11章 手到病除第788章 做皇后的替身第200章 沒考好,生病了第588章 訓話第142章 終於有人叫我主公了第40章 這纔是真正的高手第465章 這個女子很會安慰人第821章 一抽就中第585章 慶州金氏第513章 走,咱們偶遇去第385章 再診李世民的心絞痛第346章 看誰跑的快第900章 站隊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695章 李恪見王平安,如耗子見貓第715章 武媚娘上路第209章 童子尿第635章 小良河邊的水車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886章 武媚娘有了應對之法第600章 鍼灸和三拗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