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

隨着英雄帖的發出,各地的士子,開始涌入山海城。西南大學堂內的聚賢樓,已經竣工,恭迎諸子入駐。

諸子當中,最先趕來的是法家的申不害和慎到。

法家三派,法、術、勢,其代表人物分別就是衛鞅、申不害和慎到。及到韓非子,集法家思想於大成,將“法、術、勢”三者緊密結合。

衛鞅出面,接待了申不害和慎到兩人。

申不害是一位身材消瘦,面容清雋的中年人,不苟言笑,神情冷峻。瞭解他的人都知道,此人是典型的面冷心熱。

慎到不同,這是一位剛一見面,就能讓人如沐春風的慈祥老者。慎到除了是法家名士,還是道家黃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三人在戰國之時就有交集,如今見面,自然是親熱異常。

“衛鞅兄,快快快,我們三人商議一下,該怎麼應對儒家的刁難。”申不害是個急性子,剛一見面,就要拉着衛鞅,商議跟儒家的辯論之事。

衛鞅見此,暗自好笑。

對君侯的心思,衛鞅不說全部瞭然,至少也摸透七八分。他知道,於君侯而言,其目的並不是真要讓儒法兩家爭出個高下來。

實則,也很難再分出勝負。

今時不同往日,百家諸子,跨越時空,在此齊聚。這是何等的盛況?

儒家之中,有老子、孟子以及荀子。

法家之中,也有後世的集大成者韓非子。

當初他衛鞅跟孟子,在稷下學宮的那一場辯論,已是不可再複製。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實踐,早已證明,儒法兩家,各有長短。

儒家是道德,是精神家園。

法家是法度,是社會基石。

兩者缺一不可。

擔任內政署長之後,衛鞅沒有敝帚自珍。山海城中,可有現實中法律界的專家教授。衛鞅沒少跟這些專家,一起探討法治與律法的問題。

法家之法,於現實之法,又有不同。雖然都是法治,實則南轅北轍。法家之法治,莫若說是“刑治”。

法家之法,是王法,歸根結底,是爲帝王服務的。

儒家之道,是王道,同樣是賣於帝王之家。

因此,這一場爭鳴大會,不可能跟歷史發生交集。

姜尚的智慧,是何等的浩瀚。他在西南大學堂隱居,整理流連於萬卷藏書之中,其思想的深度,更歷史上的姜尚,已是判若兩人。

正是看透爭鳴大會的本質,姜尚纔會設下【閱覽】和【宣講】,這兩道別有深意的程序。

衛鞅的智慧,同樣是深不可測。

見申不害如此心急,衛鞅微微一笑,道:“申兄何必心急。此次儒法之爭,法家一派,還得等韓非子出面,來主持大局。”

“也對。”申不害點頭,道:“既然如此,衛鞅兄何不爲我們引薦一下太公?不怕衛鞅兄笑話,申某對太公仰望已久。”

“正有此意。”

慎到在一旁,靜靜地聽兩人對答,這時方纔笑着說道:“同去,同去。”

“哈哈~~”

三人相視一笑,不覺快哉。

*****

山海城西郊,青羊觀。

就在衛鞅招待申不害和慎到的時候,青羊觀同樣迎來四位特殊的客人。

觀主葛巖道長,親自將四人引到靜室,神情恭敬。

這也難怪,來得可是道家之祖。

四位客人都是白髮老者,正是道家的老子、莊子以及楊朱。最後一位則是莊子的好友,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惠施。

說到惠施和莊子,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濠梁之辯”。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簡單的辯論中,不難發現,惠施的邏輯要比莊子更加嚴密。只因名家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係,正是一種邏輯學。

當然,莊子也只是借游魚,來抒發其逍遙之樂。

跟法家一樣,道家同樣分爲三派,分別是老莊派、黃老派以及楊朱派。最著名的,當屬以老子和莊子爲代表的老莊派。

最不出名的,就是楊朱派。

楊朱派主張全生避害、爲我貴己、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屬於道家的別支。

春秋戰國後,因不容於世,後湮滅不存。

諸位在靜室就坐,葛巖道長陪坐末席。

“敢問道祖,可是要參加爭鳴大會?”

老子雖不是道教的創始人,卻被道教尊爲道祖。

老子聞言,笑而不語。

莊子則是視而不見,專心注視着眼前的茶杯。

只有楊朱擡頭,看了葛道長一眼,道:“我等此番前來,一則拜謁太公,二則借閱藏書樓,並不參與此番辯論。”

葛道長聞言,神情瞭然。

就說嘛,以老莊的個性,斷不會參合此事。說起來,儒家的孔子,可還是老子的半個學生。

*****

次日,儒家的荀子,帶着一衆儒家門徒,趕到山海城。

歐陽朔安排行政署長范仲淹,出面招待儒家之士。他正是想借着范仲淹的口,向天下儒生傳遞一個信號。

山海城兼容幷蓄,不限於某一家一派。

除了儒法兩家,其他各家,也都陸續有人趕來。他們來山海城的目的,跟老子、莊子等人類似。

除了參加爭鳴大會,最主要的還是拜謁太公,借閱藏書樓。

按理說,藏書樓現身山海城久矣,爲何此前不來?

這就不得不提,各家各派心中的小九九。

試想,如果不是爭鳴大會,其他時候來山海城借閱藏書樓,勢必要應付歐陽朔這位難纏的領主。

諸子百家之中,不是誰,都願進駐山海城的。

因此,爲了怕麻煩,各家各派也只能忍着,憋着。直到山海城召開爭鳴大會,在光明正大地一窩蜂地趕來。

這個時候,歐陽朔可沒臉見一家,糾纏一家。

不得不說,都是人精啊。

來訪的諸子,有跟申不害和慎到一樣,光明正大的。也有跟老莊一樣,偷偷摸摸地就來了,也不通知東道主。

比如墨子。

墨子來到山海城,沒有驚動任何人,下榻之地,也不是山海城特意準備的聚賢樓,或者是城中的客棧。

墨子下榻之處,不過是城中一處不起眼的木工坊。

木工坊的主人,正是墨家之士。

相比其他幾家,墨家之士早就滲透進各大領地。只因墨家成員大多來自社會下層,兼且組織嚴密,故而有此便利。

墨家之徒,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家的領袖,稱“鉅子”。

百家當中,恐怕只有墨家,早已將觸鬚伸到諸玩家領地當中。

想想,實在是可怕。

對報上名來的諸子,南疆都護府都會安排專人接待,比如農家的許行。許行是一位中年人,長長的鬍鬚,衣着樸素,就像一位地道的農民。

農家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歐陽朔特意安排農業司長孫巖農,專程陪同許行,到藏書樓閱覽農業典籍。

其中的一部著作,不得不提,那就是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

見此著作,許行真是喜出望外。

除了閱覽典籍,孫巖農還領着許行,到城郊去參觀。

鉅鹿之戰期間,歐陽朔在戰役商城,兌換了《古代農具製造技術手冊》。戰役一結束,他就將《手冊》交給農業司。

得此《手冊》,孫巖農自然是如獲至寶,立即安排人建設專門的農具作坊,研究製作各類農具,力爭早日將各類農具推廣至整個領地。

孫巖農帶許行參觀的重點,就是建在城郊的這個農具作坊。

一路參觀下來,許行是驚喜一個接着一個。對他這樣的人而言,再沒有比這些更吸引人的了。

除了農具,山海城在農作物的培育上,可也是驚喜不斷。不要忘了,西南大學堂,可是有數位現代農業專家。

當天,許行就決定在山海城定居。

歐陽朔得到消息,當即拍板,在西南大學堂設立農學院,作爲農家的道場,聘請許行擔任農學院的院長。

領地的幾位農業專家,也被抽調到農學院。

短短數日,農學院就正式組建完畢。

第一批學員,正是各府縣推薦上來的農業司基層官吏。

開學當天,歐陽朔就收到系統公告。

“系統公告:農家代表人物——許行在山海領出仕,執掌農學院,廣收門徒,同時滿足學派入駐的三個條件,諸子百家之農家正式入駐山海城。”

……

“系統公告:諸子百家之農家正式入駐山海城,特賜山海城【農家聖地】稱號,以資獎勵,恭喜玩家豈曰無衣!”

……

公告一出,諸領主只有嫉妒。

誰不知道,山海城即將舉辦的爭鳴大會。

沒想到,大會還沒開場,山海城就先下一城,拿下農家。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未完待續。)

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章 組建影衛第六百八十章 蒙古帝國第五百七十一章 助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蘇轍的路第九百五十五章 李牧縱論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八百七十二章 非洲大陸,狼來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帝國繼承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地獄屠夫第二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二百三十一章 智取惡獅嶺 上第五百零十二章 宗教的狂熱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煙第八百二十四章 道德制高點第七十六章 甲坊司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黑心知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零七十章 大周王朝第八百四十八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審計司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三百一十四章 蛇與鼠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名單第七百四十一章 直隸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最野蠻的攻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嬉戲第一百六十八章 聯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掃昆明郡第二百八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百五十四章 螺旋式騎兵突擊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離間東盟第三百七十七章 坐道論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統領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誰勝誰負第一百二十二章 觀摩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六百七十五章 艾維克堡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九百八十九章 安史之亂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捨我其誰第九百四十四章 活捉白起第七百六十二章 煤炭換裝備計劃第五百四十七章 百家之商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帝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聚首 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神秘的Z計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呂不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六十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百家爭鳴第六百一十五章 出發,星辰大海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大夏銀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鎮之以靜第一千零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千零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狗咬狗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九百九十九章 貴圈真亂第四百五十二章 冰山女神第六百零七章 僞裝潛入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北非野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涿鹿之戰 十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四百一十一章 天下奇毒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三百五十二章 幸運躲在黴運裡第三百章 土雞瓦狗第九百零七章 以和爲貴第八百七十四章 目標,大西洋第一百六十九章 籌碼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試煉之地曝光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五百二十六章 洪秀全暴斃第六百一十九章 龍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中新貴
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章 組建影衛第六百八十章 蒙古帝國第五百七十一章 助攻第五百四十三章 蘇轍的路第九百五十五章 李牧縱論天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縣城規劃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巾末路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五百九十五章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八百七十二章 非洲大陸,狼來了!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帝國繼承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地獄屠夫第二百二十五章 埋伏第四百二十二章 帝塵的風度第二百三十一章 智取惡獅嶺 上第五百零十二章 宗教的狂熱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盟 出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非洲再起硝煙第八百二十四章 道德制高點第七十六章 甲坊司第三十三章 餘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馬尼拉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黑心知府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一千零七十章 大周王朝第八百四十八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審計司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三百一十四章 蛇與鼠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名單第七百四十一章 直隸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最野蠻的攻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嬉戲第一百六十八章 聯姻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放在火上烤第二十二章 流寇營 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火攻之術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掃昆明郡第二百八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七百五十四章 螺旋式騎兵突擊第九百章 淝水決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離間東盟第三百七十七章 坐道論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四大統領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九百三十三章 老狐狸到底要幹什麼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人類歷史灰暗的一天第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誰勝誰負第一百二十二章 觀摩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颶風過崗,伏草惟存第六百七十五章 艾維克堡第四百三十六章 諸子齊聚第九百八十九章 安史之亂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捨我其誰第九百四十四章 活捉白起第七百六十二章 煤炭換裝備計劃第五百四十七章 百家之商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帝祠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連環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聚首 下第八百八十九章 神秘的Z計劃第四百三十七章 呂不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自殺殉國第七百三十三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六十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八十二章 百家爭鳴第六百一十五章 出發,星辰大海第九百六十五章 鷹揚軍出世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大夏銀行第八百八十七章 鎮之以靜第一千零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千零六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狗咬狗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九百九十九章 貴圈真亂第四百五十二章 冰山女神第六百零七章 僞裝潛入第六百四十二章 迪達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北非野望第一百四十一章 涿鹿之戰 十五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四百一十一章 天下奇毒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三百五十二章 幸運躲在黴運裡第三百章 土雞瓦狗第九百零七章 以和爲貴第八百七十四章 目標,大西洋第一百六十九章 籌碼第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試煉之地曝光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五百二十六章 洪秀全暴斃第六百一十九章 龍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朝中新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