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李勣謀算

英國公李勣派人前來?

廳內諸人先是面面相覷,繼而不約而同緊張起來,心臟瞬間繃緊。

難不成是李勣終於要亮明立場了?

沉默少頃,長孫無忌沉聲道:“將人請進來。”

“喏。”

書吏退去,須臾,一員英姿筆挺的青年武將大步而入,先是朝長孫無忌見禮:“末將李元道,見過趙國公。”

繼而又向在座一衆關隴大佬施禮:“見過諸位尊長。”

衆人齊齊頷首。

長孫無忌擺擺手,溫言道:“毋須多禮,不知英國公派你前來,所爲何事?”

李元道站在廳中,雙腳微微分開,一衆大佬環伺之下面不改色,鎮定自若道:“大帥有令,如今時值春耕,關中卻一片蕭條、烽火連天,故而將會開放潼關,引關外流民入關中,由官府予以疏導、安置,協助關中百姓進行春耕。民以食爲天,若耽擱春耕,致使田園荒廢、餓殍遍地,天下之怨也。”

廳內諸人紛紛精神一振。

春耕?

關李勣屁事!

那廝雖然是宰輔之首,但是自從上位那一日起,根本不理朝政,將一應權力盡皆下發,諸多朝政事務皆由三省六部實質辦理。遇有需請示之事,上報李勣,李勣轉手呈遞李二陛下定奪,再將批奏下發三省六部,一切尊奉皇帝旨意行事。

可以說,古往今來他這個宰輔之首當得最爲輕鬆,說是不攬權,實則不願蹚進李二陛下削弱打壓門閥這趟渾水……

如今統轄數十萬大軍駐留潼關,距離長安近在咫尺卻不肯回京,反倒擔憂起民生來了?

所以,這番話語必定另有深意。

長孫無忌略作沉吟,不答,反問道:“英國公駐留潼關,可以封鎖關隘,只許進、不許出?”

爲何東宮與關隴對於李勣之立場摸不清?

就是因爲李勣引大軍迴歸關中之後,馬上駐守潼關,隔絕內外。偏偏又准許關外各地的門閥軍隊進入關中,看似對關隴暗中支持,卻又不準關內有一人一馬出關……

李元道淡然道:“關中兵變,大戰練練,潰兵無數。大帥之所以封鎖關隘不準一兵一卒出關,是爲了避免亂兵出關之後擄掠地方、危害百姓。既然仗在關中打,那麼潰兵便統統留在關中好了。”

長孫無忌又問:“英國公打算何時回京?”

李元道搖頭:“大帥運籌帷幄,吾等哪裡知曉?”

頓了一頓,又道:“或許明日,或許現在,一切皆取決於大帥之決斷。”

……

待到李元道走後,長孫無忌命人重新沏了新茶,呷了一口,環視衆人道:“諸位如何看法?”

宇文士及婆娑着茶杯,蹙眉道:“准許關外流民入關……是否實在暗示吾等,可以再度從各地門閥手中借兵,他不會阻攔?”

賀蘭淹道:“那就是支持咱們咯?”

“哪會那麼簡單?”獨孤覽搖搖頭,道:“李勣此人看似不爭權、不奪利,實則胸有溝壑、謀略深遠,最是不好相與,即便他明確表態支持咱們關隴,亦要多加小心,謹防其使詐,更何況這等含糊之言?”

茲事體大,攸關關隴之生死,誰也不敢隨意視之。

然而李勣就只是派人送來這麼莫名其妙的一番話語,着實讓人摸不着頭腦……

一直沒怎麼發言的令狐德棻開口道:“依我看,李勣還是輕響於咱們的。”

諸人一齊看向他,賀蘭淹問道:“季馨兄何出此言?”

令狐德棻道:“身在廟堂也好,遠在江湖也罷,人生在世,總是難逃一個‘利’字,正所謂‘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古今如是。如若李勣傾向於東宮太子,他能夠得到什麼好處?今時今日,李勣已經是宰輔之首,位極人臣,官職、爵位達到巔峰,他在東宮立下再多的功勞,也不可能再有擢升。而太子登基之後,奉行的還是陛下那一套削弱門閥、扶持寒門的國策,此亦是吾等甘冒奇險施行兵諫之原因所在。關隴如此,李勣身後的山東世家亦是如此。”

說到此處,他頓了一頓,呷了口茶水,或許這兩年幽居府邸潛心著書的確令他眼界洞開,精神境界有所提升,言語之中頗有一種篤定堅信、指點江山之慨:“反過來說,儘管山東世家曾經被咱們排擠出朝堂,但咱們的利益與山東世家的利益是一致的。今日咱們關隴在位,明日或許便是山東世家上位,可一旦太子登基,所有的世家門閥全部完蛋。李勣本身或許無慾無求,可他身後的山東世家豈能眼瞅着陛下駕崩之後太子順利登基?”

子兩漢以降,世家門閥漸趨形成,權勢滔天,時常左右朝局。及至關隴自代北興起,以軍鎮起家,相互聯結、彼此幫扶,將朝政大權盡數攫取,興一國、滅一國,主導着天下大勢。

世家門閥的勢力發展之今日,早已滲透至朝野方方面面,沒有誰是真正能夠脫離門閥從而身居高位。

再是驚才絕豔之人傑,也不可能毫無根基的在門閥壟斷政治資源的情況之下崛起,即便是號稱“門閥乃帝國痼疾”的房俊,若無山東世家、江南士族之默許,又豈能有今日?

李勣亦然。

宇文士及頷首附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咱們於長安起事,猛攻東宮,‘廢黜太子撥亂反正’的口號響徹天下,當時,率軍自遼東回京的李勣卻沿途拖沓,遲遲未能率領大軍回京自持太子……太子心中,豈能沒有芥蒂?今時今日,迫於時局或許忍氣吞聲,一旦太子順利登基,豈能不對李勣予以清算?所以,李勣與其支持東宮,還不如跟咱們一樣另立太子。”

令狐德棻撫掌道:“正是如此!李勣之所以遲遲不歸,引數十萬大軍於潼關坐視長安戰亂,就是想要等着咱們覆亡東宮,另立太子之後,他再率軍回京,一舉定鼎大局!新任太子雖然是咱們扶立,但其心中未必沒有身爲傀儡之牴觸,一旦李勣回京,且表態予以支持,新任太子豈能不欣喜若狂的投奔過去?不僅僅是李勣兵多將廣、實力雄厚,而且李勣是出了名的不攬權,哪個皇帝不想要這樣的宰輔?”

他越說越是亢奮,似乎已經將李勣的心思摸得清清楚楚:“最最重要的是,到那個時候東宮已經覆亡,懸在世家門閥頭頂上的利劍已經不在,李勣以及其身後山東世家的利益得到保障,而覆亡東宮這等惡名卻由咱們關隴門閥揹負,與他全無半點干係!”

經由他這麼一番分析,諸人都連連頷首,覺得大有道理,同時看透了李勣的謀算,紛紛倒吸一口涼氣。

賀蘭淹瞪大眼睛,罵道:“娘咧!這徐懋功也太過陰險了吧?明擺着既想當表子,還要立牌坊啊!”

將覆亡東宮、殘害太子之罪責盡皆推給關隴門閥,讓關隴門閥去承受天下百姓以及後世子孫之罵名,好處卻讓李勣一個人吃得乾乾淨淨。

如果令狐德棻這一番分析便是事實,那麼李勣之陰險已經超出了大家的預料,待到儲君易位、新君登基,便是關隴門閥淡出朝堂、山東世家入主朝堂之時!

也難怪賀蘭淹氣憤填膺,關隴辛辛苦苦損失巨大所攫取之利益,一轉眼的功夫便被李勣兵不血刃的奪走,擱誰也不願意啊!

然而再是氣憤也無用,如今李勣手握數十萬大軍陳兵潼關,但凡關隴敢露出一絲半點不與其合作的態度,李勣便會倒向東宮,甚至乾脆殺回長安,另立太子,扶爲新皇……

說到底,李勣手裡的軍隊足以支撐他的任何野心,只要他想幹,誰也阻攔不了。

宇文士及發現長孫無忌面色陰沉,良久未發一言,好奇問道:“輔機是否認可這等猜測?”

第二百三十一章 童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深意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王幢何在?第九百四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勸諫(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敲一敲這座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君臣(昨晚的承諾,加更!)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奮力一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孫衝 的隱私(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質問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儲位不穩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紈絝子弟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文化入侵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齊王李祐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君臣奏對第4562章 歡度佳節第七百七十章 互爲死敵第六百一十一章 寫給你看!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門閥政治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培育玉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定罪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三千八十四章 忠於陛下第4660章 了卻此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存亡之際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五十八章 蒸汽之力第七百五十七章 尉遲二少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九百三十八章 兩情相悅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疾風驟雨(下)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山中夜談第四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六百三十二章 混合雙打第九百零七章 自尋煩惱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4289章 怒氣勃發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買明賣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五十章 財帛動人心(求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貴妃告狀第九百零五章 借題發揮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零四章 出謀劃策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求官不易第五十八章 房二發飆,韓王遁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供認不諱第五百零四章 出謀劃策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4660章 了卻此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儒學正統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眼光長遠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死守第六百七十六章 挖個坑(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家國情懷第一百二十四章 房俊的刀(上)第4304章 有意壓制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純潔的天皇血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純良無害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你房玄齡就是個溜鬚拍馬的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三千四十一章 軟禁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學派巨擘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萬字求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上元(上)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4299章 得道多助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兩千七十七章 君臣反目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時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長安混戰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府的家奴第三百二十五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九百四十九章 入宮進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
第二百三十一章 童話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深意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王幢何在?第九百四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價高者得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劉洎崛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勸諫(下)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敲一敲這座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君臣(昨晚的承諾,加更!)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奮力一搏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四百二十一章 寒門士子之偶像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大難臨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長孫衝 的隱私(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累死的牛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質問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雀鳥出籠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儲位不穩第一百三十三章 賣炭翁(中)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兩千三十章 局勢大變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紈絝子弟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文化入侵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逼上絕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齊王李祐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君臣奏對第4562章 歡度佳節第七百七十章 互爲死敵第六百一十一章 寫給你看!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門閥政治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培育玉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定罪第兩千五十四章 堅持不受第三千八十四章 忠於陛下第4660章 了卻此事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存亡之際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三百五十八章 蒸汽之力第七百五十七章 尉遲二少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九百三十八章 兩情相悅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疾風驟雨(下)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隋兵俘虜第一千兩百三十四章 山中夜談第四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長驅直入第六百三十二章 混合雙打第九百零七章 自尋煩惱第一千九百章 俯首認錯第4289章 怒氣勃發第一百二十章 “中二”的李佑第五百四十六章 明買明賣第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功敗垂成第七百五十章 財帛動人心(求票)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四百四十二章 貴妃告狀第九百零五章 借題發揮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軍壓境第五百零四章 出謀劃策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求官不易第五十八章 房二發飆,韓王遁逃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供認不諱第五百零四章 出謀劃策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亂起第4660章 了卻此事第七百七十四章 儒學正統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眼光長遠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死守第六百七十六章 挖個坑(下)第七百六十三章 家國情懷第一百二十四章 房俊的刀(上)第4304章 有意壓制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純潔的天皇血統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純良無害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你房玄齡就是個溜鬚拍馬的第五十四章 入城第三千四十一章 軟禁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學派巨擘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第九百四十三章 竇德威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萬字求月票)第一百七十章 上元(上)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入甕第4299章 得道多助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病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請君決斷第兩千七十七章 君臣反目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何用出兵?大家發財第三千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時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長安混戰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府的家奴第三百二十五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驪山農莊第九百四十九章 入宮進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