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應星”號鐵甲艦

次日,中央軍司令部會議室。

中央軍的精英們濟濟一堂,總參謀長柳如是和情報總長柳輕煙分坐左右首位,水師總兵黃得功、施琅還有中央軍各步兵營、炮營的總兵們,總共幾十人分坐左右,靜靜地等待最高統帥王樸的到來。

倏忽之間,會議室外響起了雜亂而又沉重的腳步聲。

“王爺到……”

伴隨着一聲嘹亮的號子聲,標槍般挺立在大門口的兩名衛兵迅速舉起手中的步槍,同時右腿重重蹬地,向疾步走來的王樸敬了記軍禮,幾乎是同時,等候在會議室裡的軍官們嘩啦啦地站起身來,目光同時轉向了門口。

一身戎裝的王樸昂然直入,疾步走到主席臺上,揮了揮手淡然道:“都坐吧。”

軍官們又嘩啦啦地落座,神情肅穆。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王樸說此一頓,目光轉向柳輕煙,接着說道,“現在有請柳總長向大家簡單介紹這三年來情報局蒐集的有關日本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情報。”

柳輕煙起身說道:“日本即古倭國,大化革新之後始有文字和文明記載,其國土面積大約相當於三個浙江大小,人口約爲浙江的兩倍,有口一千五百萬左右,後光明天皇是日本名義上的統治者,不過實權卻掌握在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手中。”

這一點倒是與大明有些相信,大明皇帝隆武帝也只是名義上的最高元首,實權則掌握在內閣,或者說中央軍最高統帥王樸手中。

柳輕煙接着說道:“日本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國家,其國內擁有大大小小上百個諸侯,每個諸侯都擁有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幕府是日本最大的諸侯,其領地約佔全國四分之一,另外,大小諸侯都要受幕府節制。”

“日本共有大小諸侯上百個,每個諸侯都有蓄養軍隊的權力,有的大藩擁有上萬的軍隊,有的小藩甚至沒有軍隊,不得不依附於大藩的保護,軍力最強的當然是德川幕府,擁有常備軍隊一萬五千人,這支軍隊跟我們中央軍一樣,由清一色的職業軍人組成,不過在日本,這些軍人被稱之爲——武士。”

“一旦日本受到攻擊,國家面臨危險,幕府還可以在幾個月內召集十萬以上的足輕,也就是輕步兵,如果再將各地諸候的軍隊集結起來,甚至可以組建起超過五十萬的龐大軍隊,當然,這樣的軍隊其戰鬥力是不值一提的。”

聽完了柳輕煙的講解,王樸接着說道:“現在有請總參謀長向大家簡單介紹對日作戰的計劃。”

柳如是站起身來,說道:“由於日本與大明不接壤,因此對日作戰受到了海軍運輸與後勤保障能力的限制,以眼下大明海軍所擁有的運輸能力和海外後勤保障能力,最多隻能保證五個步兵營和兩個炮營的跨海作戰。”

“以海軍強大的艦炮火力以及步兵營的實力,要想在日本登陸並且佔領局部區域並非什麼難事,不過要想憑藉這五個步兵營和兩個炮營征服全日本,卻是不太可能,畢竟,日本的人口多達一千五百萬,後備兵源還是很充足的。”

“有鑑於此,參謀部以爲對日作戰應該分三步,首先集中優勢兵力以迅雷不及掩耳攻佔江戶,消滅日本實際上的中央政權——德川幕府,這樣一來,各地諸侯就會因爲失去統一指揮而陷入各自爲戰的被動局面,從而變成一盤散沙。”

“然後在日本各諸侯之間挑起混戰,利用奴隸貿易的鉅額利潤誘使他們互相攻伐,從根本上削弱日本的人力、國力,等日本國力衰弱到極限時,最後集結優勢兵力以犁庭掃穴之勢橫掃日本四島,徹底滅亡日本民族。”

“報告!”

柳如是話音方落,會議室外忽然響起了一把宏亮的聲音。

王樸霍然擡頭,朗聲道:“進來。”

一名年輕的參謀手拿文件夾疾步入內,敬禮道:“鎮海造船局急遞!”

“鎮海造船局?”王樸喃喃低語一聲,霍然道,“念!”

年輕參謀打開文件夾,朗聲念道:“大型鐵甲艦已經建成下水,於昨日試航成功!”

年輕參謀話音方落,會議室裡立刻響起了炸雷般的歡呼聲,大型鐵甲艦試航成功,這對大明帝國來說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有了這大型鐵甲艦,不但大明海軍的實力將突飛猛進,就連海軍的海上運輸能力也會大大提升!

“好,太好了!”王樸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狠狠擊節道,“大型鐵甲艦的下水真是太及時了,正好趕上了這次對日作戰,小日本的運氣可真不錯,那就讓他們成爲大明鐵甲水師的第一個犧牲品吧!”

興奮了好半晌,王樸才發現那年輕的參謀還沒有離去,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王樸蹙眉道:“怎麼,還有別的消息嗎?”

年輕參謀點了點頭,硬着頭皮說道:“軍科院宋院長因爲勞累過度,於鐵甲艦試航成功當晚……去世。”

“你說什麼!?”

王樸霎時臉色大變,宋應星的死對大明帝國來說絕對是個天大的損失,如果可以選擇,王樸寧可拿中央軍的十個步兵營去換回宋應星的性命,可惜的是,中央軍的十個步兵營終究換不回宋應星,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故去了。

“傳我命令……”王樸以凝重的語氣下令道,“南京城和燕子磯大營降半旗,所有百姓和中央軍全體將士都要佩帶黑紗,再以國旗包裹宋老先生遺體運回南京,葬於紫金山帝國英烈公墓,受後人永世敬仰。”

“是!”

年輕的參謀肅然應諾,領命去了。

會議室裡的軍官們沉痛之餘也不免有些心驚,京城和燕子磯大營降半旗,中央軍全體將士佩帶黑紗也就罷了,最讓人震驚的卻是王樸下令以國旗裹屍運回南京,再將宋應星葬於紫金山帝國英烈公墓,這是何等的哀榮?

大明律中明文規定,只有帝國最高元首或者對國家、民族有特出貢獻的人物纔有資格在死後以國旗裹屍,再葬於紫金山帝國英烈公墓!在這些軍官們看來,宋應星似乎不配這樣的哀榮,只有王樸知道宋應星完全配得上這樣的身後哀榮!

“另外……”王樸威嚴的目光緩緩掠過衆人臉上,一字一頓地說道,“這艘新落成下水的大型鐵甲艦正式命名爲——‘應星’號,以此來紀念宋老先生爲帝國科技和帝國海軍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半個月後,王樸率四個步兵營和兩個炮兵營開到了鎮海,與張顏鱗匯合。

此時的大明水師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擴編,並正式更名爲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由黃得功任艦隊總司令,下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艦隊,第一艦隊駐守南京燕子磯,直屬黃得功統轄,第二艦隊駐守泉州,艦隊司令爲施琅,第三艦隊駐守鎮海,艦隊司令爲張顏鱗,第四艦隊駐守寧波,艦隊司令爲李昂。

這次對日作戰,爲了把四個步兵營和兩個炮兵營投放到日本大阪,王樸徵集了好幾百艘大型商船,甚至連停泊在南京、寧波、溫州等港口荷蘭平底商船都被強行徵用了,爲了確保安全,王樸調集了第三、第四兩支艦隊進行護航。

王樸抵達鎮海港時,張顏鱗早已經帶着第三艦隊全體官兵等候在埠頭上了。

跟中央陸軍不一樣的是,大明海軍的軍裝顏色是深藍色的,遠遠望去,就像一片深藍色的海洋,不過此時的王樸卻沒有多少心思去檢閱第三艦隊的官兵們,此時王樸的心早已經飛到那艘停泊在港灣裡的大型鐵甲艦上去了,也就是那艘剛剛命名的“應星”號。

匆匆檢閱了第三艦隊的官兵,張顏鱗就非常識趣地把王樸迎上了第三艦隊的旗艦“應星”號,還沒登上舷梯,最先映入王樸眼簾的就是“應星”號船體上覆蓋的鐵甲,張顏鱗非常得意地向王樸介紹道:“王爺,應星號船體表面覆蓋了三層鐵甲,無論距離遠近,步槍子彈都無法擊穿,五百米外來自西洋的紅夷大炮也而無法穿透鐵甲,只能打出一道凹痕。”

“應星”號的鐵甲只能抵禦紅夷大炮五百米外的直射,如果是五百米以內,這三層鐵甲顯然就不足以抵擋了,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因爲“應星”號上裝備了二十門大將軍艦炮,這種大將軍艦炮的射程超過了一萬米,早在敵方艦隻進入紅夷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前,就已經被“應星”上的艦炮給擊沉了。

在張顏鱗和十幾名海軍軍官的陪同下,王樸大步登上了“應星”號的甲板。

與大明海軍別的艦隻不一樣,“應星”號的甲板上也覆蓋了一層薄薄的防滑鐵板,這當然是爲了防止敵艦靠近之後的火攻,有了甲板上的防滑鐵板以及兩側表面上的裝甲,整艘鐵甲艦就完全成了鋼鐵包裹的怪獸,未戰就已立於不敗之地了。

由於驅動力不同,“應星”號鐵甲艦的結構與純木質帆船相比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最明顯的莫過於船體中部高高豎起的兩根龐大的煙囪了,原本處於這個位置的主桅杆被迫取消了,不過另外八根桅杆卻保留了下來,畢竟艦上的煤炭儲備是有限的,蒸汽動力一般只在作戰的時候開啓,平時還是得依靠風力來驅動。

另外,“應星”號甲板上層建築也有了類似於近代軍艦的改變,最明顯的莫過於艦橋的出現,艦橋上設有指揮作戰室、駕駛室以及露天指揮所,如果說兩臺蒸汽機是“應星”號的心臟,那麼艦橋就是“應星”號的大腦。

攀着扶梯登上艦橋,剛剛參觀完指揮作戰室,王樸忽然想起來到現在都沒有見到方以智和史蒂芬等軍科院的專家,不由問道:“方院長和史蒂芬呢,他們不是在艦上進行最後的測試工作麼,怎麼沒見他們?”

張顏鱗忙道:“方先生他們爲了測試幾個參數,昨天晚上一直忙到後半夜才睡下,半個月前王爺不是專門發來了一封急遞,要卑職好生照顧軍科院專家們的飲食起居和身體狀況麼,所以這次就沒敢叫醒他們。”

“嗯?”王樸皺眉道,“不是說好了要按照作息時間工作的麼?怎麼又讓他們忙到後半夜?”

“唉。”張顏鱗嘆了口氣,無奈道,“卑職勸了好多次,可方先生他們就是不肯停下手頭的工作啊,還說什麼這工作不能間斷,一旦間斷就會前功盡棄,卑職又不懂,就只能隨他們了,還請王爺責罰。”

“這次就算了。”王樸擺了擺手,無奈道,“下不爲例。”

宋應星積勞成疾猝死後,王樸就下了一條命令,嚴令軍科院的專家們要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分配工作,還特別關照了第三艦隊司令官張顏鱗,要他隨時掌握專家們的身體狀況,以免悲劇再次發生。

說起來,宋應星、方以智他們的人格實在是太高尚了,還有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榮譽感也實在是太強烈了,爲了國家,爲了民族他們根本不把個人生命當回事,這跟王樸穿越前的那個世界太不一樣了。

在原來那個世界,所謂的專家教授大多數都是些沽名釣譽、濫宇充數的人渣,在他們眼裡就只有物慾、貪慾和私慾,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他們眼裡根本就是個屁,爲了金錢、美色,他們隨時可以出賣自己的靈魂和人格。

正說着,就進了“應星”號的駕駛室。

駕駛室面對着艦首,前面並無桅杆和風帆,因此艦艏和前面的大海都一覽無遺,駕駛室的艙壁上掛着三寶太監時期繪製的航海圖,航海圖下的桌案上赫然擺放着一本厚厚的航海日誌,周圍還有圓規、矩尺、炭筆等繪圖工具。

第65章 浮圖峪第138章 這個娘們好眼熟啊第305章 結盟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110章 李巖要打大同第68章 放他們一馬第325章 剝皮抽筋第22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4章 三權分立第216章 鐵甲艦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273章 烤人肉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3章 奇襲盛京第225章 兩情繾綣第21章 多爾袞第17章 狹路相逢第247章 活剮左良玉第137章 這只是交易第255章 長公主來訪第106章 回家第41章 白蓮潰滅第203章 軍事改革第245章 叛軍的意志第289章 困獸猶鬥第213章 真假太子第271章 激戰伊始第333章 男人閹了,女人爲奴第292章 玩火自焚第58章 磔之第298章 幽會第108章 陝西民變第163章 閱兵儀式第103章 故弄玄虛第167章 找個擅舞的秦淮豔妓第84章 整肅軍紀第184章 姐姐的身子好看麼?第169章 風騷教主和脫衣舞娘第235章 變數第50章 是男人得有擔當第330章 統一、國策、擄掠人口第51章 劫法場第270章 濟寧之戰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231章 陷阱(上)第73章 無中生有第129章 沒有人能救我們第40章 紅娘子第158章 去南直隸當總兵第89章 血染的軍旗第308章 李定國第207章 王樸有麻煩了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331章 三年之後第32章 陳圓圓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戰馬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47章 如何處置皇太極?第335章 摧毀歐洲的金本位貿易體系第304章 暗潮第98章 攻敵所必救第186章 黃賭毒第45章 回京第192章 黃雀在後第118章 四門奪五營第172章 就差情趣套裝了第214章 激戰一片石第77章 還得求他第320章 兩面夾擊第247章 活剮左良玉第301章 大戰結束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314章 金蟬脫殼第279章 都是漢奸惹的禍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244章 五十萬太監第45章 回京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198章 孤注一擲第118章 四門奪五營第272章 激戰正酣第94章 信心第79章 王樸出馬第90章 風雲突變第58章 磔之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187章 拍賣建奴女人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277章 多爾袞想幹什麼?第240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章 小人真有才第76章 如何收場第145章 草料丟了第113章 官軍如匪第241章 把持朝政第1章 大同總兵第270章 濟寧之戰第60章 死保王樸第92章 逆襲第115章 趁機勒索
第65章 浮圖峪第138章 這個娘們好眼熟啊第305章 結盟第143章 建奴還差得遠第110章 李巖要打大同第68章 放他們一馬第325章 剝皮抽筋第22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44章 三權分立第216章 鐵甲艦第127章 共抗建奴第273章 烤人肉第133章 建奴要拼命了第3章 奇襲盛京第225章 兩情繾綣第21章 多爾袞第17章 狹路相逢第247章 活剮左良玉第137章 這只是交易第255章 長公主來訪第106章 回家第41章 白蓮潰滅第203章 軍事改革第245章 叛軍的意志第289章 困獸猶鬥第213章 真假太子第271章 激戰伊始第333章 男人閹了,女人爲奴第292章 玩火自焚第58章 磔之第298章 幽會第108章 陝西民變第163章 閱兵儀式第103章 故弄玄虛第167章 找個擅舞的秦淮豔妓第84章 整肅軍紀第184章 姐姐的身子好看麼?第169章 風騷教主和脫衣舞娘第235章 變數第50章 是男人得有擔當第330章 統一、國策、擄掠人口第51章 劫法場第270章 濟寧之戰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231章 陷阱(上)第73章 無中生有第129章 沒有人能救我們第40章 紅娘子第158章 去南直隸當總兵第89章 血染的軍旗第308章 李定國第207章 王樸有麻煩了第281章 狹路相逢第331章 三年之後第32章 陳圓圓第142章 搞掉建奴的戰馬第136章 有求於義軍第47章 如何處置皇太極?第335章 摧毀歐洲的金本位貿易體系第304章 暗潮第98章 攻敵所必救第186章 黃賭毒第45章 回京第192章 黃雀在後第118章 四門奪五營第172章 就差情趣套裝了第214章 激戰一片石第77章 還得求他第320章 兩面夾擊第247章 活剮左良玉第301章 大戰結束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314章 金蟬脫殼第279章 都是漢奸惹的禍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244章 五十萬太監第45章 回京第329章 李定國的抉擇第198章 孤注一擲第118章 四門奪五營第272章 激戰正酣第94章 信心第79章 王樸出馬第90章 風雲突變第58章 磔之第144章 把戲演足第187章 拍賣建奴女人第63章 老太爺沒了第277章 多爾袞想幹什麼?第240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章 小人真有才第76章 如何收場第145章 草料丟了第113章 官軍如匪第241章 把持朝政第1章 大同總兵第270章 濟寧之戰第60章 死保王樸第92章 逆襲第115章 趁機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