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奮力一搏

長孫無忌這纔回過神,淡然道:“既然都說了是猜測,其中幾分真、幾分假,又豈能分辨得出?當務之急,並非揣測李勣之用心,而是儘快推進和談,只要和談達成,無論李勣有什麼謀算也只能憋在心裡,除非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這一番猜測的確有幾分道理,也附和李勣的性格,然而李勣謀算了這麼久,當真這般容易便被人猜出其心中所想?

旁人或許會被李勣的淡泊冷靜所迷惑,但長孫無忌卻從來都不敢小覷此人,只看其在一衆貞觀名臣之中扶搖直上佔據宰輔之首的位置,在房杜等人或死或退之後隱隱然貞觀勳臣第一,便可知其城府有多麼深沉,謀慮有多麼深遠。

這樣的人一言一行皆有深意,豈能只看其表面所流露之跡象?

宇文士及頷首道:“輔機放心,稍後吾便親自趕赴東宮商議和談之事,只不過此番兵敗,東宮氣焰囂張,想必難處諸多,諸般不易。”

話雖訴苦,心裡卻是舒坦。

兵敗固然令人擔憂灰心,但經此一戰,最是牴觸和談的長孫無忌也已經認清形勢,不再從中作梗,想必對於和談之底線亦會寬鬆一些,自己操作起來相對更加容易。

只是不知東宮那幫子文官能否壓制得住房俊,不然被那個棒槌橫加阻撓,前景亦未可觀……

果然,長孫無忌頷首道:“今時不同往日,仁人兄前往東宮斡旋,可適當放開底線,只要不是涉及關隴門閥的核心利益,一切皆可談判。不過也不必急於一時,能夠坐下有來有回的磋商即可。”

宇文士及道:“吾省得。”

長孫無忌喝了口茶水,詢問諸人道:“是否要繼續讓關外門閥派遣私軍入京?”

衆人思索一番,令狐德棻道:“李勣特意派人前來告知,由關外入關中依舊暢通,其中未必沒有暗示咱們可繼續調集門閥私軍入京的意思。然而他此番作態,反倒讓吾心中忌憚。”

獨孤覽則不以爲然:“豈不正印證咱們方纔一番猜測已經接近李勣之謀劃?此戰大敗,導致局勢反轉,以咱們目前之勢力不能確保擊潰東宮,所以李勣才願意開放潼關,准許咱們的援軍進入。”

諸人齊齊頷首,兩相印證,愈發覺得對於李勣用意之猜測不差。

長孫無忌沉吟許久,方纔緩緩頷首,道:“那便繼續徵召天下門閥私軍入關吧,事已至此,有進無退,至少也要擺出一個破釜沉舟死戰到底的氣勢,否則即便和談亦要遭受東宮限制。”

諸人皆頷首認同。

眼下這場大敗使得關隴軍隊灰心喪氣,東宮那邊自然氣焰囂張、士氣爆棚,若是不能予以壓制,想要和談就要付出極大之代價、損失極大之利益,這是關隴大佬們絕對不願見到的。

繼續增兵以保持兵力上的優勢,起碼能夠給予東宮施加壓力,使其不能恣無忌憚的壓榨關隴這邊參預和談之底線,很有必要。

再者說來,若是和談最終破裂,關隴還是要增兵,既然如此還不如早早將關外門閥的軍隊調入關中……

賀蘭淹卻是憂心忡忡:“上次要求關外門閥增兵,他們便拖拖拉拉不情不願,如今又遭逢敗績,軍心渙散、人心惶惶,若是讓那些門閥繼續增兵,殊爲不易。”

還是那句話,一些行爲都要以利益爲準則,其利弊害天之至理。

早先時候關外門閥便對進入關中襄助關隴攻打東宮有所牴觸,畢竟如今天下承平、河清海晏,帝國朝廷早已穩定四方,人民安居樂業、百業俱興,正是太平好年景,誰願意拎起刀子打仗?

更何況關隴施行之兵變連一個冠冕堂皇的名義都不看,大家出兵簡直就是助紂爲虐,萬一兵變不成,事後清算,誰能討得了好?

只不過長孫無忌算得上是天下門閥之領袖,一番威逼利誘之下,許了無數好處,痛陳諸多利害,這才讓關外門閥不得不屈服於其淫威之下,勉爲其難的派遣兵卒入關。

可是如今關隴兩路大軍兵敗,損兵折將局勢糜爛,連帶着之前進入關中那些門閥私軍也損失慘重,此等情形之下再讓關外門閥繼續增兵,他們豈能願意?

長孫無忌擺手,道:“這件事諸位毋須費心,吾自會處置妥當。”

上了關隴這艘船,豈能隨意半途下船?既然關外諸多門閥已經派兵入關參戰,那麼想要半途抽身而退可就由不得他們。

長孫無忌有得是手段拿捏那幫子想吃肉又怕燙嘴的傢伙……

當下,諸事議定,宇文士及趕赴東宮爭取重啓和談,賀蘭淹負責整頓軍隊、提振士氣,長孫無忌則召集關外各個門閥在關中的代言人,讓他們繼續增兵進入關中參戰。

無論如何,都應當奮力一搏。

獨孤覽心不在此,能夠坐在此間參預議事已經算是顧全關隴門閥彼此間的情面,獨孤家並不太熱衷於摻合此次兵變,起事之處甚至與其餘各家劃清界限,最終雖然迫於長孫無忌的壓力不得不參預進來,卻也得過且過,並不上心。

令狐德棻則全力保持自己“當世大儒,著書立說”之人設,飄然於俗世利益之外……

待到諸人散去,長孫無忌一個人坐在廳內慢慢的呷着茶水,面沉似水、目光幽深。

自從李勣引兵於外拖延不歸,他便爲將其放在心上,認定李勣必是受到其身後的山東世家所脅迫,意欲趁火打劫、攫取更多利益。對於此,長孫無忌並不在乎,等到廢黜東宮、另立儲君,旋即便是新君繼位,關隴門閥將會控制整個朝堂,利益多得吃不完,不在意分給李勣一些。

但是今日李勣派人前來傳達了那樣一番話語,卻讓長孫無忌心生驚疑。

有些事情是做得卻說不得的,李勣若當真想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那麼只需調動軍隊放開關隘即可,關隴這邊自然心領神會,一邊調集門閥軍隊入關,一邊繼續對東宮猛攻猛打。

到了一定層級,“默契”纔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彼此之間全憑智慧予以領悟,你若是體會不到位,那麼自己吃虧也別怪別人。

似李勣這般派人堂而皇之的前來,好像生怕關隴就此與東宮握手言和……一切看上去合乎邏輯,但是在長孫無忌這等多疑之人看來,卻有些畫蛇添足。

無論這一番暗示如何不著痕跡,派人前來本身便留下了把柄,天下世人、青史之上,這總歸是無法洗刷之嫌疑。

以李勣之智慧、隱忍,手段焉能這般魯莽粗鄙?

雖然尚不能看得透徹,但其中必有隱情。

如此想法在長孫無忌腦中來回轉動,苦思良久,也總找不出合情合理之解釋,可若是置之不顧,又着實難以心安。畢竟時局發展至眼下,關隴雖然依舊於局部佔據優勢,卻早已不如起事之初那般氣勢如虹,猶如行走在懸崖邊緣,動輒墜入深淵險壑,萬劫不復。

知道腦中翻江倒海一般渾濁無序,這纔不得不輕嘆一聲作罷。

人過三十天過午,他今年五十餘歲,已然鬚髮花白、體力衰退,精力大不如前,不服老都不行。一般來說,到了這個年歲的人即便身居廟堂之上,也應該漸漸放權、扶持新人上位,若是鄉間富翁則應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似他這般熬盡心血爲了子孫謀劃,到底是否值得?

念頭及此,將宇文節喚了進來,吩咐道:“先派人去告知郢國公一聲,和談之時不妨先將犬子營救出來,而後你親自去通知關外門閥在關中能夠做主的人,讓他們到這裡來,老夫有要事相商。”

雖然長孫渙的政治前途已經徹底毀掉,即便此番兵變成功,也再無資格能夠立於朝堂之上,可總歸是自己的長子,曾經一度寄予厚望、喜愛非常,總不能讓他成爲這次兵變的犧牲品,拿去給東宮出氣吧?

哪怕只是營救回來當一個富家翁、傳宗接代,自己身爲人父之職責也算是盡到了,否則使其淪爲東宮之階下囚,不知何時便丟了性命,實在於心不忍……

第五百九十章 風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有奸細第九百九十五章 賣國求榮第五百八十九章 反擊(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貪婪第三千三十五章 家族第九百二十六章 頭泡茶要倒掉【求票啦!】第四百八十章 青稞酒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倉皇逃遁第兩千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懷天下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十六章 大度設意氣風發第六十六章 背後有高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劉洎:陛下何故造反?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兩手準備第三千一百十六章 門閥墜落第4489章 全力一擊第4654章 大勢所趨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誰比誰紈絝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書信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4684章 鑄造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文水武氏第一百五十二章 朕懶得管他第四十九章 幫倒忙第4585章 利益之爭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沆瀣一氣第4636章 丈量田畝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月初七第兩千八十章 輿情洶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高陽之怒(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雨中殺機(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擎天保駕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人算天算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找人頂罪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九百三十章 嚇破膽的周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必須犯錯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勸進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嚇死你第九百九十七章 萬軍衝鋒第4252章 說客登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三百零五章 公主(下)第4511章 百般愁緒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怒不可遏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你太歹毒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往日秘辛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中原是新羅人的!第七十六章 無敵的火器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唐人奸詐第三千零五章 攔街叫罵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門閥野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太子護短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二的執念第七百零八章 我是紈絝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天上掉美妾第4647章 主動上門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各懷機心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第三百一十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生不滿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仇先記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出城第4284章 心中不甘第十四章 兕子的威脅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餘從不問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九百九十一章 守門卒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門稽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又見彈劾!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兩個公主第四百三十五章 吾心歸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驚詫?第4274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房俊監考(下)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第一千八百章 用意爲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巨大發現
第五百九十章 風平第二百七十八章 理念相左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有奸細第九百九十五章 賣國求榮第五百八十九章 反擊(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貪婪第三千三十五章 家族第九百二十六章 頭泡茶要倒掉【求票啦!】第四百八十章 青稞酒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倉皇逃遁第兩千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懷天下第八十七章 無痕(修)第九百七十一章 要挾儲君第十六章 大度設意氣風發第六十六章 背後有高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劉洎:陛下何故造反?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兩手準備第三千一百十六章 門閥墜落第4489章 全力一擊第4654章 大勢所趨第三千一百四十三章 文武之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誰比誰紈絝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書信第4279章 利益交換第4684章 鑄造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文水武氏第一百五十二章 朕懶得管他第四十九章 幫倒忙第4585章 利益之爭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君如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沆瀣一氣第4636章 丈量田畝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月初七第兩千八十章 輿情洶洶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高陽之怒(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雨中殺機(續)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擎天保駕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重啓和親?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人算天算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找人頂罪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善後第三百九十一章 狙擊第九百三十章 嚇破膽的周氏第八百九十七章 脫身之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我必須犯錯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勸進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反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嚇死你第九百九十七章 萬軍衝鋒第4252章 說客登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三百零五章 公主(下)第4511章 百般愁緒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項莊舞劍,意在陛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怒不可遏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你太歹毒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局勢逆轉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往日秘辛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中原是新羅人的!第七十六章 無敵的火器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唐人奸詐第三千零五章 攔街叫罵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門閥野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太子護短第三千四十四章 逼宮第二百四十九章 李二的執念第七百零八章 我是紈絝第4568章 御前對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心煩意亂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天上掉美妾第4647章 主動上門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各懷機心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五百五十二章 尋釁滋事第三百一十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生不滿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仇先記着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出城第4284章 心中不甘第十四章 兕子的威脅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餘從不問第一千零一十章 各懷機心【求票】第九百九十一章 守門卒第八百一十八章 上門稽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前途未卜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憤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又見彈劾!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兩個公主第四百三十五章 吾心歸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驚詫?第4274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四十六章 房俊監考(下)第三千一百三十八章 心有懷疑第一千八百章 用意爲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三寸之舌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巨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