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嘉峪關

安西路,嘉峪關。

自從太祖皇帝馬上得天下、太宗皇帝橫掃宇內之後,清風的大軍就鮮有踏足塞外。而爲了抵禦塞外異族來去如風的騎兵,從太宗晚年開始,清風就在國境的最北年修築長城。經過上百年的努力,清風終於將以前的分段長城鏈接在了一起,並且將原有的破敗的地方修葺一新,形成了東起東海路蕪州山海關,西到安西路西州嘉峪關的萬里長城。長城雖然長達萬里,但是能夠讓大軍快速通過的地方只有四處。而在這裡四個地方,朝廷都修築了雄壯險要的關隘。自東向西,分別是東海路的山海關,北原路的居庸關,河西路的玉門關,安西路的嘉峪關。而四關之中,又以嘉峪關最爲雄壯。

嘉峪關位於血色高原和安西路的交界處。在他的南面,是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的血色高原邊緣,東面是一望無垠的乾旱的安西路內陸,正西面是沙漠綠洲星羅棋佈的西域三十六國,西北是大草原上三大勢力之首的柔然部落,西南則是中大陸以宗教立國的颯珊王朝。佇立於崇山峻嶺和沙漠平地之上的嘉峪關,一舉奪得了天下第一雄關的稱號,被清風稱之爲永不陷落的堡壘。

但是這座堡壘並非是像他號稱的那樣永不陷落,至少在兩年以前,欽察汗的大軍就一舉攻陷了這座堡壘,並且會同秋明鐵鷹聯軍殲滅了西方軍團的十萬大軍。此後,論功行賞之下,安西路連同嘉峪關在內成爲了柔然的佔領地,而鐵鷹和秋明則是分得了河西路。到現在爲止,欽察汗在安西路共駐紮了六萬騎兵,其中四萬位於嘉峪關,兩萬由王妹銀鈴公主率領,駐紮於安西路木州等處。

駐守嘉峪關的,乃是柔然大將都方。這是一個粗獷但不失精明的中年漢子。作爲一個追隨了欽察汗十多年的老將,都方無論是忠誠度還是自身的才智都是一時之選。所以即使自己的親妹子銀鈴公主也駐紮在安西路境內,但是在挑選主帥的時候,欽察汗依然選擇了沙場經驗更加豐富的都方而不是銀鈴。

而對於這個位置,都方自己也是特別滿意。作爲追隨大汗十多年的大將,都方覺得自己完全有理由享受這樣的生活。而且他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完全能夠應對關內的一切事務。在嘉峪關以東,是清風的西北二路。在河西路,有秋明鐵鷹的十多萬大軍,安西路還有銀鈴公主的兩萬騎兵,可以說是毫無憂患。而西面則是沙漠綠洲中頑強生存的西域三十六國。對於這些城邦小國,都方還沒有將他們放在眼裡。如果不是需要他們作爲和颯珊王朝的緩衝地帶,都方完全有信心將他們全部殲滅。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西南面的颯珊王朝,自從阿加硫斯西征碰壁之後,他們就一直在試圖將自己的勢力延伸到東方。而颯珊王朝也不乏名將,假以時日,颯珊必定會成爲本族的大敵。所以在駐守嘉峪關的日子裡,都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颯珊的身上。

只是,都方沒有想到的是,颯珊一直沒有動靜,但是血色高原的人馬卻出動了。

這是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喧譁了一整天的嘉峪關也開始漸漸在濃濃的夜色中陷於沉寂。雖然許多輪值的士兵還在盡忠職守的巡視着自己的崗位,但是大部分的士兵都已經進入了夢想。而就在這個時候,在嘉峪關南面的城牆上,無數的繩索靜靜的垂了下來,然後一羣黑影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城牆之上。輕輕拉動繩索,將鏈接在繩子後面的鐵鏈拉了過來,牢牢的系死在了城垛之上。等到繫好的鐵鏈多達數十根之後,無數的木板便開始從山脈的峭壁處開始向城牆鋪設。只一會兒工夫,本來和城牆相隔十餘丈的山壁之間便形成了一條寬達十丈的大道。如此幾次之下,山壁和城牆之間已經成爲通途。伴隨着第一聲腳步,無數的士兵開始從山壁處走上了城牆。而最先踏上城牆的黑影早已經不見了蹤影,他們還擔負着最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儘可能多的擊殺對方的哨兵,讓自己這方的人馬儘可能多的進入嘉峪關內。從城牆上開始,隱約可以看見他們留下的豐功偉績,那些被刺殺了的柔然士兵,基本上都是一刀致命,而且連聲音都沒有發出來。

“血帥,獨帥,邊帥,本座幸不辱命,五萬士兵已經全部進關。”城牆之上,一個老者笑着說道。

“本帥代主公謝過長老的恩情。”血殺拱手說道。在他的身邊,是一身戎裝的獨孤宇明和斷了左臂的邊重行。對於眼前的這個老者,他是真正的心存感激。司於連傑,雖然本身並不是神州十大高手之中的人物,但是武學造詣和十大高手也差之無幾。他也是血色高原的四大長老之一,不過早在十多年前此人就已經退隱江湖。但是爲了這次計劃,雪傾城還是動用了聖女令,請他親自出山相助。

司於連傑低聲一笑:“血帥不用客氣。既然聖女有令,那本座自然是惟命是從。況且我血色高原既然決定了和靖北侯結盟,那怎麼說也得表示一下我們的誠意吧。說起來,這條道路自從建立以來,這還是第一次使用。”

血煞等人都是一笑,若非是雪傾城坦言相告,他們也根本不可能知道這條道路的存在。若非是司於連傑親自帶路,他們也不可能穿越蜿蜒盤旋的血色高原來到這裡。當初太宗皇帝興建嘉峪關的時候,就考慮到了萬一嘉峪關失陷的不良戰況。爲了方便收復雄關,所以特地留了一條後路。太宗皇帝驅趕了二十多萬戰俘於崇山峻嶺之中修建了這麼一條隱秘道路。這條起於血色高原的秘密通道可以通往嘉峪關的南面城牆,只是這條道路從修建之後就在沒有使用過。隨着那一代人的離世和戰俘的滅口,加上後來發生的宮廷政變,這條道路的存在也就成爲了傳說。唯有一直奉命鎮守這裡的血色一族,才知道這條道路的真實存在。

“血帥,隊伍已經列隊完畢,你們我們是不是該行動了?”獨孤宇明低聲說道。對於天意的這個義父,他並不是特別的服氣,不過看在天意的份上,加上他也不是不識大體的人,而血殺爲人不僅豪爽坦蕩,在軍事上的造詣也確實很深,因此他對血殺還是頗爲尊敬。

血殺點了點頭,也沒有去計較獨孤心中的想法,微笑着說道:“獨帥,你帶領一萬士兵,以最快速度攻佔城守府。如果急切之間不能拿下,那至少也要將城守府給我困死,絕對不能讓一隻蒼蠅從裡面飛出來。邊帥,你的任務是率領着兩萬士兵迅速搶佔嘉峪關的西門。不僅要全殲這裡的柔然軍隊,而且要謹防對方的反擊。先遣隊已經出發,相信他們對你會有一些幫助。至於司於長老,你的任務是率領你的騎兵,嗯,我希望他們能夠以無與倫比的速度徹底鑿穿柔然大營,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戰事。只是敵軍的兵營裡至少有兩萬士兵,而長老手中只有三千騎兵,因此你的任務特別危險,不知道長老意下如何?”

司於連傑毫不在意的一笑:“休說三千騎兵,就算只有三百騎兵,本座也敢闖上一闖。血帥請放心,我們血色高原的健兒必定不會讓你失望!”

血殺點了點頭,以有心算無心,加上血色高原的騎兵驍勇剽悍天下無雙,此仗至少有八成的勝算。況且自己的手中還有兩萬步兵壓陣,想來這一戰是毫無懸念。不過心中還是有些遺憾,爲了不引起其他勢力的注意,加上木板鋪就的道路終究不算結實,因此自己的兩萬騎兵只能暫時停留在山道之上,不然如果能將這兩萬騎兵一併調進來,那絕對是未戰先勝。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血色高原騎兵也只有三千騎進入了關內。

看了看漆黑的夜空,血殺扭頭對着身邊的三人說道:“大家分頭行動。記住,在沒有看到本帥的煙花之前,大家務必要注意行蹤。如果有哪支隊伍被對方發現,就立刻放出煙花,然後全軍掩殺。”

隨着血殺的一個手勢,數萬大軍開始悄無聲息的前進,即使是司於連傑的三千騎兵也是如此。爲了達到突襲的目的,司於連傑對他手下的騎兵也是煞費苦心。這三千騎兵,全部是留守血色高原的最精銳的戰士,所挑選的戰馬也是最精良的戰馬。不僅是人銜枚,馬摘鈴,而且每匹戰馬的馬蹄上都包了一層熟牛皮,是以在騎兵的牽引下,並沒有明顯的聲音。

作爲長城四大關隘的嘉峪關,無論是城防還是面積都是首屈一指。特別是西州城守府在被柔然入侵火燒焚燬之後,嘉峪關更是取代了城守府的地位。而都方所住的地方,就是原西方軍團軍團長的住處,也就是現在的臨時城守府。

戰鬥最先打響的,乃是司於連傑的三千騎兵。一路前行到離柔然兵營五百米的地方,血殺和司於連傑便停了下來。一來是騎兵的攻擊首重速度,而五百米的距離,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馬力,而且能通過加速將馬的速度和衝刺發揮到最大。二來就是到了這裡之後,對方的戒備明顯增強了不少。如果在往前面走的話,那對方的哨兵絕對不是自己這邊的先遣人員能夠控制住的。於是,在估摸了一下其餘兩路大軍的行軍速度之後,血殺毅然放出了煙花。

“殺!”只聽得司於連傑一聲大吼,三千名血色騎兵登時如蛟龍一般衝了出去,伴隨着一聲聲凌亂的哨聲,血色高原的騎兵已經衝進了柔然的兵營,而他們的身後,則是血殺的兩萬步兵。

血色高原的騎兵向來冠絕於天下,他們既有着東北三國騎兵的驍勇彪悍,又有着西北遊牧民族騎兵的精湛騎射。在正常的情況下,即使是曼丹王朝最爲精銳的鐵甲重騎,也很難和他們正面抗衡。而面對着根本沒有任何準備的柔然士兵,血色高原的騎兵們可以說是將他們的戰力發揮到了極致。無數的柔然士兵還沒有反應過來,便已經倒在了血色一族的戰馬之下。而少數僥倖逃脫的柔然士兵,還沒有來得及慶幸,卻有撞在了血殺率領的河套步兵的槍口上,其結果可想而知。

順着血色一族騎兵開闢的道路,血殺的兩萬步兵幾乎是沒有任何阻力的就將柔然的整個兵營踏成了平地。彷彿一把血腥的剃刀,所過之處完全是血肉橫飛,而且是寸草不生。等都方獲知嘉峪關被襲擊的時候,兵營中的兩萬士兵,已經是全軍覆沒了。

都方獲知有人偷襲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颯珊大軍來襲。待到獲知來襲的居然是清風帝國的軍隊的時候,都方當時就是一頭霧水。在他的思維裡,要想偷襲嘉峪關,必定要先清除掉西北二路上西北三族的十多萬騎兵。而在他看來,現在的清風帝國,無論是哪方勢力都不可能這樣悄無聲息地剷除掉這裡的十多萬騎兵。不過,在這個關機時刻,他並沒有在這上面耽誤太多的時間,來不及穿上盔甲,都方便開始讓手下調集兵力。

柔然的四萬兵力,兩萬集結于軍營,五千駐守在城守府,剩下的一萬五千大多佈置在西門附近。而爲了防止颯珊王朝的襲擊,統兵將領稱內純也算得上是盡忠職守。雖然並非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但是也森嚴的讓邊重行的步兵在潛行到離西門兵營大約三百米的地方便在無法前進。而這個時候,血殺的煙花已經在空中綻開。

在河套軍方的諸多將領中,邊重行是出了名的防守鐵壁。即使是在以前清風帝國最擅長防守的玄武軍團裡,邊重行的能力也是首屈一指。不過在河套軍方中,從來沒有人小看過邊重行的攻堅能力。有道是擅守者必擅攻,既然能夠將陣地防守的滴水不漏,邊重行自然也知道防守的優劣勢所在。如今攻防之勢雖然逆轉,但是邊重行依然是成竹在胸。

第614章 遠征東倭序幕第108章 勤王令第779章 談判第440章 畢其功於一役(四)第108章 勤王令第451章 軍事改革(三)第651章 巡視領地第635章 父仇第282章 疑團第493章 結盟烏瑪第271章 探底(四)第215章 雪傾城的建議第783章 自殺第464章 又是密雲城第514章 風乍起第018章 北伐(五)第525章 調兵第333章 清風帝國輓歌(一)第490章 聯軍第507章 昊天取名第399章 發瘋的河套偏師第026章 風陵渡口之戰(三)第571章 決戰菜子壩(二)第574章 梟雄末路(二)第059章 離去第598章 玄機定計第056章 辛皎的安置第024章 風陵渡口之戰(一)第380章 歐陽靖忠第764章 誰算誰?第039章 李蕭漠到訪第748章 忠義夫人第396章 渡江第148章 駱玄對話(三)第043章 再遇向行第620章 登陸第570章 決戰菜子壩(一)第331章 投降的北方軍團第185章 初戰江南(一)第691章 堅壁清野第548章 逆天之舉必遭天譴第390章 等待第430章 攻破天都聖京第498章 逃脫第599章 名帥對決之雲霧水道(一)第304章 太行風雲再起(三)第278章 刺殺(二)第704章 欺人太甚第717章 混戰第033章 密豐城第028章 天都聖京第281章 清風的尷尬第485章 衝鋒!(一)第708章 最後的捍衛者第229章 極樂內爭(四)第773章 最後一戰(二)第057章 祭春宴會第080章 欲何爲第131章 名將之對決第480章 困同州第076章 嫁與不嫁?第187章 初戰江南(三)第712章 反水第263章 朝議(二)第475章 巡視領地第285章 名分第256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536章 國殤第203章 攔截(三)第418章 洪州會晤第652章 獨孤用計第099章 國殤第430章 攻破天都聖京第633章 驅虎吞狼(一)第208章 論事第708章 最後的捍衛者第765章 西大陸聯軍第361章 望江橋(二)第304章 太行風雲再起(三)第231章 極樂內爭(六)第020章 北伐(七)第147章 駱玄對話(二)第550章 幻海情天(二)第341章 策略第567章 別有詭計第754章 誰玩誰?第778章 騎虎難下第444章 女子營第326章 許州第461章 河套的堅持第154章 颯珊第156章 昊天出遊(一)第587章 高麗傅江樓(三)第163章 初戰金花第294章 失算第733章 樓蘭第054章 山海關的真相第104章 黛絲兒第456章 李簫漠的憂慮
第614章 遠征東倭序幕第108章 勤王令第779章 談判第440章 畢其功於一役(四)第108章 勤王令第451章 軍事改革(三)第651章 巡視領地第635章 父仇第282章 疑團第493章 結盟烏瑪第271章 探底(四)第215章 雪傾城的建議第783章 自殺第464章 又是密雲城第514章 風乍起第018章 北伐(五)第525章 調兵第333章 清風帝國輓歌(一)第490章 聯軍第507章 昊天取名第399章 發瘋的河套偏師第026章 風陵渡口之戰(三)第571章 決戰菜子壩(二)第574章 梟雄末路(二)第059章 離去第598章 玄機定計第056章 辛皎的安置第024章 風陵渡口之戰(一)第380章 歐陽靖忠第764章 誰算誰?第039章 李蕭漠到訪第748章 忠義夫人第396章 渡江第148章 駱玄對話(三)第043章 再遇向行第620章 登陸第570章 決戰菜子壩(一)第331章 投降的北方軍團第185章 初戰江南(一)第691章 堅壁清野第548章 逆天之舉必遭天譴第390章 等待第430章 攻破天都聖京第498章 逃脫第599章 名帥對決之雲霧水道(一)第304章 太行風雲再起(三)第278章 刺殺(二)第704章 欺人太甚第717章 混戰第033章 密豐城第028章 天都聖京第281章 清風的尷尬第485章 衝鋒!(一)第708章 最後的捍衛者第229章 極樂內爭(四)第773章 最後一戰(二)第057章 祭春宴會第080章 欲何爲第131章 名將之對決第480章 困同州第076章 嫁與不嫁?第187章 初戰江南(三)第712章 反水第263章 朝議(二)第475章 巡視領地第285章 名分第256章 五小郎君的去向第536章 國殤第203章 攔截(三)第418章 洪州會晤第652章 獨孤用計第099章 國殤第430章 攻破天都聖京第633章 驅虎吞狼(一)第208章 論事第708章 最後的捍衛者第765章 西大陸聯軍第361章 望江橋(二)第304章 太行風雲再起(三)第231章 極樂內爭(六)第020章 北伐(七)第147章 駱玄對話(二)第550章 幻海情天(二)第341章 策略第567章 別有詭計第754章 誰玩誰?第778章 騎虎難下第444章 女子營第326章 許州第461章 河套的堅持第154章 颯珊第156章 昊天出遊(一)第587章 高麗傅江樓(三)第163章 初戰金花第294章 失算第733章 樓蘭第054章 山海關的真相第104章 黛絲兒第456章 李簫漠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