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章 不知聖意

天下王者 680章 不知聖意 全本 吧

靠近應天大帥府第右有一處莊園,這座莊園乃是如今大都督府司馬,兼行省參知政事李善長的府邸,所佔之地近乎左翼大帥府府邸的一半,府邸分前後左右四院,按照東來西北五行之位佈置,因爲東院靠近左翼督帥府,所以李善長便將東院全拾掇出來,暫做了自己的辦公的地方。

這院落本就是元朝行省的大官的行轅,本就修建極爲豪華,如今經過李善長的改造,去掉了原先府邸裡的蒙古氣息,換上江南的秀麗山水,這院子現今是處處假山,參天古木、碧水琴臺、花草、迴廊、亭臺樓閣,一處一she,當真美得動人。

自從朱元璋攻佔了集慶路,並肩集慶路改爲應天,建立左翼大帥府第後,李善長也將乾脆將留在鳳陽的家眷一股腦的全都帶來了,如今若大的府邸上,丫鬟、僕人、兵卒、妻妾、兒子女兒一股全都住在這裡,對於這裡李善長可大有住下不走的意思。

自至正十三年,朱元璋方任郭子興麾下大校,用計收得橫澗山兵二萬,南下攻打滁陽。在路上,李善長到軍門求見,朱元璋聽說他是地方上有名的人物,很禮貌地接待他,雙方談得很投機,朱元璋問四方兵起,何時才能太平?李善長說漢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爲人氣量大,看得遠,善於用人,不亂殺人,五年功夫,便平定了天下。元朝不得人心,上下不和,已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濠州與沛相去不遠,你如能學習這位同鄉的長處,天下太平也就快了。

朱元璋聽後連聲叫好,留下他做幕府的掌書記,囑咐他:如今羣雄四起,天下糜爛,仗要打得好,最要緊的是要有好的參謀人員,我看羣雄中管文書的和做參謀的幕僚,總要說左右將士的壞話,文武不團結,將士施展不了才能,自然非敗不可。將士垮了,主帥勢孤力單,也相繼而亡,你應該吸取這個教訓,協調諸將,不要學那些幕僚的壞樣子。從這時候起,李善長便一心一意地追隨朱元璋,這些年,爲朱元璋“下滁陽,爲參謀,預機畫,主饋餉”鞍前馬後着實立下了不少功勞。

攻下集慶後,朱元璋念其功績,着令李善長爲元帥府都事,從克集慶(今江蘇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以其爲參議,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由他裁決。後樞密院改爲大都督府,善長兼領大都督府司馬,升任行省參知政事,官職僅在朱元璋之下。

此時東園裡,李善長端坐上位,他年約四旬,中等身材,一身白色儒服,手捏半部《論語》,儀表堂堂,讓人一眼望去破生好感,他雖是參知政事,品秩比之徐達、湯和、常遇春、馮國勝、鄧愈高了許多,卻沒了那份趾高氣昂,囂張跋扈的之感,反而多了一絲親切,讓人有親近之意。

“大人,最近的事情你聽說了麼?“李善長的對面,還端坐這一個人,那人約三旬的年紀,書生模樣,只是長相卻頗有些不敢恭維,瘦小枯乾、尖嘴猴腮,一襲官府空空蕩蕩的,彷彿一陣狂風,能吹走了一般。唯獨他的一雙眼神不時的透着狡獪,透露着貪婪與兇狠。

此人叫胡惟庸,自朱元璋在和州時便跟着他了,極有才幹,卻一直鬱郁不得志,因與李善長有些淵源,如今靠着李善長的提拔,才做了元帥府奏差,負責掌管元帥府邸事宜,前兩日,大名鼎鼎的吳中首富沈萬三的外孫李連志,被一個初來應天的毛頭小子給送進了修建應天府邸的施工隊中,這件一時大帥府人人矚目,可是大帥府邸的數十個文官對於這麼大的事情,事先竟沒有一個知道,還是第二日府邸議事被一干武將偷偷告知,這當真是令一干武將着實嬉笑了一番,也讓胡惟庸很是氣惱了一番。

昨日又聽聞朱元璋讓剷除李連志的毛頭小子去了軍中任職,還讓李善長着其安排軍中職位,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親信,這事情自然落在了他的手中,可如今的軍中除了李連志左哨軍還有一個參將的職位,其餘職位多半已滿,況且聽朱元璋的口吻,似乎要大用此人,胡惟庸擔心自己一時揣摩不了朱元璋的聖意,所以才匆匆忙忙的感到了李善長的府邸探討一番,好讓他出個主意。

加更章節……諸位要給力啊!怕諸位不明白,解釋兩個官名。

奏差:官名。元、明、清於衍聖公府置,一名,以流官充任,掌齎送表箋章疏。《元典章?;刑部十四?;詐》:“欲去廣東道尋覓勾當,詐稱海北道廉訪司奏差。”翟蛻園《歷代職官簡釋》:“清沿明制,於衍聖公府中設奏差一人,以供差遣,爲正七品官。”吳晗《朱元璋傳》第七章一:“胡惟庸是元璋在和州時的帥府奏差,李善長的親戚,淮西官僚集團的重要人物。”

【參知政事】官名。又簡稱“參政初置時,不知印,不升政事堂。開寶六年(973),始命知政事與宰相(同平章事)於都堂(政事堂)同議政事。至道元年(995),又命與宰相輪班知印。元豐改制,廢參知政事之名。南渡後恢復。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爲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遼、金承宋制。元中書省設參政,即參知政事的簡稱;在行中書省則於丞相、平章、左右丞下設參知政事。明初行省沿元制設平章政事、左右丞、參知政事。洪武九年(1367),廢行省平章政事、左右丞,改參知政事爲布政使,以參政爲布政使之副職

1209章 溫柔如水第1278章 老虎不發威989章 紅色衣袍050章 接受挑戰1036章 最後的決戰1358章 浴火重生1840章 主動請嬰600章 一笑傾人城1349章 嬌豔的牡丹花543章 去意1787章 科舉外的漏洞387章 攪黃了222章 戲弄601章 將帥一心321章 一見容止誤終生1092章 文化盛宴703章 秦淮八豔1686章 願得此身長報國449章 求救話說肅貪不必訂閱1241章 傷心斷腸018章 苦肉計828章 香氣四溢945章 突然來襲970章 手下敗將1585章 這是爲何132章 絕妙的法子601章 將帥一心凌絕頂541章 該當何罪666章 心思878章 稱霸天下989章 紅色衣袍1800章 我本淮右布衣1675章 深夜中計1135章 秦晉之好1626章 怕老婆134章 這還了得985章 紅色絲帶075章 明主664章 重八請罪1342章 美女來也729章 雞鳴山上1337章 落霞與孤鶩齊飛355章 一方平安976954章 一身是膽019章 歷史並非如此782章 閨怨綿綿904章 拂袖而去250章 水面如鏡195章 後退一步202章 失魂落魄1615章 除敵之計380章 誣陷1310章 洪都城內1879章 執子之手1738章 沉住氣1719章 寧可負天下人1676章 大敗794章 處心積慮1706章 常十萬283章 絕招220章 如鯁在喉202章 失魂落魄405章 未卜先知418章 多情最是揚州柳1468章 山窮水盡加更章節1579章 憂心1103章 最大的對手1421章 野心908章 雞飛狗跳915章 不一樣的主帥1080章 太湖蟹宴1010章 富麗堂皇253章 人有三急1268章 揮斥方遒634章 不智之舉1882 .1835章張溫的能力079章 練刀1522章 走狗而已115章 曠世奇談1176章 朝思暮想1477章 上早朝940章 鄱陽大戰1151章 不可思議1815章 二龍夾珠1556章 惜別795章 違抗聖旨760章 松溪古道1863章 胡惟庸的動靜018章 苦肉計826章 懦弱的男人1750章 白駒過隙866章 飲酒同歡169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225章 拜神1246章 畫個圈圈253章 人有三急1578章 譏笑915章 不一樣的主帥
1209章 溫柔如水第1278章 老虎不發威989章 紅色衣袍050章 接受挑戰1036章 最後的決戰1358章 浴火重生1840章 主動請嬰600章 一笑傾人城1349章 嬌豔的牡丹花543章 去意1787章 科舉外的漏洞387章 攪黃了222章 戲弄601章 將帥一心321章 一見容止誤終生1092章 文化盛宴703章 秦淮八豔1686章 願得此身長報國449章 求救話說肅貪不必訂閱1241章 傷心斷腸018章 苦肉計828章 香氣四溢945章 突然來襲970章 手下敗將1585章 這是爲何132章 絕妙的法子601章 將帥一心凌絕頂541章 該當何罪666章 心思878章 稱霸天下989章 紅色衣袍1800章 我本淮右布衣1675章 深夜中計1135章 秦晉之好1626章 怕老婆134章 這還了得985章 紅色絲帶075章 明主664章 重八請罪1342章 美女來也729章 雞鳴山上1337章 落霞與孤鶩齊飛355章 一方平安976954章 一身是膽019章 歷史並非如此782章 閨怨綿綿904章 拂袖而去250章 水面如鏡195章 後退一步202章 失魂落魄1615章 除敵之計380章 誣陷1310章 洪都城內1879章 執子之手1738章 沉住氣1719章 寧可負天下人1676章 大敗794章 處心積慮1706章 常十萬283章 絕招220章 如鯁在喉202章 失魂落魄405章 未卜先知418章 多情最是揚州柳1468章 山窮水盡加更章節1579章 憂心1103章 最大的對手1421章 野心908章 雞飛狗跳915章 不一樣的主帥1080章 太湖蟹宴1010章 富麗堂皇253章 人有三急1268章 揮斥方遒634章 不智之舉1882 .1835章張溫的能力079章 練刀1522章 走狗而已115章 曠世奇談1176章 朝思暮想1477章 上早朝940章 鄱陽大戰1151章 不可思議1815章 二龍夾珠1556章 惜別795章 違抗聖旨760章 松溪古道1863章 胡惟庸的動靜018章 苦肉計826章 懦弱的男人1750章 白駒過隙866章 飲酒同歡169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225章 拜神1246章 畫個圈圈253章 人有三急1578章 譏笑915章 不一樣的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