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只做實事不羨仙

在蓬萊呆了三天,李白最先呆不住了,想要早點見到張小寶和王鵑,一爲親眼看看兩個被傳的神呼其神的人,另爲讓二人舉薦一番。

三天中,爲讓李瑀滿意,李白還真寫了不少詩,自然酒也沒少喝,與一幫被高額懸賞吸引過來的文人相聚的還不錯。

李瑀本打算按照張小寶和王鵑當初的想法讓文人之間吵起來,結果因爲李白的加入,連續寫了幾首好詩,變成了很多人開始附和黑水都督府的情形,幾乎成一面倒了。

去過黑水都督府的人很少,根本不知道那裡的具體情況,但可以想象,文采好的人就寫上一首詩或一篇賦,畫功好的人也根據別處冬天的樣子,畫出來一幅幅雪景圖。

有王鵑的那幅霧凇圖在,也給了他們一個摹仿昇華的參照物。

李瑀選出好的裝裱掛起來,竟然在三天之內,讓蓬萊這裡成爲了一個專門討論黑水都督府的焦點,凡是到了蓬萊的人,發現如果不說說黑水都督府就好象跟不上時代一樣。

見到大勢已成,李瑀也不打算繼續呆在蓬萊浪費時間,安排幾個伶俐的人負責接下來的宣傳事宜,在李白的幾次暗示下,終於帶着從安州來的四百多人,乘上船朝積利州行來。

船行半日,值晌午,李瑀在船頭上擺出酒席,找到李白繼續喝,想跟李白商議下到黑水都督府幫忙自己忙的事情。

李白欣然付宴,這三天可算是過到癮了,以前就知道碧海銀沙的酒菜好,可惜去一次根本不敢上三樓,最多被別人邀請上二樓看看,點的酒菜也不是那麼貴。

好酒和劣酒的價錢差不少呢,三天來,白酒和葡萄酒來回換着喝,再被其他文采比不上李白的人一番吹捧,李白就有了一種熏熏然不似在人間感覺。

風從海面吹來,帶着海的腥鹹味道,遠處漁船追逐着海鳥盤旋的方向而去,陽光照在波濤之上,粼粼不休,讓從未出真正出過海的李白心中多了一種別樣的感受。

“太白,這回到積利州,見到小寶與鵑鵑,估計他二人能讓你跟我去黑水都督府做事,不知太白想謀個什麼差事來做?”

李瑀今天是煮的米酒,往盛着酒的缶中不時地加點薑片,鹽、糖,等着開起來的這段時間,對李白問道。

李白聽到李瑀的話,猶豫了一下,問道:“不知可否在張刺史與王參軍身邊做事?”

李瑀眼睛眨了眨,心裡有點不舒服,他懂李白的意思,不就是想在本事大的人身邊做事情,然後能夠進到朝堂上麼,昨日與自己說話的時候,自己告訴他自己現在舉薦沒有太大的用處,想是他就準備走另一條路。

李瑀琢磨了一下,也爲真的生氣,自己確實比不過小寶和鵑鵑,見李白還在等待答覆,略作沉思,道:“太白,小寶和鵑鵑也喜歡詩歌,但僅僅是喜歡一點而已,他二人更喜歡的是做實事。

他二人家中內院從三水縣時便開始跟着學習如何做事,到陸州更是得到了大量的鍛鍊機會,太白你不如先跟我去黑水都督府,適應下爲官的感覺,整理下賬務,組織人手勞作,待差不多時再到小寶與鵑鵑身邊。”

李白心有遺憾,想了想,說道:“也好,不知他二人喜歡什麼?”

“喜歡錢,小寶喜歡賺錢花錢,鵑鵑喜歡把錢變成軍隊,她能掌握的士兵越多就越高興,朝堂上很多官員都說他兩個太俗氣,可一邊說着一邊卻用着他們兩家的東西,爲有一張狀元樓和得意居的高級會員身份而高興,這方面你是幫不上忙了。”

李瑀知道李白想投其所好,可惜小寶和鵑鵑所喜歡的東西一般人幫不上什麼忙,也就是皇叔能在政策上給點幫助,那也是兩個人用付出換來的回報。

果然,李白髮愁了,捏起一粒香椿豆,扔到口中慢慢咀嚼,又問“張刺史和王參軍對西邊吐蕃及周圍可有其他想法?我還是略有了解。”

“恩,這個到時可與他二人說說。”李瑀實在不忍心在這方面打擊李白,小寶他們當然對那邊有想法,不僅僅有想法,而且已經做出了實際的行動,讓李白去說說也好,或許真的能給二人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看了眼煮着的酒,覺得火候差不多了,舀出來兩碗,李瑀又對李白說道:“太白,別看小寶鵑鵑年歲似乎不是太大,懂的東西卻不少,他二人不喜歡太過飄渺的事物,切記,到時儘量務實一些。”

“這是自然。”經李瑀一說,李白心中有的點緊張,應聲回道。

此時張小寶和王鵑也在考慮給怎麼安排李白。

“李白要來了,你說把他安排到什麼位置上好?我也知道他是胸懷大志,可總不能上來就給他安排一個宰相當,就算安排,李隆基也不能幹,現在朝堂之上還有兩個宰相,張說一直沒下去,按照正常的歷史,他已經完了,哎,都是我們幫了他的忙。”

張小寶邊說邊用筆在紙上寫了一首詩,牀前明月光……。

王鵑看了眼張小寶寫的詩,笑了“你怎麼想起寫這首詩來了?誰知道李白他能幹什麼,得等着見了面才能瞭解他會什麼,希望他真的能有點本事,那樣就可以讓他多做點事情。”

張小寶換了一張紙,又在上面寫到‘棄我去者,昨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寫完之後,又唱了起來“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

“這個百多年前的一首個的前一段就是按照他寫的詩來改的,我想啊,如果真給他安排個官,他也真的好好做了,那麼還有沒有我們曾經讀過的詩出現?

你看蘇軾不錯,如果他的仕途一直那麼好,還有沒有東坡肉,還有沒有一蓑煙雨任平生?李白也是如此,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的句子是不是就消失了?”

張小寶爲這個事情發愁。

王鵑搖搖頭,拉住張小寶的手,說道:“所以你就寫牀前明月光是吧?因爲這首詩最讓人琢磨不透,這牀究竟是睡覺時候的榻子還是坐着的板凳多有爭議,就像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一樣。

其實沒什麼,李白就算寫不出來那麼多的不得志的詩,想是也能寫出另外一種詩,李世民和李隆基都寫過詩,很多有名的朝臣也同樣有好的詩流傳下來,真正的詩人是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寫的,就像我們那時的人喜歡寫日記一樣。

文字是一種載體,不管什麼樣的感受和心情,都可以寫,只不過有的人應用的好,寫出來讀着舒服,那辛棄疾還是個將領呢,不也是寫出了衆裡尋他千百度麼?想那麼多沒用,早點見到李白,看看他可以做什麼事情,安排安排,畢竟也算是個名人。”

“好的,你把李白寫過的詩多給我背幾首,我記下來,他到了這邊要是敢跟我吟詩,我欺負死他,要不讓小遠出手也行。

再有幾日就該送小貝他們去建安當官了,已經遷徙的差不多,看看那麼點人,他們怎麼治理,昨天我過去給他們上課的時候,剛到地方,你猜我遇到什麼事了?”

張小寶一說起自己的弟弟妹妹就高興,這幫小傢伙各有各的性格,竟然能在一起還那麼和諧,真不容易。

“你遇到啥事兒了?給我說說?是不是小貝又欺負人?”王鵑好奇起來。

“沒,小遠把笠翁對韻還有詩經都背下來之後,開始創作了,我去時小遠正給小貝誦詩,也不知道憋了多長時間,憋出來一首七律,笑死我了,哈哈哈哈……。”

張小寶說着說着竟然笑得蹲到了地上。

王鵑眨眨眼睛,也是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真的?你給我說說,小遠寫的七律是什麼?”

“他能寫什麼,別看他背的多,真寫出來就跟兒歌一樣。”

“那你快說。”

“好。”張小寶應了一聲,開始學着小遠說道:“貝貝,你看今晚的月亮多圓,我突然有一種想法,哈哈,笑死我了。”

“呵呵,後來呢?”王鵑也跟着笑了兩聲。

“後來咱家小貝就說了‘小遠你是不是病了,今天初六,你給我找一個圓月亮出來我看看。’哈哈,哎呀,我不行了。”

張小寶說完又笑,王鵑使勁地抿着嘴,臉色通紅。

張小寶接着學小遠“心圓月便圓,我作了一首詩,詠月,就是說月亮的事情。”

“那你就讚揚吧,我餓了,想吃茄盒了,我讓人做一份,等你讚揚完給你送來哦。”張小寶又模仿小貝的聲音。

王鵑聽着張小寶的話,用手使勁地掐了下大腿“然後呢?”

“然後小遠就拉着小貝不讓她走,許下了不少的好處,答應自己的十一個護衛也讓小貝命令,小貝這才勉強留下來聽,你都不知道小遠說的詩是什麼,哎呀,我歇歇。”

張小寶說着竟然倒在地上,使勁地打滾。

王鵑這時已經不催促了,極力地忍着不讓自己像張小寶那樣。

過了好一會兒,張小寶才咧着嘴,一臉痛苦的表情停下來“冷靜,要冷靜,再笑腸子能給我笑斷了,聽着啊,小遠說‘昨晚月亮不算圓,今天月亮圓又圓。星河幾落織女淚,月海曾浮嫦娥絹。休說橋鵲搭非易,且看玉兔搗藥難。神仙自有神仙苦,凡人卻可共一眠。小貝,你困不?睡覺去吧?你挨着牆,我在你外面,擋風。’小貝‘你離我遠點,我聽你說的更冷,我真去吃了,你吃不吃?不吃不給你帶份了’哈哈哈……。”

又一日,李白所乘的船終於靠到了積利州的碼頭上,衆人在船上的時候就對這個地方非常好奇,都說以前積利州窮,後來張刺史和王參軍來了,就變得富裕。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衆人不知道積利州以前究竟窮到何種程度,此時卻見識到了繁華所在。

安州地處長江之北,有大河流經入江,往來人多,還算繁華,比起西邊的幾個地方強了不少,常聞北地苦寒,如今在積利州卻是根本見不到任何苦寒的樣子。

積利州的碼頭上人來人往,扛活的人呼喝着把一袋袋的貨物從別處過來的船上抗下來,運往岸上的一處寬敞之地,那裡有車馬無數,每裝好一輛就會離開。

在看岸上,酒樓客棧林立,飯館茶肆成排,更有一條長長的街道,人來涌涌,叫賣成潮。

李瑀又一次對着眼露好奇之色的李白告誡“小寶和鵑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個貧窮的地方變得富裕,讓百姓有好日子過,尋常的時候,他們更願意聽到的是某一個百姓說的家常,說自己家中的生活多麼好,而不是聽什麼神仙來不來。

凡是張王兩家當過官的地方,百姓不拜神仙拜生祀,凡張王過處,萬民升煙,你若是在某一個地方把百姓的日子給弄好了,得到一個真正的萬民表,不用你去找小寶與鵑鵑,他二人就會派人主動來找你,給你安排更大的官,已經有六個官員得到了這種待遇。”

李白確實被眼前所見震撼住了,四下又看看,疑惑地問道:“爲何不見孩童?他們真的可以給人安排官做?”

“上課呢,你安州難道沒有學堂?”李瑀反問了一句。

“不曾在意,也沒有人提起。”李白還真的沒關心過這樣的事情,站在他旁邊的許氏湊到李白的耳邊說道:“夫君,安州也是如此,家父每月都會拿出幾千錢送到學堂,參與朝陽行動,夫君忙碌,不曾知曉。”

這話說的李白臉色一紅,接着又變白,他突然想起剛纔李瑀說的話,小寶和鵑鵑喜歡做實事的人,到時見面,如果問起,自己說不上來,豈不是失去了一次好機會?

李瑀此時又說道:“小寶和鵑鵑要是想給某人安排個官職,實在是太過容易一些,兩家的九個小娃子,如今可是從四品的文散官,更有七八品的實職在手,太白可要努力了。”

李白連連應聲,琢磨着找到許貴多問問具體的事情,尤其是關乎於民生方面的。

“我這就派人給小寶他們送信,讓他們提前知道。”李瑀說着話,招手讓不遠處的一下人過來,吩咐兩句,那人快速離去。

張小寶和王鵑沒等到李瑀的信兒,卻先等來了三個不好的消息。

三個消息幾乎同時到來,先後不差一刻鐘。

一從泥河那邊,一從京城飛鴿,一是江南東道商人快馬送至。

三封信擺在桌子上,張小寶臉色不怎麼好看,與王鵑對視一眼,指着最左邊的一封,說道:“京城傳來的消息說突厥那邊的人突然集中起來朝着更北面而去,給李隆基送了一封信,說是願意爲臣,讓李隆基派人去治理地方。

李隆基明顯不高興,人沒了,派出去官員治理誰?看樣子闕特勤這個左賢王還不甘心,寧肯冒着北地之寒遷徙,也不願意真正歸附於大唐,你說怎麼辦?”

王鵑咬了咬嘴脣,用鼻子呼出沉重的氣息“那邊是不是有座山?翻山也不容易,現在沒空收拾他們,讓他們多受點苦,等我忙完了新羅的事情再看看他們是否真的鐵了心要敵對。

第二封信中說的是新羅與我們這邊的泥河那邊鬧事了,新羅的百姓不願意疏通河道,聚集在那裡阻礙施工,這就是新羅王的態度,那裡現在是多山少平原,你說打不打,要是打的話,我馬上調集軍隊。”

說完第二封信,兩個人的目光又放到第三封信上,這信是江南東道的商人寫的,日本過去不少大船,想要與當地的商人聯合起來一同到海外去探索,尋求在新緣島自由停靠,並且補給。

“我怎麼覺得他們是商量好的?日本那裡不用管,告訴江南東道的商人,不要與日本人有任何的合作,否則沒有好果子吃,日本願意去探險就自己去,我就不信他們現在的船在沒有咱們的人幫忙下能跑到麻六甲。

突厥的事情也不急,那裡根本就不適合生存,還敢往北走,凍死他們,他們不是把地方讓出來了麼?告訴咱們豐州的人,組織起武裝護衛,邀請其他商人一同進到突厥的地方,開拓牧場。”

張小寶用手在臉上一下下地點着,王鵑知道他真生氣了,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這麼說咱們現在要管的是新羅了?”

“對,新羅,軍隊不用招集太多,有個三千人足夠,我們兩個先過去看看,如果可以不用武力解決,那就不打,可河必須通,不然來往運輸需要繞很大一個灣。”張小寶咬着牙道。

更晚了,七點的時候困了,差一千字,想眯二十分鐘,睡過了。

第256章 一家團員喜紛紛第16章 小鬼閻王誰難纏第109章 兩樣物件萬多貫第3章 大唐年間爲開元第445章 官驛快馬來相招第50章 估算產量不滿足第61章 塵埃落處定多心情第97章 來人笑接科舉事第488章 一波將平一波起第51章 收穫之時也比試第317章 運走水泥送煤來第59章 初步定罪爲通敵第170章 上報須得先同意第263章 原來是讓去做菜第42章 百姓之中有外人第813章 選拔兒童新羅怒第919章 新舟乍出水上飛第818章 話說動搖打廣告第915章 篝火晚會留人在第337章 背後搏弈莫上臺第350章 輸贏未定在縣中第824章 世事難猜心難寧第396章 手續費用不收取第34章 百姓娃子長大脖第63章 樹林之中擡狗回第797章 矛盾激化才戰爭第738章 比賽結果爲平局第315章 一樣時光兩樣心第102章 大雪紛飛是人潮第53章 輪船運河初試速第105章 臨近又出新莊園第148章 老頭還想做點事第387章 對待外人要更狠第653章 似是而非再鬥智第884章 罐頭微苦心頭喜第603章 弘農變化集市譁第95章 莊子之處來大人第228章 不知情況無心情第254章 路中偶遇笑乾坤第450章 十年變幻眨眼過第81章 雨後風涼到秋寒第81章 縣令憤怒烏雲散第233章 真正強兵全天候第861章 吃涼皮的正常人第609章 活捉將領笑言說第717章 一路閒聊願望達第43章 鞭炮聲聲一歲除第88章 如今人婦無才女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367章 新年將到話美洲第524章 非是眼見難斷言第960章 孩子出手已足夠第891章 幫襯孩子彈家長第908章 左輪快槍再顯威第73章 心急之時聞來人第46章 張家合作咱用騙第90章 兩船到來有救治第93章 翻山越嶺有病倒第152章 兩句詩話把信傳第479章 天上地下吾爲尊第413章 格局不穩隨之變第512章 蒸蒸日上問遠途第785章 人雖離開魂仍在第593章 關心買賣出行始第158章 欲挖新河地勢高第726章 相對而飲醉酒言第556章 也說詩意是桑麻第41章 見面先提太飢餓第480章 大蒜途徑初安置第352章 集合資源爲一同第76章 上峰到來起風塵第234章 行軍打仗有軍歌第60章 縣令大人有作爲第966章 縣令早至撤橋板第34章 百姓娃子長大脖第一百二十七章第288章 縣中開工在此時第32章 收來糧食積成堆第465章 小雪悠悠凍人心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529章 深夜趕路歌天明第924章 倍受打擊找場子第508章 鐵路人羣流言傳第428章 瑞雪飄飄笑聲濃第55章 一聲春雷滾滾來第478章 紅塵冗事知多少第87章 產量估算有些低第27章 要從內心打擊人第335章 時隔幾月有不同第604章 要官七品張回嘴第500章 一聲名號抵萬工第40章 下人過來做買賣第340章 飛在天上仔細瞧第859章 怎道孩子不一般第201章 後勤工作不好做第43章 君子欺之應爲方第312章 且聽說書一回合第一百零五章第704章 危害之物爲廢料第330章 賣掉田地多存糧
第256章 一家團員喜紛紛第16章 小鬼閻王誰難纏第109章 兩樣物件萬多貫第3章 大唐年間爲開元第445章 官驛快馬來相招第50章 估算產量不滿足第61章 塵埃落處定多心情第97章 來人笑接科舉事第488章 一波將平一波起第51章 收穫之時也比試第317章 運走水泥送煤來第59章 初步定罪爲通敵第170章 上報須得先同意第263章 原來是讓去做菜第42章 百姓之中有外人第813章 選拔兒童新羅怒第919章 新舟乍出水上飛第818章 話說動搖打廣告第915章 篝火晚會留人在第337章 背後搏弈莫上臺第350章 輸贏未定在縣中第824章 世事難猜心難寧第396章 手續費用不收取第34章 百姓娃子長大脖第63章 樹林之中擡狗回第797章 矛盾激化才戰爭第738章 比賽結果爲平局第315章 一樣時光兩樣心第102章 大雪紛飛是人潮第53章 輪船運河初試速第105章 臨近又出新莊園第148章 老頭還想做點事第387章 對待外人要更狠第653章 似是而非再鬥智第884章 罐頭微苦心頭喜第603章 弘農變化集市譁第95章 莊子之處來大人第228章 不知情況無心情第254章 路中偶遇笑乾坤第450章 十年變幻眨眼過第81章 雨後風涼到秋寒第81章 縣令憤怒烏雲散第233章 真正強兵全天候第861章 吃涼皮的正常人第609章 活捉將領笑言說第717章 一路閒聊願望達第43章 鞭炮聲聲一歲除第88章 如今人婦無才女第497章 新婦嬌嗔道黃山第367章 新年將到話美洲第524章 非是眼見難斷言第960章 孩子出手已足夠第891章 幫襯孩子彈家長第908章 左輪快槍再顯威第73章 心急之時聞來人第46章 張家合作咱用騙第90章 兩船到來有救治第93章 翻山越嶺有病倒第152章 兩句詩話把信傳第479章 天上地下吾爲尊第413章 格局不穩隨之變第512章 蒸蒸日上問遠途第785章 人雖離開魂仍在第593章 關心買賣出行始第158章 欲挖新河地勢高第726章 相對而飲醉酒言第556章 也說詩意是桑麻第41章 見面先提太飢餓第480章 大蒜途徑初安置第352章 集合資源爲一同第76章 上峰到來起風塵第234章 行軍打仗有軍歌第60章 縣令大人有作爲第966章 縣令早至撤橋板第34章 百姓娃子長大脖第一百二十七章第288章 縣中開工在此時第32章 收來糧食積成堆第465章 小雪悠悠凍人心第7章 打探就給送情報第529章 深夜趕路歌天明第924章 倍受打擊找場子第508章 鐵路人羣流言傳第428章 瑞雪飄飄笑聲濃第55章 一聲春雷滾滾來第478章 紅塵冗事知多少第87章 產量估算有些低第27章 要從內心打擊人第335章 時隔幾月有不同第604章 要官七品張回嘴第500章 一聲名號抵萬工第40章 下人過來做買賣第340章 飛在天上仔細瞧第859章 怎道孩子不一般第201章 後勤工作不好做第43章 君子欺之應爲方第312章 且聽說書一回合第一百零五章第704章 危害之物爲廢料第330章 賣掉田地多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