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財政廷議

三位閣老中,內閣首輔姜尚負責統攬全局,相當於總理政務大臣;次輔寇準主要督管朝堂,次輔嚴嵩則將主要精力放在地方。

三人互相配合,才能讓大夏這個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流暢。歐陽朔這位主君則高居內閣之上,遙控整個朝局。

…………

二十二日下午,勤政殿。

姜尚、寇準以及嚴嵩三位閣老,蕭何、衛鞅、范蠡以及杜如晦四位掌院大臣齊聚一堂,共同敲定大夏王朝蓋亞五年的年度財政預算。

列席廷議的還有工業署長陳炳光以及四海錢莊主官孟致達。

自開朝立國起,大夏王朝的財政收支管理就變得越發正規起來。一年到頭,朝廷財政節餘多少資金,明年又有哪些大的開支,預計能有多少財政收入,必須在年前一一敲定,再不能像之前那般隨意支配財政。

到了年尾,還得對年初制定的財政預算進行覈算,以理清職責。

誰超支了,誰就得挨板子。

“開始吧!”

歐陽朔端坐王座,淡淡說道。

自登基以來,歐陽朔已經很少像當領主時那般對領地規劃大包大攬,細心地規劃好一切,讓大臣們執行就是。

到了現在,歐陽朔只總覽全局,說的話確是越來越少了。

一則很多事情無需他說,自有臣子領會意圖,照章辦理。二則歐陽朔現在貴爲帝王,金口玉言,隨意一句話就可能影響成千上萬人的命運,自然慎重。

姜尚見此,出列說道:“範大人,財政院先將去年的開支情況,給王上彙報一下,再議明年的開支。”

“諾!”

范蠡跟着出列,彙報道:“賴王上洪福,朝廷去年全年財政收入達6500萬金幣,以稅收跟集團收益爲主,其中稅收5100萬金幣,集團收益850萬金幣。”

集團收益中,既包括四海錢莊的金融收益,也包括【蜀山鋼鐵集團】、【華夏航運集團】等企業的盈利。

日前,在歐陽朔主導下,工業署繼【蜀山鋼鐵集團】之後,整合火炮、戰艦、兵器鎧甲、擬態飛行器、火槍等軍工廠,聯合設立【蒼龍軍工集團】,一躍成爲王朝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集團。

大夏王朝的集團改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漸漸成爲朝廷經濟支柱。

“全年財政支出6100萬金幣,其中公共事業支出2100萬金幣,軍費支出1850萬金幣,行政支出1200萬金幣,補貼性支出500萬金幣,其他支出450萬金幣。”

公共事業支出,包括基本福利、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水等在內的一應公共事業開支,故而佔財政支出的大頭。

其他支出中有一項比較特殊,就是王室支出。

夏宮的維護費用,女官、宮女的俸祿、用度,歐陽朔、宋佳以及冰兒等王室成員日常耗費等,都有一個完整的賬冊,有定額,而非隨意揮霍。

將王室支出列入其中,意味着歐陽朔並不準備在國庫之外,設立私庫。

歷朝歷代的皇傢俬庫和國庫是分開的,國庫收入一般是農業和商業稅等,皇傢俬庫一般是絲、茶、鹽、鐵等壟斷性的產業稅。

相比之下,大夏早就放開了對絲綢、茶葉與食鹽的專賣。隨着跟澳大利亞簽訂鐵礦石進口協定,對鐵礦石的監管也在逐漸鬆綁。

這些產業稅也就無從談起。

皇傢俬庫要養皇親國戚,還要修宮殿等,一般都會有剩餘,國庫不足的時候還要拿出來充實國庫。

當然也有不夠的時候。

尤其是到了王朝中後期,皇親國戚陣容龐大,數以萬計,他們就像一羣蛀蟲在腐蝕着王朝根基。

宮殿的每一次大修,也要耗費海量的銀子。

明嘉靖年間,宮裡一場大火,僅是要將宮殿修繕完畢,就耗費七百萬兩白銀,佔了大明朝當年財政收入的一小半。

國庫則一般用來發俸祿、修路、架橋、修水利等,遇到災年還要賑災。當然也有奢靡的皇帝,將國庫錢財轉到私庫,供個人享樂之用。

明朝中後期,此邪風盛行,皇帝驕奢淫逸,縱容宦官打着皇帝的旗號到處斂財,盤剝百姓,侵吞國庫銀。

有些皇帝甚至跟貪官污吏沆瀣一氣,分成贓款,或者通過抄家的方式直接把贓款據爲己有,抄家滅門者不知凡幾。

如此肥了皇家,苦了百姓,斷了王朝根基,

因此,歐陽朔打一開始就要杜絕此弊端。

王室用度除了財政院預算撥付的費用,實則還有其他經濟來源。

一是歐陽朔外出探險時,繳獲的金銀珠寶會分一些給內庫。二則宋佳執掌的【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每年都能產生可觀的利潤。

有此兩項收入,王室成員又僅三個,歐陽朔自然無須挪用國庫之財。更何況歐陽朔歷來提倡王室節儉,除了必要的場合,絕不鋪張浪費。

正所謂:上行下效。

以歐陽朔爲首的王室提倡節儉,王公貴族們自然就不敢太過奢靡,整個王朝風氣爲之一正,方爲興盛之道。

……

收支相抵,一年下來,朝廷也不過節餘400萬金幣。

當然在外界眼中,大夏擁兵數百萬,一年之內發動三四場大戰,還能實現財政節餘,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全球範圍內,一半以上的領地早已入不敷出,只能通過不斷增加賦稅、發行國債等方式,艱難維持領地運轉。

第五次系統更新之後,更慢的建設速度,更真實的災難系統,更聰明的百姓,更激烈的全球競爭,會讓這些領地在蓋亞五年更加難熬。

一個不好,甚至可能惹惱覆巢之禍。

【炎黃盟】接連打了幾次敗仗,底子都快被打光,好在隨着【炎黃盟】跟北美遠洋航路的打通,憑藉他們的經商天分,還是很快就能起死回生。

前番帝塵在拍賣會上耗費的四百萬金幣,估計也是家族掏腰包,以邯鄲城的財政狀況,沒可能拿得出這筆錢來。

談完去年的收支,范蠡接着說道:“據財政院分析,蓋亞五年有四大利好。其一,新進的四個行省整合完畢,可極大地增加朝廷稅收。其二,【蒼龍軍工集團】等集團經過內部整合,逐漸走向正軌,將貢獻更加可觀的利潤。”

“其三,工業化初露崢嶸,民間作坊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繼而刺激商業稅的增長。其四,《跨地中海貿易伙伴關係協定》與《泛太平洋貿易伙伴關係協定》的落地,將進一步刺激遠洋貿易,增加關稅。”

“綜合以上利好,財政院初步測算,明年的財政收入將再上一個新臺階,預計可達9500萬金幣,甚至突破一個億,實現46%以上的增長。”

歐陽朔聽了,不置可否,46%的增長率看起來很驚人,可那是建立在王朝不斷開疆拓土的基礎上,而非內生增長動力,絕難持久。

想到蓋亞五年的幾場大戰,朝廷財政並不會如何輕鬆。

姜尚見此,眼神微眯,道:“財政院的測算雖然很樂觀,可明年的開支也將再上一個臺階,四大院都有哪些大的開支計劃,都議一議吧!”

王上的一舉一動,自然都在這位內閣首輔的注意下。

姜尚說完,行政大臣蕭何第一個出列。

公共事業支出中,除民政署管轄的基本福利支出,剩下的公共支出大都由行政院主導,再加上佔大頭的行政支出,行政院在四大院中的財政支出是佔比最大的,甚至超過花錢如流水的樞密院。

明面上,行政院又沒什麼直觀的財政貢獻。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蕭何承受着怎樣的壓力了,但是該說的還得說,“明年,科教文衛署要在四大行省推進基礎教育與基礎醫療,農業署要疏通水利,建設署要拓展道路網絡,公共開支預計要在今年的基礎上再增加400萬金幣。”

歐陽朔問:“四大行省的公共建設情況,行政院可有派人下去摸底?”

“有的。總體來看,四大行省的基礎還是比較好的,只是因爲之前互不統屬,不成體系,需要統一規劃,其中的一些建設標準也要跟朝廷接軌。”

“轉告賈思勰,趁着開春之前,抓緊時間組織百姓疏通水利,有條件的郡縣儘可能地開墾出更多的農田,不要讓土地荒廢。”

“諾!”蕭何連忙應下。

王上親自囑託之事,怕是另有深意,再怎麼重視都不爲過。

歐陽朔卻是聯想到蓋亞更新的“天災系統”,讓農業署早作準備。

隨着王朝工業化加快,商業繁榮,從事手工業的人數不斷增加,這就造成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遭到削弱。

以古代相對落後的農耕技術,想要保證足夠的糧食供應,就得有相應數量的農田,更要有足夠的農民來耕作。

沒有農藥、化肥、雜交水稻輔助的農業,根本不可能產生什麼奇蹟,大幅度提高畝產,只能投入大量的農民去耕作。

因此在農業、商業跟工業三大板塊,必須要有一個全盤考量。

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攻代守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一週年隨筆第四百零八章 撤軍第五百四十章 整編太平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糧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朱元璋與康熙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西班牙無敵艦隊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霜縣淪陷第八百七十一章 天子龍拳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五百四十二章 集團軍的構想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劍是冷的,血該是熱的 二合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聖克魯斯侯爵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冰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六百二十一章 帝皇印璽第九百七十七章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開啓第八百一十二章 五百萬招人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伯顏受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科教文衛署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二百九十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救星來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吉祥獸“奇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福禍誰知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四百零六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四十三章 奪取鎮南關 中第三十五章 私有化 上第六百零四章 鄭和歸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神秘的白衣文士第八百七十八章 鬥爭與團結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線失利,後院起火第七十七章 元宵燈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高朋滿座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四十二章 裂痕第八百二十六章 奇襲尋龍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荒野最大奇蹟第四百六十三章 杜思敬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忽必烈親征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場驚天豪賭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五十章 孔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帝國繼承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不辜負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敵人跟朋友第一千章 武學聖地第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五十二章 流寇攻城 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鋼鐵防線第五百八十一章 下三濫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九百三十章 楊廣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兒島戰役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七百九十二章 赦免我?可笑!第四百五十九章 領地法典第七百五十二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開啓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一百零二章 拍賣會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七百四十一章 直隸郡第七百八十一章 全球拍賣會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兒島戰役 上第一百零三章 弓弩司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七百七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八十三章 沙盜來襲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五百五十七章 靈犀城的結
第七百六十三章 內閣制度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攻代守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一週年隨筆第四百零八章 撤軍第五百四十章 整編太平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糧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朱元璋與康熙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戰略級武器裝備第六百五十四章 西班牙無敵艦隊第八百八十四章 開闢新的航路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炎黃盟 解體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霜縣淪陷第八百七十一章 天子龍拳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五百四十二章 集團軍的構想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決戰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劍是冷的,血該是熱的 二合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聖克魯斯侯爵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冰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六百二十一章 帝皇印璽第九百七十七章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第九百三十六章 兄妹對話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開啓第八百一十二章 五百萬招人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伯顏受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科教文衛署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第八百零三章 統領會議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陣法與符籙第二百九十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救星來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吉祥獸“奇一”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國器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福禍誰知第二百零八章 牧野之戰 十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四百零六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四十三章 奪取鎮南關 中第三十五章 私有化 上第六百零四章 鄭和歸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神秘的白衣文士第八百七十八章 鬥爭與團結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線失利,後院起火第七十七章 元宵燈會第八百四十四章 高朋滿座第二百零三章 牧野之戰 五第四十二章 裂痕第八百二十六章 奇襲尋龍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荒野最大奇蹟第四百六十三章 杜思敬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忽必烈親征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場驚天豪賭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召喚術第四百五十章 孔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帝國繼承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不辜負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敵人跟朋友第一千章 武學聖地第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五十二章 流寇攻城 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鋼鐵防線第五百八十一章 下三濫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八百八十章 恩寵第八百三十四章 欲得天下好,莫如招寇老第九百三十章 楊廣的請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兒島戰役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不一樣第七百九十二章 赦免我?可笑!第四百五十九章 領地法典第七百五十二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世界大戰開啓第二百零四章 牧野之戰 六第七百五十七章 桂林郡守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一百零二章 拍賣會 下第六百五十三章 消失的亞特蘭蒂斯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七百四十一章 直隸郡第七百八十一章 全球拍賣會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兒島戰役 上第一百零三章 弓弩司第三百五十章 搶紅包活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南美新格局第七百七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五百八十三章 沙盜來襲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五百五十七章 靈犀城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