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回 于禁

就在諸葛亮要走的時候突然問司馬懿,說你可以馬超因可要打江東嗎?司馬懿聽了精神就是一震,他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這一條,他剛想張嘴問諸葛亮轉身走了。司馬昭咬着牙看着遠去的諸葛亮說父親,要不要動手?司馬懿搖了搖頭,說諸葛亮即然敢來,必然早有佈置,還是讓他去吧!說完了司馬懿嘆了口氣轉身回營了,這回他讓諸葛亮給羞辱了。

司馬懿人稱冢虎,諸葛亮道號臥龍,兩個人的龍爭虎鬥以司馬懿敗北結束了第一個回合。回到營中之後,司馬懿馬上傳令,命張頜、高覽馬上出兵去救援南召一線,現在太史慈和魏延肯定早就跑了。同時派人去調郭淮的人馬來,現在是讓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原來司馬懿與司馬朗一直把郭淮當作秘密武器使用,準備等馬超攻入江東腹地之後讓郭淮打主攻,可是現在越看馬超越不是要奪江東的架勢,再加上如今司馬師他們恐怕凶多吉少,故此司馬懿把自己的底牌揭開了。

見司馬懿調郭淮的人馬司馬昭說父親難道您真讓諸葛亮給矇住了,他那是說大話騙您呢!司馬懿搖了搖頭,說不會,諸葛孔明既然說出那樣的話來,必是如此安排的!正說着呢,中軍官慌慌張張跑來稟報,說文聘將軍急報!司馬懿命人把報事的叫進來一看當時心就涼了半截,這個報事的灰頭土臉,身上又是血又是汗,見了司馬懿翻身跪倒,說啓稟都督,大事不好,文聘將軍中伏大敗,特差小人前來搬兵!

諸葛亮是真沒有騙司馬懿,他跟司馬懿說的全都是真的,鄧芝、張嶷兩個人早就領人馬三萬埋伏在山中,等到于禁帶着大隊人馬走了之後,鄧芝帶五百精兵趁夜登上城頭殺散軍兵大開四門奪了宛城。等司馬師攻南召的時候,南召的守將郭睦不敵大敗而逃,于禁帶着人駐進了南召,司馬師留下他匆匆的奔雉縣下去了。

司馬師爲什麼要選這個地方堵截諸葛亮呢?因爲這裡的地形依山傍水,南召北面、西面是伏牛山,南面是白河,只要守住南召,諸葛亮就甭想從這裡通過,而雉城背後就是白河,依水而建易守難攻,堵城東接桐柏背靠大河更是地理要衝,從這裡往南,就是諸葛亮當年放火的博望坡了,也是個戰略要地。前有山地讓大軍撲展不開,後有大河讓援軍支援困難,是最理想的斷路所在,這三城南召和雉城都讓諸葛亮取了去了,只有堵城還在魏國的手裡頭。

讓司馬師大爲高興的就是他很順利的得了雉城和南召,這下他沿河佈置防禦,想來個背水一戰,結果壞事就壞事在水上了。諸葛亮早就派蜀將詹晏、陳鳳帶了三千軍兵埋伏在白河的上游攔河堵水,于禁剛剛把南召的局勢安定不來,還沒等他喘口氣呢,趁着天黑蜀軍把河一挖大水衝下來水淹南召,于禁和他手下的數萬人馬被困在了城中,淹死的魏軍不計其數。

看着城外滔滔洪水于禁有一種想死的衝動,當年關羽就是用這一招兒把自己給搞定了,沒想到同樣的跟頭他又摔了一個!怎麼辦?現在怎麼辦!難道再當一回俘虜不成嗎?看着手底下一個個面色如土的軍兵,于禁仰天長嘯,說蒼天啊,你因何待我于禁如此之不公啊!

想當年于禁被關羽大水泡了萬般無耐投了降了。是于禁貪生怕死嗎?不是!當時于禁手裡有數萬人馬,被淹了之後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投降的話,這些軍兵恐怕都得讓水給沖走淹死。于禁此人極會用兵,而且士卒對他敬畏有加,都服他,如果於禁不投降,這些士卒肯定也不會投降,那最後的結果就是數萬人馬無一生還。

于禁投降並不是爲了自己,也不是貪生怕死。當年官渡之戰時,曹操處於重重危機之中,險象環生,他手下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私下向袁紹示好,準備在有利的時機投降,而於禁卻始終如一的效忠於曹操,也沒見他有貪生怕死的念頭,因此曹操在於禁被捉之後有大臣建議把于禁的傢伙全都宰了的時候,曹操大喝斥喝了他們一頓,說于禁跟着我幹了三十多年,臨危處難之時從來沒有含糊過,這次豈會是真的投降荊州啊,這其中定有隱情!

可見曹操是很明白于禁了。當時不但沒有降罪於他的家小,反而悉心照料,這讓于禁十分感動。今天同樣的又被水圍了,看着城外坐着竹排、戰船向南召攻過來的詹晏、陳鳳二人耀武揚威于禁有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龍游淺水虎落平陽,像詹晏、陳鳳這等無名之輩也敢在自己的面前張牙舞爪了!

把戰船開到城下蜀軍高聲吶喊,讓魏軍交槍投降。于禁跟三軍說了,現在咱們被人家淹了,有願意投降的我不攔着,不願意投降的話就留下來,我把話跟你們說明白了,留下來的話十死無生,你們有願意投降的就走吧!結果於禁手裡三萬人馬僅有數百人投降了,剩下的人都不降,于禁拔出劍來大聲高喊,願與南召共存亡!他手底下的軍兵也跟着縱聲高喊,一時之間士氣大震。

城外的詹晏、陳鳳大怒,立刻發動猛攻,用弓箭、投矛等物向在高處避水的魏軍攻擊,這時候魏軍的密度很大,有時候一矛下去能串死好幾個人。于禁一看急了眼了,把身上的鎧甲脫下來大吼一聲縱身跳入水軍,他身後的軍兵有樣學樣,也全都跳入水中潛向蜀軍。

橫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于禁手底下三萬人馬這一玩命兒,蜀軍許多竹排、戰船不是被鑿沉了就是被奪了去了。于禁從水底下閉着氣摸到了詹晏的船下,奮起神力一劍把他的戰船切開了一個大口子,戰船一進水軍兵大驚。趁着這個功夫于禁竄上了戰船。

把手裡這口寶劍掄起來是見人就砍見人就殺,詹晏一見是于禁大喜,喊了一聲死活不論就提刀往上來,到了于禁的面前斜肩帶背就是一刀,于禁是真拼了命了,至詹晏砍來的一刀於不顧,撞過去手裡寶劍狠狠刺他的前胸,這一劍後發先至,把詹晏紮了個透心涼,詹晏手裡的刀也砍上于禁了,但是沒砍進去多深刀被肩胛骨夾住了,詹晏一死刀也就不再往下來了。

于禁把刀從肩頭上拽下來鮮血噴出來多高,他理都不理,把手裡的寶劍丟到地下,掄這口大刀大開殺戒,此時陳鳳見事不好帶着人趕過來了,此時詹晏這條船正在傾斜下沉,軍兵全都往陳鳳這條船上蹦,陳鳳砍翻了兩個軍兵,說有膽敢後退者死,給我衝!他身後的軍兵張弓搭箭對準了想要逃生的軍卒。這些蜀軍被逼無耐,只好反回身去力戰于禁。

眼着看于禁就要死於非命了,他手底下的偏將耿辰、潘繼搶了兩個竹排帶着軍兵過來了,大喊一聲都督不要驚慌,我等前來助戰,說着話兩個人一個奔陳鳳殺過去,一個指揮軍兵來救于禁,有了這支生力軍,于禁的危機這纔算是過去。詹、陳二人一共才幾千人馬,很快就戰死大半,雖然也消滅了萬餘魏軍,但是他們沒有人了,最後于禁帶着軍兵把他們全都趕出城外,魏軍縱身歡呼,準備逃走。

正在這個時候,太史慈帶着人殺過來了。太史慈本來是在跟張頜死磕呢,收到諸葛亮的命令之後留下空營一座他立刻回去攻南召,結果來的正是時候,把于禁又趕回了南召城中,太史慈二話不說立刻發動猛攻,于禁粗粗包紮了一下身上的傷口帶着人登上城頭迎敵,和太史慈的人馬展開城牆的掙奪戰。

太史慈是急行軍趕來的,因此相當的疲乏,但是于禁軍被大水圍困士氣低落,兩方正好是半斤八兩,不過於禁極會用兵,指揮着軍兵結成一個個的小陣和太史慈衝殺。太史慈衝鋒陷陣,真正讓他指揮大軍作戰不是他的強項,但是太史慈的武勇不是于禁能比的了的。手裡這條大槍使開了一掃一大片,一紮一大串,所過之處魏軍積屍成山。

雙方從天近黎明殺到了太陽落山,于禁手下三萬人馬戰死殆盡,太史慈帶來的五萬軍兵也死傷了三萬有餘,這時候于禁身邊就剩下耿辰、潘繼和三百餘親兵了。太史慈帶着人把于禁團團圍住,說文則,事到如今你也盡了力了,還是降了吧!反正你也降過一回了,我軍的政策你也是知道的,啊?于禁此時失血過多臉色焦黃,他冷冷一笑,事已至此,說有死而矣!

說着話于禁暴吼一聲奔太史慈撲了過去,潘繼、耿辰也各掄刀槍衝上來,太史慈的兒子太史亨一見提槍就要過來幫忙,太史慈大吼一聲把他喝退了,舞槍大戰于禁三人,僅兩個照面,潘繼、耿辰被挑於槍下,太史慈手裡大槍狠刺于禁的前胸,于禁不退反進,太史慈一槍把他捅了個對穿,但是于禁也衝到了太史慈的身前,用盡全身所有的力氣一頭撞向太史慈的前胸,太史慈萬萬沒有防着這一招兒,讓于禁一頭撞碎護心鏡,撞的他口噴鮮血,生死如何,下回再說。

第五百零五回 將計就計第八十一回 失算(1)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3)第二十九回 戰九原(1)第六百零九回 回家第八百零六回 調兵第六回 降漢室無嗔無喜 遇救星又氣又急(3)第三百六十三回 換地第七百五十六回 晚一步第一百五十四回 流行的不一定好第五百八十回 脈絡第二十四回 東靈山槍甲遇真主(2)第五十四回 聖旨到(2)第六百四十九回 父子皆傷第四百一十八回 幾次三番第一百六十五回 銀川保衛戰第四回 千里西來涼州 一朝得見佛面(2)第六百二十五回 龍鳳鬥法第四百四十五回 對不起啊第四十一回 泄露國家機秘(3)第三百六十四回 曹操的表演第一百三十六回 徐晃之計第三百八十三回 提兵安息第十五回 受君命傅燮死節 感忠義楊會護主(1)第一百一十六回 開始(2)第一百二十回 一比十(3)第九十五回 劍神王越(1)第九百四十二回 議和第七百五十一回 背後下毒手第一百七十七回 彈彈琴第九十三回 煙燻匈奴兵(2)第九百三十一回 烏龜術第五十七回 立威漁陽(1)第七十三回 黃趙對(2)第八百七十七回 衝陣第一百一十三回 貌醜也能建奇功(1)第八百四十二回 露面第四百零二回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五十一回 觀陣第二百七十一回 刀兵四起第二十一回 驚見毒士 訝逢才女(2)第九百四十回 西晉第四百五十五回 說服第七十二回 行走江南(4)第一百二十八回 山邊密林飛綵鳳第七百二十三回 百家融合第八百五十六回 司馬懿的安排第六百九十七回 試探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2)第七百六十六回 互利第四百一十四回 再演斯巴達克第二百三十五回 黃門逸事第二百六十五回 造反纔是硬道理第四回 千里西來涼州 一朝得見佛面(5)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1)第一百零一回 偷雞的後果(2)第八百六十六回 巨魚第六百三十九回 四面楚歌第九十回 改變策略(4)第二百九十六回 父子反目第八十三回 漢乍衰(4)第一百二十三回 陷陣高順(2)第三十回 臨別贈言(4)第一百一十五回 洛陽之亂(2)第七百七十一回 下藥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4)第二百五十一回 喝酒吃肉第八百七十四回 撲殺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二十五回 探樓桑下常山(4)第九百二十七回 對撞第四百五十五回 說服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4)第五十五回 戰略方針(4)第五百八十回 脈絡第一百零六回 趙雨揚名(1)第八十七回 洛陽舊事(3)第五回 小馬超名傳武威地 老左慈譽滿十三州(1)第三百三十五回 皇帝的血書第八百七十回 過去的故事第十八回 初臨陣神威天降 首設謀奇計立功(4)第三百一十八回 死守待援第六百二十三回 快樂之本第七百三十七回 決裂第五百七十六回 算計第一百零四回 馬超來也(4)第四十四回 荀氏八龍(4)第四百八十四回 將無恥進行到底第一百四十二回 幽州役完第二百二十五回 汝南陳叔至第二百六十一回 未曾沽名學了霸王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2)第七百七十四回 火起第八百六十四回 不比不知道第七百七十八回 災難第五百六十回 兩個怪物第六百六十六回 決斷第九百三十六回 溜粗腿第一百三十回 初平元年第一百七十一回 是歲中原亂
第五百零五回 將計就計第八十一回 失算(1)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3)第二十九回 戰九原(1)第六百零九回 回家第八百零六回 調兵第六回 降漢室無嗔無喜 遇救星又氣又急(3)第三百六十三回 換地第七百五十六回 晚一步第一百五十四回 流行的不一定好第五百八十回 脈絡第二十四回 東靈山槍甲遇真主(2)第五十四回 聖旨到(2)第六百四十九回 父子皆傷第四百一十八回 幾次三番第一百六十五回 銀川保衛戰第四回 千里西來涼州 一朝得見佛面(2)第六百二十五回 龍鳳鬥法第四百四十五回 對不起啊第四十一回 泄露國家機秘(3)第三百六十四回 曹操的表演第一百三十六回 徐晃之計第三百八十三回 提兵安息第十五回 受君命傅燮死節 感忠義楊會護主(1)第一百一十六回 開始(2)第一百二十回 一比十(3)第九十五回 劍神王越(1)第九百四十二回 議和第七百五十一回 背後下毒手第一百七十七回 彈彈琴第九十三回 煙燻匈奴兵(2)第九百三十一回 烏龜術第五十七回 立威漁陽(1)第七十三回 黃趙對(2)第八百七十七回 衝陣第一百一十三回 貌醜也能建奇功(1)第八百四十二回 露面第四百零二回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九百五十一回 觀陣第二百七十一回 刀兵四起第二十一回 驚見毒士 訝逢才女(2)第九百四十回 西晉第四百五十五回 說服第七十二回 行走江南(4)第一百二十八回 山邊密林飛綵鳳第七百二十三回 百家融合第八百五十六回 司馬懿的安排第六百九十七回 試探第一百零三回 黃漢升伏路破千軍(2)第七百六十六回 互利第四百一十四回 再演斯巴達克第二百三十五回 黃門逸事第二百六十五回 造反纔是硬道理第四回 千里西來涼州 一朝得見佛面(5)第九十八回 郭嘉揚名(1)第一百零一回 偷雞的後果(2)第八百六十六回 巨魚第六百三十九回 四面楚歌第九十回 改變策略(4)第二百九十六回 父子反目第八十三回 漢乍衰(4)第一百二十三回 陷陣高順(2)第三十回 臨別贈言(4)第一百一十五回 洛陽之亂(2)第七百七十一回 下藥第三十七回 裝神弄鬼(4)第二百五十一回 喝酒吃肉第八百七十四回 撲殺第五百六十三回 威鎮漢中地第二十五回 探樓桑下常山(4)第九百二十七回 對撞第四百五十五回 說服第六十一回 哭星劉玄德(4)第五十五回 戰略方針(4)第五百八十回 脈絡第一百零六回 趙雨揚名(1)第八十七回 洛陽舊事(3)第五回 小馬超名傳武威地 老左慈譽滿十三州(1)第三百三十五回 皇帝的血書第八百七十回 過去的故事第十八回 初臨陣神威天降 首設謀奇計立功(4)第三百一十八回 死守待援第六百二十三回 快樂之本第七百三十七回 決裂第五百七十六回 算計第一百零四回 馬超來也(4)第四十四回 荀氏八龍(4)第四百八十四回 將無恥進行到底第一百四十二回 幽州役完第二百二十五回 汝南陳叔至第二百六十一回 未曾沽名學了霸王第六十回 初見三英(2)第七百七十四回 火起第八百六十四回 不比不知道第七百七十八回 災難第五百六十回 兩個怪物第六百六十六回 決斷第九百三十六回 溜粗腿第一百三十回 初平元年第一百七十一回 是歲中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