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東北援軍

宋家十五萬大軍在世子宋君臨的率領下,直逼撣族的根據地理州府城。不過撣族畢竟是滇南土著,宋家雖然兵精,可是撣族佔據地利,而滇南道路向來崎嶇,加上還有景族等明面上的盟友和金花三越這個後手,宋家大軍在距離理州不到六十里的地方最終停住了腳步。面對着佔據地利的滇南四族聯軍和被嚴重騷擾的後勤補給線,宋君臨雖然好大喜功,不過最終還是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對此,駱祥沒有作出任何的評價。河套對宋家的軍事行動早就做出了準確的預測,如果宋家依照常規的打法,必定是無功而返。領軍將領不同,戰略意圖不同,作戰計劃不同,選擇的時間不同,都會對整個戰局產生極大的影響。

如果是河套領兵,不要說十五萬,便是十萬士兵,便足以將滇南四族族滅。可是領兵的人是宋君臨,這個陰險狡詐才疏志大偏偏又愛好名聲的宋君臨,情況自然不同。

按照駱祥和玄機一開始制定出來的軍事計劃,河套若是準備對滇南路發起攻擊,必須將時間選定在初春時節,這時候草木枯黃易於燃燒。只要準備了充足的桐油等引火物資,兩支軍隊分別從血色高原青州和大湖路西面放火夾擊,就算滇南四族有通天之能,也難以逃脫昇天。只是這個方法太傷天和,即便是河套,一開始也極爲牴觸。即便是現在,河套軍方之中反對這個計劃的人依然大有人在。因此,駱祥不得不改變作戰計劃,重新制訂了一份。那就是三路步兵分別從青寧路、益州路和大湖路三面圍剿,步步爲營以滅族手段最終將滇南四族全部絞殺。當然,這個計劃的前提是河套已經拿下益州路和大湖路。

宋家既不敢放火燒山,又不敢放手殺戮,僅憑十五萬大軍,就想平定滇南,自然是癡人說夢話。

“李家的動向如何?”昊天扭頭問道。當今的清風各方勢力,唯一能夠讓昊天警惕的,便只有李家。李家雖然在這些年的戰爭之中被屢屢削弱,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李鐵鳴的隱忍善謀,李簫漠等人的軍事才華,在整個帝國都是出類拔萃。也正因爲如此,雖然李簫漠多次往來於河套秦川之間,昊天還是很不放心地將展書堂的麒麟軍團放在了定州。

駱祥斟酌了一下語氣,說道:“李家的兵力已經恢復到了三十五萬。在這其中,真正具備戰鬥力的軍隊大約在二十五萬上下,其中赤眉軍團和陰風古堡的五萬駐軍戰鬥力相當強悍。這兩支部隊這些年來根本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傷,而且在多次的戰鬥之中不斷的成長,而李鐵戰乃是帝國名將,李蕭然也是帝國軍中的後起之秀,加上一個不動聲色的李簫漠,秦川確實是一個大敵。”

老實說,李家這幾年來的運氣着實不佳。二十萬大軍響應英烈帝的號召共抗極樂聯盟,表現的可圈可點。只是誰也沒想到宋家居然會利令智昏,大軍突然偷襲李家後背。雖然李家最終挺了下來,但損失依然讓秦川心疼。

然後就是極樂聖教的肆虐,連帶着秦川老將,李鐵鳴的同胞兄弟李鐵河都戰死沙場。但是,這並非是秦川李家實力不濟,只不過是極樂聖教出其不意,而李家當時太過疏忽的原因。後來李鐵戰叔侄和極樂聖教的那一戰,便充分說明了李家的強悍實力。

而且經過戰爭的磨礪,李必成李風成和李玄成等青年將領也嶄露頭角,李家內部的凝聚力進一步加強。加上還有李簫漠這個精明透頂的年輕人的純在,李家已經成爲了河套一統神州最大的障礙。

頓了一下,駱祥接着說道:“不過李家現在的軍事佈局是以防禦爲主。陰風古堡防線,李家的兵力一直控制在五萬人左右,襄州和合州駐軍共計十五萬,其餘的十五萬人包括赤眉軍團以及李風成的三萬水師都集中在鄂州附近,動向不明。”

昊天心中一驚,駱祥善於謀斷,在軍事預測上具有過人的天賦,可是現在居然從他的口中聽到動向不明這個詞,很顯然是李家的軍事計劃着實詭異,居然讓駱祥都無法作出預測。

昊天想了一下問道:“李家最近可有擴軍的跡象?”

駱祥搖頭道:“沒有。帝國境內的糧草兵械等戰略物資的價格都還算穩定,李家境內尤其如此,因此,李家除非有大規模的庫存,否則必然不會擴軍。可就算他早有準備,至少境內適合參軍的青壯年也會有異樣的集結。所以,李家暫時不會擴軍。”

昊天雙目緊閉,現在東南還算平靜,極樂聖教的幾次進攻都被張蒼雄的親自坐鎮所擊退,帝國孱弱,張家也無力外顧,李家十五萬大軍加上三萬水師集中在鄂州,確實有些不同尋常。

“江南大湖現在情況如何?”昊天皺眉問道。

“朱雀軍團駐守江南,北線三萬士兵駐紮在池州大江沿線,這裡還有安寧侯艾賓率領的兩萬水師。他們的戰略意圖應該是和壽州張家大軍一起壓迫揚州路的極樂聖教。其餘七萬將士大部駐守泉州,防止三越北上騷擾。前段時間,蛟龍軍團賀副軍團長還率領水師在此歇腳。總體上說,江南路局勢還算平靜。”回答的人是昊天的隨軍文士孟蕭庭:“大湖路駐軍已經恢復到了十五萬,總指揮使還是就靖南公歐陽靖忠大帥。中興帝曾經讓人前去接手大湖路軍政事務,結果遭到大湖路軍政民三方的集體抵制,最終無奈承認歐陽靖忠的地位。只是,南方軍區遭受重創,短時間內僅僅只能自保。如果金花三越和滇南四族在組織一次當年同等規模的攻勢,大湖路必然不保。”

“金花三越短時間內根本沒那個實力。大湖路一戰,雖然南方軍區損失慘重,可是金花三越也是傷筋動骨。嗯,看來如果不出意外,大湖路應該能夠挺過幾年。”昊天搖頭道。他當日親率大軍強渡大江,對大湖路的局勢相當瞭解。

細細的梳理了一下清風境內的各州各路,昊天沉聲說道:“先生,讓冠英多活動一下。今年是我河套最關鍵的一年,絕對不能有任何的意外發生。年底之前我們若不能收復幽雲十六州,那麼來年我們將承受更大的壓力。而且周圍羣狼環伺,一不小心就有全軍覆沒之險。”

駱祥點頭道:“主公放心,冠英已經在狠抓情報工作。他這段時間也是忙的腳不沾地。”

在河套軍政兩方的印象之中,冠英都是一個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的人。所有人都明白一個有效地情報系統需要多長時間的沉澱,雖然已經有了天舞星河的情報系統做底子,但是天舞星河以前的側重點和河套現在的完全不同。在短短四年的時間裡,冠英能夠將噬魂打造成能夠和清風皇室的採風等相提並論的情報系統,已經是難能可貴。而在河套的南征北戰以及地方治理之中,噬魂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不過河套所要關注的方面實在是太廣闊,冠英即便是忙的腳不沾地,依然有很多地方無法顧及。畢竟,河套情報系統的底子實在是太薄了。因此,但凡河套有什麼大動作,往往都要從其他區域抽調人員前往目標地區。這次出征幽雲十六州,除了負責幽雲十六州情報的張守成親自坐鎮之外,冠英這個大統領也率領着他的直屬系統蹲在這裡。

不過冠英也不孤獨,神州武盟的部分弟子也活躍於這裡。焦仲信、蕭都等人和河套素來親善,兩方的關係很是不差,有了神州武盟的支持,噬魂的工作也相對順利了很多。

五月,當耶律遲顯的殘軍在同州城內被團團圍困,而塞外的耶律宛夕和宣州的赫基木兒都無法作出有效的救援的情況下,東北三國的援軍總算是出發了。

耶律宛夕無法突破河套佔據了地利的雞鳴驛道,附近也並沒有適合大軍通過的道路,無奈之下,十萬大軍折道進入拜京境內,和駐守拜京居庸關附近的老將桓復傳率領的十萬士兵一起緩緩進入北原路燕州,在宣州境內和赫基木兒冷方布二人率領的聯軍會合,準備強行突破河套的防線。

河套南線除了原有的虎賁、白虎和血殺三個主力軍團二十餘萬人,現在又增加了奉敬的獵鷹軍團七萬精銳騎兵。而拜京和曼丹的兩國聯軍也就三十萬冒頭,兵力上並不佔據優勢,而且分屬兩方號令不一,根本無法突破獨孤親自鎮守的防線。

南線的玄機四人都不是被動挨打的人,在獨孤的白虎軍團擋住了對方的攻擊之後,奉敬和血殺各自率領着本部騎兵十餘萬人對桓復傳和赫基木兒等人率領的聯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襲擾。

赫基木兒和冷方布二人原本兵力就有十三萬,六萬騎兵之中,還有一萬是曼丹縱橫塞外的鐵甲重騎,加上桓復傳和耶律宛夕後來增援的八萬騎兵,騎兵數量甚至還略勝於河套。不過河套大軍戰鬥力素來彪悍,經過重新整編的騎兵戰鬥力雖然暫時還無法和南下騎兵精銳相比,可在經過了塞外磨合之後,他們的戰鬥力也非同小可。在奉敬和血殺的親自調教之下,假以時日,必定會成爲縱橫天下的無敵鐵騎。

本來是曼丹拜京聯軍主攻,不過獨孤的白虎軍團輕而易舉的便擋住了耶律宛夕大軍的進攻,騰出手來的奉敬血殺自然可以毫無顧忌的發揮自己的戰鬥力。十一萬騎兵以軍爲單位,就像是十一條惡狼,圍着聯軍大營不住地打轉兒。

如果河套的騎兵主帥是信刻,那麼信刻十有八九會強行進攻。不過奉敬本來就擅長飄忽偷襲,血殺也是謀大於武,兩人本不欲在這個時候和兩國聯軍決一死戰,自然不會和對方硬碰硬。奉敬血殺採取的是河套最管用的攻擊方式,以一小部分騎兵爲幌子,突然對聯軍大營發起突襲,等到他們吸引了聯軍騎兵的注意力之後,主力騎兵便全軍出動強行切入對方大營,然後在聯軍反應過來之前逃之夭夭。

奉敬在河套軍方雖然算是有名的正人君子,不過在戰場之上,他和獨孤幾乎是同一個風格,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一殺入聯軍大營,騎兵在驅趕着對方的步兵衝擊後面防線的同時,河套騎兵也在大肆縱火。而且河套騎兵在殺傷對方大軍的同時,並不是追求一擊必殺,而是儘可能的砍傷砍殘對方,這樣一來,聯軍的總兵力雖然沒有折損多少,不過戰鬥力卻下降了不少。尤其是河套下次襲營的時候,對方還要分出部分兵力照顧以前受傷的士兵。

聯軍一開始的時候在河套騎兵的這一招下吃虧頗大,每次都有數千名士兵傷亡。不過連續幾次之後,聯軍也學聰明瞭,每次河套小股騎兵偷襲,他們都只派出少量騎兵與之糾纏,主力騎兵屯兵大營中央。而桓復傳畢竟是上一個時代的名將,赫基木兒和冷方布也是東北三國這些年來排的上號的將領,而且他們畢竟佔據着兵力優勢,全力防守之下,血殺二人也佔不到便宜。

不過血殺和奉敬也不着急。雙方數十萬大軍對峙於原野,短時間內都無法奈何對方,而影響佔據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在於後勤補給。

水源倒是不愁,雖然附近並沒有大河,不過地下水倒是豐富,打井汲水完全不成問題。但是糧草這些就不同了,這些必須要從自己的領地之內運來。

按理說,幽雲十六州現在是東北三國的地盤,河套這屬於勞師遠征,後勤補給的困難程度應該遠勝於曼丹拜京纔是。不過事實恰好相反。

第114章 嘉峪關第117章 夏侯明第106章 極樂起事第655章 進軍金花第513章 秦川水師第175章 誰是內奸第367章 極樂內訌第512章 政變第512章 政變第515章 郭淮之死第773章 最後一戰(二)第236章 信刻發威第463章 玉門關外第515章 郭淮之死第147章 駱玄對話(二)第645章 開戰第428章 斬將(二)第064章 神秘蒙面人第361章 望江橋(二)第295章 沙州前線第716章 屠烏瑪第092章 壺口會戰(七)第684章 陸戰之王(三)第118章 逃出生天第515章 郭淮之死第671章 暗流涌動(二)第603章 睿智李蕭漠第734章 首戰颯珊第616章 勸說第479章 出征第598章 玄機定計第205章 崇明島水戰(二)第484章 傾城解惑(二)第370章 昊天家宴(二)第096章 援兵何在(一)第333章 清風帝國輓歌(一)第536章 國殤第193章 覆滅第230章 極樂內爭(五)第327章 名將宿命(一)第590章 妾年四十絲滿頭第064章 神秘蒙面人第136章 石鼓書院輓歌第199章 目的第222章 奉敬領兵(四)第482章 東北援軍第767章 刮地皮第045章 仙戀塵的提議第330章 兵在何方第749章 柔然對策第153章 邊重行的義子第174章 颯珊東征第377章 也算喜事第039章 李蕭漠到訪第178章 教受第299章 中計的金德山第460章 李簫漠的智慧第241章 武林舊事第533章 神州武盟第136章 石鼓書院輓歌第254章 名將對面第585章 楚相成南下第137章 辛皎的秘密第195章 初露鋒芒(二)第511章 壺口第339章 清風帝國輓歌(七)第007章 鬼谷一脈第354章 屠殺第280章 悲慟第569章 白帝城陷落第635章 父仇第360章 望江橋(一)第143章 突襲之戰(二)第002章 夜襲定州第500章 論水師第424章 太牢祭天第444章 女子營第390章 等待第071章 難題第635章 父仇第153章 邊重行的義子第233章 火燒平山第431章 出城第379章 刁難第182章 先發制人(二)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173章 名將朱兆第169章 勝利告終第454章 讓人無語的反對第426章 龍勝歸來第206章 崇明島水戰(三)第016章 北伐(三)第710章 流氓成羣第375章 血色第110章 瞞天過海第707章 火熔冰城第784章 最後的刺殺第110章 瞞天過海第090章 壺口會戰(五)第627章 村正石修
第114章 嘉峪關第117章 夏侯明第106章 極樂起事第655章 進軍金花第513章 秦川水師第175章 誰是內奸第367章 極樂內訌第512章 政變第512章 政變第515章 郭淮之死第773章 最後一戰(二)第236章 信刻發威第463章 玉門關外第515章 郭淮之死第147章 駱玄對話(二)第645章 開戰第428章 斬將(二)第064章 神秘蒙面人第361章 望江橋(二)第295章 沙州前線第716章 屠烏瑪第092章 壺口會戰(七)第684章 陸戰之王(三)第118章 逃出生天第515章 郭淮之死第671章 暗流涌動(二)第603章 睿智李蕭漠第734章 首戰颯珊第616章 勸說第479章 出征第598章 玄機定計第205章 崇明島水戰(二)第484章 傾城解惑(二)第370章 昊天家宴(二)第096章 援兵何在(一)第333章 清風帝國輓歌(一)第536章 國殤第193章 覆滅第230章 極樂內爭(五)第327章 名將宿命(一)第590章 妾年四十絲滿頭第064章 神秘蒙面人第136章 石鼓書院輓歌第199章 目的第222章 奉敬領兵(四)第482章 東北援軍第767章 刮地皮第045章 仙戀塵的提議第330章 兵在何方第749章 柔然對策第153章 邊重行的義子第174章 颯珊東征第377章 也算喜事第039章 李蕭漠到訪第178章 教受第299章 中計的金德山第460章 李簫漠的智慧第241章 武林舊事第533章 神州武盟第136章 石鼓書院輓歌第254章 名將對面第585章 楚相成南下第137章 辛皎的秘密第195章 初露鋒芒(二)第511章 壺口第339章 清風帝國輓歌(七)第007章 鬼谷一脈第354章 屠殺第280章 悲慟第569章 白帝城陷落第635章 父仇第360章 望江橋(一)第143章 突襲之戰(二)第002章 夜襲定州第500章 論水師第424章 太牢祭天第444章 女子營第390章 等待第071章 難題第635章 父仇第153章 邊重行的義子第233章 火燒平山第431章 出城第379章 刁難第182章 先發制人(二)第120章 五小郎君第173章 名將朱兆第169章 勝利告終第454章 讓人無語的反對第426章 龍勝歸來第206章 崇明島水戰(三)第016章 北伐(三)第710章 流氓成羣第375章 血色第110章 瞞天過海第707章 火熔冰城第784章 最後的刺殺第110章 瞞天過海第090章 壺口會戰(五)第627章 村正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