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

五月十四日一早,天剛亮,石星早早起身,洗漱完畢,便在夫人的服侍下更換官服。

“明日就是獻俘儀式了,今日我可能回來的比較晚,你若困了便先睡下,不要等我。”

石星如此對自己的夫人說道。

石夫人是典型的深閨婦人,對於外界的一切都不怎麼關注,她只關注自己的丈夫吃穿的好不好,關注孩子們的吃穿和學業好不好,其他的不在她的考慮範圍之內。

自然的,對於京城裡那些爆款消息,石夫人瞭解的也不多,不過朝廷要辦理獻俘大典的事情她還是清楚的,這件事情石星已經不止一次的對她提起過。

她還知道,這件事情似乎和石星成爲內閣輔臣有莫大的關聯。

石星一直都很期待的樣子,不惜那麼早便起身做準備。

“是,老爺也要注意身子,不要太累着了。”

石夫人溫婉賢淑的說道。

石星點點頭,沒再說些什麼,石夫人也出去給石星準備早飯去了,石星自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邁步離開了臥房,迎面碰着了一個下人。

“老爺,門外來了個人,給老爺送了封信,說是蕭鎮南的信,請老爺務必儘快給蕭鎮南一個答覆。”

石星愣了一下。

“信呢?”

下人把信奉上。

石星連忙拆開這封信。

信裡面的內容很簡單,說的是蕭如薰希望大明攜此戰大勝之威對北虜採取積極進攻的手段,恢復洪武永樂時期大明對北虜的壓制優勢,編練騎兵,減少九邊耗費,將更多的資源用於主動出擊而不是整修長城。

信裡面還說兵部左侍郎蕭大亨對他的看法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顯然是一副不打算認同的樣子,蕭如薰想問問石星是不是也是這個看法。

石星看完信後愣了一會兒,隨後搖頭苦笑起來。

他是真的很欣賞蕭如薰,雖然一開始選擇蕭如薰的原因是皇帝的要求,但是後來他是越來越欣賞蕭如薰的統兵練兵用兵之能了,數場大的戰役,大小數十戰,已經充分證明了蕭如薰是不世出的良將。

如此良將,若是誕生在洪武……不,永樂時期,大概能得到重用,只是可惜,眼下這個時期,沈一貫怎麼會允許如此大規模的國策變動呢?

沈一貫想要的是權力和穩定,而不是變數,這一點,石星非常清楚,沈一貫直接明言過,他希望大明安穩下來,不要再生事端了,如今好不容易把北虜打炮,沈一貫怎麼會允許蕭如薰再起戰端?

這是想都不用想的。

這信,大概不知是蕭如薰一個人的意思,也是那些立下軍功甚大的武將們的意思,他們想知道朝廷對他們到底有什麼任用的想法。

品嚐到瞭如此美妙的滋味之後,這些武將大概會產生更多的想法。

而這一切,都是沈一貫不願意看到的。

石星自己也未必就願意看到,畢竟他也是文官,壓制武將是他的本職工作之一。

但是毫無疑問的,武將立下大的功勳,他這個國防部長自然能得到好處,沈一貫許諾他進入內閣,未嘗沒有武將們立下功勳,他的地位也跟着水漲船高的原因,甚至於未來進入內閣之後,他的地位也需要這些曾經的部下們繼續推動。

尤其是蕭如薰,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蕭如薰,不少朝臣都把他視作蕭如薰在朝廷裡的靠山,而他也的的確確爲蕭如薰說過不少話,雖然都沒什麼卵用。

這樣子下來,他自己也不滿。

他需要利用武將們威望的上升而推動入閣,更需要這些威望使得他在入閣之後不至於成爲邊緣閣老,成爲趙志皋那樣沒有實權的紙糊閣老,他需要基本盤,需要一個支持自己的派系勢力。

經營多年的兵部就是最好的大本營了,而蕭如薰毫無疑問被視作他的派系當中的一員。

蕭如薰如此詢問,想來也有一部分原因在裡面。

但是,眼下,沈一貫攜扳倒沈鯉和餘繼登的巨大威望威壓朝廷,連都察院都暫時不說話了,更何況是他石星呢?

石星苦笑一陣,去到自己的書房裡面快速給蕭如薰寫了一封回信,囑託送信人帶回去交給蕭如薰,自己隨後便離開了家。

與此同時,也有另外一封信從宋應昌的府中離開。

辰時末,蕭如薰在軍營裡面得到了來自於石星和宋應昌的回信,讀完之後,蕭如薰默默的把信件燒燬,默默的吃早飯,吃過早飯之後,蕭如薰帶着各主要將領準備迎接禮部派來的禮儀使者。

一整個白天的辛苦排練之後,一羣從未接觸過標準禮儀的軍士們總算大體上掌握了整個流程,蕭如薰倒是參加過整個流程,但是時日很久,也忘了不少。

一天下來,着實把千餘名軍士累得夠嗆,但是本身這就是一種十分榮耀的象徵,累一點,真的無所謂。

晚上吃過飯,蕭如薰正在和王輝商議一些明天的細節問題的時候,李如鬆來到了蕭如薰的帳篷裡。

“總督,末將有些話想要對總督說。”

李如鬆的模樣看來有些遲疑,和他以往大大咧咧的粗曠模樣完全不同。

“怎麼了?”

蕭如薰詢問道。

“末將……末將是想,家父年邁,一人在遼東苦寒之地居住,末將很不放心,所以獻俘儀式以後,不論朝廷給末將封賞什麼職位,末將以爲只需要遼東總兵一職就夠了,以求在家父身邊精心照料。”

李如鬆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王輝有些詫異地看着李如鬆。

蕭如薰則瞭然般的深吸了一口氣。

“好,沒問題,到時候我可以幫你向石部堂陳述,你可以率部回遼東繼續鎮守遼東。”

李如鬆沒料到蕭如薰都不多問幾句就答應了,一時間有點意外。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了。

“多謝總督理解,總督,還有一句話,末將不得不說。”

“請講。”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蕭總督應該回緬甸。”

李如鬆緩緩開口道:“這是家父在紫荊關對末將說的,還請總督三思。”

蕭如薰沒有遲疑,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多謝李總兵的好意,此番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願君珍重身體,不要輕身犯險,以期來日相見。”

李如鬆愣了一會兒。

隨後抱拳:“末將明白,末將多謝總督。”

說完,李如鬆沒有任何遲疑,轉身離開了蕭如薰的帳篷。

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五百九十七 甜棗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八 難行之路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八百一十 心虛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四百七十四 命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十五 哱雲勸降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六十四 戰與和(上)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四十二 兔死狐悲
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一千零六十八 我接替你的職位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一百七十五 九鬼嘉隆的最後努力五百九十七 甜棗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八 難行之路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一千一百九十五 另類的堅壁清野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八百一十 心虛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三百三十四 培養醫者的學校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八百零六 如火如荼九百 三路反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四百二十九 興師問罪(二)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一百七十一 熱鬧的釜山與風平浪靜的對馬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四百七十四 命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十五 哱雲勸降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六十四 戰與和(上)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三百三十五 醫部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四十二 兔死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