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一起去看王皇后

初唐時代,可沒說皇帝的聖旨一定要由宦官去宣的,別的朝代也沒有這個規矩,可因爲一般來講,皇帝總是喜歡讓身邊的人去宣旨,久而久之,也就養成習慣了,可這個規矩是絕對沒有的

大家都不肯去營州,王平安也不肯去,那麼換誰去呢?德高望重嘛,史忠臣雖不是朝臣,可對於這四個字卻是當得起的,他既是先帝時代的功臣,又是大宦官,要論起品階來,他和長孫無忌是肩膀一邊兒齊的,在不提爵位和兼職所帶來的其它品階前提下。請使用訪問本站。

爵位給長孫無忌帶來的品階是一品,實則從職位上來講不是,而史忠臣沒有爵位。

王平安自從史忠臣管他要“級毒藥”之後,便感到這個老宦官頭子要惹事兒出來,具體是什麼事不知道,可越不知道,就越感到不可控制,越危險。

史忠臣是快死了不假,可就因爲他快死了,要是在臨死之前弄出點事情來,他自己是不用負什麼責任的,可別人卻得給他擦屁股啊,王平安極有可能是拿紙的那個,他當然要事先做好準備,把紙塞到別人手裡去

要換了以前,王平安一定不會提史忠臣,可他現史忠臣在隱隱約約地,有利用自己,陷害自己的意思,這種直覺很強烈,危險信號明顯他自己總不能放挺吧,靜觀其變?千萬彆着,靜觀其變可是很高難度的玩法,不適合普通人玩

長孫無忌看了王平安一眼,心想:“你讓史忠臣去營州,別他走到半道上就死了嗯,死了也好,更加顯得皇上重視李恪的事,爲了讓李恪安心,所以纔派出最大的心腹,結果還因爲路途太遠,死在了半路,李恪就又加了一條罪過”

想通了這點,長孫無忌也道:“皇上,老臣附議,派史忠臣大總管去見李恪,最爲妥當。史大總管是看着李恪長大的,算得上是自家人,而且史大總管德高望重,朝中無人能及,對皇上又忠心不二,讓他去安撫李恪,最爲妥當,不會出意外”

李恪皺了皺眉頭,別人不提,他就想不起來,一提他就想,也對啊,史忠臣確實挺合適的。可他卻道:“忠臣年紀大了,他去合適麼?”

史愛國在殿上伺候着,就站在李治的背後,一聽這話,他着急了,能不急麼,這種差事怎麼能派自己大哥去呢,是想折騰死他啊

殿上,他沒有言的資格,可這時候再不說話,一旦成了既定事實,再改可就難了。他忙小聲道:“皇上,大總管身體不適,沒法長途奔波啊”

李治點了點頭,也感覺有點過意不去,便想讓大臣們再舉薦一個出來。

沒等他說話呢,馬周卻站了出來,馬周屬於正人君子,可正人君子向來不喜歡宦官,認爲閹人都是小人,所以他和史忠臣沒啥交情,相反惡感更多些

馬周道:“皇上,這次的事情,是一定要讓李恪回來的,可朝中大臣又有哪個和李恪交好呢?”他轉過頭,又道:“哪位大人和李恪交好?”

大臣們立即全部搖頭,開什麼玩笑,誰敢和他交好,就算以前關係不錯,現在也得絕交,和他劃清界限

見大家都搖頭,馬周便道:“皇上請看,朝中大臣都和李恪不睦,不管派誰,都會讓李恪起戒心,說不定就會有意外生。而史大總管年紀雖然大了,可正因爲年紀大,又不是朝臣,又是看着李恪長大的,所以纔會讓李恪沒有戒心,這樣生意外的情況就小了很多”

大臣們一頭,都說確實如此。李治便嗯了聲,心想:“確實如此”

王平安趕緊又補了一句,道:“皇上,這件事情議到現在,只剩下去宣旨的人選了。以依臣的意見,不如聽聽史大總管的意思,問問他願不願意走這一趟,爲國效力?”

他這話說的,只能得到一個答案,史忠臣除了答應之外,再沒有第二條路可選,史忠臣還能說他不願意爲國效力麼?年紀大了又怎麼樣,正好揮餘熱啊,在有生之年,最後爲朝廷,爲皇帝效一把力,擺平有危險的親王,這可是大好事,是給他創造機會呢,讓他青史留名,如果史書上有宦官列傳,那非得把史忠臣寫進去不可,而且還要排名第一

大臣們心想:“有你的史忠臣肯定是折騰過你,或是想折騰你,所以你纔想方設法地先折騰他,這叫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

大臣們一起道:“臣等附議,王大人說得極爲有理。史大總管年紀大了,去營州宣旨太過辛苦,所以就算要派他去,也得先徵詢一下他的意見,以示尊重有功之臣”

史愛國看向王平安,心中驚疑,怎麼回事,王平安一向很恭順啊,被我大哥訓斥得象孫子似的,怎麼今天突然起意,要折騰我大哥了?定有原因,難不成我大哥想要修理他,他這才自保?可大哥沒說過啊,還有爲什麼要修理王平安?

李治點頭道:“好,就這麼辦。愛國啊,你跑一趟,把忠臣傳來,就說朕有事要讓他去辦,問他願不願意,把他帶到殿上來”

人云亦云的脾氣爆,李治竟然同意了,就要讓史忠臣上殿。

史愛國無可奈何,一肚皮的疑問,可卻又不敢問,沒法問,只好答應一聲,下了臺階,去傳史忠臣。

李治身子往後一靠,長長地吐了口氣,道:“這事議了一整天,可算是有了眉目了,趕緊解決了吧。李恪的事,都快成了朕的一塊心病了”

長孫無忌道:“早就成了老臣的一塊心病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吱聲,不過人人心中都想:“李恪這還算好的呢,你要是碰上先帝的那些兄弟,那才真是心病呢”

王平安退回朝班,心想:“如果把史忠臣支走,那宮裡就能太平些吧?唉,有武媚孃的地方,哪能安生?”

史愛國出了甘露殿,正想親自去找史忠臣,卻見殿門口站着兩個小宦官,兩個人都是滿臉的焦急,一看到他出來,同時迎上,齊聲道:“史總管,大事不好了”

史愛國看了看這兩個小宦官,心想:“他倆不是皇后宮裡的麼,怎麼跑到這裡來了,難不成是皇后出了事?可皇后出了事,爲什麼不立即進去稟報,幹嘛要等在這裡?”

把臉色一沉,他正心情不好呢史忠臣冷冷地道:“慌什麼,出了什麼事,要你們這樣不着調兒?看看你倆的樣子,可還有些規矩麼?”

兩個小宦官心想:“你有規矩,等你聽了消息,你要是還能守住規矩,我倆把腦袋一起擰下來,給你當球兒踢”

一個小宦官說道:“啓蒙殿裡出事了,着火了,史大總管被火燒死了”

另一個小宦官道:“屍體都燒焦了,已經確定史大總管逝世”

史愛國頓時愣住,張口結舌地道:“什,什麼?你們再說一遍”消息來得太突然,全無預兆,他一時之間,無法接受。

先說話的那個小宦官道:“皇后娘娘讓小的們來告知史總管,大總管確實是被火燒死了,屍體就在啓蒙殿裡停放着呢,米主事已經去了,不知現在如何?”

後說話的那個小宦官則道:“是啊,不知怎麼就着的火,只燒了史大總管,皇后娘娘倒是沒有受傷,但身子不適,想要王相爺去給她看看”

史愛國全身僵硬,腦袋裡嗡地一聲,他雙眼翻白,直挺挺地就倒了下去

兩個小宦官剛剛被他訓斥一句,正感不平,見他跌倒,竟然在扶的時候,慢了一拍,叫道:“史總管,你怎麼啦?”可手伸的卻慢,在史愛國摔倒之後,這才伸了出去。

咚地一聲大響,史愛國成一字形摔倒,倒地之後,因爲摔得重了,身子又成了大字形

兩個小宦官趕緊尖聲叫了起來,萬分負責任地去扶,叫道:“史總管,史總管,您怎麼啦?”

殿外侍立的小宦官們見了,一起驚叫起來,都跑了過來,可卻全都沒有救助,只是圍觀,當了羣衆史家哥倆在宮中人緣太差,小宦官只要找到機會,就會報復。

殿外這一連喊帶叫的,殿內自然就聽見了,值殿武士大步出來,問道:“怎麼啦,生了什麼事?現在是朝會,你們大呼小叫的成何體統”

報信的兩個小宦官一起叫道:“史總管暈過去了”

值殿武士走了過來,問道:“暈過去了?他爲什麼要暈過去?”

兩個小宦官就象事先排演好似的,又一起說道:“因爲史大總管被燒死了”

值殿武士大吃一驚,道:“什麼,史大總管被燒死了?怎麼被燒死的?”

“被火燒死的”在場的小宦官們一起說道,還能怎麼被燒死,只能被火啊,還能被水麼

值殿武士滿臉驚訝,轉身跑回了大殿,叫道:“皇上,史總管在外面暈過去了,因爲史大總管被燒死了,是被火燒死的”

殿裡的君臣一起愣住,但也只是片刻功夫,就全都回過神兒來。長孫無忌大聲道:“宮裡失火了嗎?是哪處宮殿?”

李治站起身來,問道:“是觀雲殿失火嗎?執事們都是幹什麼吃的,怎麼連大總管都沒救出來?”

值殿武士們一起向皇帝跑去,想要保護皇帝。

報信的值殿武士道:“臣還沒有來得及問,不知是哪裡失火”

值殿武士的領立即親自跑出殿去,四處張望,想看看到底是哪裡着火了,可看了一圈,卻沒有現何處有火光透出。要說火大到連史忠臣都燒死了,那得多大的火啊,非得是把宮殿燒散架子的大火不可,否則史忠臣必會被救出來

史愛國這時已經被救醒,他道:“是啓蒙殿着火,大哥,大哥……”

值殿武士的領聽了,奇道:“啓蒙殿,那是什麼地方?”皇帝還等在裡面,他來不及細問,又跑了進去,叫道:“皇上,不是皇宮裡着火,說是啓蒙殿,皇宮裡沒有這個殿啊”他尚不知蕭淑妃寢宮改名的事。

李治一聽,大驚失色,道:“啓蒙殿,那裡怎麼會着火?”可只一驚,便想沒關係,武媚娘還沒搬進去呢,就算着火也沒燒不着她,不是更幽堂就行

長孫無忌也很驚訝,道:“啓蒙殿,那是什麼地方?”他看向王平安。王平安趕緊搖了搖頭,他也沒聽說改名的事情呢。

李治道:“是蕭氏以前的宮殿,朕把它改名叫啓蒙殿了。那裡失火了,都燒死誰了?哦,燒死了忠臣……啊,他怎麼會被燒死”這下子,他總算是想到史忠臣了,史忠臣怎麼可以被燒死呢,他還要去營州宣旨,把李恪弄回來的呀

史愛國被小宦官們扶着進來,大哭着道:“皇上,老奴得去看看,這就得去看看……”

“快去快去,還囉嗦什麼”李治擺手道。見史愛國跑出了大殿,他又道:“是不是在整理那裡時,宮人不小心把火給引着的啊?”

扶着史愛國進來的小宦官沒有跟着出去,其中一個報信的道:“回皇上的話,不知爲何着的火,着火時宮殿已經整理完畢了。皇后娘娘去看,史大總管陪着,結果就着起火來,不過皇后娘娘沒事,只是說不出話來,可能是被煙給嗆着了”

李治啊了聲,王平安也啊了聲,滿朝文武全都啊了聲王皇后跑到那裡幹什麼?她和史忠臣還弄出火來了,結果她一個女人沒被燒着,史忠臣卻被燒死了這不對啊,他倆在的地方,必是小宦官無數,怎麼可能被燒着,還被燒死一個呢?

王平安叫道:“皇上,這可是大事兒,臣這就去看看吧”

李治忙道:“對對,你快去看看……不不,咱們同去,散朝,散朝”他忽然想到,皇后出了事,自己這個做丈夫的,再怎麼也得去看看,不能不管她啊,好歹夫妻一場,雖然夫妻關係已名存實亡,可到底還是夫妻

李治和王平安一起跑出了大殿,李治上了步輦,王平安在地上跑。王平安跑得飛快,剛一出院門,就遠遠地把李治給甩在了後面

滿殿文武無不驚駭,這是怎麼啦,營州那邊出了事,現在宮裡又出了事,皇帝登基的頭一年,還真是多事之秋啊

第252章 無忌公府上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587章 李恪丟臉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22章 成名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299章 乾脆你當主考官吧第71章 生漆過敏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865章 李素節落入武媚孃的手中第1章 快速解酒法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498章 彩頭第421章 大聖安的弟子第115章 皇帝給你取表字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113章 九陽白珍菜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516章 太子妃的後援很給力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727章 商討渡海作戰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09章 嚴家莊第33章 解甲歸田的齊莊主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479章 麗夏殿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685章 拜佛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845章 結案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862章 米小苗上位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292章 有效第872章 李治坦白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836章 李義府的辦事能力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第32章 放馬莊第64章 進入書院第498章 彩頭第394章 失語症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298章 李績被氣犯病了第239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265章 邱兄,你動作真快啊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
第252章 無忌公府上第277章 帶我們一起去吧第621章 學會如何藕斷絲連第587章 李恪丟臉第733章 狂奔百餘里第290章 分批種痘第22章 成名第903章 李恪被誤殺第911章 決戰玄武門第250章 科考題目第299章 乾脆你當主考官吧第71章 生漆過敏第610章 武媚娘有了貼身丫環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625章 派人去長安第814章 夜濃,情更濃第669章 大事化小,小事化不了第702章 武媚娘大受打擊第158章 糟了,沒治好第619章 給病人信心第492章 哪位公主第116章 尉遲恭的腳疾第10章 感冒引起的耳聾第213章 馬主事的千金第865章 李素節落入武媚孃的手中第1章 快速解酒法第580章 成功脫身第681章 至少得半個月才能治好第47章 我有三個問題考你第498章 彩頭第421章 大聖安的弟子第115章 皇帝給你取表字第102章 賴上了就甩不掉第59章 大家都有便宜好佔第113章 九陽白珍菜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516章 太子妃的後援很給力第868章 王皇后又發潑第727章 商討渡海作戰第279章 好啊,那就生死與共吧第409章 嚴家莊第33章 解甲歸田的齊莊主第871章 王皇后要倒大黴第479章 麗夏殿第721章 李恪剛到營州就開始折騰第398章 功大莫過救駕第908章 班師回朝第6章 唐朝的神醫跑來了第685章 拜佛第775章 怎麼能經常見到媚娘呢第535章 我們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第228章 大唐最烈之酒第510章 王氏堵完第598章 收禮收到手軟第797章 非要砸你的招牌不可第723章 王平安被急召回京第845章 結案第384章 武媚娘和李治第862章 米小苗上位第397章 亂成一團的甘露殿第805章 宰相出手,媚娘得利第473章 這招定然好使第292章 有效第872章 李治坦白第611章 慶州刺史府第497章 這藥只能我開得出來第389章 許敬宗上了大當第595章 武媚娘懷孕後的反應第836章 李義府的辦事能力第407章 去突厥觀風第798章 夜審高句麗奸細第884章 見到李治第555章 你必是狀頭無疑第658章 這件大事就由你來做吧第362章 看病要仔細第32章 放馬莊第64章 進入書院第498章 彩頭第394章 失語症第675章 武媚娘失音第757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第237章 讓你作詩,讓你作個沒完第298章 李績被氣犯病了第239章 濃妝淡抹總相宜第553章 不敢說,不敢問第679章 武媚娘竟然腎虛了第114章 自我徐州始第4章 治熱痢疾的藥方第463章 誰來安慰李治第429章 天大的一件奇功第265章 邱兄,你動作真快啊第838章 羊入虎口第705章 武媚娘給李治的信第470章 敬請挨削第474章 最怕多疑第322章 代批奏章第676章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583章 慶州刺史第724章 夜垂甘露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