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紛亂的人心

其實鬼子不知道現在呼和浩特那邊反而安全的很,別看有十七軍和山西各部在內的五十餘萬大軍在那擺架勢亮肘子,可閻錫山和北平軍政部的宋子文誰都沒有出兵收復呼和浩特的慾望。

當然他們都盼着對方上去和鬼子掐個你死我活,然後在那邊坐收漁翁之利。國內這些活下來還能身居高位的都是人精,要是傻傻的還去玩政治早就被人玩死了。局勢不利的時候大家自然會抱成一團求生,可現在早過了局勢不利的時候了。

自古就是共患難易,共富貴難,宋太祖只是杯酒釋兵權沒搞肉體消滅那已經是非常仁義了。過了非常時期陝北也開始捷報頻傳的時候大家又開始了互相算計,例如閻老西就表示收復呼和浩特中央軍應該衝在前面,山西境內的雜牌軍做策應就好了。

發覺閻錫山不對勁,於是乎宋子文把整編一百師拉到了十七軍那邊防衛集寧。話說,孫立人早就對閻錫山的指揮有怨言了。調走稅警總團後,宋子文又以二十二集團軍四十五軍沒有整訓換裝爲由,準備將四十五軍和其攜帶的兩萬川籍壯丁調回北平,至於收復呼和浩特的事情,不差這三萬多人吧。

鄧錫侯本人和四十五軍本身還是很想去北平的,雖然山西平魯戰前閻老西也突然良心發現撥發了一些武器彈藥,但是和人家從北平來的四十一軍手裡拿的身上穿的根本不是一個水平。

人家郎情妾意,閻老西也不能真攔着(若是敢攔着,那自然有無數招數等他,就一個破壞抗戰的帽子扣下來閻錫山就得下課),只能送四十五軍和兩萬川籍壯丁上列車。想起自家還支援了四十五軍一批軍火,閻錫山腸子都悔青了——至於人家四十五軍保衛山西流血犧牲的事情在閻錫山看來反而是理所應當的。

連下兩個命令都被執行了,宋子文又通過南京讓晉綏軍進攻呼和浩特——這麼大的事只能是南京軍政部下令,北平軍政部只是管理第一戰區的軍分會並無權利指揮第二戰區。

晉綏軍和閻錫山當年是一起入主北平操持國政的,閻錫山本人也是有能力,有野心,有地盤,有軍隊的四有軍閥。爲現在的南京中央做炮灰這種事自然是不想去做的,於是閻錫山給南京發報說,前段時間大戰,山西太原兵工廠和各部隊儲存的彈藥消耗殆盡,請求中央撥發彈藥補給。

這當然是應該的,只是北平軍政部認爲閻錫山一次性開口要二十億發子彈和幾百萬發各類型炮彈還是太多了一點。先撥發了山西兩億發子彈和幾十萬發各類型炮彈讓閻錫山先用着,等閻錫山部將那二十億發的子彈殼和幾百萬發炮彈殼都送過來,北平軍政部自然會按量撥付——北平軍政部當然知道閻錫山手上沒這麼多彈殼的,不然也不會說這個話。

可閻錫山自己也有銅元局和兵工廠,那些銅質的子彈炮彈殼雖然沒他報上去的那麼多,但也不少,自然不願意就這麼交給北平的。

可對北平軍政部來說,這將子彈殼炮彈殼賣給銀行鑄銅元也是一項收入。在宋子文看來閻錫山這是吃了吐——鬼子進你山西的時候我們二話沒說,又是出兵又是出彈藥補給的,現在就要個彈殼你都不給,還怎麼能信得過你。

於是宋部長將十七軍請戰呼和浩特的電文壓下來了,反正十七軍軍長徐庭瑤也不是那麼急。請戰電文是徐庭瑤應下面的要求送上去的,徐庭瑤本人自覺地帶領十七軍這些年已經打了不少勝仗,也該換個位子了——自己霸着不走下面的人也升不上來,到時候自然還要怨恨他。

徐庭瑤也向南京推薦過一次關麟徵做十七軍的軍長,南京方面用關太年輕的理由拒絕了徐庭瑤的推薦。不到三十歲做整編師的師長都已經顯得很年輕了,剛滿三十就做中央軍的軍長還有些早。

相對來說,畢業保定軍校的徐庭瑤是張治中,白崇禧,蔡延鍇等人的同學,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上面這麼一說,徐庭瑤纔想起關麟徵確實才滿三十歲,只是徐庭瑤面目顯得年輕一些,關麟徵老成一些,徐庭瑤不自覺間總是認爲這個人是自己的同輩。

宋子文和閻錫山之間起了齷齪的心思,那一二戰區之間通力合作自然就談不到了。收復呼和浩特的事情也就耽擱下來。南京每日也打電報問問閻錫山準備的如何了,閻錫山只用部隊前段時間損失過大新兵尚未練成爲理由推脫。

宋子文和校長只能罵一句這個閻老西,卻也無可奈何,只有這個時間不宜動兵收拾他。但收拾閻老西也不一定要動兵,考慮到新桂系和晉綏軍的關係不錯,南京軍政部派人聯絡除了新桂系之外的各支雜牌部隊,山西是養不起這聚集在山西境內的這三十多萬兵馬的。

南京這一派人接觸,很多人大吐苦水,例如山西糧食不夠,給付的軍糧多是雜糧,雜糧蛋白質不夠,墊墊肚子還行但是吃不飽。這當兵是個斷頭的營生,哪天吃的不是大米白麪。

有消息說,是這閻錫山將北平運來的大米白麪高價賣掉了,換了便宜的雜糧給這些雜牌部隊吃。這讓雜牌們很生氣,我們是雜牌沒錯,可我們也打鬼子,總不能因爲掛了雜牌的名字就得在你這山西吃雜糧。

南京一看,很好很好,原來已經有矛盾了。立刻讓北平改變運送物資的方式,直接將從北平運來支援山西的大米白麪交給這些雜牌部隊。這些雜牌部隊果然個個感恩戴德,吃米飯大餅的時候都念着委座的好。

看其他部隊都吃着大米白麪,晉綏軍和桂軍嘴上不說,啃着雜糧的餅子窩頭扒着小米飯肚子裡和心裡也是有意見的。有句話叫什麼來着,不患寡而患不均。閻錫山沒得辦法,只能也給下面的人頓頓吃大米白麪。

這又是生生斷了閻錫山的一條財源,閻錫山表示自己平日裡都捨不得吃大米白麪的,若不是北平軍政部在那亂彈琴又怎麼可能給下面的人頓頓吃那個。

總之就是,矛盾在升級,當然真打起來的可能性無限小。

兩邊是面和心不合,鬼子那裡又怎麼看得出來。他們看到的就是這邊幾十萬大軍擺在這裡了,直接威脅呼和浩特。呼和浩特若失,則陝北鬼子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陝北若失,這邊還有一道黃河防線,陝西的中央軍也未必能飛渡黃河天險。

主次關係和戰略位置都擺在這裡,鬼子也不能不在呼和浩特集結重兵。也就是因爲鬼子在此集結的重兵,宋子文和閻錫山兩邊誰也不敢撕開臉。若是敗上一仗,只怕晉省戰局還要反覆。這對夾在二人中間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來說,這種夾心餅的日子只能用“呵呵”來形容了。

南京對有地盤的軍閥是不發軍餉的——除非你把地盤交出來。那些失去了地盤被南京收編的雜牌理論上都是親中央勢力,你說他是中央軍也不是不行,不然中央軍給他們斷了餉,他們除了拉桿子上山造反就是乖乖聽話。

新桂繫有自己的地盤,自然也得不到中央的軍餉,話說能給新桂系換裝只能說是中央軍輕武器過剩以及爲了統一彈藥供應。可廣西銀行在山西沒有分行啊,新桂系扶持的廣西銀行的票子在這裡又吃不開。

李宗仁白崇禧也不可能總帶着幾車皮的銀元給大家異地開餉——就是想這麼做新桂系也沒這個財力,以前新桂系的人馬不到一個集團軍,現在新桂繫有第十一和第二十一兩個集團軍,面對這龐大的財政缺口李宗仁和白崇禧一個軍事指揮高手一個軍事戰略高手就是拿錢沒轍。

而閻錫山財政上也不富裕——就是富裕閻錫山表示也不會給你新桂系開餉的,有這錢我閻錫山在山西多辦幾個工廠多養些兵有什麼不好的。

以李宗仁和白崇禧在新桂系的威望欠餉這事還是能壓一壓的,但總歸不是長久之計。唯一可行的,就是請中央協餉。問題出來了,校長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嗎。自然不是,若是隻爲了在日記中書寫一筆,讓校長養着新桂系的軍閥那除非是校長瘋魔了,不然是萬萬不可能的。

現在擺在李宗仁和白崇禧面前的問題就是,想要中央全額發餉,就得把地盤交出去,這肯定是萬萬不能的。新桂系將一個廣西經營的有聲有色,就是爲了有一天學閻錫山的野望一樣,完成以省復國再次入主中央。雖然現在來看,希望很渺茫但也不是沒有。

但欠餉時間一長人心就散了,更別談什麼以省復國了,士兵們不開小差就算好的。

最後還是白崇禧想到一計,現在新桂系第十一集團軍和第二十一集團軍中,主力部隊都在第十一集團,第二十一集團軍廣西各地的民兵組織起來的。現在財政缺口這麼大,開源是開無可開了,總不能讓十一集團軍在山西收稅,二十一集團軍在南京收稅吧。(此時二十一集團軍在南京換裝整訓)

既然不能開源,那隻能節流,白崇禧的意思是將二十一集團軍的指揮權人事權財政權完全交給南京,當然移交了財政權自然由南京開餉。白崇禧的理由是,就算二十一集團軍由南京開餉甚至換了軍事主官了,可二十一集團軍還是咱廣西人的子弟兵,自己和李宗仁還是在其中有一定影響力的。

第48章 首功第一第257章 過節與擴軍第163章 歷史發明家第295章 初到貴境第47章 暗夜殺手第25章 外交困境第53章 都沒閒着第260章 漫漫路第120章 見面第208章 通緝王啓年第119章 開封會議第102章 轟炸揭幕第13章 吐血價第213章 跳死百萬第165章 請免農稅第27章 大災難第212章 冬天到了第221章 又是一年春第99章 我們是一家人第109章 坑道掘進第243章 大豐收第29章 對對碰第128章 刮刮樂第264章 擊沉大和號(上)第244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110章 爭奪城關第68章 軍人有開槍之權利第154章 兩盤菜第106章 暗涌第188章 買斷第209章 改革試點第105章 第一師團的餘輝第166章 密議第19章 重疊門戶第76章 用錢砸第128章 刮刮樂第82章 超級英雄第172章 都不容易第153章 晉中之變第67章 換不得第255章 殺出個未來第202章 引狼入室(下)第203章 都想做黃雀第55章 敷衍第210章 首秀第180章 光復集寧第268章 改變世界格局的海戰第129章 故人第127章 好人啊第235章 王財東第49章 錯有錯着第39章 要不要宣戰第218章 目標和後手第84章 國防線第91章 以防萬一第244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295章 初到貴境第271章 金丹大成風火天劫第240章 去敵後抗戰?第62章 和國之家第89章 風雲起第174章 榮軍牧場第148章 免職一說第150章 槍聲第61章 你不是最後一個第156章 桂系入晉第196章 紛亂的人心第170章 湯蝗第210章 首秀第182章 再赴戰場第204章 不純粹的軍火商第214章 收復臺灣(上)第16章 賣艦養艦論第151章 跪了第110章 爭奪城關第80章 異寶第93章 序幕第288章 王子號船長日記第35章 恩怨情仇第98章 川軍誓師第140章 師兄弟第144章 無題第241章 戰五渣第107章 你購銀我買金第203章 都想做黃雀第136章 情誼第273章 鋼比銀子貴第191章 特戰延安第254章 重逢第97章 勝利歸來第254章 重逢第217章 奧運會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賽第147章 捷電第51章 老衲能吃第143章 寧武之變第173章 沙子計劃第260章 漫漫路第222章 烏魯木齊戰役第48章 首功第一
第48章 首功第一第257章 過節與擴軍第163章 歷史發明家第295章 初到貴境第47章 暗夜殺手第25章 外交困境第53章 都沒閒着第260章 漫漫路第120章 見面第208章 通緝王啓年第119章 開封會議第102章 轟炸揭幕第13章 吐血價第213章 跳死百萬第165章 請免農稅第27章 大災難第212章 冬天到了第221章 又是一年春第99章 我們是一家人第109章 坑道掘進第243章 大豐收第29章 對對碰第128章 刮刮樂第264章 擊沉大和號(上)第244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110章 爭奪城關第68章 軍人有開槍之權利第154章 兩盤菜第106章 暗涌第188章 買斷第209章 改革試點第105章 第一師團的餘輝第166章 密議第19章 重疊門戶第76章 用錢砸第128章 刮刮樂第82章 超級英雄第172章 都不容易第153章 晉中之變第67章 換不得第255章 殺出個未來第202章 引狼入室(下)第203章 都想做黃雀第55章 敷衍第210章 首秀第180章 光復集寧第268章 改變世界格局的海戰第129章 故人第127章 好人啊第235章 王財東第49章 錯有錯着第39章 要不要宣戰第218章 目標和後手第84章 國防線第91章 以防萬一第244章 侵略者的下場第295章 初到貴境第271章 金丹大成風火天劫第240章 去敵後抗戰?第62章 和國之家第89章 風雲起第174章 榮軍牧場第148章 免職一說第150章 槍聲第61章 你不是最後一個第156章 桂系入晉第196章 紛亂的人心第170章 湯蝗第210章 首秀第182章 再赴戰場第204章 不純粹的軍火商第214章 收復臺灣(上)第16章 賣艦養艦論第151章 跪了第110章 爭奪城關第80章 異寶第93章 序幕第288章 王子號船長日記第35章 恩怨情仇第98章 川軍誓師第140章 師兄弟第144章 無題第241章 戰五渣第107章 你購銀我買金第203章 都想做黃雀第136章 情誼第273章 鋼比銀子貴第191章 特戰延安第254章 重逢第97章 勝利歸來第254章 重逢第217章 奧運會之天下第一比武大賽第147章 捷電第51章 老衲能吃第143章 寧武之變第173章 沙子計劃第260章 漫漫路第222章 烏魯木齊戰役第48章 首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