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節 前手還是後手(6)

“父皇,當一個地方出現惡霸的時候,出現貪官污吏的時候,這就是朝廷的責任了,說明朝廷選拔人才的時候出現了問題,在監管天下官員的時候出現了紕漏了,我們需要的不是某個人衝出來當大頭,然後帶人將我們好不容易修建好的這種秩序破壞了,而是要想辦法補救。”

李承乾現在是越發的相信秩序這種東西了,因爲沒有秩序的話,無數的朝代都告訴你,如果你不這麼認真的話,往往最後的結果就是全部都得完蛋,一個有英雄的時代,其實是個悲哀的時代,而且你沒有辦法反駁的。

“那你覺得應該如何補救?”李世民說到這裡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一個事,就打算拿着這個問題問自己的兒子,“朕自從登基一來,就設定了百騎司,可是你也知道,朝廷上的人特別是那些文官上書多少次了,讓朕撤銷這個部門,說是這樣子操作,就會讓大家膽戰心驚的,無法安心地給朝廷辦差,你難道還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這個問題,好像就是所謂的人治還是法治的問題。

無數的讀書人知道自己的底子,他們讀書是把好手,可是呢,治理地方卻很差,雖然是如此,可是人怎麼會不想要好的生活呢,所以在貪婪方面又有不一樣的建樹,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希望別人查看了,而且如果你一旦什麼都知道了,我如何暗地裡操作啊,不操作的話,如何獲得更好的利潤啊?

所以,他們自然是希望皇帝不知道了,你都知道了,我還如何在拿了錢財之後,去扮演我的不爲五斗米折腰的事啊,雖然在很多時候,他們都是這麼做的,這種事用一句臣心與君心的相知相扶就好了。可是從歷史上來看,如果哪個皇帝真的將這句話當真了,上面的人說不定還會好點,可是下面的人會一邊罵着你是傻子,然後一邊好好地享受。

“父皇,這件事不能聽他們的。”

李承乾自從手裡握住基建投資部之後,就發現這個監管是必須的。

“爲何?”李世民覺得他思考問題不夠全面,畢竟自己也是非常好面子的不是嗎?

“父皇,您也知道兒臣自從接手基建投資部的時候,剛開始手下的人幾乎都是我東宮的一些門人,甚至於還有一些以前的一些大唐一些投機的人過來,因爲兒臣現在還只是太子,不是皇帝,所以,他們都是過來打算攀龍附鳳的,不過呢,這個倒不是說這件事有什麼不對的,可是呢,如果因爲他們看得起我的話,兒臣就對他們相信的忠心不二的話,那麼就有點扯了。剛開始的時候,兒臣也是有這樣的想法,當初鬆洲銀行的人和兒臣說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忠心,因爲你給的好處不少,所以人們纔會對你忠心的。可是兒臣當時還在讀一些儒家經典,當時張師傅(張玄素)也說人心爲善,不需要做那些小人的行爲,這樣子會失去大家的忠心的。結果呢,當時基建部一共纔不過十萬貫的錢財,開發了一下揚州的一個不大的地方,可是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上下其手,就將兒臣的錢拿走了一半,當時兒臣還覺得是因爲自己做的不好,導致人家不舒服呢,結果一查的時候,兒臣差點就要瘋了,這就是張師傅所謂的人心爲善嗎?到底是人心爲善還是人心僞善?後來兒臣將這裡面的蛀蟲全部都抓起來了,然後採用了最嚴格的的監督之後,只是在他們做事好的時候,給一點獎勵,現在幾乎就沒有問題了。而父皇掌握的卻是整個大唐,大唐無數的事都需要父皇一言而決。這個時候,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什麼地方出現災禍,水災,蝗災,旱災,父皇需要戶部出糧食,什麼地方出現叛亂,父皇需要戶部出糧食,什麼地方需要改善當地的一些民生,父皇需要戶部出糧食,糧食父皇是一點都沒有少出,可是如果這些東西沒有辦法落在百姓手裡,那麼父皇你以爲那些百姓會如何?會很高興嗎?不會,他們不會罵那些當官的,因爲那些當官都靠近他們,一是不敢,二是人家可以說國庫里根本就沒錢,那麼,怎麼辦呢?人心有了不知足的時候,怎麼辦,只能罵父皇和皇家了。所以,兒臣以爲這個監督是必須的,人心真的不是什麼良善的,特別是在有好處的時候。”

“可是朕看魏徵就可以扛得住。”李世民這個屬於不講理,因爲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當做範本的。

“父皇啊,魏徵他的性格的確是個不會貪婪的人,可是這樣的朝廷到底有多少這樣的人,您以爲之前的那些御史沒事就上奏,真的是爲了大唐的江山啊?”李承乾似乎覺得自己父皇有點昏庸,就忍不住反問道,“可是兒臣在那些御史彈劾了很多次之後,都會派人去查了一下,然後發現人家往往都會在一些地方吃喝玩樂,而且都是和那些家裡的利益受損的人家那裡,而普通百姓的似乎毫無變化,這樣子的事還是很多。”

“而且,父皇,您信不信,如果現在有足夠的利益,朝堂上的官員能夠扛得住的人不超過兩成。”

李世民忽然笑了出來了,拍着桌子道,“你小子倒是聰明,不錯,不錯,不過呢,你有一點說錯了,如果真的有足夠的利益的話,朝堂上的官員能扛得住的恐怕只有半成,前些年出去打天下,朕可是知道那些人的嘴臉的。”

“不過,父皇百騎司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都不能直接當成一個暴力的機構,這樣子下去的話,兒臣可能都會讓父皇將它裁撤了。”

“這是爲何?”李世民覺得自己的兒子一下子就長大了,按着過去辦法,他是不會和自己說這麼多的,看來這段時間的基建投資部的工作讓他有了不少的進步呢,雖然自己也是需要打壓的,可是前些日子看着他疲憊的模樣,還是心疼的。

“因爲兒臣也怕被抓起來。”李承乾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讓李世民愣了一下,隨即指着他道,“你說,是不是在背後罵朕了?”

看着李世民似乎有點生氣,不過李承乾知道對方並沒有生氣,就有點尷尬地說道,“父皇,兒臣是父皇的兒子,怎麼會做出那樣的事呢,可是有的時候父皇非要讓兒臣抄那些無用的文案的時候,兒臣總是會埋怨幾句的。這些話有的時候沒有個輕重,如果被百騎司的人知道的話,肯定會告訴父皇的,我們父子在這聊天自然是沒事,有什麼說什麼,可是什麼話,不管是好話還是壞話,只要是轉移了幾句之後,總是會變味的,所以最終可能就變成了兒臣要謀反了。”

“你若是謀反,朕也不在乎。”李世民靠着這個辦法起家的,能不知道怎麼辦嗎?

“父皇不在乎,兒臣在乎。大唐想要成爲一個長久的朝代,靠着打打殺殺這個已經落了下乘了,如果說天下到處有人叛亂,用打殺是不錯的,可是大唐的皇位如果也靠着這種方式得到的話,那麼,兒臣覺得還是退出的好,因爲這樣子的話,最終弄死的人都是皇室的人,不管如何,我們都是一家人,一個祖先,這樣子做不合適的。”李承乾這句話是從葉檀那裡學來的,雖然葉檀很多方面很開放,可是在這方面卻有點固執,他一直都認爲如果李世民以後年紀大了可以禪位的話,那是最好的,很多皇帝前期都是很智慧的,可是等到年紀大了之後,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了,可是身邊的人似乎對自己的敬畏少了,就開始用殺人的辦法來提高自己的存在感,這樣的是不合適的。

“你就不怕死無葬身之地?皇帝都是孤獨的。”李世民好不容易纔消化掉他的話,然後來了這麼一句話,這其中的苦難,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弄死李建成等人,真的那麼開心嗎?多少次晚上睡覺做夢都是噩夢又有幾個人知道?都說爲人無情,真正無情的人是沒辦法成功的,很多人只是表面冷酷,很多時候,在沒人的地方自己哭泣,那種日子誰能看見呢?

“如果兒臣可以掌控的話,兒臣就擔當,若是兒臣不能掌控的話,那麼兒臣就跑了。”

李承乾的話讓李世民一愣,你跑,你能跑到什麼地方啊,天下之大,你能去什麼地方?而且誰會幫你啊,忽然想到了葉檀,讓他的精神一愣道,“你說的是去鬆洲?那裡就那麼安全?”

“父皇,鬆洲不管如何富裕都是我大唐的地方,如果兒臣有一天需要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讓大唐到處焦土,我才能活下去的話,兒臣就打算和哥哥出海去了。”

李承乾一直都有這麼一個夢想,可惜,李泰應該有機會實現,而自己夠嗆了。

“你們打算跑到外面去?”李世民沒有想到他的選擇如此的獨特,過去爭奪皇位如果失敗的話,往往就是死亡,而且死亡率極高,“外面難道就好了嗎?”

“哥哥說過,我們這片土地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我們不能禍害。”李承乾嚴肅地說道,卻讓李世民聞到了一股味道,“你的意思是說,外面的國家就可以隨意禍害了?你們的膽子不小哦,難道他們就不會反抗嗎?”

“提三尺劍,殺破不臣之人,是兒臣的理想。可惜,這個理想不能在國內執行的話,哥哥說過了,打算出去試試,這輩子窩在這麼一個地方,也是一種辛苦。”

李承乾的話讓李世民覺得自己當初爭奪就是一個錯誤,這算是什麼事啊,難道說,我的皇位就不重要嗎?

“而且,兒臣相信自己可以當好這個太子。”李承乾突然自信心膨脹地說道,讓李世民一愣,隨即一想,是啊,他做的不錯,幾個兒子當中,李恪不是嫡子,基本上沒有機會,李泰呢現在在鬆洲和葉檀的關係極好,怎麼可能跑回來折騰啊,然後就是其他的李祐,李愔這些都不算,他突然發現自己的兒子有點少。

做太子有信心是好事,可是如果這樣子就覺得自己無後顧之憂的話,那麼就不好了,李世民淡淡地說道,“那你覺得你就是沒有敵人了?”

“任何損害我大唐利益的人,都是兒臣的敵人。”

李世民吧唧了一下嘴,卻不知道說什麼,只能繼續問道,“那你覺得監察有什麼需要改進的?”

現在的百騎司更多的是做一些軍士的事,比如說叛亂,比如說之前的人員的影子的事,可是這些事其實不應該是個常態,而應該是兵部的事纔是。

“兒臣認爲,他們做的事應該以大唐的穩定爲標準的,不能因爲有個屠夫覺得自己身體強壯,然後和人吵架的時候,說了一句,我難道就不能當皇帝嗎?我這麼強壯,打遍一個鄉鎮無敵手?這樣的事,其實毫無意義,因爲大唐穩定,他就算是殺了縣令都沒有用,不會成功的,這樣的事就不要報上來了,找人打他一頓就好了,畢竟百姓的日子都過得不好,還不許別人說幾句。他們應該以違反了大唐的律法作爲唯一的標準,甚至於顛覆天下的事,可是呢,不能過分攀扯,甚至於來自於某個人的授意就胡亂抓人,需要將一些事進行細分,到了一標準的話,就幹一些事,應該打板子的話,就不要說人家謀反,這樣子的話,纔可以讓他們活在百姓的心中,覺得這些人都是可用之才。”

“行了,你出去吧。”

李世民擺了擺手,覺得沒有必要繼續說下去了,然後李承乾就離開了。

過了一會,他嘆了一口氣,對着布簾後面道,“你聽到了?”

“卑下全部都聽到了。”一個厚實的聲音傳來,隱隱有金屬之氣。

“你覺得如何?”

“卑下覺得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不愧是陛下的兒子。”

“是啊,他聰明瞭。”李世民拍着桌子慢慢地敲擊,然後忽然一拍桌子道,“可是他也不能將他父皇當成傻子啊。”

“哎。”

“不過你們以後行事還是要注意一點,爲國爲民,纔是根本。”

第二百九十三節 文昌廟外編人員第二百八十四節 初露端倪第一百三五節 不講規矩的人,都是應該去死的人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二百六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13)第四百零零一節 整改縣城(1)第五十三節 鏡鐵山(9)第一百三十三節 二公子很二第一百九十六節 就是不講理第一百二十四節 羣聚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第八十四節家族需要的是一鬆一緊(1)第三百十五節 青雀之怒(9)第七十六節 女人心,不可量第二百三十節 太原家族(81)第三十一十一節 亂七八糟第二百二十四節 低級看法與高級看法第九十節 喪心病狂第二百八十節 吐谷渾的來回(30)第一百三五節 不講規矩的人,都是應該去死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節 學院一日遊(1)第二百五十一節 拍賣二三事(6)第一百零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6)第一百八十五節 源頭才能決定朝廷立多久第三百二十二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百零零六節 整改縣城(6)第四百零二七節 年關的兄弟(4)第五十節 鏡鐵山(6)第九十三節 前手還是後手(1)第一百二十四節 羣聚第二百零五節 有水了第八十八節 溫飽,溫飽(2)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二百三十四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6)第三百二十四節 葉氏家族(4)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一百五十五節 太原家族(6)第二百七十六節 吃肉的傷害(4)第一百四十節 一鍋端(1)第三十二十二節 佔有的殘忍從來不缺第九十二節 訛詐第二百六十七節 學院一日遊(3)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二百三十一節 讓你有苦難言(4)第一百一十二節 小事也轟動第七節 拋磚引玉(2)第一百四十二節 天子與報應第二百七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23)第二百六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12)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三百二十五節 葉氏家族(5)第一百節 不講理的佔有(1)第二百一二節 太原家族(63)第三十九節 長安熱翻第一百六十一節 出發第一百十七節 不講理的佔有(18)第五十一節 李淵笑了第三百零零九節 青雀之怒(3)第八十二節禮物(4)第二百三十節 太原家族(81)第九十節禮物(12)第三百九十一節 糊塗縣令(4)第二百一四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2)第三十一十五節 破敗尹家纔是好的第二百四十零節 上趕着去鬥(3)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第二百零九節 應敵與破敗的村落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第三十二十七節 掃蕩寨子(2)第一百七十一節 多日不見,見面如故第三百一十七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4)第三百五十三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8)第六十一節煙翠樓裡有壞人第二百五十四節 無厘頭的自以爲是(3)第七十節 勾心鬥角第六十八節 鏡鐵山(24)第四十一節 將計就計(1)第1302章 葉氏家族第二百五十七節 就是要打臉(1)第三百七十二節 剪除羽翼(1)第五十九節煙翠樓裡的姑娘第二百三十四節 太原家族(85)第一百六十七節 太原家族(18)第四十七節 燒了吧第五十七節 鏡鐵山(13)第二百五十六節 小伎倆第一百五十七節 女人的心第二百三十一節 太原家族(82)第一百四十六節 這孩子不省心(2)第二節改名字第一百七十八節 太原家族(29)第二百九十八節 業力魯到來第八十二節禮物(4)第一百六十九節 無恥之極第二百四十六節 拍賣二三事(1)第三十七節 程咬金第一百十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12)第三十四十九節 他如第三百十五節 青雀之怒(9)
第二百九十三節 文昌廟外編人員第二百八十四節 初露端倪第一百三五節 不講規矩的人,都是應該去死的人第一百二六節 對決(1)第二百六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13)第四百零零一節 整改縣城(1)第五十三節 鏡鐵山(9)第一百三十三節 二公子很二第一百九十六節 就是不講理第一百二十四節 羣聚第三百十三節 青雀之怒(7)第八十四節家族需要的是一鬆一緊(1)第三百十五節 青雀之怒(9)第七十六節 女人心,不可量第二百三十節 太原家族(81)第三十一十一節 亂七八糟第二百二十四節 低級看法與高級看法第九十節 喪心病狂第二百八十節 吐谷渾的來回(30)第一百三五節 不講規矩的人,都是應該去死的人第二百六十五節 學院一日遊(1)第二百五十一節 拍賣二三事(6)第一百零五節 不講理的佔有(6)第一百八十五節 源頭才能決定朝廷立多久第三百二十二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百零零六節 整改縣城(6)第四百零二七節 年關的兄弟(4)第五十節 鏡鐵山(6)第九十三節 前手還是後手(1)第一百二十四節 羣聚第二百零五節 有水了第八十八節 溫飽,溫飽(2)第二百二十七節 太原家族(78)第二百三十四節 不是產業的產業(6)第三百二十四節 葉氏家族(4)第十三節 攪屎棍第一百五十五節 太原家族(6)第二百七十六節 吃肉的傷害(4)第一百四十節 一鍋端(1)第三十二十二節 佔有的殘忍從來不缺第九十二節 訛詐第二百六十七節 學院一日遊(3)第四十九節 沙場揚威第二百三十一節 讓你有苦難言(4)第一百一十二節 小事也轟動第七節 拋磚引玉(2)第一百四十二節 天子與報應第二百七十三節 吐谷渾的來回(23)第二百六十二節 吐谷渾的來回(12)第一百四十九節 熱火朝天的工地第三百二十五節 葉氏家族(5)第一百節 不講理的佔有(1)第二百一二節 太原家族(63)第三十九節 長安熱翻第一百六十一節 出發第一百十七節 不講理的佔有(18)第五十一節 李淵笑了第三百零零九節 青雀之怒(3)第八十二節禮物(4)第二百三十節 太原家族(81)第九十節禮物(12)第三百九十一節 糊塗縣令(4)第二百一四節 催債的人不認識(2)第三十一十五節 破敗尹家纔是好的第二百四十零節 上趕着去鬥(3)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第二百零九節 應敵與破敗的村落第一百零八節 樊籠書院(1)第三十二十七節 掃蕩寨子(2)第一百七十一節 多日不見,見面如故第三百一十七節 有頭有臉地人定方案(4)第三百五十三節 仁義的皇子與太子(8)第六十一節煙翠樓裡有壞人第二百五十四節 無厘頭的自以爲是(3)第七十節 勾心鬥角第六十八節 鏡鐵山(24)第四十一節 將計就計(1)第1302章 葉氏家族第二百五十七節 就是要打臉(1)第三百七十二節 剪除羽翼(1)第五十九節煙翠樓裡的姑娘第二百三十四節 太原家族(85)第一百六十七節 太原家族(18)第四十七節 燒了吧第五十七節 鏡鐵山(13)第二百五十六節 小伎倆第一百五十七節 女人的心第二百三十一節 太原家族(82)第一百四十六節 這孩子不省心(2)第二節改名字第一百七十八節 太原家族(29)第二百九十八節 業力魯到來第八十二節禮物(4)第一百六十九節 無恥之極第二百四十六節 拍賣二三事(1)第三十七節 程咬金第一百十一節 不講理的佔有(12)第三十四十九節 他如第三百十五節 青雀之怒(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