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章 良才劉伯溫

832章 良才劉伯溫

爲了不重蹈當年關羽水淹七軍後,大意失荊州的復輒,朱元璋決定效仿當年諸葛孔明的隆中對,聯吳抗曹,所以他決定聯合張士誠。

一番醞釀後,他親自連夜寫了一封信,言明眼下與他合作,一舉殲滅徐壽輝的天完國,然後平分江南,誰想到張士誠不斷不接受他的好意,還揚言與徐壽輝合兵取了他的應天。得知了這個消息,朱元璋吃驚之餘不免感到頭疼,徐壽輝雖不足爲慮,可那陳友諒可不是一般人,這些時日,連番攻了自己不少的地盤,作戰手法,手下兵將、無敵的戰船,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他能對付的。

接到信當着羣臣的面,將張士誠破口大罵了一頓後,他不顧羣臣的反對,再一次寫信好生罵了個邊,這才感到有些解氣。

誰知這一罵,卻惹得張士誠也勃然大怒,竟自率領大軍攻打鎮江,鎮江,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爲鎮守江防之地,是應天最重要的屏障,一旦鎮江被破,應天就岌岌可危了。

一番準備,他當機立斷命令徐達、常遇春率領應天精兵二十萬,埋伏與龍潭,與當夜打敗與張士誠,此後常遇春親自率領十萬大軍一路打過去,總算不負所望,一舉擊敗了張士誠,還趁機攻佔了張士誠的常州,常州位居長江之南、北攜長江,南銜太湖,東望東海,與上海、金陵、杭州皆等距相鄰,扼江南地理要衝,與蘇州、無錫聯袂成片,這個對於朱元璋、對於應天來說實在太好,此後常遇春連番攻克常州周邊郡縣,並一舉攻克了寧國,只可惜這一仗打得太過激烈,身爲統帥的常遇春也身受重傷。

他纔不得不退了回來,不過不知是這一仗被常遇春打怕了,還是張士誠在等待機會,此戰後讓人頭疼的張士誠倒也安分了不少。

本以爲能喘口氣,誰知天完國的陳友諒太過膽大妄爲,竟不顧道義,與五通廟殺了天完國皇帝徐壽輝,學了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自立爲帝。建國號大漢,改元大義,以光伏漢人江山社稷爲口號,奉鄒普勝爲太師,張必先爲丞相,張定邊爲太尉、韓世勳爲徵元大將軍。就在數日前接到密探密報,陳友諒已率軍還江州後,他馬上遣使送信給張士誠,約定共滅金陵。不知是什麼緣故,張士誠只想自固,沒有應承。否則以二人的力量,他朱元璋縱是有漢高祖之能,也迴天無力了。

陳友諒的這一系列大手筆是他沒能料到,此人可比不張士誠,勇略,雖或未及項羽,但剽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況且如今以驍鷙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險而兵強,才剽而勢盛,實乃心腹大患,此人不除一統江南只怕是一個空想了。

但要除此人單憑自己這點能力是遠遠不夠的,他需要一個人,需要一個如張良一般幫漢高祖決勝千里之外的大人物,這個人就是劉伯溫。

只是這個人真的可以麼?朱元璋不禁有些懷疑,畢竟這一切都是傳聞,所以他要找個人詢問一番,而這個人就是陶安。

陶安,字主敬,當塗人,生於元仁宗延祐二年,六歲喪父,矢志讀書,日記千言,敏悟異常。長大後,投師李習兄弟,博覽羣書,尤深於《易》。元至正四年,中浙江鄉試,八年,授明道書院山長。十四年冬歸省,避亂居家。

直到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渡江至當塗,陶安偕李習及鄉里父老迎謁,即被召見。陶安向朱元璋獻議:“海內鼎沸,豪傑並爭,明公(指朱元璋)渡江,神武不殺,人心悅服,應天順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朱元璋問他:“吾欲取金陵如何?”陶安說:“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撫形勝以臨四方,何向不克?”朱元璋從其言,留參幕府,授左司員外郎。不久朱元璋攻克金陵,授陶安爲興國翼元帥府史令。朱元璋稱吳國公後,置江南行中書省,任陶安爲左司郎中。

就在這時,聽得門外侍衛一聲低喚:“左司郎中陶安求見!”

“傳!“朱元璋心頭一動,眉頭一展,隨口呼喝了一聲。

“傳左司郎中陶安!“門外一陣侍衛一聲吆喝,不多時朱元璋便聽得一陣腳步聲響動,來的甚是急躁。

朱元璋尚未來得及擡頭,便見一個人影快步上前,跪倒在前行三拜九扣大禮,口中疾呼:“臣左司郎中拜見吳國公,願國公千歲千歲千千書!“

“左司大人不必拘禮,起來說話!“朱元璋語氣淡淡的道。

“謝國公!“陶安道了聲些,站起身來,燭光下陶安年約四十好幾的年紀,一身灰色儒衫,濃眉如墨,大眼,一雙罩子甚是有神,配上頭上的儒冠,到有幾分儒者的風範。

朱元璋賜坐了後,一個兵卒快速走了進來,小心的奉上兩杯茶,便一言不發的走了出來,小心翼翼的帶了上房門。

房屋內一時寂靜下來,陶安啜着茶,眼角瞟了一眼朱元璋,此時朱元璋身着一身銀色盔甲,身材高大,國字臉,一字眉,略顯喲黑的臉龐顯得頗有些剛毅果敢的氣概,讓人眼前一亮。

朱元璋沒有開口詢問,陶安也不好開口詢問,如此這般又等了一陣。才聽朱元璋開口問道:“劉伯溫可已經安排妥當?“

^^^^^^^^^^^^^^^^^^^^^^^^^^^^^^^^^^^^^^^^^^^^^^^^^^^^^^^^^^^^^^^^^^^^^^^^^^^^^^^^^^^^^^^^^^^^^第三更了,本來想早一點,誰知後臺系統出了問題,一直沒更新,這會兒看好了差不多了,便迫不及待的送上了這一章……明天是星期一了,期待還能有一個推薦席位,哈哈,當然了這一切少不了諸位的幫忙了!

536章 勾魂007章 夜不寐959935章 決戰之策1621章 兵臨城下321章 一見容止誤終生100章 第一高手040章 愚蠢的問題1150章 明王之死一家之言1855章 夜間伏擊018章 苦肉計1369章 腳踏兩條船1216章 扣下的帽子268章 擒王1862章 天意如此472章 一敗塗地717章 跪地求饒854章 龍灣大戰220章 如鯁在喉1200章 世外桃源512章 龍顏225章 拜神1738章 沉住氣117章 甘拜下風1848章 真正的較量061章 臨危不懼1302章 順我者昌1406章 撲朔迷離890章 密林深處972章 當坐龍椅1106章 在行動中488章 憑空捏造1460章 吳王來旨995章 濃濃水霧1544章 選人加更章節375章 我的地盤1845章 猶是春閨夢裡人心存善念892章 洪都人選105章 上好茶1772章 志行修謹1726章 鬱悶的早晨682章 少年不畏虎396章 羞死人了581章 不可貪財1912章 十五年後362章 痛打落水狗1672章 山西第一功230章 鐵筆插深潭494章 憑空風波568章 三箭連發277章 袖中酒囊1224章 再生一計071章 兵法入刀1571章 隨風潛入330章 一個書生818章 萬事俱備1582章 一樁買賣639章 探尋127章 一展身手1703章 長一回臉面1374章 準備出兵1502章 留一線生機1396章 小樓密謀1265章 指點江山1451章 一封家書鹽徒曾起白駒場678章 劍拔弩張823章 保命要緊1291章 旁敲1225章 金陵事1091章 敲山震虎1374章 準備出兵第1237章 月下看美人1000章 特別的腰牌634章 調虎離山1126章 關關雎鳩1215章 十三輛馬車1370章 舌戰羣英098章 女大不由得爹孃1508章 天命915章 不一樣的主帥1117章 餘音繞樑144章 解籤647章 求見1114章 山外有山土丘稱寡不用訂閱028章 七王爺是誰1503章 玩一場心裡戰022章 好計謀569章 傳信1655章 瘋狂1306章 誰說仙子不殺人1192章 斯文敗類494章 憑空風波1091章 敲山震虎043章 主僕二人10981068章 原來你是妞450章 對付施耐庵vs羅貫中1837章 張溫的招
536章 勾魂007章 夜不寐959935章 決戰之策1621章 兵臨城下321章 一見容止誤終生100章 第一高手040章 愚蠢的問題1150章 明王之死一家之言1855章 夜間伏擊018章 苦肉計1369章 腳踏兩條船1216章 扣下的帽子268章 擒王1862章 天意如此472章 一敗塗地717章 跪地求饒854章 龍灣大戰220章 如鯁在喉1200章 世外桃源512章 龍顏225章 拜神1738章 沉住氣117章 甘拜下風1848章 真正的較量061章 臨危不懼1302章 順我者昌1406章 撲朔迷離890章 密林深處972章 當坐龍椅1106章 在行動中488章 憑空捏造1460章 吳王來旨995章 濃濃水霧1544章 選人加更章節375章 我的地盤1845章 猶是春閨夢裡人心存善念892章 洪都人選105章 上好茶1772章 志行修謹1726章 鬱悶的早晨682章 少年不畏虎396章 羞死人了581章 不可貪財1912章 十五年後362章 痛打落水狗1672章 山西第一功230章 鐵筆插深潭494章 憑空風波568章 三箭連發277章 袖中酒囊1224章 再生一計071章 兵法入刀1571章 隨風潛入330章 一個書生818章 萬事俱備1582章 一樁買賣639章 探尋127章 一展身手1703章 長一回臉面1374章 準備出兵1502章 留一線生機1396章 小樓密謀1265章 指點江山1451章 一封家書鹽徒曾起白駒場678章 劍拔弩張823章 保命要緊1291章 旁敲1225章 金陵事1091章 敲山震虎1374章 準備出兵第1237章 月下看美人1000章 特別的腰牌634章 調虎離山1126章 關關雎鳩1215章 十三輛馬車1370章 舌戰羣英098章 女大不由得爹孃1508章 天命915章 不一樣的主帥1117章 餘音繞樑144章 解籤647章 求見1114章 山外有山土丘稱寡不用訂閱028章 七王爺是誰1503章 玩一場心裡戰022章 好計謀569章 傳信1655章 瘋狂1306章 誰說仙子不殺人1192章 斯文敗類494章 憑空風波1091章 敲山震虎043章 主僕二人10981068章 原來你是妞450章 對付施耐庵vs羅貫中1837章 張溫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