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被坑的定國候

你說因爲多大點事呀,竟然在朝堂上鬧騰了一上午,這滿朝官員沒事幹了吧。抓着點事情就不放手了。

而圍繞這件事情中心的關鍵人物,穆府小郎君,如今在府上同他親孃撒嬌呢。一聲聲的哎呦着。嘴巴里面早把池家的列祖列宗叫過來招呼幾百遍了。

再說另外一個主要人物,人家做的事情就比較上檔次了,至少比那罵人的穆家小郎君上檔次的多。

華晴芳昨夜忙了大半夜,如今在府上補眠呢,不過睡覺之前吩咐過,讓魯二叔等人盯着昨夜在鳳仙閣裡面的尋歡客,誰家府上只要敢弄出來點讓人膈應的閒話,就大張旗鼓的把錦旗給送過去。

特別交代,逢人就說這家府上的郎君,對教坊司這等去處很是擁護,捧場的常客。是繼穆府小郎君之後,又一人才,另類報國。

不到中午錦旗已經送出去十幾面了。要知道能上朝的官員纔多點呀,大多數的官員,別看是京官,一樣不能每天看到他家神聖的聖人陛下。

上班時間吹吹牛很正常嗎,談資就是昨日驚心動魄的場面。多好呀。親眼所見呀。跟着屬下,同僚說的那個活靈活現。

可以說是他在外面吹,府裡就有人給他夫人送錦旗。順便人家芳姐還讓魯二叔調查的清清楚楚的,他家郎君捧的是哪位藝妓的場子,同時跟這位官員,或者才子一樣看重這位藝妓,堪稱有連襟之宜的官員,才子有幾位。

基本上就是人家能挖到的黑歷史都在送錦旗的時候給抖落了一遍。順便說吐露的來一句,他家郎君是捐精報國的表率中的表率。

別說魯二叔效率高。一夜之間這些全搞定。誰讓他家主子是個內宅婦人。輕易用不到咱們魯二叔這個外院管事呢,再加上魯二叔本就是市井出身,在京城這幾年沒事的時候光收集這些花邊新聞了,結交的更是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閒來無事的魯二叔沒事都是跟這羣人一起吹吹小牛皮的主。

就不知道還有能用上的一天。是英雄就有用武之地呀。

造成的效果就是總有幾個忍不住的,總有幾個孃家比較有底氣的。總有那麼幾個憋不住火的內宅夫人做出了讓人很側目的反應。

鳳仙閣一個上午被人砸了好幾場了。從開業大概就沒有如此熱鬧過。

**子哭的一張臉花了又花,拍着大腿坐在外面叫喚:‘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呀,這是不給人留活路了呀。’

裡面的一羣姑娘反應就什麼樣的都有了。這種營生還真就沒有幾個是特別有歸屬感的,大多數趴在二樓的欄杆上看熱鬧。

別看人家華晴芳在補眠,外面想傳她閒話的人,定然比她還不好過。

只有池二郎。這個在宮裡面當差的,雖然不是跟着那些大臣們一起上朝議事的。可他是在外面保護宮安危的。

作爲一個四品武官二等侍衛,朝堂裡面發生的事情當真是明明白白的。

鬧到最後,池二都有點懵了,真沒想整這麼大呀。世界在他眼前詭異的扭開了一個大洞呢。

一同當值的同僚看着池二更是各種心思都有。眼光相當的詭異,一起同僚這麼長時間了,竟然不知道這池二還有這等本事。能讓整個朝堂都沸騰起來。

沒看到嗎,都要午時了。裡面的人還沒有出來一個呢。這還真是一個惹不起的主,能說這池二厚道,往日裡從來沒有跟他們這幫兄弟一般見識嗎。

池二郎雙手摩挲一把臉,都不知道自己此刻算是什麼心情,也不知道當初老岳父娶如今的小繼母的時候,是不是跟他一樣的心情木然。

至於這件事情怎麼收尾,池二郎真的就不敢想了。能不能收,那都不是他說了算的,話說他真的不過是跟個四品的御史通融一番而已呀,沒辦啥大事呀。

裡面的大臣跪了大小十幾個,沒法子馮老御史這個官職實在是得罪人的很,如今能有十幾個站出來求情的,已經是意料之外了。

要知道馮老御史最後那句話,聖人別說是把他拖出去,就是直接砍了那都是一句話的事情。

皇權時代,就這麼不說理,爲國爲民的時候那也是要把皇權放在衆人利益之上的。

老御史從接過那張紙就知道自己肯定有今天。意料之中的結果,倒也不太意外。

只是可嘆這份見識,這份認知,不是他老人家自己悟出來的,是個小丫頭一語道破的。

聖人含怒的看向下面的一衆大臣,對於昨夜鳳仙樓裡面發生那點浪花都激不起來的小事,能讓他的朝堂亂成這樣相當的震驚。簡直就是豈有此理。

就這樣發作了馮老御史,史書上將來不好看,若是不發作了這匹夫,實在是有損自己的威嚴,從來沒有受到過如此挑釁呀。挑釁的不光是他這個聖人,還有他的祖宗,還有前朝的當權者們。這老御史簡直就是再跟殷商以後所有的陛下作對呀。

頭一遭。歷史上頭一遭。咋就讓他給碰上了呢,聖人都覺得糟心,有這麼一個御史糟心,碰上這麼一個事情糟心。那麼多的聖人都收過這個銀子,怎麼就到了他這裡收不得呢。想不通的很。最糟心的是滿朝的文武反對的一點都沒到點子上。愣是沒壓過那老御史。他大梁朝還是卻人才呀。

一身的王八之氣散發出來,下面的朝臣一個大氣都不敢出。

外面的池二同當值的同僚,正在焦急什麼時候才能散朝的時候,看到京城此刻應該賑災在外面當值的巡城二等侍衛吳興,滿腦袋大漢的隨着他的上官京九門巡查使進宮了。

人家吳興還捎帶驚恐的看了一眼池二。弄得池二二郎一腦門子霧水,這又怎麼了。池二就不知道吳興看到他如今就雙腿發抖。這池二惹不得呢。

小太監傳給大太監,大太監看看沉默中的朝堂,在冷凝的陛下耳邊低語幾聲。

可惜滿朝文武沒人敢擡頭窺探陛下的天顏。不然定然會覺得事情更精彩了,陛下那臉上震驚,震怒,難以置信,夾雜一起,讓老太監腿都軟了,陛下您這是個什麼意思呀。

聖人摸摸額頭:‘這事容後再議。好了先下朝吧。馮老御史也先退下。’意思就是饒了這個老匹夫。

老御史叩謝皇恩。真的是天威難測,今日裡竟然還能全須全尾的回府去。

杜老丞相也算是個清流,是跪在地上給老御史求情一派的。雖然不認爲老御史對這種事情有什麼可小題大做的,可作爲丞相,他就得給老御史求情。

華二老爺上前幾步,扶起自家老爹。他都有點吃不消呢,別說了跪了小半天的老父親了。就是站上小半天也夠自家老父親受的。

老尚書起身,斜眼看到自家兒子,糟心,很糟心。若不是實在有點身體不爭氣,老尚書都想現在就把兒子的手給甩開。

華二老爺不等老尚書甩人呢,直接放開手。去攙扶自家夫人的祖父了。這時候老尚書還真就不能說什麼,畢竟方纔這老御史爲了兒子的閨女多賣力呀。老命差點搭上。兒子孝順點也沒什麼。

老御史看到華二,說實話也不順眼,那就不是糟心能形容的,人家生的閨女頂多要銀子,搭點陪嫁。

他華二本事呀,生的小娘子要命呢,往後對於這華家,老御史肯定有多遠躲多遠。

好在這華二扶起老御史還知道去扶邊上的杜丞相,沒讓老御史噁心多久。

衆人拱拱手,有些話不需要說的太明白,老御史對於這些求情的大臣,也沒有什麼可客氣的,有的時候在那個位子上,就得做這個位子上的事情。無所謂交好與黨派。

比如杜老丞相,今日他若是看着聖人當庭斬殺御史不阻攔,明日他的丞相肯定就做不下去了。

至於華府的人,老御史就跟糾結了,沒有他們哪裡有今日的是非呀。

人家活動活動腿腳就走人了。御史嗎本就是孤臣。

剩下的大臣到都是客客氣氣的。就連那穆老國公也能同老尚書皮笑肉不笑的客氣兩句,維持表面那點面子。

只有一人,那定國侯,竟然是沒有一人搭理的。

華老尚書這邊就罷了,這定國候不護着他家孫女婿,理他作甚。

至於另外穆老國公一派,人家不理定國候倒也正常,畢竟是定國侯府同穆國公府之間的矛盾嗎,

還有一些跟着些官員,本事就攙和不到這裡,比如武將們,自始至終人家就沒怎麼說話,他們是保家衛國的。

穆國公老頭的孫子教導的不好,用着等方式侮辱他們這些康強打仗的,有文人在那裡口誅筆伐呢,不缺他們這點力量。

至於定國候在武將看來這人搭理不得,沒有尿性,那池二就再怎麼地,再怎麼不承認,作爲你池家子孫,你定國候也要護上一護。

定國候沒有這麼做呀。所以武將們看不起他。

至於那些文臣,理還不如不搭理呢,一句話人家能說出來三四個意思,所以說一場大朝會下來,定國候灰溜溜的回府了。

他定國候什麼時候在京城竟然如此不濟了。混的是一日不如一日。

再有就是今日朝堂上的衆人,誰不知道那定國候府的池二郎呀。比那定國候可是有擔當多了。至少這池二如今在朝堂上的名聲要比定國候響亮的多。

這個池二還連面都沒有露一下,不過是腳踹那穆老國公的孫子幾腳。所以說踩着人上位,那真是比走尋常路容易多了。

池二如今在京城火呀,這些大臣們有的還沒有出宮門呢就知道外面的熱鬧了,聽說此刻的定國候裡面等着給池二送禮的人多了。就怕池二郎一個高興,給他們府上也送面錦旗過去,後院失火這種事情,誰也預料不太好不是。

華老尚書知道以後,撓着腦門,跺着腳丫子,指着華二老爺:“孽子,孽子,你個孽子。”

華二老爺一聲都不敢哼,愣是頂着壓力聽着華老上書發脾氣,天知道跟他真沒有什麼關係,他才下朝,還什麼都沒有做呢,到現在爲止,還沒看到自家閨女被嚇成啥樣了呢:‘父親息怒,兒子這就去定國候府看看芳姐。兒子定然要好生的教導與她。’

華老尚書:‘啊呸,你還敢去定國侯府,你還嫌外面的傳言太好聽是吧。還有呀,別以爲我不知道你那心思怎麼轉的,你還教育她,她別來繞繞你就不錯了,我華府怎麼就出了這麼一個禍害。’

華二老爺那是相當不願意聽的:“父親,您怎麼能如此說,芳姐自幼喪母,兒子難免偏疼了些,可那孩子孝順懂事,從來不讓兒子操心。您如此說,讓孩子聽了會難受的。在說了芳姐多大的孩子,還不抗事呢,現在不定怎麼擔心受怕呢。”

華老尚書再次有失水準,聽着兒子這話都有點抓狂,這些詞就沒有一個能用來形容他的倒黴孫女:“啊呸,你給我歇着吧,她因爲這點事難受,她會擔心受怕,你有多認識你閨女呀,你個蠢貨呀,好生的在府上給我呆着,還有弄好你那園子,讓人看好了,一直到聖人讓人過來驗證以後,你都不許給我離開那裡半步。”

說完直接讓老管事把兒子給壓到後院去了。真心的懶得搭理這個連自家閨女是什麼人都不知道的兒子。

華老尚書想的不錯呀,他們華府如何,這件事情到底如何發展,聖人對華府,對那倒黴孫女,孫女婿怎麼處理還是要看自家兒子後院的那片田地呀。

現在想來自家兒子先在聖人面前邀功的行爲也沒有錯,至少給華府,給倒黴孫女留了一絲憑仗。不然今日絕對不是如此容易收場的。

話呢說回來,後院的田地到底如何,還是要看看纔算數呀。

一個府裡住着,華老尚書從來沒去過自家那不顧正業的兒子果園去過去過呢,想到這裡華老尚書擡腳就往外走。必須的親眼看看呀,不然睡覺都合不上眼。

別說聖人激動,若是真有如此高產的稻穀,華老尚書同樣激動,民生,民生,靠的就是糧食呀。()

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122章 認清事實第290 一章 文武之別第423章 孩子想爹第167章 凝思第386章 遠行第367章 好男人第486章 自戀第531章 相見歡第369章 亂戰第395章 興家第54章 交鋒第121章 交鋒第213章 心儀第663章 發喪第465章 阿福成親第255章 不過是表叔第366章 勾引第172章 粗暴處理第283章 通房第112章 痞像出現第171章 表親第339章 上套第94章 隨行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126章 羣夥八卦第551章 亂戰第391章 醉了第63章 後悔第151章 相聚第190章 夫妻夜話第585章 蹬鼻子第456章 隔空點穴第103章 嚇死活該第680章 尾聲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450章 小性兒第106章 致富第一步第56章 表叔第599章 攻略老尚書第624章 夫貴妻榮第441章 矛盾第234章 量媒第107章 這都不叫事第628章 強勢入住第166章 解惑第273章 追節第525 留芳第552章 公公宣言第558章 拒之門外第640章 震撼第124章 都是人才第448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73章 姨婆第105章 情誼深第636章 看人跳坑第120章 敗家二代第302章 心灰第376章 舉賢第564章 定國候的正確使用方法第137章 煩惱第645章 早教第235章 禁足第497章 自我厭棄第221章 春宴第565章 風骨出現第222章 移花接木第13章 面目第59章 妻妾第61章 夜話第583章 出戰第645章 早教第575章 武將是打出來的第104章 雷山第622章 砸暈了第229章 攻勢第40章 父女第446章 舌戰第594章 收驚第502章 二郎教妹第673章 匆匆經年第184章 效仿第249章 祖宗與祖父第69章 對簿第296章 新婚那點事第433章 產子第635章 挖坑第544章 發火第208章 開導第232章 震撼第671章 撿到了第421章 英雄第287章 出嫁前第662章 做出來的心機第494章 暴躁了第530章 路上第518章 嘚瑟第79章 硬氣第85章 心寬體胖第162章 詢子
第360章 夫人英明第122章 認清事實第290 一章 文武之別第423章 孩子想爹第167章 凝思第386章 遠行第367章 好男人第486章 自戀第531章 相見歡第369章 亂戰第395章 興家第54章 交鋒第121章 交鋒第213章 心儀第663章 發喪第465章 阿福成親第255章 不過是表叔第366章 勾引第172章 粗暴處理第283章 通房第112章 痞像出現第171章 表親第339章 上套第94章 隨行第493章 人情通達第126章 羣夥八卦第551章 亂戰第391章 醉了第63章 後悔第151章 相聚第190章 夫妻夜話第585章 蹬鼻子第456章 隔空點穴第103章 嚇死活該第680章 尾聲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450章 小性兒第106章 致富第一步第56章 表叔第599章 攻略老尚書第624章 夫貴妻榮第441章 矛盾第234章 量媒第107章 這都不叫事第628章 強勢入住第166章 解惑第273章 追節第525 留芳第552章 公公宣言第558章 拒之門外第640章 震撼第124章 都是人才第448章 上趕着不是買賣第73章 姨婆第105章 情誼深第636章 看人跳坑第120章 敗家二代第302章 心灰第376章 舉賢第564章 定國候的正確使用方法第137章 煩惱第645章 早教第235章 禁足第497章 自我厭棄第221章 春宴第565章 風骨出現第222章 移花接木第13章 面目第59章 妻妾第61章 夜話第583章 出戰第645章 早教第575章 武將是打出來的第104章 雷山第622章 砸暈了第229章 攻勢第40章 父女第446章 舌戰第594章 收驚第502章 二郎教妹第673章 匆匆經年第184章 效仿第249章 祖宗與祖父第69章 對簿第296章 新婚那點事第433章 產子第635章 挖坑第544章 發火第208章 開導第232章 震撼第671章 撿到了第421章 英雄第287章 出嫁前第662章 做出來的心機第494章 暴躁了第530章 路上第518章 嘚瑟第79章 硬氣第85章 心寬體胖第162章 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