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談兵

衛初平說到這裡,從懷中拿出一張地圖,說道:“此時山東的精兵,大部都已經被朝廷調去別省平叛,河南、河北、湖廣、四川用兵已到刻不容緩的地步,是萬萬抽不出兵來的。朝廷更不會去指望山東本地的廂兵,如安東衛、威海衛,那些都已經爛到了根子,根本無法使用。”

“而京師的三大營,爲了保衛京城,防範韃子,更是萬萬動不得的。周邊唯一可以調動的的,便是江蘇的營兵。但他們也要防範流寇竄到江蘇去,以江南那些大戶的德性,自是以保自家的性命產業爲主,就算朝廷下令調兵,也會以種種理由拖延。所以,除非山東總兵新招兵馬,此時靈山衛斷無刀兵之憂。”

李開國聽到此處,心中登時一明,他本非這個時代的人,可以說是兩眼俱黑,對於外面的種種事情只是聽得一鱗半爪,不足以探明天下大勢,此時經衛初平一說,他立時便有茅塞頓開之感。

李開國雖不知道初平的本事,也不會太過於相信他的話,但表面上對他的這番分析還是非常看重,此時見衛初平住口不言,問道:“那依先生之所見,靈山衛危在何處?”

衛初平沉吟一下,下面的話不太好說,雖然李開國表面上知錯便改,甚是豁達,但他這番話一說,只怕會讓李開國勃然大怒,搞不好就丟了自己的腦袋。繞着圈子和李開國提提?那更是找死,只怕話沒有說完,腦袋也就沒了。

李開國笑道:“先生不必多慮,直言便是。”他口中寬慰,心中卻根本不這樣想。如果衛初平真敢忽悠他,不妨便讓他死去。

李開國的這個性格十分的古怪,古語有云,與平常人交,共富貴易,共患難難。與天子交,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可是依他的性格,與李開國交,共患難和共富貴都難,他的性格多疑卻又豁達,再進得一分,只怕和精神病無疑。

衛初平也不是三歲小兒,猜着李開國可能便是這種性情。可是不說也不行,當下便麻着膽子,說道:“靈山衛之危,便危在將軍不懂得治民。”這‘不懂’兩個字說了出來,衛初平便緊盯着李開國的神色。

李開國居然沒有發怒,換了任何一個上位者,被下位者說他某方面不行。就算是自知真的不行,那也不是下位者可以說的,敢直言犯諫者,非得生死置之度外才行。

李開國哈哈一笑,說道:“先生說的不錯,別說是治民,李某與治軍,也是不通的,一直所憑仗的,無非是一身的血氣與武勇罷了,先生還請詳細說來。”別人說他不懂,這點他倒也是與常人不同,不怒反笑,笑也不是奸人之笑,而是真心實意的歡笑,笑衛初平居然擔心他會爲了這個而發怒。

衛初平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本以爲李開國就算是不怒,臉色只怕也不會好,沒料到李開國笑着聽進去他的話了,登時便來了精神,小小的拍了拍馬屁:“將軍果然度量寬洪,既如此,初平便斗膽直言。”

他沉吟了一下,忽又問道:“初平想先問問,將軍之志在何?”這可是非常要緊的事。所謂的志,在此便是理想的意思,就是說你的理想是什麼?

李開國道:“我只不過是想保得一身平安而已。”他說此話之時,坦然之極,讓人見了,定然以爲他說了真話。

衛初平聽了這句話,既不失望,也不興奮,說道:“若是如此,則將軍之志甚難。今朝廷糜爛,天下將失,想要保得一身之平安,於將軍來說,首要之務,便是‘爭民’。”

李開國想了一想,說道:“先生之意,可是說爭取民心?”

衛初平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民乃根本,無民而王,自古至今乃至後世,絕無可能。”此時他說的口乾,便喝了口茶,繼續說道:“將軍取了靈山衛一衛之地,已有十數日,這十數日之內,卻未見將軍有何收取民心之舉,反而勞民爲役,豈不危矣。”

李開國哈哈一笑,說道:“先生之言乃是金玉之言,敢問先生,當以何法收取民心?”

衛初平道:“減租減役,開倉放糧,俱是良法。”他這話一出料得李開國定會拍掌叫好,便再是以謙謙君子自居,也免不了臉上露出一絲得意之色。

孰料李開國只是微微一笑,說道:“先生所言,其實便是一個‘利’字,與民以利,便可收其心,可對?”

衛初平一驚,他沒想到李開國居然只用了一個‘利’字,便說得如此準確,他注意李開國很久了,雖十分的佩服李開國的運氣和本事,但也不無輕視他是一介武夫之意。

李開國也不等他回答,說道:“先生進了衛堡,可見到路上那些運送糧草、兵備物資的百姓嗎?”

衛初平就是因爲此事,見李開國才入主靈山衛,便大批量的使用民役,這才斗膽進言,以言邀功。此時見李開國詢問,便道:“將軍若是解了民役,百姓必會感恩於將軍。”

李開國搖了搖頭道:“先生錯了,本官並未強徵民役,乃是真金白銀的付了錢的,若是此時不讓百姓掙到這筆錢,只怕這靈山衛本官呆不長了。”

說道這裡,他露出一絲譏笑。眼前這衛初平,談道理到是頭頭有道,可惜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沒有查清情況,便貿然進言,不可大用。只是此時他甚是缺少人手,倒也不好讓衛初平太過難堪,只是言語上便又自稱本官起來。

衛初平怎會聽不出李開國的意思?這倒不是說他真的是紙上談兵,書生之見,而是時代侷限了他的眼界,自古至今,百姓服役,乃是常理,不問百姓要錢就是仁義之主了,從沒有聽過給錢的。

此時衛初平想起百姓們在爲靈山堡運送物資時那賣力的情景,這才明白一直以來心中隱隱的不對是什麼了。如果李開國當真濫用民役,那些百姓怎會如此賣力?此時想來,那是百姓在爲自己能掙到錢而努力啊,如此予民以利,民心怎會不向着李開國?

第112章 喂狗第67章 黑暗來臨第189章 大出血第9章 意料之外第66章 戲海盜2第22章 練兵第108章 順水摸魚第86章 兵馬司第186章 謀算第112章 喂狗第231章 顧橫波的生日第37章 刺客第73章 追殺第216章 廢話說太多第162章 摸城第60章 威嚇第185章 閱兵之前第26章 俱焚第55章 中伏第69章 搶船第198章 危險不知處第220章 悲慘的韃子第32章 原來如此第39章 綠雲第230章 算計馬士英第124章 逃生之路第8章 神射第194章 摟草打兔子第176章 敢騙本官第13章 人間地獄第50章 危險逼近第172章 龍脈金牌的秘密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121章 軍器局第188章 造神第48章 開戰之前第198章 危險不知處第192章 大失所望第137章 膽大包天第109章 暗算第13章 人間地獄第177章 囂張進城第70章 剁肉醬第178章 盛京第181章 莊妃第9章 意料之外第41章 兵書2第203章 單船禦敵第170章 殲滅第161章 攻略通遠堡第42章 談兵第209章 誰是聰明人第59章 極品知縣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68章 集結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82章 找到了第181章 莊妃第158章 鐵牌第123章 桂花糕第202章 太祖最大第168章 吡達谷第92章 勾心第202章 太祖最大第158章 鐵牌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189章 大出血第200章 城破第228章 清洗京城第226章 滿朝無清官,崇禎要玩完第224章 要脅崇禎皇帝第171章 殺人不問歲第133章 要命不要臉第10章 大禍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95章 妖魔在京城1第20章 測試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139章 敕正萬邦之寶第142章 炮擊天津衛1第199章 攻打濟南府第160章 鳳凰堡之戰第163章 無人之境第109章 暗算第177章 囂張進城第162章 摸城第122章 神蹟第108章 順水摸魚第204章 死神在靠近第12章 白蓮第58章 科考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第225章 攻進京城第231章 顧橫波的生日第176章 敢騙本官第118章 瞎眼皇帝第27章 見血第81章 李開國出馬
第112章 喂狗第67章 黑暗來臨第189章 大出血第9章 意料之外第66章 戲海盜2第22章 練兵第108章 順水摸魚第86章 兵馬司第186章 謀算第112章 喂狗第231章 顧橫波的生日第37章 刺客第73章 追殺第216章 廢話說太多第162章 摸城第60章 威嚇第185章 閱兵之前第26章 俱焚第55章 中伏第69章 搶船第198章 危險不知處第220章 悲慘的韃子第32章 原來如此第39章 綠雲第230章 算計馬士英第124章 逃生之路第8章 神射第194章 摟草打兔子第176章 敢騙本官第13章 人間地獄第50章 危險逼近第172章 龍脈金牌的秘密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121章 軍器局第188章 造神第48章 開戰之前第198章 危險不知處第192章 大失所望第137章 膽大包天第109章 暗算第13章 人間地獄第177章 囂張進城第70章 剁肉醬第178章 盛京第181章 莊妃第9章 意料之外第41章 兵書2第203章 單船禦敵第170章 殲滅第161章 攻略通遠堡第42章 談兵第209章 誰是聰明人第59章 極品知縣第218章 誰是正統第68章 集結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第81章 李開國出馬第82章 找到了第181章 莊妃第158章 鐵牌第123章 桂花糕第202章 太祖最大第168章 吡達谷第92章 勾心第202章 太祖最大第158章 鐵牌第229章 流寇不如畜牲第189章 大出血第200章 城破第228章 清洗京城第226章 滿朝無清官,崇禎要玩完第224章 要脅崇禎皇帝第171章 殺人不問歲第133章 要命不要臉第10章 大禍第183章 范文程的預感第95章 妖魔在京城1第20章 測試第113章 餓狗的妙用第139章 敕正萬邦之寶第142章 炮擊天津衛1第199章 攻打濟南府第160章 鳳凰堡之戰第163章 無人之境第109章 暗算第177章 囂張進城第162章 摸城第122章 神蹟第108章 順水摸魚第204章 死神在靠近第12章 白蓮第58章 科考第195章 馬場和火器第225章 攻進京城第231章 顧橫波的生日第176章 敢騙本官第118章 瞎眼皇帝第27章 見血第81章 李開國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