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龍首號

生在潯州的大戲,並沒有吸引歐陽朔的目光。

太平天國起義軍再怎麼折騰,短時間內也波及不到廉州盆地。相反,太平天國的擴張,相當於是在廣西境內狠狠地犁了一道,破除舊有的格局,最終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等到那時,歐陽朔再站出來收拾殘局,只要幹掉太平天國,就等於佔領廣西全境,何樂而不爲?

太平天國起義軍,在歐陽朔眼中,就是一個活靶子。

不是歐陽朔狂妄自大,想僅憑廉州盆地就幹掉太平天國,他還有其他的底牌,只待時機成熟,便要一步步實施。

等到那時,誰要再敢小看廉州盆地,可就要吃大苦頭。

再者說,潯州東面,梧州境內,可還坐鎮着蚩尤城。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歐陽朔大可以坐山觀虎鬥。

至於事情會不會像他預料的那般展,一切都是未知數。

*****

木蘭府兼併的餘波,漸漸散去,山海領重新恢復平靜。

唯一讓歐陽朔頭疼的,還是戰馬的問題。組建第四師團,就不得不觸及青蚨馬一事。其他三個師團的騎兵,都配備了青蚨馬,歐陽朔總不能厚此薄彼。因此,爲第四師團的騎兵更換青蚨馬,就提上歐陽朔的日程。

可惜,草原各部在天訖部落的攛掇下,已經對山海城懷有戒心,再不肯跟山海城進行貿易往來,試圖通過草原部落購買青蚨馬,已是不太現實。

斷絕貿易往來之後,歐陽朔對草原各部就更不放心。

雖然說廉州盆地的氣候宜人,沒有寒冬一說,但是臨近年關,草原是無法大規模放牧的,牧民的生計,就成爲一個大問題。

無法從山海城採購到糧食,歐陽朔有理由懷疑,草原各部會鋌而走險。

歐陽朔已經指示軍情司,加大對草原情報的蒐集力度,一有風吹草動,立即上報。負責北部片區情報工作的軍情二組組長雷迅,更是立下軍令狀。

讓歐陽朔感到疑惑的是,從雷迅6續傳來的情報看,草原各部似乎並沒有宣戰的意思,至今還沒有哪個部落布臨時戰爭集結令,徵調牧民加入軍中。

一切,都顯得很詭異。

平靜的草原,更像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歐陽朔也只能一邊指示軍務署,加緊制定戰爭預案,調配戰爭物資,隨時準備跟草原起一場大戰;一邊指示山海府,加緊城牆建設進度,優先建設北面的城牆,使其成爲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

隨着軍隊規模的擴大,想要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再不跟以前一樣,隨時都可以調動大軍,立即投入戰場。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一場大戰,要籌措多少糧草、皮革、車馬,又要準備多少箭矢和武器裝備,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準備就緒的。

四大軍工作坊,再加上巖洞軍工廠,數千名工匠,日夜勞作,一批批的武器裝備,被運往軍中各部,完成裝備的更新換代。

尤其是剛組建的第四師團,士卒的裝備都是轉職時系統贈送的,遠遠達不到山海城軍隊的裝備標準,基本上都要進行更換。

剛上任不久的戰備署長葛洪亮,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上將軍白起和軍務署長杜如晦,一邊忙着整備軍隊,一邊帶領親衛,頻頻突入草原境內,實地勘察地形地貌,爲將來的大戰作好準備。

白起的秉性,是不動則已,動輒必中,他的腦袋一刻都不會停歇,不停地在思索,琢磨敵我雙方。他最看重的,便是戰前的偵查和戰爭準備工作。

杜如晦同樣經驗老道,眼光銳利,謀事果斷,出身隋唐時期的他,其戰爭理念和作戰策略,相比戰國時期的白起,又要更勝一籌。

兩人相輔相成,倒是讓歐陽朔省心。

有此二人坐鎮,歐陽朔纔有精力謀劃其他大事。

再說青蚨馬。

目前獲取青蚨馬唯一的途徑,只有疾風谷軍馬場。

疾風谷軍馬場前後共送去四千餘匹青蚨馬,其中還有一百匹種馬。

戰馬的培育,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短時間內,歐陽朔實在不想涸澤而漁,抽調疾風谷軍馬場的青蚨馬。

而且從長遠來看,青蚨馬這種優異的戰馬,是滿足不了領地軍隊擴張需求的。即便是一統廉州盆地,青蚨馬的總數也是有限的。

往後的戰爭,動輒出動十餘萬甚至是數十萬大軍,就算是將廉州盆地的青蚨馬抽調一空,也滿足不了騎兵的需求。

因此,歐陽朔纔會早早地建立軍馬場,未雨綢繆。

當然,軍馬場也只是一個備選方案,救緩不救急。最好的辦法,是能夠找到其他的坐騎種類,開闢另外的坐騎來源。

對於此事,歐陽朔已是有些眉目。前世,他倒是知道一些優秀坐騎的產地。只要時機合適,便能破除軍中坐騎稀缺的困局。

目前而言,歐陽朔是進退兩難。

第四師團師團長穆桂英倒是理解歐陽朔的難處,表示更換戰馬一事,可以暫緩,反正要建成木蘭要塞,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此事,就這樣擱置下來。

另外一件讓歐陽朔操心的事情,便是北海造船廠。

歐陽朔將拍來的《明朝戰船製造技術手冊》交給造船廠的時候,就提出要求,讓造船廠儘快造出一艘樓船,他等着急用。

在歐陽朔的期盼中,一月十五日,經過北海造船廠數以百計的工匠,日夜趕工,領地第一艘樓船,終於建造完成,準備下水。

歐陽朔得到消息,親赴北海城,準備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除了歐陽朔,造船廠特別顧問孫老,廠長鄭大海以及北海艦隊統帥裴東來等人,都一起趕到船塢,見證樓船下水。白起和杜如晦兩人,則是忙於整備軍事,一時脫不開身,不然怎麼着也會來看一看。

北海造船廠緊挨着北海港,建造有大型船塢兩個,中小型船塢十餘個。

第一艘樓船,便是在其中的一個大型船塢裝配,等待下水。

停泊在船塢的巨型樓船,高十餘丈,足足有五層,可載兵3ooo人。樓船不僅外觀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壘。艙壁裝有鐵板,船裝有形似鏵嘴的犀利鐵尖,用以在水戰中衝擊犁沉敵船,較衝角破壞力更大。船尾安裝有船尾舵,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

毋庸置疑,樓船採用了水密艙壁技術,而且還更勝一籌。

樓船兩側,還配有六具拍竿。

拍竿是砸擊敵船的戰具,長五丈有餘,由立柱、橫杆、縛於杆頭的巨石和轆轤四部分組成。立柱爲支架,橫杆架在立柱上,可以隨意轉動,巨石以砸擊敵船,轆轤有繩索與橫杆相連,靠人力轉動轆轤,拉起橫杆,提升巨石。

如此大殺器,在火炮還沒有誕生之前,簡直就是敵船的噩夢。

凡此種種,共同將樓船武裝到牙齒,想想都讓人膽寒。

如果不是時間緊急,孫老還想着對樓船改裝一下,讓它變得更加可怕。成功建造出一古代樓船,對孫老這樣的船舶專家而言,自然是激動不已。

對歐陽朔的辦事效率,孫老很是滿意。有了《明朝戰船製造技術手冊》以爲借鑑,他的很多想法,就可以慢慢地付諸實踐。

當然,樓船並不是完美無缺,它也有缺點。

樓船的缺點,就是船隻過高,導致重心不穩,抗風浪能力差。因此,樓船一般只適合在內6河道或者近海作戰,不太適合遠洋航行。

否則的話,一個風暴下來,樓船就有可能側翻沉沒。

受媽祖庇護,山海城的海軍,完美地避開這一缺點。隱藏建築媽祖廟【海神庇護】的建築特性——船隊海上航行抵禦風暴能力提升4o%,使得領地的船隻,只要不是遇到特大風暴,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跟在歐陽朔身側的鄭大海,見君侯神情愉悅,對建造的樓船似乎很滿意,試探地說道:“還請君侯爲樓船命名!”

歐陽朔確實很滿意,笑着說道:“領地以龍爲圖騰,這第一艘樓船,就叫龍號,寓意龍騰四海。”

“好名字!”一旁的孫老突然插話,笑着點頭:“寓意也吉祥。”

“屬下立即吩咐船工,將名字刻上去!”鄭大海跟着湊趣。

歐陽朔點點頭,龍號將作爲他的旗艦,隨他馳騁大海。“鄭船長,立即完善龍號相關設施,過幾天,本侯就要乘坐龍號出海。”

“諾!”鄭大海心中一緊,他沒想到,君侯竟是如此急切,看來這兩天,又要安排工匠加班加點。要知道。一艘巨型樓船要安裝的附屬設施可不在少數。

歐陽朔接着看向裴東來,道:“裴將軍,北海艦隊這兩天也要行動起來,準備隨本侯一起出海。”

“不知君侯的目的地是?”裴東來有些不解。

歐陽朔神秘一笑,淡淡地說道:“瓊州島!”(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八百零一章 大發戰爭財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七百零四章 唯有強攻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線失利,後院起火第五十八章 木蘭月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人口大爆炸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一百九十八章 陣營選擇第二百一十章 廉州侯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驅儒第八百零五章 治政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流落荒島第九百五十九章 有一種絕望叫無力迴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陶醉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誘餌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九百零五章 唧唧復唧唧 謝“龍驤軍”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涿鹿之戰 十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視察第九百二十二章 世界在變 4/18第九百七十三章 利莫里亞大陸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宋末三傑第五百三十章 摔了個大跟頭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一百零八章 報復 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三百三十七章 乾坤大挪移第六十四章 除夕 中第一百四十章 涿鹿之戰 十四 700訂閱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戰的幕後贏家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狼狽爲奸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拍賣會第二百四十章 揚名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天謎團第三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財政預算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暗夜帝國第三百三十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六百八十六章 科普講座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二百四十五章 夏花第一百三十三章 涿鹿之戰 七 500訂閱第七百八十三章 偉大航路上的隱憂第九百五十一章 蕭盟 內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楔形戰術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海峽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宋末三傑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地獄屠夫第四百六十三章 杜思敬第四百九十二章 諸子百家之商家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八百五十二章 亞特蘭蒂斯的隱憂第三十九章 轉職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重用與制衡第六百二十一章 帝皇印璽第三百七十章 情報網絡第七十章 暗戀第六百五十一章 漢武帝對峙西楚霸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四十三章 降罪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資料片:武林風雲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五百零六章 進擊太平天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五百五十五章 工匠聖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三十二章 裁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兩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國戰速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救星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洗牌前夜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取鎮南關 上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問國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秦晉之好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四百二十五章 霸王絕唱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重建南疆都護府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撤銷府衙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兩清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湛藍徽章第八百零一章 大發戰爭財第一百六十章 落月會第七百零四章 唯有強攻第八百九十九章 前線失利,後院起火第五十八章 木蘭月第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驚天大案第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人口大爆炸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一百九十八章 陣營選擇第二百一十章 廉州侯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始皇驅儒第八百零五章 治政之道第六百一十七章 流落荒島第九百五十九章 有一種絕望叫無力迴天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陶醉第七百六十八章 山與海娛樂控股集團第一百九十五章 撤離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誘餌第四百六十二章 工匠福地第四百九十章 佈局鋼鐵產業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海城淪陷?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文的應對第九百六十二章 西南一統第九百零五章 唧唧復唧唧 謝“龍驤軍”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涿鹿之戰 十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視察第九百二十二章 世界在變 4/18第九百七十三章 利莫里亞大陸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宋末三傑第五百三十章 摔了個大跟頭第八百三十九章 地底探險第一百零八章 報復 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韓信VS李牧第三百三十七章 乾坤大挪移第六十四章 除夕 中第一百四十章 涿鹿之戰 十四 700訂閱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秦始皇的選擇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要做世界大戰的幕後贏家第三十四章 三級村落第二百二十二章 狼狽爲奸第三十一章 排行榜第六百七十一章 海上拍賣會第二百四十章 揚名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相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獸軍團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亡王國第二百六十四章 驚天謎團第三百三十六章 空城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財政預算第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屯墾戍邊第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暗夜帝國第三百三十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忍與不忍第六百八十六章 科普講座第二百三十六章 求賢若渴第二百四十五章 夏花第一百三十三章 涿鹿之戰 七 500訂閱第七百八十三章 偉大航路上的隱憂第九百五十一章 蕭盟 內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楔形戰術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海峽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宋末三傑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地獄屠夫第四百六十三章 杜思敬第四百九十二章 諸子百家之商家第十章 自由模式第三百六十五章 落子嶺南第八百五十二章 亞特蘭蒂斯的隱憂第三十九章 轉職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重用與制衡第六百二十一章 帝皇印璽第三百七十章 情報網絡第七十章 暗戀第六百五十一章 漢武帝對峙西楚霸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會師第九百四十三章 降罪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資料片:武林風雲第八百六十九章 國王逃了第五百零六章 進擊太平天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賭上一切第五百五十五章 工匠聖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三十二章 裁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兩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國戰速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救星來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洗牌前夜第九百一十一章 索要宇文凱第二百四十二章 奪取鎮南關 上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問國王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秦晉之好第六百四十六章 洗劫天狼島第四百二十五章 霸王絕唱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重建南疆都護府第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撤銷府衙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