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善心

103善心

王佛兒冷哼了一聲,左右看看無人,低聲道:&呂雄,你是主公貧賤之交,遲早是要獨領一軍,執掌方面的,有些道理旁人都不敢跟你說,某家今日便說與你聽。你說這爲將之道,第一是什麼?

王佛兒雖然在呂方麾下是極信重的大將,可是平日裡謙恭下士,從無仗勢凌人的行爲,可此時呂雄卻不由得斂容答道:&這個,爲將之道第一的自然是通曉軍事,領兵克敵啦?

&不對。王佛兒搖了搖頭,道:&曹孟德提到用兵之道第一條便是足食足兵,讓將士們有飯吃,有衣穿,妻子父母皆有所養,然後再準備好兵器甲冑,訓練他們聞金鼓,知進退,後面才能談得上用兵打仗。當年主公在丹陽,度田宅,料甲兵,讓將士們有桑田自養,宅院可棲身,所以將士們才爲之推鋒爭死,所向無敵,這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東西。所以後來楊行密以主公爲湖州刺史,主公才讓已有田宅于丹陽的將士們自由選擇,是留在丹陽還是隨他南下湖州,便是這個道理,爲將者要的便是對己方士卒的善心。

呂雄聞言,心中卻有些不服,答道:&佛兒哥莫不是讀兵書讀傻了,依我看也不一定,戰陣之上,死人乃是尋常事,爲將者有了善心,如何又能驅策士卒破敵,不說北邊那些藩鎮,便是淮上,當年動起手來哪個不是悉數上陣,沒吃的沒穿的去搶,驅趕老弱填壕溝,流竄攻取,大夥兒都是這般,不也這麼過來了。

聽到呂雄的反駁,王佛兒臉上露出了一絲悲苦之色,往日在淮上爲了不凍餓而死,四處流竄廝殺的往事一件件涌上了他的心頭,再看看兩岸腰彎的跟弓一般,死命拉縴的民夫們,他只覺得口中五味雜陳,不知是什麼滋味。過了好一會兒,王佛兒定下神來道:&我說的那種善心不是那種婦人之仁的小善,爲將者須得明白將士們悲苦喜樂,世人皆好生惡死,士卒們也不例外,要讓他們在戰場上克敵制勝,就得先替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將士們所欲無非是妻子兒女安康,父母有人奉養。當年在淮上你殺我,我殺你,互相吞噬,死的固然是死了,活下來的也不知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若無主公分置田畝,練兵習武,只怕你我都沒有今日,主公他不是不殺人,可是殺了人之後剩下的大多數人能夠過上太平日子,這便是以雷霆手段,行菩薩心腸。若是如你所說,不體恤士卒疾苦,只管驅使打仗,那些沒有明天的士卒組成的軍隊就算僥倖獲勝,難道你在那個位子上坐的安心?

呂雄聽到這裡,覺得王佛兒的話有幾分道理,可又和自己平日裡聽到的道理矛盾之處極多,只覺得腦袋裡如同一大碗漿糊一般,亂作一團。一旁的王佛兒看他這般模樣,知道自己這番道理一時間呂雄還接受不了,也不再多言,自顧回到艙中,讓呂雄一個人在甲板苦思。

王佛兒回到艙中,坐了下來,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身爲一鎮留守,親自押運糧食給安仁義,固然是因爲此事見不得人,須得呂方極爲信重之人才能擔當,畢竟呂方名義上還是楊行密的部屬,不但不出兵共同討伐田、安二人,還運送糧食接濟實在是說不過去。更重要的原因卻是雖然在丹陽和宣州鎮海軍有不少探子,可是蒐集回來的情報十分雜亂,有些甚至互相矛盾,呂方無法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於是便讓王佛兒藉着運糧之機跑上一趟,希望從中得出詳實的情報來,在呂方麾下,如論最信重之人,便是同爲呂氏一族的呂雄和內牙軍指揮使的王佛兒,只是呂雄行事還有些跳脫,所以呂方纔讓王佛兒帶着他跑上一趟,也好讓他長進些。這一路上過來,潤州諸縣較之自己當年據守丹陽時凋敝了許多,那些被徵來拉縴的百姓身衫襤褸,面有菜色,顯然都是些窮苦之極的貧戶,又觀察到沿途的田畝荒廢了不少,許多都有長起了荊棘,顯然當年秋天便沒有收成了。

想到這裡,王佛兒起身來到案前,取出一份寫了一半的文書,在下面接着寫了下去:&潤州田土不闢,溝洫不整,勞役所及,豪門大戶,不出一夫,貧賤小民,一年重徵,百姓有怨尤之心。若安潤州兵鋒稍受挫折,便有傾覆之患,如今楊行密西征水師已歸,大江之險,已不可持。以末將之見,主公當早定明越二州,以待楊行密大軍。寫到這裡,王佛兒仔細檢查了書信,也不留下姓名,待墨幹了,便密封好了,喚來親兵命令立刻送往石城山呂方處不提。

舟山島翁山,隨着一陣陣的海螺聲,明州軍的巡邏快船相距陳璋座船已經不過百餘丈距離了,便是在水上,像那等快船也不過半盞茶的功夫了,逃跑是決計來不及了,船上的兵卒不待陳璋下令,紛紛從艙底取出暗藏的兵器弓矢,準備拼死一搏,便是先前已經吐得癱軟的人,也拄着長矛,強自要站起身來。

&你們這是幹什麼,快些將兵器箭矢給我放回去!一直皺眉思忖的陳璋看到衆兵卒這般行動,如夢初醒的怒喝道。

&自然是準備接戰啦,難道我等要束手就擒不成?兵卒們被陳璋的問話弄得有些摸不着頭腦,敵兵氣勢洶洶的打過來了,雖說打不過,也得撈上幾個墊背的,這條船上的兵卒都是陳璋的心腹,倒是沒有屈膝降敵的打算。

&胡扯蛋,快些將弓矢放回老地方,兵器也放回去,只需留下六七把佩刀即可。陳璋也顧不得解釋許多,厲聲喝道,衆兵士雖然不知道主將的意圖,可是還是習慣性的按照他的命令行事,也許他看到形勢不妙,打算投降明州軍吧?士卒們揣測道。

陳璋看到士卒們收拾停當,便下令衆人向其餘船隻出信號,也命令他們同樣行事,並放下船帆,停止划槳,不得抵抗,剛剛準備停當,最快的那條明州軍快船便靠了上來,一名校尉領着數名兵卒爬上傳來,高聲喝道:&爾等是什麼人,到這裡來作甚?莫不是細作嗎?

衆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在陳璋的身上了,那校尉也看出了陳璋乃是其中的頭目,伸手指指喝道:&你,就是你這個大個子,快快過來答話。語氣極爲無禮。

陳璋卻不着惱,小步前趨至那校尉面前,斂衽拜了一拜,培訓道:&這位軍爺,我等都是良善商人,那是什麼細作,不過想要運點糧食到明州,販運些鹽回去,將本求利罷了,只不過昨日碰到大風大雨,迷失了方向罷了,還請軍爺見諒。

那校尉冷哼了一聲,打量了陳璋和一旁的水手兵士幾眼,指着地上的幾件兵器冷聲道:&糧食、鹽,依我看,你們定然是鎮海軍的水軍,喬裝打扮到明州來刺探軍情來了。

陳璋只是陪着笑臉:&軍爺說的哪裡話,如今海上盜匪極多,我等跑船之人若不準備幾件兵器,只怕丟了錢財是小事,連自家性命也難保住,軍爺若是不信,大可到艙中搜查,若是找出什麼不對的地方,莫要冤枉了我等。

那校尉下得艙去,果然裝的滿滿的都是稻米,上得甲板來又打量了幾眼衆人,的確這些水手頗有殺伐之氣,手中的老繭顯然也是握慣了刀柄的,並非尋常跑船的水手,只是這年頭,海商和海盜也不過是一字之差罷了,平日裡販運獲利,海上碰到單條船隻,便抹把臉變作了盜匪的也是大有人在,自己也無需太過認真了,只是要看這爲的漢子會不會做人。想到這裡,他聲音緩和了少許,開口問道:&你說你是來販鹽,可杭州那邊也有鹽場,爲何要跑到明州來販運?

這個問題陳璋出行前早就打好了草稿,趕緊諛笑道:&軍爺問得好,杭州是有鹽,只是那呂相公鹽稅收的不輕,將諸處鹽場控制的極嚴,在下聽說明州這邊有鹽,所以纔來這邊碰碰運氣。說到這裡,陳璋拱了拱手,手上已經不露痕跡的放了個小布袋到了那校尉手中。

那校尉手中一重,隔着布袋一捏,好像是銅錢,看重量大約有快兩貫錢的模樣。他冷哼了一聲,便將那袋錢納入懷中,他也有聽聞呂方攻取杭州後,便整頓鹽政,控制了諸處鹽場,集中專賣,從中獲利。這商人所說的話倒也說得過去,加上眼前船上的狼狽模樣,是裝不了假的,的確是經歷了昨夜那場風雨,加上那袋錢,神色也和氣了不少,道:&看樣子你們也不像是細作,不如且隨我們上岸,去見過上官再說吧。

&多謝軍爺,多謝軍爺!陳璋拜了兩拜,笑道:&我這些手下也要上岸歇息歇息,船隻也有破損的地方需要修理。不過到時候還請軍爺在上官面前爲我等美言幾句。

6 心結101 收服29 巧遇3 善德寺96 準備81 戰後1131 裝病84 說客238 石城山686 說客4189 族人264 制衡8 陽謀64 董昌158 周虎彪下80 決戰664 故友55 大富貴4 平亂65 騎隊1103 希臘火82 危機63 家事83 碎片94 收心105 結束76 決戰220 安吉縣796 破城4106 使者36 攤牌2170 與兵194 亂命203 異常373 銅炮下88 刺殺317 苦戰29 夜談111 恫嚇38 拒絕246 螳螂與黃雀518 處置40 盜馬賊上17 下士44 東塘下85 端漪62 重心3157 逃走21 劇戰5186 結束132 敵我61 相爭14 計謀270 內亂208 初戰2107 反擊241 行動150 風氣258 山賊1113 結束受降288 陷阱229 來使2151 慈父128 亡故177 勸進93 破城154 楊劉448 來客100 渡江71 家廟117 隱士153 夜襲2100 鎮撫122 勸進31 丹陽32 兩稅法96 破城468 城破8 自焚15 安吉縣361 舌辯勸進27 天下形勢30 誆騙上19 劇戰3143 曲意下65 騎隊1107 反擊23 善德寺24 兵變83 戰後321 說服117 投降19 安吉縣6105 借道104 一奶同胞31 底細208 初戰2
6 心結101 收服29 巧遇3 善德寺96 準備81 戰後1131 裝病84 說客238 石城山686 說客4189 族人264 制衡8 陽謀64 董昌158 周虎彪下80 決戰664 故友55 大富貴4 平亂65 騎隊1103 希臘火82 危機63 家事83 碎片94 收心105 結束76 決戰220 安吉縣796 破城4106 使者36 攤牌2170 與兵194 亂命203 異常373 銅炮下88 刺殺317 苦戰29 夜談111 恫嚇38 拒絕246 螳螂與黃雀518 處置40 盜馬賊上17 下士44 東塘下85 端漪62 重心3157 逃走21 劇戰5186 結束132 敵我61 相爭14 計謀270 內亂208 初戰2107 反擊241 行動150 風氣258 山賊1113 結束受降288 陷阱229 來使2151 慈父128 亡故177 勸進93 破城154 楊劉448 來客100 渡江71 家廟117 隱士153 夜襲2100 鎮撫122 勸進31 丹陽32 兩稅法96 破城468 城破8 自焚15 安吉縣361 舌辯勸進27 天下形勢30 誆騙上19 劇戰3143 曲意下65 騎隊1107 反擊23 善德寺24 兵變83 戰後321 說服117 投降19 安吉縣6105 借道104 一奶同胞31 底細208 初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