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漢武帝的痛 二合一

六月十一日,河套戰場。

獸潮襲擊的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當蕭朝貴將偵查到的詳細情報,上報給指揮部時,冷酷如白起,也不禁呆愣當場。

“這也太巧了吧?!”白起都有些不敢相信,“獸潮來的巧,還好死不死地剛好引起炸營,真是聞所未聞。”

歐陽朔笑道:“這是天亡孔雀王朝,將軍,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啊。”歐陽朔也沒想到,一張不起眼的符籙,竟立下這等奇功。

這麼看,血色浪漫還真是大夏福星。

白起聞言,雙手抱拳,鄭重說道:“末將明白,這就安排軍隊,乘勝追擊,務必給予敵軍重重一擊,以報之前的洗劫之仇。”

“這樣纔對。”歐陽朔欣然。

白起跟着說道:“還請王上助末將一臂之力,召喚王城禁軍出戰,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爲了不引起大周王朝的注意,召喚大漢禁軍,自然是越晚越好,只是在白起看來,眼下已是最佳時機,拖延不得。

早一點,也是無奈之選。

畢竟僅以龍驤軍之力,即便孔雀王朝大軍在獸潮下遭遇重挫,可邊境還有五十萬成建制的大軍,龍驤軍無法與之力敵。

最多是一個平局。

如果加上三十二萬大漢鐵騎,情況就將完全不一樣,大夏兵力一下跟敵軍相當,而以龍驤軍跟大漢鐵騎之驍勇,戰力對比一下顛倒。

歐陽朔沒有猶豫,答應了白起的請求,笑着說道:“走,去城外!”

“諾!”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龐賓城外。

此時,負責監視龐賓城的孔雀王朝大軍,已經得知昨晚軍隊遇襲的消息,全軍高度戒備,隨時準備前去救援孔雀王。

眼見駐紮在龐賓城的龍驤軍出城,更是不敢怠慢,全營戒備。

歐陽朔也沒理會,迅速完成召喚。

前後也就一瞬間的事情,龐賓城郊外閃過陣陣耀眼白光,等到白光散去,現出三十二萬大漢鐵騎,場面無比震撼。

爲首一員老將,神情複雜地來到歐陽朔跟前,抱拳說道:“大漢將軍上官桀,奉命率部前來增援,任憑夏王差遣!”

蓋亞爲了讓召喚來的王城禁軍,迅速投入戰場,不出現其他變故,規定,被召喚來的禁軍,將無條件付出召喚者的命令,不打折扣地執行。

就像此前的奈加城之戰,即便孔雀王故意讓王城禁軍當炮灰,禁軍也無可奈何,只能將怨氣憋在心理。

只有在特定情況下,纔會爆發出來。

歐陽朔見來自不是衛青,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他熟讀歷史,對上官桀此人倒也有些瞭解。

上官桀,字少叔,年少時任羽林期門郎,以才力著稱,歷任未央廄令、太僕、侍中等職,漢武帝劉徹病重時拜爲左將軍,封安陽侯,與霍光同受顧命。

觀其履歷,上官桀雖爲左將軍,卻無軍中歷練經歷,一直都在朝中任職,漢武帝派此人來統領軍隊,可見也是非常惱怒的。

昭帝即位後,上官桀本來與霍光關係良好,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更是娶了霍光的女兒爲妻,兩家結爲姻親,關係極爲密切。

霍光外出時,上官桀常常代替霍光處理政務。

隨後因爲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受罰、爲鄂邑長公主的男寵丁外人求官職失敗等事件,上官桀與霍光關係變得水火不容。

昭帝元鳳元年九月,上官桀聯合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劉旦等人慾設宴謀殺霍光,不久事敗,上官桀父子被殺。

歐陽朔注意到,上官桀看他的眼神有些躲閃。

聰明如歐陽朔,自然一下就想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歷史跟上官桀交纏頗深的霍光,此時正在大夏任職,高居遼金總督之位,風光無限。

兩相比較,上官桀的心情不復雜纔怪呢。

歐陽朔之所以記得上官桀,除了霍光的關係,還有就是上官桀的孫女上官皇后的傳奇經歷,讓他頗感興趣。

上官氏六歲就進宮做了婕妤,又過了一個多月,就冊立上官氏爲皇后,是華夏曆史上最年幼的皇后。

漢昭帝是武帝幼子,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自殺,漢武帝心灰意冷,直到臨死前才冊立昭帝爲新的太子。

武帝死後,昭帝在衆臣的擁立下登基繼位,年僅八歲。公元前74年,在位僅十四年的昭帝就病逝於長安,年僅二十一歲。

其後,在霍光等大臣主持下,過繼昌邑王劉賀爲昭帝兒子,立爲皇太子,繼皇帝位,尊上官氏爲皇太后。

劉賀在位僅27天,就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爲庶人,史稱漢廢帝。

在劉賀被廢之後,又是在霍光的主持下,將劉詢過繼給昭帝爲兒子,是爲漢宣帝,上官氏仍爲皇太后。

而漢宣帝劉詢正是在巫蠱之禍中,自殺太子劉據的孫子,被養育於掖庭,歷史就是這樣一個輪迴,兜兜轉轉,彷彿再次回到起點。

或許是因爲童年的苦難經歷,讓漢宣帝有機會了解民間疾苦,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賢臣循吏輩出,著名的有麒麟閣十一功臣。

漢宣帝是華夏曆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史稱“孝宣中興”,史家稱西漢國力在其治下最爲強盛。

在以制定廟號、諡號嚴格而著稱的西漢一朝,劉詢是四位擁有正式廟號的皇帝之一,其他三位是漢高祖劉邦、漢文帝以及漢武帝。

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漢元帝即位,四十歲的上官皇太后被尊爲太皇太后,直至公元前37年崩逝,享年五十二歲。

上官皇后是繼呂后之後,第二位臨朝聽政的皇后皇太后,卻不是朝廷鬥爭的勝利者,不是手握大權主宰天下的女主,而是一顆隨風擺的小草,不聽話的話,隨時有被廢殺、被暗害掉的危險,守寡37年。

從名分上來看,上官氏擁有了全天下女子渴求而不可得的榮譽,看似什麼都有,實則什麼都沒有。

六歲爲皇后,十五歲做皇太后、四十做太皇太后,無兒無女,過繼來的兒媳孫媳滿堂,但對她來說,八歲時父祖弟弟被誅殺,十五歲就做了寡婦,二十四歲時母系被誅殺,自從失去除了小姨媽廢后霍成君之外的所有血親。

這些東西磨掉了她的童年快樂,留給她的不過是深宮的幽怨與寂寞,上官氏在那座宮殿裡,被一個名叫制度的東西捆得死死的,直到死去。

歐陽朔看罷這段歷史,也是感慨不已。

眼下見到上官氏的祖父上官桀,這位送上官皇后進宮的“罪魁禍首”,直有一種時空變幻的感覺。

歐陽朔到底是歐陽朔,稍微一愣神,就回過神來,受禮之後,側身,讓出白起,說道:“上官將軍聽白起將軍調配即可。”

“諾!”

上官桀跟着拜見白起,算是確立上下指揮關係。

交接過後,歐陽朔當即回到城中,將戰場之事悉數交由白起負責。當即,白起就以前線總指揮的名義,發佈了一系列軍令。

着第五軍團立即出城,圍剿孔雀王殘部,爭取斬殺孔雀王。

在獸潮襲擊下,四十餘萬孔雀王朝大軍已經所剩無幾,而且徹底被打散,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最佳時機,只要第五軍團調度得當,當可全殲此部。

而以軍團長蕭朝貴之能,當不會讓人失望,第五軍團損失慘重,全軍上下想必也早就對孔雀王朝大軍恨之入骨,士氣是一點都不用擔心的。

如此天時地利人合,一旦成功,就等於斬去孔雀王朝一臂。

龍驤軍剩下的四個軍團,則在白起的統一調度下,配合歐陽朔剛召喚出來的三十二萬大漢鐵騎,對孔雀王朝大軍發起總攻。

首先遭殃的,就是駐紮在龐賓城的孔雀王朝大軍,在上官桀的指揮下,三十二萬大漢鐵騎充當先鋒,如海浪一般朝敵軍撲去。

對面的孔雀王朝大軍在大漢鐵騎被召喚出來的那一刻,就嚇的臉色發白,想都沒想,立即拔營撤離。

可惜,他們就算再快,也快不過風馳電掣的大漢鐵騎。

大戰再起,國戰形勢由此逆轉。

…………

華夏區,大漢王朝,洛陽。

富麗堂皇的未央宮中,冰冷的龍椅上,年過中旬的漢武帝臉色鐵青,雙手如鷹抓一般,緊緊地握住龍椅兩側扶手,雙眼血紅,直欲擇人而噬。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

驕傲如漢武帝,此前絕想不到,竟然會因爲驕傲,不願向大夏王朝低頭,爲王朝惹下如此禍端。

三十二萬禁軍被傳送走的那一刻,漢武帝心都涼了,按以往慣例,禁軍一旦被傳送走,能被送回來的,怕是十不足一。

這對大漢王朝而言,簡直是致命的。

大夏的報復真是又狠又準,讓漢武帝憤怒無比,卻又偏偏無可奈何。大漢王朝雄踞中原,四周強敵環視,一旦禁軍不在,立馬就會被敵人撕成粉碎。

對荒野而言,這是再正常不過之事。

擺在大漢王朝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向某一方勢力投降,方可保全性命,只是以漢武帝的秉性,就算是死,也不會投降。

非如此,漢武帝也不會不向歐陽朔低頭了。

眼下禁軍被傳送走的消息,還被死死封鎖,可紙終究包不住火的,一旦消息傳開,大漢王朝怕是會不擊自潰。

冰冷的龍椅上,一代雄主,漢武大帝,神情蕭索。

…………

六月十六日,河套戰場。

短短五天時間,孔雀王朝大軍就被打得節節敗退,根本招架不住。好在孔雀王逃出生天,跟主力部隊匯合之後,纔算稍稍穩住形勢。

即便如此,也無法扭轉敗局。

爲了將三十二萬大漢鐵騎消耗在戰場,白起的攻擊既堅決,又冷酷,戰爭打到後期,已是不計犧牲,務必對孔雀王朝大軍造成巨大殺傷。

“這羣瘋子!”

在大夏的窮追猛打之下,孔雀王臉色鐵青,一咬牙,展露梟雄本色,下令全軍撤離河套行省,徹底熄了對河套行省的野心。

這一次,孔雀王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失慘重不說,還沒能打下哪怕一座城池,就灰溜溜地逃回國內。

經此一戰,孔雀王在天竺區的威望勢必大減。

南面的笈多王朝得到孔雀王朝撤軍的消息,本就在禁衛軍的圍堵下無所作爲,沒有二話,一溜煙跟着撤離,迅速消失在茫茫大海。

再慢一點,怕是要被大夏軍反包圍。

笈多王阿克巴不愧是湛藍徽章的資深成員,進攻不怎麼積極,撤退那叫一個溜啊,沒等印度洋艦隊回過神來,就已經回到天竺區。

當真讓人讚歎不已。

隨着笈多王朝撤軍,天竺區主動發起的國戰,剛到六月中旬,就虎頭蛇尾地結束。結果出來,不免讓人大跌眼鏡。

更讓人想不到的還在後面。

孔雀王朝大軍要撤,大夏卻是不答應,趁着國戰還沒結束,當即安排大漢鐵騎一路追擊,悍然殺入孔雀王朝境內,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主客之間,已然易主。

對大夏而言,大漢鐵騎就是一支敢死隊,自然要發揮餘熱,務必對孔雀王朝邊境來一次大掃蕩,毀其村落,搶其財物,以爲復仇。

“孔雀王朝怎麼對付我們,都要雙倍還回去。”歐陽朔如是說。

歐陽朔這樣做的目的,自然不是單純的復仇,一則是消耗大漢鐵騎,爲東南戰區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掃平障礙;二則是藉此進一步摧毀孔雀王朝的邊防,打擊孔雀王朝的信心,遏制孔雀王朝的崛起。

只有將孔雀王朝打疼了,孔雀王纔不會起別樣心思。

再有一點,如果能借此削弱孔雀王朝的實力,使其跌落至跟笈多王朝同等水平,那麼天竺區的競爭格局,就將迎來新的變數。

兩虎相爭,就再沒有精力跟大夏對抗了。

如此一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河套行省邊境的安寧,爲大夏解決內部隱患贏得寶貴的時間。

等到國戰月結束,除召喚的王城禁軍,孔雀王朝至少損失了四十萬大軍,等於是一個集團軍徹底覆沒,而且邊境化爲廢墟。

開戰之前,孔雀王絕沒想到,最終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達開是個膽小鬼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召喚術第十二章 練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許褚+貂蟬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張良死諫第九百二十四章 子嗣第六十一章 墓園第六百零六章 國戰模式第五十章 城牆第一百九十三章 野火行動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三十二章 招賢館第三十章 怪物攻城 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計中計第五百零十二章 宗教的狂熱第二十一章 流寇營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搬遷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寇攻城 下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戰略空間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決鬥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爭第十四章 媽祖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招鮮,吃遍天 15/18第三百七十三章 驕橫跋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七百一十九章 夷陵之戰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七百四十章 白石城淪陷第八十五章 驚喜第九百三十章 楊廣的請求第六百六十六章 法蘭西王國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十年之約第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風平浪不靜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兒島戰役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艦隊覆滅 10/18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選邊站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四百五十一章 張儀出仕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帝塵鋤奸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四百二十一章 霸王,戰否第三百八十三章 法家聖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六百零八章 擠兌風波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海峽第一百一十二章 提刑司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九百二十章 神獸黑斑金豹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五百三十八章 聖教餘孽第二百一十五章 接納第七百四十四章 秦楓的應對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陵淪陷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八百三十二章 限定召喚卡牌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定陣營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四百六十章 大航海時代第八百八十八章 保險業橫空出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歐洲一臺戲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魔策》殘卷第八百五十四章 搶灘登陸是個問題第一千零四章 龍鳳呈祥第四百五十一章 張儀出仕第九百四十五章 被洗劫的東川郡第一百四十三章 涿鹿之戰 十七第九百六十八章 道森王朝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救星還是煞星第七百二十一章 許褚+貂蟬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問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何爲特種作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暗中的較量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六百九十四章 請君出戰第九百六十一章 謀聖者,謀人亦謀己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夢軒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衛軍統領第二十八章 怪物攻城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棋子與棋手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九月小結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歐洲一臺戲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
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達開是個膽小鬼第六百九十二章 大召喚術第十二章 練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許褚+貂蟬第九百五十四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張良死諫第九百二十四章 子嗣第六十一章 墓園第六百零六章 國戰模式第五十章 城牆第一百九十三章 野火行動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蠻定居點第三十二章 招賢館第三十章 怪物攻城 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計中計第五百零十二章 宗教的狂熱第二十一章 流寇營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搬遷第四百八十四章 城邦時代降臨第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寇攻城 下第九百一十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戰略空間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決鬥第四百三十一章 儒法之爭第十四章 媽祖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一招鮮,吃遍天 15/18第三百七十三章 驕橫跋扈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第七百一十九章 夷陵之戰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大夏皇朝第七百四十章 白石城淪陷第八十五章 驚喜第九百三十章 楊廣的請求第六百六十六章 法蘭西王國第九百四十六章 決戰永仁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十年之約第九十三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風平浪不靜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的獸潮第二百五十一章 月兒島戰役 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艦隊覆滅 10/18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選邊站第五百零九章 論世家的底蘊第四百五十一章 張儀出仕第三百四十四章 吾家有女初長成第八百九十三章 帝塵鋤奸第七百一十五章 叛徒作怪第四百二十一章 霸王,戰否第三百八十三章 法家聖地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六百零八章 擠兌風波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海峽第一百一十二章 提刑司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九百二十章 神獸黑斑金豹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硝煙再起,烽火連天第五百七十四章 領地架構調整第五百三十八章 聖教餘孽第二百一十五章 接納第七百四十四章 秦楓的應對第七百一十四章 江陵淪陷第五百九十章 讓對手無路可走第八百三十二章 限定召喚卡牌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定陣營第七百八十八 魚兒上鉤第四百六十章 大航海時代第八百八十八章 保險業橫空出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歐洲一臺戲第七百九十八章 《天魔策》殘卷第八百五十四章 搶灘登陸是個問題第一千零四章 龍鳳呈祥第四百五十一章 張儀出仕第九百四十五章 被洗劫的東川郡第一百四十三章 涿鹿之戰 十七第九百六十八章 道森王朝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救星還是煞星第七百二十一章 許褚+貂蟬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問心第八百四十五章 登基大典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何爲特種作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暗中的較量第九百六十六章 火器的崛起--萌芽第八百三十七章 搬遷與重組第八百三十章 行會股份制改革第六百九十四章 請君出戰第九百六十一章 謀聖者,謀人亦謀己第八百五十五章 賈詡的毒計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夢軒第三百五十九章 十九人會議第九百三十一章 城衛軍統領第二十八章 怪物攻城 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棋子與棋手第二百零五章 牧野之戰 七九月小結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歐洲一臺戲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