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

柴國柱奉詔表示會帶兵南下的消息傳到朝廷是八月二十日。

也就在這一天,沈一貫再次接到了揚州府的報告,揚州府報告說,鎮江府方面的賊軍自從侵佔了南京之後就沒有繼續往北打,而是固守鎮江、南京,同時將大運河河道堵塞,揚州府表示,如果不能將這支水師殲滅,將難以收復鎮江和南京。

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沈一貫則召開了內閣會議,會議的主要商討內容是南下討賊的主帥人選。

武將是不用想了,這次不可能出現武將當主帥的情況,一定還是選擇能信任的文將統兵南下,沈一貫的要求是能力強資格老忠誠度高,能震懾住京營和薊鎮遼東的兵馬。

羣臣一個接一個的推薦,沈一貫都表示不滿意,接着甚至有人推薦蕭大亨和劉黃裳,沈一貫也不答應。

蕭大亨要留在身邊幫他處理軍務,劉黃裳要爲他參贊軍機,這兩人不能離開他。

所以要選一個文武雙全的能人出任此次的討逆總帥。

當所有人都在爲人選感到頭疼的時候,趙世卿突然提出了一個名字。

“不若,將李化龍重新啓用如何?”

沈一貫看向了趙世卿。

“就是前任遼東巡撫的李化龍?”

趙世卿點頭。

“李化龍歷任地方督撫,帶兵多年,用兵能力極強,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他是河南人,萬曆二十三年因病離任在家療養,現在已經三年了,是不錯的人選。”

蕭大亨也覺得李化龍是個不錯的人選。

“李化龍在遼東能壓制遼東悍將,馭下之能極強,此番既然要調用遼東軍,顯然李化龍是最好的人選。”

沈一貫尋摸了一下。

“那就下一道詔書給他,問問他的意思,他要是願意來,就讓他來京師,我要見見他。”

蕭大亨立刻去安排了。

主帥人選有了着落,那麼軍將也要加快選拔,柴國柱的薊鎮兵,李如鬆的遼東兵是最好的選擇,至於更西邊一點的山西和大同,因爲剛剛遭了兵災,地方上都還不穩定,抽調兵馬是不可能的,更遠一點的榆林也不做他想,時間上來不及。

京杭大運河被堵塞了,漕糧到不了北邊,這讓剛剛經歷北伐北虜之戰的北方各地都十分缺少糧食。

雖然收拾晉商可以得到一批數量龐大的糧食,但是這批糧食大部分都被用來安置當地災民,讓他們好度過這個難過的年,能用在軍隊身上就太少了。

粗略的算了算,要湊齊十萬人馬南下討伐叛逆,沈一貫手上的糧食能不能支撐半年還是個問題,越快將蕭如薰的餘孽除掉,越能解除危機。

至於蕭如薰是不是真的還活着,沈一貫已經責成駱思恭帶錦衣衛去解決這件事情,讓他半個月,必須要給個準確的答覆,否則,他就要駱思恭好看。

駱思恭已經完全被沈一貫綁在了身上,一切行動都以沈一貫的意志爲最先。

沈一貫利用駱思恭的錦衣衛進行堪比朱元璋和朱棣的白色手段,爲了確保自己的權力和安全,他讓錦衣衛的觸角伸到了幾乎每一個大臣的家裡,任何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的關注。

他現在開始有點明白朱元璋當初爲什麼要設置錦衣衛了,也知道朱元璋是怎麼知道大臣吃飯吃的是啥穿衣穿的是啥了。

特務,真的很好用,也很棒,用來鞏固自己震懾大臣增強權力和威信實在是太棒了!

不過相對的,把太多的力量用來監視京師維持治安,錦衣衛能用來放到外面的人的數量就大大減少了,比如此番對南方的行動還是駱思恭想方設法擠出來的人手去辦理的。

沈一貫這邊緊張的籌備着南下的戰事,而蕭如薰這邊基本上是一帆風順的。

當沈一貫得知遼東再起『邊患』,李如鬆率領大軍出去平叛的消息的同時,也就是八月二十七日,蕭如薰攻克了桂林,佔據了桂林府,然後定下了東進和北上的戰略。

自此,南方士紳力量較爲薄弱的地區已經被蕭如薰基本拿下,他開始要率領主力進入南方士紳力量強大的地區了,江西,湖廣,福建,浙江,南直。

至於貴州,蕭如薰並不打算進取。

四大土司分治貴州的情況下,明政府力量在貴州其實很有限,蕭如薰安排一支人馬進駐懷遠,警惕貴州方向的動向,同時在岑大祿的建議下派黑水的人帶錢進入貴州各大土司的轄區聯絡這些土司們,讓他們儘量保持中立即可。

畢竟明廷在貴州還是有馴服的,還是有點人馬的,只是這些人馬並不在蕭如薰的眼中。

爲了不浪費時間,蕭如薰直接不去管貴州,直接都兵北上進入湖廣,目標長沙。

陳璘和李文遠帶兵從廣東向福建進軍,首先面對的就是商業發達的漳州府,這裡有大量大海商,是基本上都背靠士紳,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官面力量弱小,但是這些海商並不好對付。

蕭如薰給陳璘和李文遠的指示就是敢於抵抗着滿門抄滅,將錢財拿走,土地房屋分給當地失地農民。

目前,蕭如薰不想把問題搞得太複雜,也不願意一下就喊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但事實上這樣行動,在某些地方做一下,或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蕭如薰是這樣認爲的,而事實也是如此,不過蕭如薰一直以來都沒有真正的將這個時代農民對土地的歸屬感搞清楚,並不太理解土地對這個時代的農民意味着什麼。

他體會過飢餓,經歷過殘酷的生存競爭,但是對於古代農民的艱難度日,他只是停留在書本上看過的程度,知道“易子相食”這四個字背後的屍山血海和斑斑血淚。

在緬甸他見過饑民,但是緬甸荒地多,並不缺乏土地,後來的糧食產量節節攀升,引入土豆和玉米之後更是不再有人餓肚子,所以他並不能真正體會大明朝老百姓們的心理活動。

因此,他依然沒有真正理解普通老百姓傳承千百年的土地情節。

嚴格意義上來說,明並不是爲滿清所滅,而是被李自成所滅,大明朝就是在“闖王來了不納糧”的歡呼聲中土崩瓦解的啊……

有些時候,一天驚天動地的大事件的開端就是在一些些的不經意間開始的。

而此時此刻的蕭如薰並不知道。

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八 難行之路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百零三 伏擊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百 審判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九百二十 臨界點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七百七十 毒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十五 恩重如山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
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一百八十八 前田利家死了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八 難行之路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七十七 弄瞎倭寇的眼睛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百零三 伏擊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一百 審判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一千三百六十六 隆武二十年(下)四百二十六 豪情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四百九十三 蒙古寇邊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七百四十七 老祖宗,我做的對嗎?七百零二 是那個孫承宗嗎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九十五 沈惟敬的斬首行動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一千三百二十八 百年大計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七百六十七 沈一貫!你想造反是不是?三百五十四 『老朋友』的會面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三百一十四 出征(上)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八百一十一 後悔的劉黃裳六百七十三 討伐洞武遺民(上)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九百二十 臨界點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方從哲的對策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七百七十 毒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十五 恩重如山五百二十九 將軍心緊握在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五百零四 守將雖死,但是巡撫仍在!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九百二十一 混亂的京師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