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

每當歷史走到重要的轉折點的時候,轉折點上都會聚集很多人,每一個人的名字放到現在都如雷貫耳,每一個人的命運也會因爲他們的選擇而完全不同。

最重要的是,沒有人可以預測歷史的走向,任何身處在轉折點當中的人也不會知道自己的選擇究竟是錯誤還是正確的,站在各自的立場上,他們會認爲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而能做裁判的,只有歷史本身。

蕭如薰知道自己已經把歷史弄得面目全非了,歷史早就沒有按照他所熟知的那一段歷史繼續走下去,他或許已經生活在另外一個平行世界裡了也說不定。

而他自己,又是誰呢?

是蕭如薰嗎?

不是蕭如薰嗎?

背叛者?

歷史開創者?

卑鄙的篡位者?

戰果輝煌的武皇帝?

勝利者?

失敗者?

彪炳史冊的輝煌帝王?

殺人無數的冷血魔王?

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會走到哪一步,他不知道這段自己親手改掉的歷史會如何走下去,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會帶來什麼後果,也不知道一切是否會按照他的設想繼續走下去。

還是會發生什麼別的東西。

可是他能感覺得到,他能感覺得到有一股力量正在促使他順着這條前途未卜的道路走下去,他不知道這股力量是他本身的慾望還是歷史巨大的慣性使然。

究竟是蕭如薰在推動歷史,還是歷史在推動蕭如薰呢?

他也曾設想過,陳橋兵變的當晚,趙匡胤應該也是一夜沒睡,他藉着醉酒的名義躲在軍帳裡面,任憑自己所導演的一切在帳外進行着,那個時候,他在想什麼呢?

想着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

想着自己二十一歲那一年離開開封找工作的義無反顧?

想着自己在求職路上的風餐露宿?

想着在郭威手底下成爲一名親兵之後的激動?

想着南征北戰的崢嶸歲月?

想着和柴榮的相遇相知?

想着驚心動魄的一場場戰役?

想着每一個生死的瞬間?

想着後世子孫對自己的評價?

沒有走到這一步的時候,蕭如薰對趙匡胤的心理活動有着無數的猜測,可是當他也走到這一步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些都是人死之前才能想到的事情,活着的時候,光是爲了活着就竭盡全力了,亂世之中,哪有哲學生存的土壤?

趙匡胤也許只是發自內心的不想死而已。

京城流言蜚語滿大街跑的時候,他跑回家對家人發牢騷,然後被自己的妹妹揮舞着擀麪杖趕了出去,那個時候,趙匡胤說不定是真的心慌慌,真的六神無主,真的手足無措。

他會對柴榮感到愧疚嗎?

他會覺得欺凌幼小的柴宗訓的自己是個很卑鄙的人嗎?

或許會吧,一如蕭如薰曾經以爲自己會無法直視朱翊鈞,爲自己的卑鄙感到羞愧。

但他還是做了皇帝。

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歷史的必然,他都做定了那個皇帝,他沒有退路了,他沒有後悔的資格,一如現如今的蕭如薰。

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他的軍隊沒有任何顧慮的瘋狂撲向了玄武門的城樓,人心所向,所向披靡。

他們瘋狂的列隊準備衝向城樓,再現之前的所向無敵!

然後他們發現城樓上忽然發生了某些變化。

很多人一起拼命的揮舞着旗幟朝着城樓下的他們喊着些什麼。

這要是不算太明顯的話,那麼緊隨其後,城樓上的士兵開始朝着城下仍武器,再然後城門大開更能說明問題。

如此意外的情節發展讓蕭如薰無比驚訝,他立刻叫停了戰鼓的敲響,士兵們紛紛停止行動,和蕭如薰一樣,滿臉驚訝的看着洞開的城門,還有城門裡面走出來的一堆盾牌。

準確的說是被一堆盾牌護住的某些人。

蕭如薰沒有下達進攻的命令,而是詫異地看着那一堆盾牌,想知道那裡面保護着什麼。

盾牌讓出了一條縫,似乎是讓裡面的人可以觀察到外面,然後很快,盾牌讓出了一條口子,一個人鑽了出來。

“我是劉黃裳!蕭大帥在嗎?我想見蕭大帥!我要見蕭大帥!”

他大聲地呼喊着,周圍的士兵和他一起呼喊起來,聲音很大,不過蕭如薰沒聽見,而是派人去接近他們聽聽他們喊的是什麼,來人報告說,他們喊的是“我是劉黃裳,要見蕭大帥”。

劉黃裳?

蕭如薰不由得感慨萬分。

他是專門負責開城門的嗎?

蕭如薰立刻傳令——沒有命令全軍不得妄動!

他意識到了,劉黃裳大概是來報告好消息的,因爲壞消息的話,城門不太可能那麼光棍的打開,城樓上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不抵抗。

當然,也不能冒險。

蕭如薰直接帶着衛隊,在衛隊的團團保護之下慢慢接近了劉黃裳。

“劉玄子!別來無恙!”

蕭如薰讓自己的士兵對着那邊高聲大喊。

那邊很快傳來了回覆。

“蕭大帥,別來無恙!還請大帥不要下令軍士攻城,沈一貫已經被擒,城中已無敵人!”

聽到了這樣的聲音,蕭如薰稍微有些驚訝。

他決定繼續往前走,越過了橋面,已經到了可以看到劉黃裳的地步了。

劉黃裳十分光棍的站在外面,倒是那堆盾牌裡的人慫得很。

蕭如薰打量了一下四周,便下了馬。

他走近了劉黃裳,走到了劉黃裳的面前。

劉黃裳沒怎麼變,倒是身上衣着有些凌亂,衣服上還有血跡。

似乎真的是經歷了一場戰鬥。

“玄子,好久不見了。”

蕭如薰看着劉黃裳,看着這個救過他一命的人,也是間接推動了這一切的這個人。

劉黃裳對着蕭如薰一禮及地。

“劉黃裳見過大帥,大帥,沈一貫已經束手就擒,紫禁城已經盡在掌握之中。”

蕭如薰笑了,然後緩緩詢問道:“玄子,你總是能給我驚喜,在我走到絕路上的時候,你救了我一命,現在居然又幫我解決掉了那麼大的麻煩,你是如何辦到的?”

“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

劉黃裳笑着開口道:“主要還是大同巡撫房守士公的功勞,是他帶兵打敗了沈一貫,而在下不過是略施小計收買了幾個錦衣衛和京營將領而已,這人心惶惶的時候,些許微末之功實在不值一提。”

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四百九十七 選將六百一十 敢不敢?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八百一十 心虛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九十六 踏血而行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十九 著力兔來援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五百九十九 困獸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一百八十 武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二百五十八 留守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四百五十 詔書到五百九十七 甜棗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三百八十五 還政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
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四百八十一 徐光啓心中充滿了愧疚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四百九十七 選將六百一十 敢不敢?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八百一十 心虛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一千一百一十一 五路進攻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九十六 踏血而行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八百六十二 行動起來的李汶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十九 著力兔來援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四百九十四 忠臣無錯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六百四十二 報應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四百六十八 惡人自有惡人磨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五百九十九 困獸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五百三十七 開炮!!一百二十 克復開城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一千一百八十 武九百四十二 不過是交易罷了九百一十四 赭黃色的絹布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二百五十八 留守八百六十九 寒風瑟瑟一百五十八 過年(四更)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四百五十 詔書到五百九十七 甜棗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千三百零五 與虎謀皮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三十九 你們不仁,我便不義!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零九十五 明朝的經濟危機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三百八十五 還政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零五十四 爲大秦做事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