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大義之人

第011章 大義之人

“陳參將當時爲定遼中衛指揮使,薩爾滸大戰時,爲杜總兵左哨軍參將,節制定遼中衛與右衛,末將當時是定遼右衛千戶,大戰開始時,韃子騎兵切斷了兩部與中軍的聯繫,右衛大敗,指揮使被殺,末將帶着人拼死掩護撤離。

中軍被圍,杜總兵下令左哨軍前突解圍,陳參將當時已經受傷,但仍然帶着麾下步卒前往增援,我部千戶所緊跟在後,然情勢緊張,杜總兵隨後突圍戰死,陳參將負責斷後,最終戰死,末將慚愧,當時是帶着人跟着陳參將身後的,結果被前方敗退下來的士卒裹挾撤退,及至論罪時,功過相抵,降職百戶,來了那白塔鋪做一個守禦百戶。”

袁世忠看着坐在他對面的陳操,頗爲恭敬的朝着陳操拱手:“陳總旗有父如此,本身也忠勇,袁某在此給陳總旗賠不是了。”

陳操搖搖頭,他昏睡了兩天,金兵退兵,李如柏在第一時間便把報信的人派去了遼東都司的治所,去給熊廷弼報功,而他自己在結束之後便趕緊打聽有關自己便宜父親陳費的底細。

一旁的李如柏很是滿意的點點頭:“陳總旗這回旗開得勝,薩爾滸杜鬆一部正是被穆爾哈齊所在的正藍旗所敗,而現今陳總旗親手殺了穆爾哈齊,也算是報了大仇,可喜可賀啊。”

“李總兵,陳某願意把這樁功勞讓予。”陳操面不改色的看着李如柏道:“這樣的話,相信李總兵可以功過相抵,新皇登基,說不定還有不少賞賜,對於李總兵來說,現在進京獻俘,卻是一件美差不是?”

李如柏的臉一直紅到了耳根,他作爲遼東總兵,這次勝仗又是在瀋陽打的 ,雖然基本上都是陳操的功勞,但在最終論功行賞時,作爲主要將領的他,是第一封賞的人,其次纔是這次勝仗的其他人。

而陳操也不傻,他一個沒後臺的人,突然落這個軍功,在這個天啓初年是非常危險的,基本上沒有好處,而且關鍵在於他還得罪了自己的頂頭上司劉磊,還殺了他的親信劉左,所以陳操現在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論功的時候還有明哲保身。

他準備給劉磊下下爛藥。

“李總兵先不要謝我,大頭的功勞都給你,我只有一個要求。”

“甚麼要求?”李如柏的話都有些顫抖。

“錦衣衛百戶劉磊,臨陣怯戰,意圖逃跑。”

打住了。

李如柏這些都是官場老油條,陳操的話在明顯不過了,不過他卻是猜不透陳操有這個天大的功勞,爲何還要去整這個小小的錦衣衛百戶:“嗯,本將明白了,一切交給我罷,我這就去安排事宜,陳總旗還是快快修養,咱們不日就要出發回京師獻俘了。”

堂中只剩下了李紹寬與袁世忠,袁世忠當先開口道:“陳總旗,某異常佩服陳參將,若是陳總旗他日高升,有用得着某的地方,只管來說一聲,告辭。”

陳操點點頭,拱手示意,然後看着李紹寬,有點尷尬,於是拱手道:“陳某很欣賞李兄弟,上次大戰,李兄弟一杆長槍用的出神入化,陳某佩服。”

“嗨呀...”李紹寬訕笑:“雕蟲小技而已,家父當年一杆遼河大槍,橫掃倭寇與蒙古,我這個做兒子,只學了不到三成而已。”

“敢問令尊名諱?”

“家父李如梅。”

陳操雖然明朝小說看得多,雖然有點印象,但還真的不知道李如梅有什麼豐功偉績,於是做一副驚訝的表情道:“原來李兄是李將軍的兒子,幸甚幸甚。”

李紹寬也比較受用,畢竟李如梅死得早,名聲與自己的大伯和二叔比起來並不高:“陳總旗過謙了,想不到陳總旗於戰陣之上的功夫如此了得,那日小妹還用劍嚇唬陳總旗,現在想來,真是個笑話。”

“五哥說誰是笑話?”李婉兒一身勁裝走進大堂,看了一眼李紹寬,然後再看陳操,便道:“喂,你這潑賊,功夫跟誰學的?”

“小妹,怎可如此與陳總旗說話?”李紹寬呵斥道,然後拱手:“我這堂妹年齡最小,性子潑辣,還望陳總旗海涵。”

陳操搖搖手:“不妨事,李姑娘雖然年齡小,但在戰場上用劍殺敵的樣子頗有花木蘭的風采,李家由此女,幸甚幸甚。”

李紹寬覺得陳操話裡有話,但又聽不出來具體在哪裡,於是笑道:“我有事先去辦,陳總旗自便。”

“請...”

李紹寬剛走,李婉兒的態度當時就變了,連對陳操的稱呼也變了:“陳操,那晚你對我說的話可還記着了?”

“那晚?”陳操瞪大眼看着李婉兒,一臉的茫然。

李婉兒見狀,以爲陳操要反悔,當下怒不可遏,大罵道:“好你個淫賊,看來當晚你定是有意爲之,今日不殺你,不足以泄心頭之恨。”

哐...

李婉兒拔出隨身的長劍,作勢立馬便要刺去,陳操大驚,站起身猛的後退,然後急聲道:“李姑娘莫急,我的任務還沒交差,等陪同李總兵去了京師後,定來遼東,任憑李姑娘處置。”

李婉兒倒不是想要殺陳操,那晚她只記得陳操後面那句話‘報仇之後提親’等字眼,最開始李婉兒不置可否,但在白塔鋪見着陳操臨陣衝殺的表現,卻對陳操這個錦衣衛出身的人大有改觀,再加上他的父親戰死在薩爾滸,愈加的對陳操有好感,知道陳操很快便要跟着自己的父親離開,所以來試探陳操那晚的話。

李婉兒聽到這裡,更是氣氛,想來陳操當時只是爲了保命而誆騙自己,便愈加的惱怒:“淫賊,看劍。”

那是來真的,陳操當下也來不及解釋,一腳將跟前的凳子踢起,準備故伎重演,而李婉兒那晚吃了虧,現在倒是學精靈了,她不正面去擋凳子,而是側身一繞,凳子撲空,她便急身而上,準備給陳操當頭一劍。

“陳某到京之後也會向李總兵提親。”

李婉兒聽到這裡,長劍一收,人卻壓不住慣性往前撲,陳操見狀,趕緊上前猛的將李婉兒接住,哪知道陳操也沒有多少準備,被李婉兒一撞,自己也倒下去,李婉兒卻被自己用手託在了半空中,距離自己的胸口不過半米。

...

陳操回京了,他負責陪同李如柏與家眷等進京,當然,李婉兒也在列,李紹寬作爲此次斬首穆爾哈齊的參與者,也要一同進京。

劉磊就比較倒黴了,若不是他一開始鐵了心要整陳操,陳操也不會整他,然而陳操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最尊崇就是‘別人敬我一尺,老子要回他一公里這種信條’,更主要的是他背後是他姐姐張劉氏,所以更加的要收拾劉磊。

劉磊被心有靈犀的李如柏直接報了個臨陣脫逃的罪名,這個罪名在邊軍很嚴重,但在錦衣衛這種機構裡,要看當政者願不願意,所以李如柏後面加了一條‘意圖霍亂軍心’,這個就很嚴重,劉磊這回就是不死都要脫層皮,所以在陳操他們騎馬的騎馬,坐車的坐車,他劉磊也有,囚車伺候。

遼東督師熊廷弼派人一同隨行,他的塘報也跟着提前往京師送,這一行隊伍足足七八百人,用了二十多天,才抵達山海關。

陳操一行人到山海關後,京師來的太監也到了。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遼東總兵李如柏.........命李如柏速速前往京師獻俘見駕,欽此。”

“臣李如柏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那太監盯着跪在李如柏身後的陳操道:“你就是錦衣衛總旗陳操?”

陳操擡起頭,一臉嚴肅的點頭:“卑職正是陳操。”

太監仔細看了看,然後點頭道:“嗯,皇爺說了,錦衣衛總旗陳操此次戰事功不可沒,給錦衣衛長了臉色,着封其爲錦衣衛南鎮撫司千戶官,”說着給身後的小宦官擺擺手:“這是陳千戶的告身,你拿着他先去錦衣衛指揮使司衙門報備。”

陳操從小宦官手裡接過自己的告身,然後恭敬的行禮道:“卑職,不,末將陳操謝陛下隆恩。”

“嗯...”太監滿意的點點頭:“皇爺讓咱家問陳千戶幾句話,”

陳操趕緊躬身低頭,太監道:“那南京所謂的小說可是你寫的?”

“回陛下,正是...”

又問:“木蘭辭可是你寫的?”

“回陛下,卻是末將所寫。”

又問:“你真的是納蘭容若?”

“回陛下,如假包換。”

“嗯...”太監點點頭:“陳千戶,獻俘的事情就交給李總兵了,你不必陪同,速速去天津吧,駱大人可是已經去等你了,哦對了,錦衣衛怕死的那個,按軍法,由你們南鎮撫司自己處理罷。”

陳操愣神,隨後反應過來,躬身道:“謝陛下,末將這就出發。”

一路上陳操可是有些明白過來了,言傳新皇登基,朝廷各黨派都是相互碾軋,保李如柏的人與彈劾的人一樣多,此次李如柏有功,主要出在自己身上,所以朝廷那幫人不想看見自己這個剛出道的愣頭青,再加上自己屬於錦衣衛,又是軍戶,所以官職不可能變化的太多。

陳操原本以爲讓出功勞後最多升一個實權百戶或者經歷司一邊的官職,卻也沒想到直接升了一個千戶,也是滿意,於是帶着裝着劉磊的囚車,加快馬速朝着天津出發。

五天之後,陳操抵達位於天津的錦衣衛指揮使司衙門,在門口遞出自己的告身後,旋即出來一個青年錦衣衛,滿臉笑意道:“陳千戶,趕緊請吧,督帥已經等了很久了。”

錦衣衛的指揮使司衙門爲什麼在天津,饒是陳操熟讀穿越明朝得小說,也記不住,不過現在的事情也不是討論來路的時候,指揮使親自來天津等待自己這個千戶官,恐怕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中堂大門口,站着不少花裡胡哨的飛魚服,顏色不一,這羣人一臉嚴肅的看着陳操,陳操感覺全身不舒服,好像被人脫光了一樣。

陳操訕笑着朝着這羣人拱手:“諸位同僚,有禮了。”

然而冷場了,一個迴應的都沒有,陳操也尷尬,帶頭那個青年錦衣衛笑道:“陳千戶莫要耽擱了,快進去罷。”

中堂內,一個大紅色飛魚服的中年人端坐在主位之上,陳操走進去後,中堂門便關了,只有領陳操進來的那個錦衣衛還在中堂內。

“末將陳操,參見指揮使大人。”陳操率先行禮道。

“本督駱思恭,”說着冷眼看着陳操道:“陛下對你的表現很滿意。”

“末將不甚惶恐,”陳操低頭道:“一切也是指揮使大人領導有方。”

駱思恭哼了一聲,然後道:“你這傢伙,嘴皮子如此厲害,也難怪,能寫出這等東西的人,所謂文采一定出衆。”

然後又道:“本督得知你家中世代軍戶,還是魏國公府家將出身?”

“回大人,是,家父陳費,乃魏國公府家將。”

駱思恭點點頭:“你這次也算是給我錦衣衛立了大功,你這蔭封的總旗官,只是一個表皮而已罷。”

陳操的底細,駱思恭早就派人打聽清楚了,所以陳操也不敢胡說,特別是特務機關。

駱思恭接着問道:“至於你爲何上吊這事,本督以爲應該另有隱情,不過念在你這回立刻了大功,本督已經知會了南京教坊司,給你送了一個人情,那李逢春,你還是儘早接回去罷,免得被哪個權貴看中了,卻教你難堪。”

嘶…

陳操心中倒吸一口涼氣,原來駱思恭在見自己之前,已經把自己查了一個底兒掉,現在想來,陳操先前那些糊弄的想法只能全部煙消雲散了,於是乎,也是拱手低頭道:“謝大人恩典。”

駱思恭走下臺階,點點頭,然後嗯了一聲道:“本督卻也不是有意查你,只不過我錦衣衛用人,向來都是良家子弟,一個能把自己的婚書拿去賣了一萬兩銀子的傢伙,心胸很是挺闊的,我錦衣衛,正需要你這等允文允武的人才。”

“末將實在愧不敢當,”陳操身子低的更厲害了。

駱思恭上前拍了拍陳操的肩膀道:“近來陛下剛剛問鼎,南鎮撫司多有與本督不諧者,此等人與朝中大臣鮮有瓜葛。”

不說了。

都說大明官場老油條說話只會說一半,剩下的讓做手下的去猜,猜對了有獎,猜不對辦事的是手下人,與上司沒有絲毫關係。

陳操心裡打起鼓,自己這個錦衣衛總旗官連南鎮撫司的鎮撫使是誰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大官也就是自己的千戶所千戶以及上一次去應天府聽案的經歷司經歷楊勇,其餘的好像都不認識。

“末將愚鈍,但只要是大人示下,末將定當完成。”

駱思恭打趣的看着陳操,冷酷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陰笑:“你這廝,有趣,你可知道壽寧侯?”

陳操腦子轉的飛快,但卻記不起來,於是拱手道:“末將愚鈍。”

“當年憲宗朝時,張皇后的兩個弟弟一個封壽寧侯,一個封建昌侯,兄弟兩個在京跋扈,壽寧侯更是廣佔田頃,爲此還出了人命,彼時內閣首輔大學士李東陽先生在文華殿搶了大漢將軍手中的金瓜錘追打,算了,此等閒話少說,”駱思恭想了想便道:“嘉靖年間,壽寧侯升昌國公,爾後坐事削爵,降職錦衣衛同知事,上任南京。”

陳操這時纔想起以前經常看到的壽寧侯張鶴齡,原來還有這等事情,於是擡眼看着駱思恭道:“大人的意思是讓末將去監視張家?”

“萬曆爺仁慈,恢復了張鶴齡的壽寧侯爵位,以其子張延宗襲爵,仍爲錦衣衛指揮同知,坐南鎮撫司。”駱思恭並未答陳操的話:“如今南京東林書院廣招天下士子,勢頭愈來愈盛。”

陳操聽得雲裡霧裡的,先是說壽寧侯,這邊又談東林書院,陳操能理解的就是東林黨而已,但仔細想來,加上駱思恭有一句沒一句的說着,貌似也能清楚個三五分:“末將似乎明白了些,張延宗與東林書院來往密切。”

駱思恭也沒有說陳操對或者錯,於是又道:“你殺了劉左,本督以爲無可厚非,但本督得知,劉磊的姐姐乃是南京右衛指揮使張天德的正妻,還是你曾經的岳母。”

“大人明鑑...”陳操點點頭。

“嗯...”駱思恭轉身朝着案堂後走去:“如今你立了大功,怎麼的也得給你一個實權的千戶纔是,正好,南鎮撫司調任了他們的掌刑千戶,位子空出來,你就去當這個掌刑千戶罷,至於劉磊,”駱思恭轉頭,眼神犀利的看着陳操道:“陛下也說了,按錦衣衛軍法從事,你自己看着辦罷...”

“末將遵命。”陳操說着行禮道。

“你可還有什麼要求?”駱思恭看着陳操道。

陳操想了想,便道:“大人見諒,此次白塔鋪一戰,屬下那幾個小旗官奮戰不退,是以末將想...”

駱思恭冷笑一聲,然後道:“你這廝,還未上任便開始安排親信了,也罷,那邊的人用着不順手,有事情還沒辦法幫你,劉磊事後,空出來的百戶所,你自己安排了便是,你也知道,我錦衣衛向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陳操聽後心裡一陣歡喜,趕緊朝着駱思恭行禮道:“末將謝大人。”

“上任去罷...”

陳操出門後,青年錦衣衛見着四下無人,好奇的看着駱思恭道:“父親,那陳操能懂您的意思嗎?”

駱思恭望着手中的名冊,出神道:“這廝心思細膩,文采不錯,相比與那些書呆子周旋 起來也能有一定的用處,他日用的好,此人也能爲我等做一個大的助力。”

陳操拿着指揮使司的名帖以及自己的告身,帶着人便出了天津衛城,見着騎馬跟在自己旁邊的趙信,突然問道:“趙信,你可知道壽寧侯?”

趙信腦子也極快,當即便回答道:“大人,這個壽寧侯可是在南京的那個張延宗?”

“你知道?”

見着陳操疑惑的表情,趙信點點頭道:“知道,他還是錦衣衛的指揮同知,坐鎮南鎮撫司,不過南鎮撫司真正管事的乃是指揮僉事、南鎮撫司鎮撫使許顯純許大人。”

“許顯純?”陳操驚呼一聲,這個天啓年間的錦衣衛閹黨走狗,那是多麼的出名:“你確定鎮撫使是許顯純?”

趙信點頭:“的確是這樣,我倒是聽衛中其他兄弟說過,許大人與壽寧侯關係匪淺,許大人經常去侯府做客。”

陳操暗自點點頭,然後又問道:“壽寧侯可有什麼不法事?”

趙信想都沒想便道:“嗨,他哪裡敢啊,”說着笑道:“嘉靖爺在時,要削外戚世襲爵位,昌國公張鶴齡正好坐事被削爵,降爲了南京錦衣衛同知,他的弟弟建昌侯張彥齡死的多慘,這不,萬曆爺心慈,恢復了壽寧侯爵位,讓子嗣張延宗襲爵,還繼承了錦衣衛指揮同知的官職,依然坐鎮南京,這不,此乃南京人都知道的事情。”

說着趙信小聲的說道:“大人不知,底下的人都說,張延宗能襲爵,乃是託了內閣首輔葉大人的福。”

‘葉向高?’陳操心裡點點頭,然後道:“回南京之後,我交代你幾件事情,你必須給我辦妥了。”

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115章 水太涼否第184章 大朝爭鋒II第300章 會獵於南京第024章 大明文聖第221章 這雙膝蓋決不能再跪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209章 太祖皇帝的親衛啊第014章 帝國陸軍第374章 山雨摧滿樓II第159章 只給他們一條路第223章 八月乙卯II第343章 奠定基礎第280章 杭州無人矣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005章 學校風雲II第227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452章 兵臨城下II第251章 福王的野望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245章 漢唐乃我華夏之最第188章 運營管理的重要性第077章 全盤謀劃第186章 火繩槍的殺傷力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314章 死幾個熱鬧一下第291章 杭州以後姓陳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009章 女真貝勒第398章 司吾山第349章 這是去送死第082章 東林書院第024章 大明文聖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385章 各方準備第321章 平北大將軍第236章 改數百年之弊端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084章 浙江風波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031章 鄭和寶船第068章 大獲全勝第042章 還之彼身第099章 春意盎然第109章 徵倭大計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032章 航海圖志第192章 本侯可不是土豪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190章 辦事不能急第202章 沒權沒勢的國公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388章 長江天塹第017章 都是誤會第028章 官大一級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440章 調兵遣將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133章 首要目標就是薩摩第316章 暴雨分水關II第297章 攻伐鎮江II第430章 定鼎決戰V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274章 嘉善關之戰第405章 飲恨江北第280章 杭州無人矣第132章 大明天軍勢力龐大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114章 權利遊戲第466章 天下一統,大明永昌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255章 奉大行皇帝遺詔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155章 大雪之下的六紋錢第419章 徐州會戰V第152章 前任大將軍第277章 援軍抵達第228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I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168章 迷人的江戶城第197章 生產建設是關鍵第077章 全盤謀劃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194章 你來當冤大頭吧第362章 都是朱家子孫第319章 投降與否第119章 龍虎山水第360章 決斷
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115章 水太涼否第184章 大朝爭鋒II第300章 會獵於南京第024章 大明文聖第221章 這雙膝蓋決不能再跪第153章 頓起波瀾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209章 太祖皇帝的親衛啊第014章 帝國陸軍第374章 山雨摧滿樓II第159章 只給他們一條路第223章 八月乙卯II第343章 奠定基礎第280章 杭州無人矣第193章 吃他娘,穿他娘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005章 學校風雲II第227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414章 聰明的阿巴泰第452章 兵臨城下II第251章 福王的野望第076章 計劃很大第245章 漢唐乃我華夏之最第188章 運營管理的重要性第077章 全盤謀劃第186章 火繩槍的殺傷力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314章 死幾個熱鬧一下第291章 杭州以後姓陳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009章 女真貝勒第398章 司吾山第349章 這是去送死第082章 東林書院第024章 大明文聖第261章 要付出代價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385章 各方準備第321章 平北大將軍第236章 改數百年之弊端第340章 局勢逆轉III第084章 浙江風波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031章 鄭和寶船第068章 大獲全勝第042章 還之彼身第099章 春意盎然第109章 徵倭大計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032章 航海圖志第192章 本侯可不是土豪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190章 辦事不能急第202章 沒權沒勢的國公第412章 殺人就要償命II第201章 定武侯只會掙錢第388章 長江天塹第017章 都是誤會第028章 官大一級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389章 北伐,北伐第440章 調兵遣將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133章 首要目標就是薩摩第316章 暴雨分水關II第297章 攻伐鎮江II第430章 定鼎決戰V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442章 千里江山,枕戈待旦第274章 嘉善關之戰第405章 飲恨江北第280章 杭州無人矣第132章 大明天軍勢力龐大第110章 中國正朔第114章 權利遊戲第466章 天下一統,大明永昌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370章 風雲激盪,江山震動III第255章 奉大行皇帝遺詔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155章 大雪之下的六紋錢第419章 徐州會戰V第152章 前任大將軍第277章 援軍抵達第228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I第070章 廣寧之役II第168章 迷人的江戶城第197章 生產建設是關鍵第077章 全盤謀劃第415章 徐州會戰第194章 你來當冤大頭吧第362章 都是朱家子孫第319章 投降與否第119章 龍虎山水第360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