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福禍誰知

十一月五日,山海城。

御書房內,內閣次輔曾國藩,正在向歐陽朔彙報各地災情。

內閣六位閣老中,張良跟魏徵是兼職,不額外參與內閣分工。姜尚爲內閣首輔,相當於是半個宰相,歐陽朔不在都城時,按慣例,由姜尚監國。

剩下的三位閣老,寇準、嚴嵩以及曾國藩,則各有側重。

寇準掌人事,也是首輔姜尚的第一助手。每當大夏打下新地盤,除了像中原行省這種特殊的,需要高規格對待的,一般都是由寇準出面主持大局。

當然,如果一下打下好幾個行省,也可能是幾位閣老各管一攤。

除此之外,嚴嵩掌朝局,主要是盯住都城朝廷這一大攤子事。曾國藩則掌地方政務,涉及地方之事,曾國藩最有發言權。

兩人互相配合,共同維繫內閣權威。

嚴嵩此人能力是有的,就是喜歡培植黨羽,如果讓嚴嵩掌地方政務,那歐陽朔是真的不放心,倒是主掌朝局,對人老成精的嚴嵩而言,並非難事。

此番涉及地方災情,故而由曾國藩彙報。

“十月天災,波及王朝二十二個行省中的十七個,受災百姓達一千三百餘萬人,受災牧場百萬公頃,農田近兩千萬畝。初步估算,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千九百餘萬金幣,間接經濟損失更是無可估計,尚在進一步的測算之中。”

歐陽朔聽了,倒吸一口涼氣。

蓋亞這次是真狠啊,直接讓大夏王朝割了一塊肉。

“受災最嚴重的行省有哪些?”

“遼金行省、中原行省、皖南行省、江南行省以及北非鎮守府,這五個地方受災最爲嚴重。”曾國藩記得爛熟。

歐陽朔聽了,不知是悲是喜。

這其中有一大半是新增領土,還真是黴運當頭。

讓歐陽朔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隨着中原、皖南以及江南三行省受災,朝廷如果慷慨解囊,三地百姓必定感激涕零,繼而消除隔閡,跟朝廷一心。

“救災糧都發下去了嗎?”歐陽朔問。

曾國藩回到:“按王上指示,救災如救火,朝廷直接從年前購買的儲備糧中,拿出一部分用於救災。待未受災區糧食收割完畢,再行填倉。”

歐陽朔滿意點頭。

大夏家大業大,此番天災,估計是全球損失最大的一個王朝。

但也正是因爲家業大,大夏沒受災,或者受災不嚴重的地區依然很多,拆東牆補西牆,左右騰挪,朝廷再接濟一點,基本就能週轉過來。

不像有些王朝,地盤小,一受災就是全境受災,毫無轉圜餘地。

且不說其他區,僅以華夏區論,草原上的蒙古帝國,黃河下游的大周王朝以及黃河上游的大唐,就受災非常嚴重。

倒是緊鄰草原的西夏國跟大秦,因爲茫茫草原已經餵飽了蝗蟲,讓兩國免受蝗蟲之災,僥倖躲過一劫。

讓歐陽朔比較警惕的是,蒙古帝國此番屬於重災區,兼且作爲遊牧民族,食物來源單一,抗災能力比之農耕文明又要弱上一籌。

這個冬天,蒙古帝國勢必會非常難熬。

以成吉思汗的秉性,絕不會向誰低頭認輸,唯一的可能就是派出部隊,趁着入冬之前,外出劫掠一波,以敵人之血餵飽自家之民。

中原大地首當其衝。

蒙古帝國這般做,理由也很充分。此番蝗災,蒙古大草原爲中原大地擋災,收一點利息,那還不是理所當然。

因此,早在月前,歐陽朔就傳令北疆軍,加強邊境戒備。

讓歐陽朔憂心的,計劃佈置在北地的鳳翔軍以及河東軍,尚在組建之中,如果蒙古帝國選擇在此時犯境,還真有些抵擋不住。

如果到時情況緊急,也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暫且按下此事不表,歐陽朔囑咐曾國藩:“眼下糧價上漲,內閣要做好應對,控制米價,既不能讓商家趁機吸百姓的血,也不要讓百姓囤積過多稻米。”

民以食爲天。

糧食價格一上漲,民間就恐慌,很容易引發搶購潮,讓本來可以保證正常供給的大米,變得供不應求,給了商人從中牟利的機會。

穩定糧價,是朝廷義不容辭的責任。

“還請王上放心,內閣已經責成商業署派出調查組,奔赴各地,督查此事,一經發現商人不法行爲,必定嚴懲不貸。諸行省總督衙門以及都護衙門,朝廷也都一一打過招呼,讓他們督辦此事。”

歐陽朔點頭,有如此高效的內閣,倒是讓他省心。

曾國藩跟着啓奏,“王上,最近糧食價格不斷上漲,我們年前囤積的糧食,除了自給自足,還有大量盈餘,是否售賣一批糧食獲利?”

說到這,曾國藩就對王上的高瞻遠矚,佩服不已。

年前,歐陽朔執意動用上千萬資金,大肆採購糧食,豪賭蓋亞六年糧食會減產。彼時,包括曾國藩在內的一干大臣,很是不解。

對這樣的驚天豪賭,他們也很不感冒。

現在證明,王上的判斷是對的,如果將這批糧食出售,一轉手,朝廷就能淨賺一兩千金幣,再沒有比這更划算的買賣了。

有時候曾國藩也在想,但凡王者,都能看到常人看不到之處吧。

否則的話,根本無法解釋,王上當初爲何能僅憑一點苗頭,就斷定蓋亞六年會有天災人禍,繼而導致糧食減產。

王上當初的猜測,如今已經一一應驗。

歐陽朔搖頭,笑着說道:“賣糧能賺多少錢?不過是小利爾。”

曾國藩一怔,隱隱猜到王上意圖,不敢明言,只能就此揭過,轉而提起另外一件事,“王上,眼下朝廷受災,定於新年的大典,是否如期舉行?”

“那是自然。”

歐陽朔看了曾國藩一眼。

晉升皇朝大典,是大夏近期最大的盛事,事關一國之體面,既然定下日期,那麼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覺不可能更改。

以曾國藩的智慧,當不會問這般膚淺的問題。

既然問了,就另有深意。

曾國藩肯定還是心疼糧食,不敢明着問,只能拐彎抹角地問。

果然,只見曾國藩趁勢說道:“晉升皇朝還需至少攻下一個行省,王上下令年前止戈,不知這少的一個行省,該如何解決。”

有此疑問者,可不止曾國藩一人。

歐陽朔一笑,能摸清這些大臣們的心思,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回道:“這剩下的一個行省,不用費一兵一卒就可拿下,缺的只是一個契機。”

曾國藩聽了,若有所思。

…………

十一月十日,印第安帝國不遠萬里,遣使來山海城。

雖然有通訊羅盤,交流突破地域障礙,但是遇到國事,諸王朝還是習慣鄭重其事地派出使節團,遞上國事,以示尊重。

印第安帝國來使,卻是向歐陽朔提了一個奇怪的請求。

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國榮光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騎兵時代的餘輝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五百零十章 轟出一個大窟窿第一千零三十章 殘酷的攻城戰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九百二十四章 子嗣第七百八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八百八十三章 關門打狗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一百一十八章 北海艦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一十六章 他們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收服霍去病第九百八十四章 明朝四擘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八百九十五章 敵後侵襲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斷臂求生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八十五章 驚喜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六百八十六章 科普講座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重複,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失而復得第十三章 機構調整第四百三十七章 呂不韋第七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八章 怪物攻城 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攝政王第六百八十九章 合作共贏第五百七十九章 漠北競速第五百三十七章 恥辱石碑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帝塵奪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保我漢家江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八十一章 山蠻 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一千零一章 財政廷議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業署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場驚天豪賭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輪淘汰第七百三十七章 殺出一個明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霜縣淪陷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勝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聚首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第三百二十章 黑心知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軍折翼第八百九十七章 荊州潰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七百四十一章 直隸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九百二十二章 世界在變 4/18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史上最強裁軍方案 二合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跟死敵合作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揚州失陷第五百六十四章 宗師級航海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楔形戰術第一章 重生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後一場戰役第五百八十五章 剛出賊窩又進狼穴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斷臂求生第五十三章 財政署第一百零五章 攤牌第七百一十八章 周瑜撤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張儀出仕第五百八十七章 匈奴騎兵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五十章 城牆第三百四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三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崖山之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鋼鐵防線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伯顏受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四百八十章 鎮海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歐洲劇變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戰的幕後贏家第四百二十章 醉紅顏第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章 揚名天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君臣和睦
第六百五十二章 帝國榮光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騎兵時代的餘輝第二百章 牧野之戰 二第五百零十章 轟出一個大窟窿第一千零三十章 殘酷的攻城戰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九百二十四章 子嗣第七百八十九章 師徒對決第八百八十三章 關門打狗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吐蕃生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一百一十八章 北海艦隊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一碗水端平 14/18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最後的瘋狂第九百一十六章 他們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收服霍去病第九百八十四章 明朝四擘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八百九十五章 敵後侵襲第六百九十八章 生擒魯肅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斷臂求生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八十五章 驚喜第八百零六章 離間龐統第六百八十六章 科普講座第五百八十二章 進入大漠第九百五十八章 騎兵不重複,跟鹹魚有什麼區別第一千零二十章 飛熊軍怒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失而復得第十三章 機構調整第四百三十七章 呂不韋第七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八章 怪物攻城 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攝政王第六百八十九章 合作共贏第五百七十九章 漠北競速第五百三十七章 恥辱石碑第一千兩百零四章 帝塵奪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保我漢家江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八十一章 山蠻 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一千零一章 財政廷議第七百六十六章 工業署第七百四十二章 組建虎豹騎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一場驚天豪賭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輪淘汰第七百三十七章 殺出一個明天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霜縣淪陷第四十八章 苦澀的勝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聚首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氣概第一千兩百六十章 誰比誰更瘋狂第三百二十章 黑心知府第七百三十九章 盟軍折翼第八百九十七章 荊州潰敗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互相利用 9/18第七百四十一章 直隸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第九百二十二章 世界在變 4/18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慷慨赴死第二百二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史上最強裁軍方案 二合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跟死敵合作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揚州失陷第五百六十四章 宗師級航海家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楔形戰術第一章 重生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後一場戰役第五百八十五章 剛出賊窩又進狼穴第七百八十五章 推你一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斷臂求生第五十三章 財政署第一百零五章 攤牌第七百一十八章 周瑜撤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 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張儀出仕第五百八十七章 匈奴騎兵第六百零三章 冊立郡主第五十章 城牆第三百四十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三十七章 絕處逢生第二十六章 備戰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崖山之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對賭 二合一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鋼鐵防線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伯顏受死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四百八十章 鎮海城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歐洲劇變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戰的幕後贏家第四百二十章 醉紅顏第四十五章 大師第三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章 揚名天下第一千兩百零八章 君臣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