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風水之戰(中)

話說淳于瓊的家所在的村子名爲淳于村,而在這條村落不遠處有條小河,以此河爲界,淳于村又叫淳于東村,另一邊則是於村也叫於西村。淳于村與於村傳說春秋時期是同一個祖宗,而祖宗是先姓於還是先姓淳于,這就成了無頭奇案,總之兩條村的人都認爲對方纔是分支。

淳于瓊爲了光宗耀祖,毅然從軍,而於村有個好漢名爲于禁,同樣也在家人的幫助下,自備兵器鎧甲,跑去參加漢軍。淳于瓊做戰勇猛,被皇帝親封爲西園八校尉之一,而於禁弓箭了得,爲主將盧植賞識,提拔爲八品裨將。

別去管這官職名稱是什麼,淳于瓊是七品,于禁是八品,品秩上于禁是低了一檔。因此,淳于村的人就牛氣起來,處處壓於村的人,於村的人自然不服氣,寫信給於禁,說禁兒啊,趕緊多殺敵升官啊。

于禁收到信後更是拼死殺敵,終於獲升到八品,兩個品階一樣了,兩個村子人也互相欺負,後來淳于瓊由於靈帝掛掉的原因而被召回京城,一時間沒有軍功可立,而於禁則隨盧植攻打青州再立戰功,成爲七品橫野將軍,這下子官階比淳于瓊高了,於村的人就搶水奪田,搞得淳于村的悲憤不以。

wWW●т tκa n●C ○

水源被奪,田業被搶,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但於村的人居然認爲淳于村的祖墳會妨礙於村的祖墳風水,因此糾結一幫村民,強行挖了淳于村的祖墳。淳于村的村民自然奮起反擊,卻不料恰好於禁放假返鄉,帶着數十名親兵,將淳于村的村民打傷數人。

小馬哥與淳于瓊回到淳于村的時候,天色漸晚,但怒炎滔天的淳于瓊不顧村人的勸阻,跨步朝於村衝去,小馬哥無奈只好緊跟而去,心裡卻嘀咕道:“于禁跟淳于瓊居然是親戚,嘿嘿。”

“於文則(于禁字),匹夫,欺人太甚,速速出來受死。”衝到於村村口後,淳于瓊破口大罵道。

“淳于綱目,鼠輩。”于禁的反應也很快,淳于瓊的話音還沒有落,他就率着數十名親兵衝了出來,與淳于瓊對持而望。

兩傢伙沒有馬上動作PK,反倒是扯起嗓門叫罵,淳于村與於村的村民也聞訊趕來,兩村共有數百人一起扯嗓門罵起來。

小馬哥一看這罵起來也不知什麼時候纔可以結束,就扯了一名村名,詢問於家祖墳跟淳于家祖墳的位置,待那村民指明後,小馬哥舉着火把自行前往。走過幾條小道後,可看到一處低矮的山坡,於家祖墳與淳于家的祖墳就建在那坡山。

取出“太平要術”往那坡上一揚,“沒有反應?”發現太平要術並沒有反應後,小馬哥很是無語,這地方擺明不是什麼風水寶地,難爲這兩村的人居然爲此吵架。

離開那土坡,小馬哥四處轉悠,轉了兩個小時後,才找到一處泛起紫光的地方,這算是一處很不錯的寶地了。光芒自然也是分白綠藍紫橙,如果泛起金光的話的,那這地方肯定就是所謂的龍脈之地,埋在這裡,不說後代能成爲皇帝,起碼封候拜相大富大貴。

記下地點後,小馬哥舉着火把跌跌撞撞的返回,回到於村村口時,發現此處安靜的很,而看地面上並無血跡,想來兩村人馬並沒有發生爭鬥。小馬哥想了想後,朝於村內喊道:“黃巾馬永貞,訪見於禁將軍。”

于禁與淳于瓊倒不是不想打架,而是發現天色很晚,怕打起來會誤傷到自己人,所以兩人約定明天早上起來大戰一場。返回村內,于禁正擦拭自己的長弓,此弓雖非什麼絕世好兵器,卻也是一柄利器,于禁憑此弓至少射殺百多名黃巾軍。

每次抹拭兵器時,于禁都會想起喊殺震天的戰場,正想着入神時,耳邊聽到“黃巾馬永貞”這五個字,于禁嚇了一跳。黃巾天師馬永貞之名,凡是混過戰場的將領都肯定聽說過,雖然于禁沒有跟馬永貞對陣過,但他參加過青州東武郡的東武城攻防戰。

此仗非常的詭異,漢軍先是順順利利的收復東武郡除武漢武城外所有的地盤,然後攻打東武城也是非常的順暢,黃巾軍被壓縮在城內,所有漢軍將領都相信,攻下東武城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卻不料某日城內傳來轟天的巨響,隨後黃巾軍獨如神助般連連殺退攻城漢軍,並有大股的黃巾軍衝出城門,如潮水般涌向漢軍大營。漢軍當即大敗,連退三日才穩住陣腳,佔算損失後,駭然發現此次的損失,己經讓漢軍不足以再發起圍城之戰了。

後來東武城的黃巾軍莫名其妙的自行退去,等漢軍衝進城內時,發現整個城成了死域,一具屍體也沒有,因爲全被埋在了地底下,整座城內除了一座郡守府外,全被拆平。于禁也是衝進城內的第一批將領,看到那東武城的情況,就算身經百戰的于禁,當時心中也是拔涼拔涼的。

因爲張樑不久後就傳來死訊,主將盧植曾私下言道,由張樑的死訊來推算時間的話,張樑當時應該無法再指揮軍隊了,整個城內能夠發揮巨大影響力的,只有黃巾天師馬永貞,所以東武城之戰的詭異,應該就是馬永貞搞出來的。

于禁由此對馬永貞有股打心裡的畏懼,現在夜晚突然聽到馬永貞來訪,于禁豈能不嚇一跳。不過於禁終究是個戰場猛將,穩了穩自己的心神,提着長弓疾步奔出家門,跑到村口,看到舉着火把的馬永貞。

小馬哥的圖像可是傳遍整個天下的,于禁湊近後一看,與圖像上的模樣相似,趕緊行禮說:“文則不知天師來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小馬哥現在己經正式成爲大漢政府的公務員,與于禁屬於同事,因此也就不怕于禁跑去報官,更不怕于禁突然暴起砍了自己。現在董茶几還沒有進京,天下雖有亂像卻還沒有真正的大亂,大漢朝的法律還是會讓天下將領忌憚的。如果於禁砍了同爲大漢官員的小馬哥,那于禁以後就只能當個賊犯,而他之前努力殺敵獲得來的官職也就沒有,這可不是于禁會承受住的後果。

于禁的宅院在這個鄉下倒也是顯得極爲華麗的,青磚碧瓦,亭臺樓閣,雖簡陋卻也雅觀。屋如其主,由此可見於禁也是一個很有小資情調的傢伙。隨於禁跨入會客室,室內的桌子上正架着一個小火鼎,沸騰的熱水正咕咕的冒着熱氣。

于禁抱罪一聲後,上前將熱水提下倒入茶壺中,先是濾上幾遍後,才倒了一杯給小馬哥,嘴裡說:“清霧茶,據聞是仙人于吉栽種,天師品品此茶。”

小馬哥在現實裡全是喝白開水的,對茶那是完全沒有研究,太平要術內倒也有一些對茶道的理解,不過是基於養生方面的,小馬哥不能在於禁面前露怯,只好照搬太平要術內的一些注角,倒也讓于禁佩服,心裡大嘆黃巾天師果然名不虛傳。

于禁不明白小馬哥的來意,而小馬哥似乎也不急着說來意,反倒與于禁談古論今起來,有了太平要術這本牛書在手,連度娘都得掩面而逃,于禁又豈能侃得過小馬哥,最後于禁不得不行禮說:“天師此次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小馬哥查了查人物關係表,發現經過這番交談,與于禁的關係也從陌生變成了初識,這讓他很滿意,口水雖然不值錢,但浪廢了這麼多也得有些回報不是?

“某與綱目兄是舊識。”

話沒說完,于禁就變了臉,打斷小馬哥的話說:“天師若是爲那鼠輩說道而來,還是請回吧。”

“非也,非也。”小馬哥很裝二的回答道,“某之前就與綱目兄一起前來,你二人正吵之際,某周圍轉了轉,發現你二人的祖墳之風水毫無靈氣可言,如此爭端又何必了。”

于禁對小馬哥的風水術那是相當的信任,而之前他也曾經找過風水師看過祖墳,那風水師也說於家祖墳的靈氣己盡,需早早遷墳。這話被村民們聽到了,以爲是淳于家的祖墳吞了於家祖墳的靈氣,由此才引發了挖墳事件。

聽到小馬哥說己經爲淳于家與於家都找到一處風水不錯的地方後,于禁感激連連,然後又爲難了。小馬哥要求他必須向淳于瓊賠禮,否則就不告訴他風水寶地,于禁倒也是個豪爽之人,賠禮就賠禮,無所謂,但是挖人祖墳是很大的事情,于禁怕淳于瓊不肯原諒。

小馬哥也不敢打包票,只說且做着看,于禁當夜與小馬哥一起去找淳于瓊。

淳于瓊與于禁罵完架發現小馬哥不見了,村民說那人會不會膽小怕事跑了,淳于瓊可不認爲一個敢衝進皇宮自言黃巾天師的人會膽小,斥責了那村民後,發動全村的人去尋找,找了一個時辰,天色實在太晚了,淳于瓊只好讓村民們回去,自己則在村口徘徊,想着是不是天師迷了路之類的問題。

夜寒風凍,淳于瓊雖然是個武將,但也扛不住這寒冷的天氣,哆哆嗦嗦的在村口不斷跳來蹦去,把從與于禁一起前來的小馬哥感動了一下,上前按着淳于瓊的肩膀說:“綱目兄大義之人也。”

淳于瓊凍得不行,結結巴巴說了一段話後,猛得發現後面的于禁,馬上嘴巴變得利索起來,指着于禁大罵匹夫。

于禁也沒有回話,等着淳于瓊把話罵完,然後跪地三拜行禮,倒把淳于瓊嚇了一跳,居然不敢接受于禁的禮,跳到一邊喊道:“匹夫,要打就等明日,無需搞此詭計。”

小馬哥把對於禁說的話再說一次,淳于瓊大喜,心想着天師就是天師,就這麼一轉居然就找到風水寶地了,可惜便宜了于禁那匹夫。

淳于瓊倒也沒有提出什麼噁心的條件,僅是要求於家村所有的人披麻帶孝,爲淳于村的先人骨骸守靈,然後恭送先人入墓等等,于禁滿口應承。

遷墳是一件很重大的祭典,于禁與淳于瓊先是與小馬哥到達那風水寶地之處,待小馬哥爲他們各自安排好一個寶地後,兩人回去召來村民,在小馬哥指點下,先整理出墓穴,然後安排祭禮將祖先骸骨移入墓中,餘下修葺墓穴的事情,則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需要大量的金錢。

于禁與淳于瓊雖然有官職在身,但本身卻是不富有的,他們的家族也沒有人經商,全是務農,種田自然也沒有多少的收入。眼看着風水寶地找到了,自家祖先的墓地卻稀落殘敗,兩個傢伙愁得頭髮都白了好幾根。

待所有事情忙活完,己經是七天後,小馬哥見淳于瓊似乎還有事情要辦,就先告辭離去,于禁前來送小馬哥時,有些扭捏的取出一個用布包的東西遞過去說:“天師幫某大忙,某卻無甚重禮答謝,心中有愧,回家後翻箱倒櫃才找出此書,此乃孤本,還請天師收下。”

小馬哥接過來,也不管古人收禮不能當面打開,他直接打開布一看,裡面居然是本“狂狼真氣殘本”,這讓小馬哥有些哭笑不得。

小馬哥看到的是天狼真氣殘本,于禁看到的其實是一部竹簡,裡面寫的也不是什麼真氣殘本,而是一篇道經,也正因爲是道經,所以于禁纔會送給小馬哥。

“確實是孤本,其好。”小馬哥直接一拍狂狼真氣殘本,一直停滯的狂狼真氣上限由50直接跳到了70,同時,耳邊居然還聽到系統的提示,“此真氣心法己達70上限,將返原其真實名字爲青龍天狼真氣心法,待修練到70層時,會有後續任務提供。”

“兩位若是無處供職,某在高唐掃席以待。”小馬哥走得時候還不忘賣廣告,先把廣告賣出去,以後這兩個傢伙要是混得不如意,搞不好真的跑到高唐郡去,讓小馬哥白添兩員大將。

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下)第五節 三進出(上)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上)第三節 亂(下)第十節 盤點(下)第九節 玄甲兵陣(下)第三節 譙關炮灰戰(上)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下)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上)第五節 舊友舊事(上)第十九節 局(下)第四節 奇聞(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上)第二節 虎牢關前(下)第十三節 承(上二)第三節 勢之分析(中)第二節 紙醉金迷洛陽城(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中)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下)第十八節 敲(下一)第七節 風水之戰(中)第十節 有風(下)第二節 戰吼(上一)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五節 奔竄(下)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十九節 飆升(下)第八節 打亂架(下)第二節 殺機暗(下)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八節 調停人(上)第一節 幷州曲(上)第十三節 將(上二)第四節 進與退(上)第十七節 宮心鬥(上)第九節 大漢威(下)第六節 草莽英雄(上)第六節 路(下二)第五節 根(下)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下)第十三節 警察(上)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上)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下)第十二節 青龍塔(上)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上)第九節 談談(上二)第十一節 有雨(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九節 局(上)第七節 190年(下)第三節 間客(下一)第十八節 空(下一)第四節 庸人自擾(下)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十一節 陣(下)第十七節 大家一起來搶屍(下)第二十節 能(上一)第十八節 敲(下一)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二十節 能(下一)第二十節 黃巾的故鄉(下)第八節 海外基地(上)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下)第七節 妞暖牀(下)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下)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十七節 查案(上)第七節 質(下)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十九節 飆升(上)第三節 亂(下)第十三節 將(上一)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二節 伏(下二)第六節 邀戰(上)第五節 根(上)第二節 好人有好報(上)第八節 幹客(上)第八節 戀(下)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九節 玄甲兵陣(上)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十四節 聚(上)第九節 大漢威(下)第十六節 僧(上一)第十七節 滯(下一)
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下)第五節 三進出(上)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上)第三節 亂(下)第十節 盤點(下)第九節 玄甲兵陣(下)第三節 譙關炮灰戰(上)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下)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上)第五節 舊友舊事(上)第十九節 局(下)第四節 奇聞(上)第十一節 遼州牧(上)第二節 虎牢關前(下)第十三節 承(上二)第三節 勢之分析(中)第二節 紙醉金迷洛陽城(下)第一節 遼州黃巾政權(中)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下)第十八節 敲(下一)第七節 風水之戰(中)第十節 有風(下)第二節 戰吼(上一)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中)第五節 奔竄(下)第十四節 復王與復帝(下)第十九節 飆升(下)第八節 打亂架(下)第二節 殺機暗(下)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八節 調停人(上)第一節 幷州曲(上)第十三節 將(上二)第四節 進與退(上)第十七節 宮心鬥(上)第九節 大漢威(下)第六節 草莽英雄(上)第六節 路(下二)第五節 根(下)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下)第十三節 警察(上)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上)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下)第十二節 青龍塔(上)第十二節 青龍塔(中)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上)第九節 談談(上二)第十一節 有雨(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一節 豔遇(上一)第十九節 局(上)第七節 190年(下)第三節 間客(下一)第十八節 空(下一)第四節 庸人自擾(下)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十一節 陣(下)第十七節 大家一起來搶屍(下)第二十節 能(上一)第十八節 敲(下一)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二十節 能(下一)第二十節 黃巾的故鄉(下)第八節 海外基地(上)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六節 子母八封象傳送陣(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下)第七節 妞暖牀(下)第二節 白波軍小頭目(下)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十七節 查案(上)第七節 質(下)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十九節 飆升(上)第三節 亂(下)第十三節 將(上一)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十二節 家族(上)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下)第六節 狠人歌(上)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二節 伏(下二)第六節 邀戰(上)第五節 根(上)第二節 好人有好報(上)第八節 幹客(上)第八節 戀(下)第四節 進與退(下)第九節 玄甲兵陣(上)第二節 戰吼(上二)第十四節 聚(上)第九節 大漢威(下)第十六節 僧(上一)第十七節 滯(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