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爲公謀劃

我看到曹操在詢問的同時眼角的餘光不停的掃向魏延,不由的冷笑一聲道:“曹公一不問在下來歷、二不明在下學識、三不知在下所長,便問在下願投否!非明主也!告辭!”

曹操收回適才關注魏延的目光,這才仔細打量起面前這一穿着寬敞大袍的學子,清瘦的面容配上一雙波光粼粼的眼睛,輕輕搖動的羽扇和落拓不羈的步履有一種風神俊朗的氣度。心中大爲驚訝,連忙攔住我說:“先生且慢,某失禮了,請先生先於帳內休息一番!而後再談去留如何?”

還行,曹操的話正合我意。於是便領着魏延隨同曹操進入大帳分賓主落座後,曹操問道:“敢問先生高姓大名,是那裡人士?”

我回道:“學生郭嘉,潁川人士。”

曹操推案而起問道:“啊!先生可是鬼才郭嘉、郭奉孝?”

我很有名嗎?不應該啊!這幾年我一隻過着隱名匿形的生活,曹操怎麼會知道我的外號的,心中充滿了問號的我問道:“曹公怎麼知學生表字?”

曹操道:“先生大名盛傳於潁川名士之間,更有潁川望族荀氏之好友,東郡程昱先生曾多次稱讚先生當今賢士,今日得見先生真乃幸事也!”

原來如此,想那荀彧兄弟倒是交往甚深,也難得程昱只一面之交也到處揚我之名。

曹操道:“先生對此次諸侯會盟討董有何見教?”

我說:“見教不敢,只是有些心得。”

曹操大喜說:“願先生賜教。”

我答道:“此次會盟敗董易而滅董難!”

衆人問:“爲何?”

我從座位上站起,揮動羽扇道:“會盟之初,衆諸侯必然爭先恐後,奮勇殺敵以取戰功進而揚名天下。然有功之後,定有欲保存實力者、有疾賢妒能者,若遇挫折也必有觀望不前者、更會有趁機謀奪勢微諸侯爲己用者。反觀董卓手下,其婿李儒用計陰狠、義子呂布勇冠天下,其餘爪牙也多有能耐,此等鼠輩之富貴權勢具依賴於董賊,定拼死抵抗。故此敗董易而滅董難!不知公以爲如何?”

曹操如冷水澆頭般頹然坐下道:“先生言之有理啊!言之有理啊!”

我也回身坐下冷眼看着曹操,大帳內一時鴉雀無聲。

沉吟片刻後曹操說:“不知先生可有滅董之良策?”

我手撫羽扇子沉默不語,曹操見狀再次起身來到我面前一躬到地說:“還請先生爲大漢社稷着想不吝賜教。”

曹操對我這白衣寒士如此禮賢下士行此大禮是我沒想到的,如果說以前我對曹操還有很多來自三國演義裡尊劉抑曹傳統描述帶來的疑慮,那麼這一拜就讓我起了襄助之心。都說曹操奸詐多疑,好殺成性。但至少我沒聽誰評價說曹操枉殺功臣的,可能是沒等統一天下,所以來不及做。但是在後世受人推崇的劉備不是就沒等統一天下,就把戰功赫赫的義子劉封給害死了嗎?何況歷史上的郭嘉本來就死在曹操之前,我本不信鬼神,但從奈何橋邊走一昭的奇遇讓我又不得不相信。熟語說:閻王要人三更死,誰能留人到五更!可能我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活不過三十八歲!就讓我賭一把,用我超越這個時代的心理學知識幫助曹操提前結束這個亂世。就是最後落個兔死狗烹又能如何!我曾經受過的教育告訴我,當民族於危難之時每個人都應挺身而出,想想以後的五胡亂華。我就有了設法提早結束這亂世,給我們的民族以喘息之機的想法。

恨之恨前世之時,各類功課都憑抄襲過關。地理歷史摸棱兩可、物理化學更是一竅不通。如若不是憑關係混入軍校學了個冷門心理學怕是連個工作都混不上。還是老師說的好啊: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若是當初能認真一些,可能現在已經造出火槍了!有了那些超越時代武器裝備,也不會苦於無奈只能擇人而輔之了!

就在我心亂如麻之時,曹操再次說到:“請先生扶社稷於將傾!”說完又一躬到地!

我連忙伸手拽住曹操說:“曹公不可!吾願爲曹公謀之!”

曹操大喜道:“先生請講!”

我等曹操三次落座才走到大帳中間道:“此次諸侯會盟,欲推何人爲盟主?”

曹操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爲盟主。”

我點頭道:“可行!但此人志大才疏,所以一、公定要爭得副盟主之位,必要時取而代之行盟主令!其二、袁本初任盟主必然讓其弟袁術總督糧草,公定要設法加以攔阻,最好由公親督糧草。其三、如攻入洛陽後無論如何不能讓孫堅入城!”

曹操不解的問:“先生所謀劃之事第一策某懂得一二,但其後面兩策讓曹某匪夷所思。還請先生明示!”

這下可把我難爲壞了,難道讓我告訴曹操說:袁術會斷孫堅糧草,孫堅入洛陽會得到玉璽嗎?思慮再三隻好言道:“如要滅董賊,此三策曹公照做便是!末要細問!”

曹操沒有表示同意也沒表示不同意,但也不見了剛纔殷切的熱情,只是淡淡的說:“先生可願隨曹某一同討伐國賊?”

我知道曹操是不相信我了,因爲稍微有些主見的人都不會相信我,而且若不是聽說過我知道不是江湖騙子,只怕即使不殺頭也要被趕出去了。看來名人效應到哪個時候都是有的!

但我現在要的就是他的不相信,所以也不介意只是表示願意去看看。而我們兩個人也都默契的不提投效與招攬之事。前往會盟之地途中曹操既不給我安排職位,我也沒說要走。其實我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目前情況諸侯會盟不可能一舉消滅董卓集團的,攻克洛陽後必然會按照歷史走向各自爭霸之路。我必須要讓曹操此後對我言聽計從,所以纔出此三策。第一策平淡無奇,先讓曹操產生輕視感,但此後兩策一但經過驗證,那就會對曹操的心理產生強烈的衝擊,而衝擊越大對我越有利。何況除了這三策我還有後着等着曹操呢!

衆諸侯亦陸續皆至,各自安營下寨,連接二百餘里。操乃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義,必立盟主;衆聽約束,然後進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爲盟主。”紹再三推辭,衆皆曰非本初不可,紹方應允。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讀畢歃血。衆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歃血已罷,下壇。衆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操行酒數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袁紹曰:“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衆皆曰惟命是聽。

袁紹又說:“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爲接應。”

曹操聽到袁術總督糧草先是一愣而後回身看了看身後默然站立的我,憂鬱再三卻並未阻攔此事。我只能在那裡暗自嘆息:曹操果然天性多疑。(以下全部爲演義直至三英戰呂布的內容不看也罷,但不帶出來又顯的殘缺不全。)

長沙太守孫堅出曰:“堅願爲前部。”紹曰:“文臺勇烈,可當此任。”堅遂引本部人馬殺奔汜水關來。守關將士,差流星馬往洛陽丞相府告急。董卓自專大權之後,每日飲宴。李儒接得告急文書,徑來稟卓。卓大驚,急聚衆將商議。溫侯呂布挺身出曰:“父親勿慮。關外諸侯,布視之如草芥;願提虎狼之師,盡斬其首,懸於都門。”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言未絕,呂布背後一人高聲出曰:“割雞焉用牛刀?不勞溫侯親往。吾斬衆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卓視之,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關西人也,姓華,名雄。卓聞言大喜,加爲驍騎校尉。撥馬步軍五萬,同李肅、胡軫、趙岑星夜赴關迎敵。

衆諸侯內有濟北相鮑信,尋思孫堅既爲前部,怕他奪了頭功,暗撥其弟鮑忠,先將馬步軍三千,徑抄小路,直到關下搦戰。華雄引鐵騎五百,飛下關來,大喝:“賊將休走!”鮑忠急待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生擒將校極多。華雄遣人齎鮑忠首級來相府報捷,卓加雄爲都督。

孫堅初戰斬戰華雄副將胡軫後引兵回至樑東屯住,使人於袁紹處報捷,就於袁術處催糧。有小人說術曰:“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與糧,彼軍必散。”術聽之,不發糧草。孫堅軍缺食,軍中自亂,細作報上關來。李肅爲華雄謀曰:“今夜我引一軍從小路下關,襲孫堅寨後,將軍擊其前寨,堅可擒矣。”雄從之,傳令軍士飽餐,乘夜下關。是夜月白風清。到堅寨時,已是半夜,鼓譟直進。堅慌忙披掛上馬,正遇華雄。兩馬相交,鬥不數合,後面李肅軍到,竟天價放起火來。堅軍亂竄。衆將各自混戰,止有祖茂跟定孫堅,突圍而走。背後華雄追來。堅取箭,連放兩箭,皆被華雄躲過。再放第三箭時,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鵲畫弓,只得棄弓縱馬而奔。祖茂曰:“主公頭上赤幘射目,爲賊所識認。可脫幘與某戴之。”堅就脫幘換茂盔,分兩路而走。雄軍只望赤幘者追趕,堅乃從小路得脫。祖茂被華雄追急,將赤幘掛於人家燒不盡的庭柱上,卻入樹林潛躲。華雄軍於月下遙見赤幘,四面圍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計,遂向前取了赤幘。祖茂於林後殺出,揮雙刀欲劈華雄;雄大喝一聲,將祖茂一刀砍於馬下。殺至天明,雄方引兵上關。

程普、黃蓋、韓當都來尋見孫堅,再收拾軍馬屯紮。堅爲折了祖茂,傷感不已,星夜遣人報知袁紹。紹大驚曰:“不想孫文臺敗於華雄之手!”便聚衆諸侯商議。衆人都到,只有公孫瓚後至,紹請入帳列坐。紹曰:“前日鮑將軍之弟不遵調遣,擅自進兵,殺身喪命,折了許多軍士;今者孫文臺又敗於華雄:挫動銳氣,爲之奈何?”諸侯並皆不語。紹舉目遍視,見公孫瓚背後立着三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紹問曰:“公孫太守背後何人?”瓚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是也。”曹操曰:“莫非破黃巾劉玄德乎?”瓚曰:“然。”即令劉玄德拜見。瓚將玄德功勞,並其出身,細說一遍。紹曰:“既是漢室宗派,取坐來。”命坐。備遜謝。紹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於末位,關、張叉手侍立於後。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着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後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願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衆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衆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巨鍾,立於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衆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衆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衆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後人有詩讚之曰:“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鼕鼕。雲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曹操大喜。只見玄德背後轉出張飛,高聲大叫:“俺哥哥斬了華雄,不就這裡殺入關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時!”袁術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曹操曰:“得功者賞,何計貴賤乎?”袁術曰:“既然公等只重一縣令,我當告退。”操曰:“豈可因一言而誤大事耶?”命公孫瓚且帶玄德、關、張回寨。衆官皆散。曹操暗使人齎牛酒撫慰三人。卻說華雄手下敗軍,報上關來。李肅慌忙寫告急文書,申聞董卓。卓急聚李儒、呂布等商議。儒曰:“今失了上將華雄,賊勢浩大。袁紹爲盟主,紹叔袁隗,現爲太傅;倘或裡應外合,深爲不便,可先除之。請丞相親領大軍,分撥剿捕。”卓然其說,喚李催、郭汜領兵五百,圍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先將袁隗首級去關前號令。

卓遂起兵二十萬,分爲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里。軍馬到關,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扎住大寨。卓自在關上屯住。

流星馬探聽得,報入袁紹大寨裡來。紹聚衆商議。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敵。”紹乃分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孫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操引軍往來救應。八路諸侯,各自起兵。河內太守王匡,引兵先到。呂布帶鐵騎三千,飛奔來迎。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先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衆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衆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張飛拍馬趕到關下,關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紹遂移檄孫堅,令其進。

第六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一章 搶先註冊第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七十一章第八章 少年魏延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七十章第91章 上第三十一章 大風將起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八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八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下第四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八十八章第二十八章 鬥智陳宮3第六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二章 新生命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五章 技驚羣英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四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五章 南陽之戰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七十六章第一章 人死如燈滅第二十章 歷史真相第五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十七章 梟雄之淚第二十一章 歷史真相續第八十章第六十八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鬥智陳宮1第三十章 血戰濮陽續第三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三十章 血戰濮陽續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上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五章 得名鬼才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第十一章 搶先註冊第二十章 歷史真相第七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四章 心理安慰第八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四章 劉備來投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二十章 歷史真相第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歷史真相續第八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七十四章第九十章第八十四章第二章 新生命第四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三章 許都故事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
第六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十一章 搶先註冊第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七十一章第八章 少年魏延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四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七十章第91章 上第三十一章 大風將起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八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八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下第四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八十八章第二十八章 鬥智陳宮3第六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二章 新生命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六章第二十五章 技驚羣英第八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四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八章第三十五章 南陽之戰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七十六章第一章 人死如燈滅第二十章 歷史真相第五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十七章 梟雄之淚第二十一章 歷史真相續第八十章第六十八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七十七章第五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鬥智陳宮1第三十章 血戰濮陽續第三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三十章 血戰濮陽續第五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上第八十五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五章 得名鬼才第四十章 家中授徒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第十一章 搶先註冊第二十章 歷史真相第七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四章 心理安慰第八十五章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章第六十九章第三十四章 劉備來投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二十章 歷史真相第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一章 百密一疏第三十九章第二十一章 歷史真相續第八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七十四章第九十章第八十四章第二章 新生命第四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三十三章 許都故事第六十二章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