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 留芳

華二老爺被罰跪祖宗了。老尚書都覺得對不起祖宗,你說前三十年循規蹈矩的兒子,怎麼他就中途串秧了呢。

華家二夫人是知道原委的,都不好意思替他家老爺求情,太折騰了些,太說不過去了些。不爲老公公着想,也該爲了兒女着想着想嗎,老爺如今可不是芳姐一個閨女了呢。

想到他家還在御史位子上坐着的祖父殷殷交代,化二夫人什麼怨言都沒有了。

自從朝廷傳來風聲,要給東郡派遣守備開始,老祖父就開始對孫女各方面的加強性教育了,對孫女的要求很簡單,總而言之,華家爺兩的事情不要參與,華侍郎是個有本事的,芳姐是個心中有數的,不管怎麼折騰,她這個繼母就安穩的在後宅貓着,不要攙和,不要干預。總之虧不了她的一雙兒女。

壓在心裡沒說的是,他家孫女就沒有攙和進去那份分量。看着孫女如今年歲不小了,有兒女傍身,纔沒把這話說出來,掃孫女的臉面。

老御史對於芳姐那是相當糾結的,他老人家這個年歲,早該致仕纔對,就因爲當初那個掉腦袋的上書取締教坊司的事情,他老人家雖然被聖人不喜,在沒有被重用過,可這官位坐的穩妥。平平安安的好些年了。不知道該說是幸還是不幸。

而這些事情都牽扯在一個後宅沒有什麼名氣的婦人身上。讓老人家對芳姐怎麼不忌憚呢。自家孫女那份心計,對上這樣的婦人,根本就不堪匹敵。

化二夫人不懂他家祖父這番心思,可勝在聽話。

心裡一樣想兒子,心說老爺折騰好了。她是看透了,兒子不可能撇下芳姐自己回來,老爺若是能夠把芳姐兩口子鬧騰回來了,兒子也就回來了。

都三年沒看到孩子了,當孃的哪有不惦記的呀。六娘都會喊兄長了,還沒看到親兄弟的面呢。說心裡不怨那是假的。

華二夫人一番心思下來,就看着他家老爺上蹦下攢的折騰了。真是應了那句話。咱家老爺怎麼就越活越回去了呢。還不如初見的時候持重呢。

芳姐還沒回來呢,老尚書就開始發愁了,你說一個抽風的兒子就罷了。再加上一個不定時爆發的小怪物,他老人家到時候l的住嗎。

忍不住感嘆,時也命也,你說二兒子就一個擺弄花草的。愣是能夠在聖人跟前那麼得意,讓他這個老父多多少心呀。

打小就沒對兒子期望過。自然少了些對權謀上的提點,如今二兒子異軍突起。突然就得意了,現在在開始教育權謀之術,他晚了呀。

老尚書覺得自己老了。還是把大兒子給弄回來吧,本就該讓他們小輩的自己去折騰纔是。說起來一手教養大的大兒子,老尚書還是信得過的。

不管老尚書對於孫女孫女婿什麼心思。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而且池二郎這些年把遼東治理的確實不錯。相對其他的郡縣來說,可以說是比較突出的,不管是從私還是從公,池二郎這個守備都要動動了。

再說了池二郎在聖人心裡是掛了號的,聖人心裡記着呢,堪稱簡在帝心。他老人家不過一個六部尚書,想擋道也得掂量一下不是。

既然不能把孫女攔在京城之外,那就要仔細琢磨琢磨,好歹親孫女,總不能出去吃了幾年的沙子,回京城還被人笑話不是。

孫女婿安置不到好的職位,那是他這個當祖父的無能。這個無關喜好,是整個華府的顏面問題。定國侯府可以不在乎臉面,華老尚書不能不在乎這個。

芳姐在遼東雖然對於池二郎的升遷問題,隱隱有些準備,這種事情到底還是要等一卷聖旨的定論的。

年節,池二郎帶着夫人同小舅子還有兒子,去謝大先生府上拜會,給小舅子同兒子的老師送年結禮。

守備大人帶着家眷親自過來走動,對於謝大先生來說也是非常有臉面的事情。難得這兩口子還懂點人事。

五郎帶着外甥恭敬地給謝大先生行禮叩拜。

謝大先生對於五郎那是各種滿意的,這個學生通透,都不用他老人家怎麼費心的。再有那麼一個家世在,將來的成就肯定比他這個先生要高。

再看邊上的小胖子,笑的燦爛的一張胖臉,怎麼看怎麼透着一股子皮懶。

老先生深吸口氣,只希望這小子往後出去少說有他這麼一個師傅纔好。

好歹這遼東的郡守也是個本事的,怎麼管教出來的兒子這麼皮實呢。老先生如今已經拒絕承認這孩子是他老人家教導出來的,子不教父之過嗎,先生肯定排在老爹後面的。

擡擡手“好了都起來吧。”

五郎拉着自家小外甥起來,還要在說些什麼呢,邊上的小胖子就閒不下來了,爬起來就跑“我去先生的院子裡面看梅花。”

老先生臉皮顫抖‘五郎呀,胖哥到底年歲小,身邊還是少不得你這個舅舅照看的。’

五郎低頭應是,趕緊的跟着小外甥的身影追過去了,先生的意思就是看好他後院的梅花,五郎真的聽懂了。

就是池二郎同芳姐也略微撇頭,當做沒聽懂先生的話。繼續笑臉迎人,誰讓自家倒黴孩子就這麼,就這麼能折騰呢。

芳姐對於兒子那真是無奈,別說先生擔心他這裡的梅花,她這個當孃的,對胖哥這個兒子都是處處防備的,被兒子給折騰怕了。

就是池二郎印鑑都被倒黴孩子給折騰過,想起來都是後怕。也虧得池二郎能淡定的把面對的他兒子,那可是當官的印鑑呀,真要是有個好歹,他們一家子流放都不算什麼。

不能說兒子,那隻能說小舅子了。好歹有個長臉的呢,池二郎“五郎同胖哥多成老先生教誨,二郎在這裡拜謝先生。”

芳姐跟這點頭,也不是那麼擡不起頭來,兄弟給力呀“是呢,我家五郎在先生這裡薰陶的一身的好氣質,翩翩少年郎溫潤玉如。一身的名仕風采。”一臉的滿足得意。

這話太通俗了。老先生其實也是這麼認可的,可就是不能自己誇出來呀,知道什麼叫低調嗎。知道什麼叫淡定嗎,知道什麼叫自重嗎。

老先生聽到芳姐這麼自誇,臉都綠了。傳出去他這個弟子算是遭禁了。這些話出自自家人口中,跟出自外人口可不是一個概念。

池二郎“呵呵。都不是外人,夫人是高興五郎在先生的教導下學有所成。難免高興了些。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謝大先生冷哼‘學有所成,成什麼了呀,名仕在意不在形。還差得遠,這話莫要再往外說,也不怕閃了舌頭。’

芳姐黑臉。誇你徒弟那不就是在誇你嗎,亂謙虛什麼呀。

很不要臉的說道“先生爲人謙虛謹慎。纔是名仕之風,小婦人見識短,先生莫怪。”

池二郎真心的不知道爲何自家夫人同這位老先生在一起,總是能碰撞出不一樣的風采。

張嘴半天沒說出來什麼話調節氣氛。

老先生咬後槽牙,好不要臉的婦人,我那是謙虛嗎。一個七歲的孩子,有個屁的名仕風采,你會不會誇呀。

算了跟這個婦人也不是糟心一天半天的了,跟他認真你就輸了。

老先生直接略過芳姐跟池二郎寒暄“說起來老夫前幾日有幸見過新任的郡守大人,胸中溝壑是個人才呀。假以時日定然能大放異彩,爲我東郡百姓之福。大人以爲如何。”

池二郎看看夫人,心裡有點酸,不就是個科考出來的嗎,他池二郎吃虧就吃虧在祖宗餘蔭上了。

當初過來拜見老頭,老頭可是連門都不讓進的,怎麼新郡守纔來,就被這麼恭維呀。老頭做事不靠譜偏見,絕對的偏見。

謝大先生見池二郎臉色變幻不定,心說莫非這郡守同守備之間真的有齷齪,那可真的非百姓之福了。

擡眼看看邊上坐着的守備夫人,這種時候就該有人從中協調一下嗎。

芳姐看看謝大先生,然後一聲不吭的在邊上看笑話。我是那種知情識趣的人嗎,老頭這識人的本事真的不咋地。

謝大先生嘴角緊抿“老夫不才,不知道守備大人同郡守大人之間是否有什麼誤會,老夫願做個和事老,不知道守備大人什麼時候方便,老夫設宴還請守備大人賞臉。”

這老頭爲了東郡的未來,也算是放下了臉面,這都成。

池二郎“先生誤會了,本官同郡守大人相合的很,怎麼會有誤會呢,更何況本官也不是因私費公之輩,先生該知道本官爲人才是。”

謝大先生凝眉,這是不給面子呀“是老夫魯莽了。”

池二郎苦笑,這老頭還真是夠操心的“先生真的誤會了,二郎對郡守大人推崇的很,年歲不大,卻做事紮實,務實肯幹,這樣的才幹,人品,處處都讓二郎推崇。”

謝大先生跟着點頭,接觸那麼幾次,這位郡守大人卻是如此人品“守備大人心胸寬廣,是老夫狹隘了。”

池二郎“關心則亂,先生也是爲了東郡,作爲前任東郡郡守,二郎才該替東郡的百姓,謝過先生爲百姓多方籌謀纔對。”

芳姐聽着不是滋味,說的都是什麼呀,太官方了,大過年的走親戚有這麼走的嗎。

看看謝老頭花白的鬍子,還有佈滿了溝壑的老臉,人家一個大先生,給自己兒子當幼兒班老師了,這裡面的面子那就不是一般的大。

老頭雖然看不上自己,可對得起自己身上這麼點血脈了。說起來她也是佔了外祖母的光了。做人不能不知道好歹。她華晴芳也不是一個光佔便宜的。

把兩口子私下的打算說出來“先生同夫君一片拳拳之心。實在不該如此客氣纔是。我們夫妻今日過來,一來是年節降至,給先生問好,二來嗎,小婦人同夫君手上有些書卷,知道先生愛好此道,特讓人從京城送過來,只是並非孤本。還望先生莫要嫌棄。”

謝大先生眉眼都是舒展的,臉上的溝壑看着都平了許多‘守備大人同夫人有心了。’說起來守備府裡面能讓他老人家惦記的,那還就是那些書本了。

池二郎“先生若是不嫌棄,本官讓人把書卷送到先生的藏書樓,只當是給先生的年禮。”這份禮送的大。

不管是給他這個先生的,更是給整個東郡的,人說江南之地地傑人靈,才子俊才層出不絕,誰又知道江南之地大家氏族林立,名師多少,藏書多少。這年頭的書珍貴的很。少有拿出來與人共享的。

他老人家這麼大的年歲,對這兩位小輩行禮,那是有點爲難,可這份人情得領。

池二郎把書給謝大先生也是迫不得已,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現在的聖人是不會讓池二郎再變成上一代的定國候,把遼東這個塊底盤扔給池二郎當家底的。

軍事上,新的守備過來,自然要有新的調動。這也是當今盛名之處。國泰民安就不能讓軍權旁落。所以這些年東郡的安定,還是要看下一任守備的本事。池二郎只能做到這裡。

池二郎把這些書留在這裡,可以教化民心,讓東郡多出些人才也算是百年大計。當然了這種事情他一個地方官來做,那是有點作死的。別的不說,上面忌諱這種買名聲的事情。

給謝大先生再好沒有了,本就是教書育人的嗎,他們兩口子不是不想出名,那是很無奈的做了幕後英雄。做好事不讓人知道。權當是給自己一個安心,不枉爲官一任吧。

等到老先生看到十幾箱子的珍貴手抄孤本的時候,還是被兩人給震驚了,跟自己想象中的數量出入太大。這手筆太大了。已經不是人情的問題了。

芳姐心說便宜老頭了,有這些藏書在,想不流傳千古都難,除非在出來一個焚書坑儒的。老先生折腰了,拱手“守備夫婦大義,大義。老夫不及,老夫不及呀”

池二郎“先生大義,成全莘莘學子纔對,這些都是夫人的嫁妝,還望先生擔待,這些名望於女流之輩並非益事。”

謝大先生明白池二郎的意思,不過白得了大把的名聲,簡直就是在送給他功德呀“如此說來老夫受之有愧。”

芳姐“先生當得。”然後指着這些書‘小婦人也是借花獻佛,這些書卷出自華府,段府,謝府,還有馮御史府。“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只是平平的敘述,把書的出處告知而已。。

第342章 霸氣側漏第109章 華二的心第211章 花燈會第50章 桂花第206章 肺腑第117章 故人來第194章 大伯不是東西第277章 張狂第77章 恬犢第111章 師太過往第296章 新婚那點事第69章 對簿第143章 水無痕第114章 圖財害命第686章 番外第123章 美色可餐第525 留芳第216章 勝負第27章 不容第368章 神補刀第12章 福氣第432章 夫貴妻榮第139章 夜談第367章 好男人第161章 大家庭第233章 捱打第30章 祭拜第61章 夜話第325章 不回頭第76章 相協第165章 影響第480章 蕭牆第81章 莽撞第39章 過度第148章 紫玉蘭第613章 天上掉下個老哥哥第585章 蹬鼻子第607章 波及第311章 別惹我,你惹不起第424章 姐夫小舅子第603章 征服第388章 對比中的發現第647章 對比第144章 口腹之慾第519章 少要狂第278章 腹黑第561章 看熱鬧第435章 事來了第181章 馮二娘子第361章 故友第583章 出戰第377章 有變第415章 收尾第117章 故人來第135章 本來面目第182章 空戰第232章 震撼第676章 結局三姻緣第485章 瞭解加深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89章 無賴招數第112章 痞像出現第131章 男禍第558章 拒之門外第512章 衆叛親離第221章 春宴第355章 嬌女第87章 立足之本第8章 祖母第534章 團聚第462章 寡婦提親第348章 被坑的定國候第595章 解禁第209章 由來第668章 在恩第593章 翻天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177章 思慮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256章 世兄變世叔第449章 收徒第188章 評爹第258章 應該很可以第91章 扶額第127章 紅燈記第241章 認親第390章 廖六第331章 閒話第357章 兄弟第471章 闖禍了第213章 心儀第635章 挖坑第561章 看熱鬧第361章 故友第82章 由命第322章 撞衫第196章 一榮俱榮第198章 賞帥哥第416章 團聚第443章 有喜
第342章 霸氣側漏第109章 華二的心第211章 花燈會第50章 桂花第206章 肺腑第117章 故人來第194章 大伯不是東西第277章 張狂第77章 恬犢第111章 師太過往第296章 新婚那點事第69章 對簿第143章 水無痕第114章 圖財害命第686章 番外第123章 美色可餐第525 留芳第216章 勝負第27章 不容第368章 神補刀第12章 福氣第432章 夫貴妻榮第139章 夜談第367章 好男人第161章 大家庭第233章 捱打第30章 祭拜第61章 夜話第325章 不回頭第76章 相協第165章 影響第480章 蕭牆第81章 莽撞第39章 過度第148章 紫玉蘭第613章 天上掉下個老哥哥第585章 蹬鼻子第607章 波及第311章 別惹我,你惹不起第424章 姐夫小舅子第603章 征服第388章 對比中的發現第647章 對比第144章 口腹之慾第519章 少要狂第278章 腹黑第561章 看熱鬧第435章 事來了第181章 馮二娘子第361章 故友第583章 出戰第377章 有變第415章 收尾第117章 故人來第135章 本來面目第182章 空戰第232章 震撼第676章 結局三姻緣第485章 瞭解加深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89章 無賴招數第112章 痞像出現第131章 男禍第558章 拒之門外第512章 衆叛親離第221章 春宴第355章 嬌女第87章 立足之本第8章 祖母第534章 團聚第462章 寡婦提親第348章 被坑的定國候第595章 解禁第209章 由來第668章 在恩第593章 翻天第434章 舅舅外甥第177章 思慮第108章 老爹特供第256章 世兄變世叔第449章 收徒第188章 評爹第258章 應該很可以第91章 扶額第127章 紅燈記第241章 認親第390章 廖六第331章 閒話第357章 兄弟第471章 闖禍了第213章 心儀第635章 挖坑第561章 看熱鬧第361章 故友第82章 由命第322章 撞衫第196章 一榮俱榮第198章 賞帥哥第416章 團聚第443章 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