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李星瀾,連同參軍林毅平等人,此刻聽到尤閻提起這些秘辛,也都個個神色肅穆,雙目猩紅一片。
邊關忠魂,埋骨他鄉的熱血男兒太多了。
九江城,乃是大黎皇朝六大古城之一,大黎皇朝開國始皇帝武帝,曾經還親自督辦手下將士修建了‘點將臺’。
大黎皇朝開闢之初,武帝一度想把京都定在九江城,但十萬大山那頭的天南昊方上國,一直蠶食北部防線,迫使武帝不得不坐鎮大黎腹地,統領全局。
這些,乃是大黎皇室,每一個嫡系成員十歲之前,少師少傅們都反覆提過的大黎國史。
但,‘屍妖之禍’皇室典籍雖然有所記載,不過也就草草幾筆帶過,箇中詳情,即使是身爲二皇子的李星瀾,也並不知曉。
現在看來,當年與天南的國戰,恐怕他們大黎最終是大敗了,至於天南爲何不乘勝追擊,他就不得而知了。
大黎始祖武帝雄才霸略,想必絕境之下也是有什麼天南忌憚的底牌,才讓天南強敵不敢越過十萬大山犯境。
“李家後輩李星瀾,在此打擾先輩英靈月餘,惶恐叩拜,願各位先烈,庇佑我大黎邊關永固,皇朝永昌!”
李星瀾肅然叩首,心頭對這無名墓中埋葬的大黎英靈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敬佩。
男兒當如此,當如斯!
尤閻等將領,看着虔誠跪拜在地的李星瀾,紛紛眼眸明亮了起來。
到底還是李家之後,武帝之後!
“願先烈英靈,庇我大黎邊關永固,皇朝永昌!”
無名墓中,數百將領齊聲高喊,同時半跪在地,眼中神光湛然。
無名墓外,聽到這道震耳欲聾之聲的諸多守城士兵,紛紛側目,朝着無名墓望去,隨即又目光堅定的看向了國境之外。
邊境之地,何處不是無名墓?
……
九江城,將軍府。
“尤將軍,勞煩你將九江諸郡各處的情況說一番,特別是類似無名墓這種。”
李星瀾輕輕吹拂着手中端着的熱茶,主動詢問起來。
“九江諸郡,以夏河防守最爲輕鬆,南境外敵,狼騎聞名天下,兇悍異常,不過,水戰他們是一竅不通。”
“夏河有天塹據守,只需佈置些許將士,便能抵禦十倍於我大黎強敵!”
“因此,我們九江諸郡,邊城十餘萬將士的糧草和替換軍備,皆是儲存在夏河的軍需庫。”
李星瀾聽到這,眼睛頓時明亮了起來,迫不及待的打斷道。
“尤將軍等等,我有一個問題,這軍需庫中,可有修煉用的丹藥?”
李星瀾雖然被封爲了‘鎮南王’,但是身無寸功,名不正言不順,縱然自稱本王,也沒人會買他的賬,倒不如光棍一些,自稱‘我’得了,反正他本人不太在意這些繁文縟節。
庸人圖其名,智者務其實。
只有自己的實力提升上去了,他才能真正得到封地子民的擁戴,才能安心的修煉,苟出個天下無敵。
眼下,李星瀾對其它神兵利器,倒是沒有之前那般眼熱,反而是對丹藥,飢渴異常。
大黎二皇子的身份擺在那裡,他就是想低調,實際上邊關也有無數雙眼睛盯着他,所以,他現在需要向邊關的將士們證明自己。
只有確保後方穩定,封地將士擁戴自己,李星瀾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安心簽到修煉。
但想要做點事情,實力是必須的,想要提升實力,丹藥便是重中之重!
這一環扣一環下來,李星瀾對於自己的未來,那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丹藥,自然是有的,畢竟將士們之中,偶爾也是有武道資質不錯的存在,好生栽培,也能出一些優秀的將領。”
“不過殿下,軍需庫的修煉資源,你不能動,否則很容易引起譁變,將士們守土安民,背井離鄉,本就日子苦寒,若是……”
暴脾氣的尤閻將軍,能這麼苦口婆心的向李星瀾解釋,可見對方已經是很給面子了,李星瀾當然不能不領情,忙是笑着解釋道。
“尤將軍誤會了,我哪裡會去碰將士們的修煉資源,只不過是好奇而已,軍需乃是重中之重,自然誰也不能壞了規矩!”
說到這,李星瀾突然眼珠一轉,一副突然想起來的模樣道。
“啊對啦,我記得尤閻將軍,之前不是說讓我退守夏河嗎?”
“這……我仔細想了想,有些道理,打算過些時日就搬去夏河,不知尤將軍意下如何?”
本來,李星瀾在無名墓的一番話和表現,還讓這位公正嚴明的九江鎮守將軍有些刮目相看,沒想到呀沒想到。
此刻,李星瀾可以很清晰的從對方眼中看出兩個字。
慫逼!
“如今纔剛剛開春,殿下大可放心,秋收之前,巫奇的敵軍是不會大規模犯境的。”
對方語氣中明顯的不屑,讓李星瀾尷尬一笑,這他的確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好吧,哥承認,我是慫逼!
“咳咳……”
“勞煩尤將軍繼續講講其他諸城防線的情況。”
李星瀾開始轉移話題,尤閻倒是配合,馬上就一本正經的道。
“南陽城位於九江身後,好似一把尖刀立於九江城和夏河城之間。
是我們的戰略撤退重城,三年前巫奇二十萬狼騎叩關,我們便是死守了月餘後直接放棄了九江城和百戶城,退守的南陽城,深溝高壘。
一直拖到了京都方面的調遣令,淮王親自徵集了六萬大軍和我邊關將士打退的巫奇大軍。”
李星瀾大感意外,當年他在京都,聽到的版本可不是這樣的,頓時詫異無比道。
“我五皇弟三年前,親自參與了戰事?”
三年前,他這五皇弟才十三歲不到吧,這是何等的魄力?
提到此節,饒是粗獷的尤閻將軍,也是肅然起敬道。 шωш ¸тTk ān ¸C○
“淮王雖年少,但一腔熱血讓我等邊關老將都汗顏無比。”
“三年前那一役,若非淮王獨攬皇室大旗站在高樓上振臂一呼,我三軍將士何以士氣大振以少勝多,將數倍之敵驅逐國門之外?”
“三年前,我邊關駐軍,不過才五萬不到,也是經過那一場大戰,才擴充到了如今的十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