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海外基地(上)

在搭船前往遼東島之前,小馬哥把老瘋,穿胸罩加防,戴套套減命中三個玩家叫到跟前,讓他們拿着自己蓋上大印的令箭,前往尋戲志才,拿些錢財入京打前站,要把京內的人物關係摸個清楚。

老瘋與胸罩原本是投奔董卓,後來在幷州擁有一座縣城的。只是這兩個傢伙的心思太多,後來居然投奔了長沙孫堅,這幷州的地盤就沒有了。再然後,這兩傢伙又轉投了別的勢力,投來投去搞得現在沒了關落,只好投奔小馬哥。

三個玩家投奔了小馬哥,自然知道此次就是考驗,拍着胸膛應允,領着命令跑去找戲志才。小馬哥滿臉陰笑的叫過區星,讓他去準備啓航的事項,區星望着主公那陰險的表情,打了個冷顫,趕緊跑去執行命令。

187年1月9日,晴,翼州高唐郡高唐港人山人海,人雖多卻寂靜無聲,碼頭處擺放着一個長長的案几,案几上供着張角天師靈牌,各種牲畜,香燭等物品,小馬哥披着一身黃色長袍,前胸繡占星,後背繡八卦,提着一柄桃木劍,小馬哥哼哼嘰嘰的跳着奇特的步伐,進行着出海遠航的法典。

“騰”,隨着小馬哥手一揚,香燭的火焰瞬息間爆炸,數萬信民爆發出如海嘯般的歡呼,隨後,小馬哥又跳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神舞,才抹着腦門上的大汗,踏跳板。

此次與他一起外出的有黃巾雙盾周倉、高升,黃巾八大金剛中的四位,程志遠、裴遠紹、廖化、劉闢,黃巾四水蛟區星、郭大賢、於氐根、劉石,藍階戰船5艘、水兵5千,陸軍5千。

具備出海遠航能力的只能是藍階以上的船隻,綠階戰船隻具備在內海或是內河航行。出海倒也是可以,只是抵抗風浪的能力非常的弱,一個巨浪打過來,估計就有翻船的可能性。因此,小馬哥就把自己水師中僅有的5艘藍階戰船拉了出來,藍階戰船的運兵數爲800。這所謂的運兵數是指倉儲量,不包括常備水手,水兵等在內。

海面上最大的威脅就是風浪,至於海盜倒是不常見,原因自然跟此時海洋貿易並不發達有所關係。藍階戰船是然具備出海遠航的能力,但在抵擋巨大風暴,海嘯的時候,還是有些弱點的,所以這一路上區星是戰戰兢兢的。

好在他總算是熟悉這一段航線,經過約三個月的航行,終於抵達了遼東島的一個簡陋碼頭。這個碼頭太簡陋了,藍階戰船無法抵港進入,小馬哥與衆將領都坐上小船抵達了海灘上,剛剛踏足海灘,就有一大批野人從海灘附近的樹林內衝了出來。

先行上岸的刀盾輕步兵快速組成盾陣,將小馬哥等衆將領保護在中心。卻不料那些野人在看到好士兵的軍服後,紛紛停下衝擊的步伐,從人羣中走出一個首領,高聲呼喊道:“可是護道神兵?”

黃巾兵的職責就是守護太平道,因此信徒們稱黃巾兵爲護道神兵。

小馬哥推開前方的士兵走了出來,還不待他說話,那羣野人紛紛扔掉手中簡陋的兵器,跪拜在地高呼:“天師萬勝。”

此時,區星也安排好了海上諸事,搭着一艘小舢板搖搖晃晃的上了岸,看到那羣野人時嚇了一跳,急急跑上前喊道:“呼延土,發生何事?”

呼延土就是那個野人首領,他還沒回答區星的話,就被小馬哥叫到跟前,能夠見到小馬哥,呼延土自然高興,大叫主公萬生後,講述着發生的事情。

被移放到遼東半島的都是最忠誠的黃巾信民,而且都是戰場老兵,只是身有殘疾才被運到遼東半島當開荒牛。黃巾兵都是農民出身,種田開荒自然都是非常的熟,房屋蓋了,田翻了,土埂徹了,倒也乾的熱火朝天。

不過在一個月前,一艘戰船突然停泊在附近海域,在看到由黃巾信徒聚集起來的村落後,居然上岸打劫,只是沒有想到碰到了硬碴。黃巾信徒們雖然都跑去種地,並且身上有殘疾,但怎麼說也是戰場老兵,三兩下就把那羣海盜打得落花流水。

但有數名海盜逃回了戰船,此後就有更多的海盜前來,黃巾信徒們雖然強悍,但最終還是扛不住海盜們的攻擊,最後丟下三千多具的屍體後,黃巾信徒們一鬨而散,逃進附近的山林中躲了起來。

呼延土是區星的部下,被命令在此駐防。因此,他不敢跑進山嶺中,就在這個簡陋的碼頭處躲了起來,望眼欲穿得等着援兵,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等到了援軍。

黃巾軍可是打劫的行家,如今被同行給劫了,小馬哥豈能不生氣,大罵道:“MB的,哥是強盜頭子,居然被海盜給打劫了。”

隨着5千輕步兵都上了岸,建立子母八卦傳送子陣的材料也在陸陸續續的運送,小馬哥命程志遠與裴元紹各率一千兵四周警戒,同時命廖化與劉闢率兵搜索四周,看看能不能找到海盜的蹤影。

子陣的建立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只需要將所有的材料全部按方位擺放好,然後支付一定的金錢,系統就會馬上將子陣建立起來。如果是建立母陣的話,則就需要差不多一個月的遊戲時間纔會建好。小馬哥此次前來除了要建5座子陣外,還要建一座母陣。

子陣自然就是高唐傳送陣,而母陣則是遼東傳送陣。子陣的材料都己經準備妥當,母陣的材料倒是沒有準備,花費太大,高唐財政沒辦法支付建立母陣的高昂金額,所以小馬哥只好到遼東島就地取材。

隨着子陣建好,小馬哥很是糾結的搭船再花了差不多四個月的遊戲時間,跑回到高唐郡母陣處,然後開啓遼東島子陣,並設定了往返的功能。隨後就是移民浪潮,不過小馬哥還記得那邊有海盜,就命部將率差不多6萬的士兵,坐傳送陣前往遼東半島,由於母陣等階才一級,而且母陣與子陣之間相隔的距離較遠,每次傳送100名士兵需要差不多5個小時的時間,這讓小馬哥很是無語。

在小馬哥花費巨量的時間進行海上旅遊的時候,其餘的玩家可沒有如此奢侈的浪費六七個月的寶貴時間。除了陸陸續續新進的玩家外,黃巾之亂時期的玩家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的主公,開始爲自己的宏圖霸業奔波。

雖然董卓之亂還沒有開始,但在“天下布武”結束後進入遊戲的玩家,都被歸劃到董卓之亂時期。由於有小馬哥的存在,這讓玩家們明白,每一段遊戲劇情的展開,總會出現一個代表性的玩家,而誰能夠成爲董卓勢力的代表人物,誰就能夠象小馬哥那樣牛擦起來。

因此,整個洛陽城擠滿了投奔董卓的玩家,同時,無數擁有大小團伙的玩家勢力,也紛紛派出自己信任的同伴,前往洛陽城,以查看劇情進展,等待着董卓之亂的爆發。

5座子陣代表着每次可以支送500名士兵,若是物資伯話,則以重量爲單位,主要就是運兵運糧。投入到一項事業中,時間就會過得特別的快,而小馬哥投入到一個瘋狂的事業中——拆遷。

拆,什麼都拆,不管是城牆還是城內的房屋,在小馬哥一聲令下,百多萬的黃巾信民開始拆除自家的房屋,然後將石料,木材,鐵器等物資歸門劃類,運送到八卦傳送母陣處。隨後就開始大量的移民。

傳送陣較慢,小馬哥也沒有讓戰船閒着,物資都在傳送陣傳過去,人則搭坐戰船前往,雖然往返時間會長一些,但能夠運走一些也能減輕傳送陣的負荷。升級傳送母陣需要大量的金錢與物資,小馬哥是需要放棄高唐郡傳送母陣的,所以他不能投巨資進行升階。

在小馬哥出海的時候,袁紹己經出兵幽州,此次出兵是有正當理由的。也不知袁紹使了什麼計策,幽州牧劉虞寫信給袁紹,要求他出兵幫忙打壓公孫瓚這個不聽話的屬下,袁紹自然是大喜,一面整軍,一面發令給小馬哥。

小馬哥不在,戲志才也沒有權利決定出兵這樣大的事情。好在高唐郡在守府內還有三尊魂將,通過魂將,小馬哥將出徵命令傳了回來。戲志才隨後命黑山軍出征,管亥令命率1萬黑山兵及黑山將領前往樂陵郡,與袁紹會合後出兵幽州。

袁紹混得風聲水起,那他的冤家曹操同學在做什麼呢?

曹同學跑到豫州的許昌郡內,先是在一個縣城內任職,後不斷的走關係,終於被封爲許昌郡太守。見袁紹如此兵鋒強勢,曹操也糾結衆多的本家兄弟,招兵買馬組建軍隊。不過他只是一個太守,跟袁紹是州牧,兩者之間區別是很大的。

袁紹的兵力己達到12萬多,這是屬於大漢軍事序列的軍事組織,稱爲翼州軍勢,而曹操組建的只能屬於地方軍隊,並且一個郡的軍事建制只有5000。除非曹操想要造反,否則他不能進行超編。

當然,現在皇帝勢弱,就算超編估計也沒辦法懲治。但不要忘了曹操僅是豫州治下的一個太守,他的頂頭上司豫州牧孔伷,可是非常忠於大漢政府的。若是曹操敢做出超編違制的事情,孔老頭肯定撤了曹操,若是曹操不遵,孔牧州肯定發兵滅了曹操。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只能建立5000士兵的部隊,跟袁紹相比,他就只能算是一隻小蝦魚。相比之下,小馬哥這個被招安的黃巾頭子就無所顧忌了,袁紹雖然忌憚他,但此時也沒有撕破臉,大家倒相安無事。

養5千的兵倒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再加上自家兄弟一大堆,曹操把許昌經營的有聲有色。此時天下大致太平,曹同學娶老婆生兒子,生活過得很是滋潤。

相比之下,劉大耳就很慘,被袁術與小馬哥聯手打得倉惶逃出青州,輾轉之下投奔了他的師兄公孫瓚。公孫瓚有了劉關張相助,把幽州牧劉虞壓制的很厲害,這纔有了劉虞寫信讓袁紹出兵相助的事情。

而同樣爲一郡之長的孫堅則被劉表壓制的很厲害,江東子弟兵原有2萬多,江東水師集團也非常的龐大。劉表很是忌憚,不斷要求孫堅裁軍,又不斷的分解孫堅的武裝力量。孫堅自然不肯讓自己的基礎受損,與劉表之間的關係頓時變成緊張。

劉表上奏朝廷,說孫堅不聽話,有反意,讓朝廷下旨撤了孫堅長沙太守的職位。現在朝廷就是董卓,孫堅早就派人入洛陽打好了關係,董卓很樂意看到地方勢力間衝突,這樣就沒有人會想起來聯合抵制他,所以不理會劉表。

劉表大怒,移師重兵到與長沙郡接壤的郡府,隨時監視孫堅。這重兵一移,商人們就慌了,長沙城的經濟頓時受創。孫堅也怒了,派出水師遊弋在荊州的江河上,阻攔來往的商船,使得整個荊州的經濟發展受緩。

不過雙方現在沒有開戰的跡象,孫堅還沒有將境內的山越清除乾淨,而荊州境內並不僅僅是長沙郡內有山越族做亂,其餘的地方也有,劉表的重心同樣也是在消滅山越族亂兵,只要雙方將山越做亂消滅,相信開戰的時間也就到了。

遊戲此時註冊玩家達到了三百多萬,天下間大大小小的軍勢共有三十多股,最強的就是董卓軍勢,其次是袁紹軍勢,然後就是大漢其餘各州軍勢,黃巾軍、公孫瓚、曹操等只擁有一郡之力的還稱不上軍勢,只能算是軍系。

擁有三州之地的董卓帳下己有約六十多萬的玩家,這其中有官職的都是黃巾之亂時期的玩家,大都是黃巾陣營的,人數約有十多萬。董卓軍勢下有西涼軍系、以呂布爲首的幷州軍系以及玩家軍系。

小馬哥與袁術聯合軍擊敗數量龐大的劉備玩家軍系後,所有的玩家都明白,如果再不聽NPC的指揮,那麼就算再多的玩家在一起也只能是一盤散沙。因此,無數“天下布武”後進入的玩家,開始自動自覺的成爲一名士兵,接受NPC武將的訓練,這實際上就是讓玩家們暫時變成NPC士兵。

玩家們之所以不願意變成NPC士兵一樣,原因就是需要接受嚴格的軍事條規,比如不能隨意出營等等。這樣的軍事條規,極大限制了玩家們成爲士兵的熱情,如果不能四處亂走,那如何提升實力,如何獲取裝備,如何獲得金錢?

不過有這種想法的都是在黃巾之亂時期進入的玩家,董卓之亂進入的玩家實力都很弱,與普通NPC差不多,有些玩家更願意接受這樣類似現實中參軍一樣的訓練。其實參軍成爲與NPC士兵一樣的玩家,同樣也可以獲得到軍功,只是較少。

同時,每個月還有工資,糧食補助,軍械配發等等,然後就是最基礎的真氣心法。

人各有志,有人願意參軍,有人喜歡四處有遊歷,有人想走捷徑發大財。一樣米養百種人,大家的思路不同,發展的路線也不同,最終誰能在遊戲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只能由時間來證明。

小馬哥忙着拆遷,其餘數百萬的玩家同樣也在忙活自己的事情。遊戲內一片忙碌,大漢各州除了幽州即將爆發大戰外,其餘各州也有零星的戰爭的,總得來說,匆匆的187年過去,春節即將來臨之時,大漢王朝之艘破船仍然堅挺的行駛着。

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傳送,整個高唐郡除了高唐港的碼頭外,一府五縣全被拆成平地,連片瓦礫都很難發現。

相比空蕩蕩的高唐郡,原本荒蕪的遼東半島仿若一夜之間熱鬧起來。一座龐大的城池拔地而起,此城的規模堪比洛陽城,其設計圖是小馬哥花重金購買來的,建城原本是一件複雜的事情,但在遊戲內是件簡單的事情。

只要有圖紙,有工人,有材料,有金錢,有糧食,一座能夠容納百多萬人口的大城建立,也僅是遊戲時間三天的時間。

遼東城就是此座容納百多萬黃巾信民的城名,城內規劃完整,擁有九條主街,六座城門,內外雙城及護城河等等防衛建築物。除隨袁紹出征的一萬黑山軍外,其餘的九萬多黃巾軍全分派到其餘六座城門進行防守。

寬敞明亮的政事廳內,小馬哥一臉得意的高坐主公位上,望着下方正飲酒做光的部將們,小馬哥感覺自己這數個月來的辛苦也算是值得了。有了這座城,這個地盤,他基本上就不用擔心一旦做戰失敗,根基會被奪的危險。

遼東半島其實與幽州是相鄰的,它的最主要敵人就是異族,不過小馬哥把城池建在一個比較隱秘的地方,周圍基本上是沒有任何人煙的。但土地卻是非常的肥沃,可供種植的土地非常的多,基本上保證百多萬人口共數萬戶人家,個個都有田地。

由此,黃巾太平道喊的口號在小馬哥手上實現,人人有田種,人人有屋住,這使得小馬哥的威望再次攀升。不過他己經是名震天下的人物,再升可就是舉世聞名,可惜要達到這種名聲,不是遷一個城,造一座城就可以辦到的。

遼東城現在屬於封閉型的小農經濟,基本上自給自足,商業行爲卻是斷絕的,這讓小馬哥很是苦惱。好在派出的工匠探測得知,附近擁有儲量豐富的礦脈,這讓小馬哥鬆了一口氣,只要有礦,就能打造兵器,盔甲等等,保障士兵的攻擊力。

只是開礦的工人又成爲一個難題,衆所周知,挖礦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派黃巾信徒去挖的話,一旦有個三長兩短,還需要支付大量的無卹金,還要照顧那些孤兒寡母。這對封閉型的遼東小農經濟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

“奴隸?”小馬哥重複着這兩個字。

他詢問戲志纔有何良策,戲志纔給他的良策就是四處掠奪人口,將這些人口轉化成奴隸,一天只少量的糧食,死了只需要往山溝裡一扔,連草蓆都省了,可謂經濟又節約的工人。

掠奪的人口自然不能是漢人,否則小馬哥的名聲就臭了,而在遼東半島境內其實還是有相當數量的野人,這些野人估計就是高麗棒子們的祖先,而區星打敗來犯的海盜後也得知,這些海盜就是邪馬臺女王派出來的,也就九州羣島的猴子們。

這九州羣島主要分爲三大島,佐賀島、出雲島及阿久根島,邪馬臺女王就居住在佐賀島上,離遼東半島是相當的近。不過遼東水師現在全部都在,那邪馬臺女王派了幾波海盜來犯皆失敗後,就不敢再來侵擾。

現在戲志才提出奴隸政策,小馬哥就想起了那九州羣島以及遼東半島內的棒子們,與戲志才仔細商量後,小馬哥就召集部將開會,隨後將掠奪野人的命令發佈下去,黑山軍、白波軍及癲馬軍就全部行動起來,除了必要的守城部隊,其餘的全部拉出城。

小馬哥與區星等幾個將領偷偷的上了一藍階戰船,準備前往阿久根島。經過小馬哥不斷的拉贊助,終於湊齊了建立遼東傳送母陣的資金,至於材料,遼東半島物源豐富倒是不缺的。母陣建好後,小馬哥就決定前往九州羣島,悄悄的建立子陣,然後派兵過去剿滅,一旦滅了邪馬臺勢力,他就掌握了龐大的海外基地,一等到天下大亂,他爭奪天下的本錢也就足了。

第七節 190年(上一)第一節 徵(上)第六節 封印之典(下)第十七節 有些故事(下)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九節 新的劇目(下)第八節 命魂之鑰(中)第十九節 局(上)第一節 長安夜匪(下)第四節 庸人自擾(上)第五節 三進出(上)第十三節 黃巾毒師(上)打破金身,偶要請假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一節 豔遇(下一)第十五節 黃巾新扛把子(下)第二十節 咆哮(上二)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上)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上)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上)第十六節 僧(下一)第九節 玄甲兵陣(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十節 傷(上)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上)第二節 紙醉金迷洛陽城(上)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下)第十五節(良將(下)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四節 庸人自擾(下)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下)第十五節 士(下)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上)第十八節 空(上二)第十九節 飆升(下)第六節 路(下一)第十節 傷(下)第十二節 菜(上)第十三節 承(下)第三節 圈內圈外(下)第十二節 搞搞(下)第十四節 竹馬(下)第七節 妞暖牀(下)第七節 190年(上二)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八節 海外基地(下)第十三節 叫你一聲爹(上)第三節 間客(上一)第六節 封印之典(下)第一節 幷州曲(下)第二十節 戰馬全死了(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中)第十九節 洛陽峰會(上)第十五節 黃巾新扛把子(上)第九節 新的劇目(上二)第四節 奇聞(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上)第二節 殺機暗(上)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二十節 咆哮(下)第十二節 菜(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下)第十七節 查案(上)第十九節 飆升(下)第八節 命魂之鑰(下)第三節 名將哀(上下)第八節 打亂架(下)第十三節 承(下)第四節 賣官(上二)第一節 幷州曲(下)第一節 長安夜匪(下)第十節 燒殺搶(上)第六節 路(上二)第七節 風水之戰(中)第十節 內訌(下)第三節 名將哀(上下)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十八節 空(下二)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上)第十三節 承(上一)第十八節 出來一趟不容易啊(下)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十八節 多寶(上)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下)第二十節 滿城盡是黃巾賊(上)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下二)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上)第十五節(良將(下)第十一節 被俘(上)第三節 間客(下二)第十七節 查案(下)
第七節 190年(上一)第一節 徵(上)第六節 封印之典(下)第十七節 有些故事(下)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九節 新的劇目(下)第八節 命魂之鑰(中)第十九節 局(上)第一節 長安夜匪(下)第四節 庸人自擾(上)第五節 三進出(上)第十三節 黃巾毒師(上)打破金身,偶要請假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一節 豔遇(下一)第十五節 黃巾新扛把子(下)第二十節 咆哮(上二)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上)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上)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上)第十六節 僧(下一)第九節 玄甲兵陣(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十節 傷(上)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上)第二節 紙醉金迷洛陽城(上)第十一節 寶物批發商(下)第十五節(良將(下)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四節 庸人自擾(下)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下)第十五節 士(下)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上)第十八節 空(上二)第十九節 飆升(下)第六節 路(下一)第十節 傷(下)第十二節 菜(上)第十三節 承(下)第三節 圈內圈外(下)第十二節 搞搞(下)第十四節 竹馬(下)第七節 妞暖牀(下)第七節 190年(上二)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八節 海外基地(下)第十三節 叫你一聲爹(上)第三節 間客(上一)第六節 封印之典(下)第一節 幷州曲(下)第二十節 戰馬全死了(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中)第十九節 洛陽峰會(上)第十五節 黃巾新扛把子(上)第九節 新的劇目(上二)第四節 奇聞(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上)第二節 殺機暗(上)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二十節 咆哮(下)第十二節 菜(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下)第十七節 查案(上)第十九節 飆升(下)第八節 命魂之鑰(下)第三節 名將哀(上下)第八節 打亂架(下)第十三節 承(下)第四節 賣官(上二)第一節 幷州曲(下)第一節 長安夜匪(下)第十節 燒殺搶(上)第六節 路(上二)第七節 風水之戰(中)第十節 內訌(下)第三節 名將哀(上下)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十八節 空(下二)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第十九節 青州風雲(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上)第十三節 承(上一)第十八節 出來一趟不容易啊(下)第六節 幽鏡天獄(上)第十八節 多寶(上)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下)第二十節 滿城盡是黃巾賊(上)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下二)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上)第二節 老友再相聚(上)第十五節(良將(下)第十一節 被俘(上)第三節 間客(下二)第十七節 查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