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赴港交流訪問

2008年8月30日,香江。

一大早沙田大會堂外就齊聚了數千民的香江市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燕京奧運會內地金牌運動員的到來。

“哇,人真的好多啊!”

剛一到沙田大會堂門口,葉欽身邊跟着的一個小個子就忍不住大聲感嘆道。

“真的很多人啊!”

葉欽看着大會堂門外的衆多觀衆,一時間也是完全沒有想到今天竟然會有這麼多人到來。

“葉欽,等會估計你是最受歡迎的一個。”站在葉欽身邊穿着國家隊隊服的小個子再次笑着說道。

“周哥,你也一樣,待會該不會有人要上臺和比一場拳擊吧。”

葉欽笑着回答道,站在他身邊的小個子不是別人,而是今年燕京奧運會男子48公斤級的拳擊冠軍周世民,他是中國第一位拳擊奧運會冠軍。

“肯定不會。”周世民笑了笑,又看了看葉欽,“葉欽,你也是第一次來香江。”

“嗯,還真是第一次。”葉欽點了點頭。

周世民笑了笑,“我還以爲你上一屆奧運會就來過了呢,在我印象裡感覺你都已經成名好久了。”

“周哥,我可比你還小好幾歲呢。”

葉欽聽周世民說得有趣,連連搖了搖頭,這幾天作爲燕京奧運會來港的成員之一,其他人沒有多熟悉,反而是和周世民這位開朗的拳擊運動員熟悉了。

他對於香江有些陌生,這一次還是第一次過來,早聽說過了很多關於香江的事情,少年時代在老家還通過電視看過一些港片,記憶似乎就一直停留在了那裡。

真正來到香江之後,發現確實很多曾經看過的影視畫面還是能夠和記憶之中的港片對照上。

只是那時候覺得特別高大上的大都市,現在置身其中未免會覺得侷促一些。

比如雖然高樓林立,但街道之間還是比較緊湊,酒店的房間同樣如此,想到這些大概也能夠理解香江寸土寸金的概念。

葉欽也能理解周世民說感覺他出名好久的意思,他在上屆奧運會結束後,拿到的是200米第六名,雖然在當時成績已經足夠顯耀,但作爲金牌軍團他並不是其中的一份子。

而之後的幾屆世錦賽的突出表現,一直和香江這邊關聯不大,再加上訓練和比賽,時間一直很緊湊,也沒能夠來一次香江。

“對了,我聽團長說,你到時候不和我們一起回國嗎?”周世民想起這次交流之行,朝葉欽問道。

“嗯,等後天我就直接從香江直飛去洛桑。”葉欽點了點頭,“其實要不是這次交流團,我在奧運會之後就應該去比賽了。”

“你這真是,剛比完奧運會,這麼心急又參加比賽。”

“今年參加的比賽其實還是比較少吧。”

葉欽笑着說道,今年除了奧運會之外,他參加的田徑賽事一直不多,現在奧運會結束,他也能夠放下心來,去參加其他比賽。

遠的不說,奧運會結束之後的蘇黎世黃金聯賽和英國的蓋茨黑德大獎賽他就錯過了。

現在能夠等的,只有9月初在洛桑進行的超級大獎賽。

田徑比賽到了八九月份,其實已經算是比較尾聲,可參加的比賽不算特別多,但包括尤塞-博特,阿薩法維爾和傑森-蓋比這些運動員,現在已經在比賽,他在國際田聯的排名如果不想掉得太厲害,這段時間,還是要把握一些參賽機會,給自己刷刷分。

至於說現在……

對於每一屆奧運會之後,奧運會代表團都會赴港澳進行交流訪問,這一點葉欽此前瞭解的並不多,不過這些天在代表團內倒也知道了一些情況。

首先,代表團訪問港澳是受到兩個特區政府及奧委會的邀請,應邀前往。其次,在每次港澳代表團到訪後,團長都會提到,此次到訪是要“傾情彙報港澳同胞對內地體育事業和體育健兒的關心和支持,與港澳同胞共同分享奧運會的榮耀和歡樂。”

之所以會有後面這個說法,主要港澳同胞對於內地體育事業有過極爲重要的支持。

1984年10月,香港富豪霍英東捐贈一億港元設立“霍英東體育基金”。“霍英東體育基金”獎勵每屆奧運會的中國金牌得主一枚重1000克的純金金牌和8萬美元,獎勵奧運會中國銀牌得主重250克的金牌和4萬美元,獎勵奧運會中國銅牌得主重150克的金牌和2萬美元。

實際上,霍英東還會根據每屆奧運會的不同情況而爲中國選手增加獎金。如2000年悉尼奧運會,“霍英東體育基金”向中國運動員頒發了240萬美元獎金,但到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霍英東體育基金”就頒出獎金3259萬港元,就連中國女排的替補球員也獲得了50萬港元的獎勵。

這筆獎金對於頂級熱門項目的運動員,像葉欽和劉陽宇來說,並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些冷門項目的運動員,卻是除了國家隊和各級省隊市隊之外,最重要的一筆獎金,對於改善大家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能夠對於後來者起到一個激勵的作用。

而且,這次來港,除了霍先生的體育基金之外,另外一位曾憲梓先生,也準備成立一個體育基金會,用於支持中國的體育事業。

捐贈的金額是一億港幣,分別用於獎勵燕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和8年後的里約奧運會,單獨是這一屆燕京奧運會的金額就超過了2516萬港幣。

這些錢對於整個中國體育事業發展來說,談不上是什麼特別大的數目,但拳拳支持中國體育之心,卻是溢於言表。

另外一方面,赴港交流奧運代表團還具有統戰意義,增強港澳人民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凝聚力。

這些內在意義對於葉欽來說,不是他此時需要在意的,但當他出現在沙田大會堂引起全場香江市民的呼喊和掌聲時,還是讓他覺得自己這一趟的香江之行還是非常有意義。

四年前赴港交流代表團的核心人物是劉陽宇,四年之後是葉欽,兩屆代表團裡的兩位田徑運動員,也讓人看到了中國在田徑項目上的異軍突起。

在沙田大會堂先是幾名重量級運動員和現場觀衆分享了一番奪冠心情之後,很快開始了今天的交流重要項目——向觀衆表演和現場的觀衆一起玩遊戲。

今年25歲在燕京奧運會男子佩劍個人賽中奪金的種曼示範擊劍戰術的英姿,看得觀衆連連叫好。接着女子射擊25米運動手槍冠軍陳瑩連同女子10米氣手槍冠軍得主郭文君等手持道具手槍,透露瞄準秘訣,並擺出美豔神槍手姿態與觀衆合影時,更是令人雀躍。

之後由三名舉重冠軍組成的金牌隊伍,對着八名現場觀衆進行拔河比賽。金牌隊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不敵八名觀衆,最後,男子舉重85公斤級冠軍陸勇把現場一名體重達90公斤的男觀衆舉起,展示大力士的實力,挽回了金牌組的顏面。

全場的高潮部分則是最後的短跑比賽,周世民最終沒有上場和觀衆進行一場拳擊“友誼賽”,反而是葉欽和幾名現場幾名男女觀衆,進行了一場室內的四十米短跑比賽。

只是比賽的方式是葉欽用單腳跳,而幾名觀衆則全力奔跑。

最終的結果依舊讓現場的市民大開眼界,葉欽儘管一隻腳,還是贏了上場一起比賽的幾名觀衆。

第十一章 越跑越快?第六十章 遷怒(上)第五百零七章 即將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阿薩法和傑森-蓋比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多看一眼第五百一十六章 沒有料到第一百九十九章 200米複賽進行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二次個人最佳第四百六十三章 教練討論第二十七章 項目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對手第五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全家動員(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個月第二百七十七章 對手和朋友第五百四十八章 羅馬站黃金聯賽第三百零四章 去看一場400米的比賽第五百零二章 百米第二輪第五百一十一章 頒獎第三百五十五章 百米訓練第二百零六章 200米決賽(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自己而跑第一百五十九章 理念差別第二百五十二章 以你爲榮第二百二十四章 背後的討論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超晉級半決賽第五百七十章 留下記錄第二百二十五章 訓練開始(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隊內競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怕只是進步一點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項紀錄(上)第七十一章 訓練計劃調整第二百零一章 半決賽賽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場亞洲大獎賽第三百四十章 全運會400米冠軍第十九章 跑吧,葉欽!第五百三十八章 提名第七十五章 選送資格(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作的橋樑第五百二十六章 洛桑超級大獎賽第一百二十二章 獎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開始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賽前熱身第八章 體育課第八十八章 家訪(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2007,德國三場室內田徑賽第四百六十六章 歷史第三第四十五章 走什麼樣的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2005全國室內錦標賽第二百四十七章 劉陽宇和記者第二百零三章 牽動衆人心(上)第二百三十章 即將成型的團隊和2005(二)第一百八十章 世青賽男子200米決賽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到燕京第四百九十一章 絕對的信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榜樣第三百一十九章 劉陽宇奪冠第一百七十七章 教練,你好久沒有給我做營養餐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項紀錄(上)第二百八十章 紐約大獎賽200米大戰(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4×400米預賽第二十一章 經驗不足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城會400米大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尤塞-博特第二章 錄取通知書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10(大章)第五百六十章 還有200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練,你等我拿全國冠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一個世界紀錄第二百三十章 即將成型的團隊和2005(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青年紀錄還差了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熱淚盈眶第三百四十六章 2006第二百九十一章 200米第一槍第四百一十章 黃金聯賽奧斯陸站第二百八十七章 搭檔第二百四十四章 賽程調整第九十六章 賽後反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要辜負了跑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棟房子的獎勵第五百五十一章 綢繆第四百三十四章 打賭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畢業了!第一百零八章 早起的聶方平第四十七章 超距離跑第四百一十六章 險勝第三百六十三章 剩下的三場大賽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畢業了!第四百三十章 死而無憾第二百二十一章 睡懶覺當訓練第二百零六章 200米決賽(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歷史第53位第五百六十四章 400米半決賽第三百一十五章 榮耀世界 (萬字大章)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七十三章 紐約站跑200米第四百七十八章 “好運燕京”田徑公開賽第三百三十八章 全運會第一次亮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格羅塞託
第十一章 越跑越快?第六十章 遷怒(上)第五百零七章 即將開戰第四百六十八章 阿薩法和傑森-蓋比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多看一眼第五百一十六章 沒有料到第一百九十九章 200米複賽進行時第三百四十三章 第二次個人最佳第四百六十三章 教練討論第二十七章 項目選擇第一百九十五章 老對手第五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全家動員(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個月第二百七十七章 對手和朋友第五百四十八章 羅馬站黃金聯賽第三百零四章 去看一場400米的比賽第五百零二章 百米第二輪第五百一十一章 頒獎第三百五十五章 百米訓練第二百零六章 200米決賽(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自己而跑第一百五十九章 理念差別第二百五十二章 以你爲榮第二百二十四章 背後的討論會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超晉級半決賽第五百七十章 留下記錄第二百二十五章 訓練開始(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隊內競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怕只是進步一點點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項紀錄(上)第七十一章 訓練計劃調整第二百零一章 半決賽賽前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場亞洲大獎賽第三百四十章 全運會400米冠軍第十九章 跑吧,葉欽!第五百三十八章 提名第七十五章 選送資格(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作的橋樑第五百二十六章 洛桑超級大獎賽第一百二十二章 獎金第四百二十八章 開始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賽前熱身第八章 體育課第八十八章 家訪(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2007,德國三場室內田徑賽第四百六十六章 歷史第三第四十五章 走什麼樣的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2005全國室內錦標賽第二百四十七章 劉陽宇和記者第二百零三章 牽動衆人心(上)第二百三十章 即將成型的團隊和2005(二)第一百八十章 世青賽男子200米決賽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到燕京第四百九十一章 絕對的信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榜樣第三百一十九章 劉陽宇奪冠第一百七十七章 教練,你好久沒有給我做營養餐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項紀錄(上)第二百八十章 紐約大獎賽200米大戰(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4×400米預賽第二十一章 經驗不足第一百三十九章 五城會400米大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尤塞-博特第二章 錄取通知書第三百八十五章 破10(大章)第五百六十章 還有200米第一百二十三章 教練,你等我拿全國冠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一個世界紀錄第二百三十章 即將成型的團隊和2005(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青年紀錄還差了點第三百一十七章 熱淚盈眶第三百四十六章 2006第二百九十一章 200米第一槍第四百一十章 黃金聯賽奧斯陸站第二百八十七章 搭檔第二百四十四章 賽程調整第九十六章 賽後反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要辜負了跑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棟房子的獎勵第五百五十一章 綢繆第四百三十四章 打賭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畢業了!第一百零八章 早起的聶方平第四十七章 超距離跑第四百一十六章 險勝第三百六十三章 剩下的三場大賽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畢業了!第四百三十章 死而無憾第二百二十一章 睡懶覺當訓練第二百零六章 200米決賽(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歷史第53位第五百六十四章 400米半決賽第三百一十五章 榮耀世界 (萬字大章)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七十三章 紐約站跑200米第四百七十八章 “好運燕京”田徑公開賽第三百三十八章 全運會第一次亮相第一百六十四章 格羅塞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