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章 全盤謀劃

第077章 全盤謀劃

就連魏忠賢都覺得陳操有些得寸進尺,擔心朱由校不耐煩,哪知道在衆目睽睽之下,朱由校饒有興趣的一轉頭看了看,然後有些想要發笑:“說說看。”

陳操拱手:“啓奏陛下,廣寧失敗之後,朝廷已經無兵可派,據臣探查,蒙古諸部大多臣服建奴,兀良哈三衛也被其收服,若是不用兵廣寧,臣擔心山海關無法阻擋建奴的腳步,臣也清楚各地衛所的戰鬥力,是以,臣請陛下下旨,命各地兵備道、團練使自行徵兵,組建新軍,建立一支嶄新的隊伍,用以對抗建奴。”

朱由校敲着案几:“確有道理,衆位愛卿以爲如何?”

“陛下,”戶部尚書李長庚當下就出列道:“如今三大殿修繕,遼東用錢,陝西、山西民亂用錢、山東大旱用錢,臣已無能爲力,臣請辭戶部一職,請陛下恩准。”

“看見了吧,”朱由校指了指李長庚,然後盯着陳操道:“團練新軍方法可行,但如今全國都在用錢,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財可以支持團練新軍。”

陳操等的就是這句話:“陛下不用擔心,臣願給整個大明兵備道做一個榜樣,臣願提練一支新軍,軍費一半由臣出資,另一半由朝廷負責,臣知道朝廷的困難,前兩年的半數軍費可讓戶部先欠着,或者折換成等價的糧食。”

朱由校眼睛一亮,正要同意,左光斗便出列阻止道:“陛下,臣以爲定武伯此舉雖然考慮到了朝廷,但不僅有違祖制,更加違背了勳貴不得統帥領兵的規矩。”

“左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議...”

一時之間,不少東林黨紛紛站出隊列反對。

這也是陳操的意料之中的事情。

陳操是閹黨,自然有閹黨幫忙,這回乃是馮佺出馬了,當下就拱手道:“陛下,非常之時用事定以非常,太祖皇帝在時,不也照樣重用納哈出征討蒙古嗎?臣倒是覺得定武伯是真心爲我大明用事,否則西平堡一戰之後大可跟着敗兵一同回到關內,何必冒着風險回頭佔領廣寧城耶?”

“馮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議...”

“臣等附議...”

這就是黨爭的局面,陳操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便再次拱手:“陛下,臣請調原遼東巡撫參議邢慎言爲廣寧兵備道,負責團練新軍;並保舉原南京右衛指揮同知宋澈爲新軍統帥。”

有文官的壓制,以武將統領,也算是附和這個時代以文抑武的局面。

朱由校在一片反對聲中點頭:“可以,也可行。”

“陛下,臣請陛下派內官監軍。”楊漣出列拱手道。

“朕知道,”朱由校擺手:“大伴,你從內官監或者御馬監挑一個人吧。”

魏忠賢應聲,然後朱由校問陳操道:“陳愛卿,新軍之名可有想好?”

“此乃朝廷之兵,新軍之名請陛下賜名。”陳操躬身。

朱由校很滿意,然後盯着魏忠賢:“大伴,你說叫什麼名字。”

魏忠賢轉身在朱由校身邊笑道:“陛下問老奴,老奴學識有限,既然是定武伯提的意見,不如就叫定武軍吧。”

“定武軍,”朱由校搖着腦袋:“不錯,就叫定武軍吧,不過朕還是放心陳愛卿做統帥纔好。”說着朱由校正了正身子,朗聲道:“傳旨,新軍賜名定武軍,以定武伯陳操爲定武軍總兵,宋澈爲副將,邢慎言爲廣寧兵備道,負責團練新軍,兵部此事要儘快落實,陳愛卿也擬個條陳上來,遼事爲重,爾等不可再反對。”

見着朱由校認真了,東林黨幾個都偃旗息鼓,至少一個總兵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來。

陳操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就該說正事了,朱由校又道:“如今建奴退走,雖在廣寧各地都有殘餘兵力,但不甚多數,遼東不可一日無經略,你們誰去?”

張鶴鳴乃是最支持王化貞的,王化貞出事遭了殃,他難辭其咎,正在擔心自己脫不了干係:“陛下,臣...臣願自請爲遼東經略,請陛下恩准。”

朱由校冷眼盯着他,然後轉頭看向魏忠賢,見魏忠賢朝着他點頭,於是道:“既然你有此心,那朕就準了,傳旨,令張鶴鳴以兵部尚書銜爲遼東經略。”

“謝陛下,”張鶴鳴顫顫巍巍的行了禮便退了出去。

“熊廷弼與王化貞之罪由內閣廷議,具體你們自己看這辦,朕只看最後的結果,他們丟了祖宗基業,絕對不能輕饒了事。”朱由校氣憤的說道。

剩下的就是商議如何如何鎮壓各地的民亂以及安排賑災一事,宣佈退朝,陳操正要與田爾耕說事,便見一小太監走來,朝着陳操行了個禮:“定武伯,陛下宣你。”

三大殿雖然被震塌了在修繕,但其它各個殿都還是好的,朱由校現在住在西苑,除卻方便他玩耍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做木工活沒人知道。

陳操被領着走了一大圈才繞進西苑,剛剛入的拱門,便見遠處一大羣人簇擁着一個十六擡的轎子朝着他這邊走來。

想來定是皇后來了,陳操很是恭敬的退到路邊,讓開道路,微微躬身,以示尊敬。

“恭迎老祖奶奶千歲...”

給陳操引路的小太監跪下去行禮,陳操聽得清楚,來人不是皇后,是什麼老祖奶奶,當下就有些心驚,來人莫不是?

“你就是定武伯陳操?”聲音很是柔美。

陳操站直身體,按理說他是勳貴,給皇后行禮無可厚非,若是來人真是他猜測的那人,那麼他壓根不用怵,於是擡眼望去,一下就愣住了。

眼前此女子年齡最多三十六七,身材苗條,打扮雍容,正是陳操最喜好的那一口美人-妻,但想着現在人多,且眼前這人定是客氏,得罪不得:“陳操見過奉聖夫人...”

“你認識我?”客氏饒有興趣的問道,她可是自認從未見過陳操。

陳操笑道:“陳操在宮外聽督公和田爾耕講過,今日有幸見到夫人,實在是陳操的榮幸。”

客氏看陳操看得愣神,良久才覺得自己失禮,然後道:“我去陛下那裡,你與我同去?”

“不敢與夫人同路...”陳操趕緊躬身。

客氏有些失落,然後便莞爾笑道:“你真是講禮,我也不勉強,起轎...”

客氏離去,陳操感覺小腹之中燃起了一團火,但卻發現這裡是皇宮大內,趕緊收了收心神,不敢再亂想,然後盯着身旁的小太監道:“那個就是奉聖夫人客氏?”

小太監覺得陳操在調侃他:“定武伯都知道怎麼還問咱家?”

陳操心中默唸:也不像史書上寫的那麼惡毒啊?

陳操抵達時魏忠賢正站在西苑瀛臺的殿門外,見着陳操抵達,魏忠賢是主動迎了上去:“耀中啊,你來了。”

隔着殿門比較遠,外加上客氏的轎攆就在殿門外停着,魏忠賢這個心腹還站在殿外候着,用腳底板想陳操都能知道朱由校和客氏在裡面幹什麼。

“督公...”陳操趕緊原地站立朝着魏忠賢行禮。

老傢伙很是開心,拍了拍陳操的肩膀:“你乾的不錯,咱家以你爲榮啊...”

“若不是督公給屬下爭取了南軍主帥的地位,屬下在遼東還不能自行其事,如此下來,還落不到被陛下和督公表揚的機會。”陳操謙虛的說道。

魏忠賢就喜歡被人拍馬屁,關鍵是拍馬屁這個人能力還很出衆,不是一般人,於是提點道:“陛下召見你當是好事,有什麼說什麼,你別擔心,你有什麼要求,只要是對你有好處的,直接在陛下面前提出來,有咱家在,你吃不了大虧。”

陳操一拜躬身拜下去:“屬下能替督公分憂,實在是榮幸,所提自然是對督公對陛下都有好處的。”

“哈哈哈...”魏忠賢尖銳的笑了起來。

就這樣兩人在殿外說了差不多一炷香的話,殿門才從裡面被侍女打開。

“老祖宗,陛下等在裡面了,請老祖宗和定武伯一同進去。”

魏忠賢朝着那傳話的小太監笑了笑,然後帶着陳操便往瀛臺大殿進去。

朱由校正坐在龍案邊擺弄魏忠賢給他淘來了四重魯班鎖,陳操進入大殿,四下打量,就見大殿龍屏後側有一個轉彎,卻見有個侍女站立在後面,隱約可以看見她的手裡正捧着剛纔見到客氏所穿的衣服。

陳操不敢再想入非非,不如袍下之物不知道如何去放置。

“臣見過陛下。”因爲是私人會面,拜見皇帝的禮儀不用跪,只需要躬身行禮即可。

“平身吧...”朱由校目不轉睛的看着手裡的魯班鎖:“陳操,你的要求朕答應了,朕說話不喜歡師傅們那套彎彎繞,現在三大殿修繕用錢,地方用錢,但遼東是祖宗基業不敢丟,也要用錢,那些個大臣們又擔心你尾大不掉,所以纔會阻止你的事情;

不過朕倒是覺得你的話很有道理,你老實給朕講,三年時間能否收復遼東?”

陳操覺得朱由校話裡有話,不禁看向了一旁的魏忠賢,然而老傢伙卻朝着他點了點頭,使得陳操不禁嚥了咽口水:“既然陛下詢問,臣也不敢隱瞞陛下,據臣在遼東於日之久,深感建奴騎兵之威力,若我官軍以楯車結陣圍剿,步步爲營,換來的頂多是消耗戰,咱們大明雖然地大物博,但現在內患不少,壓根消耗不起;

如是放棄楯車輕裝前進,建奴騎兵一衝,我軍壓根扛不住,即便是有楯車在,大部分內地去的衛所兵還未接戰遇見建奴便潰敗而走,是已,遼事壞的一塌糊塗。”

朱由校聽得入神,他感覺陳操和那袁崇煥有的一拼,便放下手中的魯班鎖道:“遼東兵備僉事袁崇煥數日前上書言,放棄廣寧城,以寧遠城、錦州城、松山堡三地爲犄角,以大小淩河爲屏障,阻擋建奴南下的腳步,此計雖好,但皇爺爺在位時遼東是寸土不讓,朕自然也斷不會答應他的要求,不過朕還是覺得他的話不無道理,準備以他的建言爲基準,將寧遠作爲遼東日後的治所。”

“又是袁崇煥那廝...”陳操不喜歡這個說大話又自以爲是的傢伙,心裡默唸了一番,然後拱手:“陛下聖明,遼事從奴酋於建州赫圖阿拉開始崩壞,直至整個奴兒干都司陷落,我大明朝已經丟了大片的土地,廣寧又是京師的屏障,更加丟不得,先前那幫子大臣言及放棄廣寧,據守山海關,臣還在擔心陛下會答應。”

“朕不蠢...”朱由校站起身,在御臺上來回踱步:“廣寧的重要性朕還是知曉的,既然說到這裡了,朕想問你一件事,你以爲誰人能夠出任遼東總兵?”

“此事必然兵部有上報,臣不敢妄加揣測。”陳操將求踢了回去,雖然朱由校才十九歲,但皇帝的心思那是誰也猜不透。

朱由校道:“兵部給了鎮遼總兵李如楨、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宣府總兵江應詔、寧夏副總兵李光榮以及正在陝西平亂的永平副總兵馬世龍。”

陳操頭都大了,但皇帝問了,一味的避讓會讓皇帝覺得你是故意的,於是便想了想道:“臣以爲兵部推薦的人都是很厲害的,但臣還是覺得,石柱總兵秦良玉可擔此大任。”

“秦良玉?”朱由校皺起了沒有:“她可是一介女流。”

“即便她是女流,可秦將軍在去年卻也平定了重慶民亂,其秦家與馬家的子弟不少都在遼東效力,此次廣寧雖敗,但秦將軍也是掩護了十幾萬百姓撤離,功不可沒。”陳操又道。

朱由校覺得有道理,便道:“這件事情再議吧,剛剛朕的話還沒說完,愛卿,朕的內帑可是沒了啊。”

重點終於來了。

皇帝怎麼能拉下面子說這些,但對你臣子說這個,那肯定是急人之需了。

魏忠賢便插話道:“定武伯怕是不知曉,光是三大殿的修繕就需三百萬兩銀子,這回廣寧戰死的那些個將領士卒的撫卹還在兵部押着,朝廷拿不出來錢了,陛下也是有心無力,不然,怎麼能讓朝中的那些個大臣隨便拿捏。”

陳操不傻,他弄錢的本事很大,而且得錢快不說,還是名正言順,皇帝總不能去打臣子的主意吧。

“陛下,臣懂了,”陳操拱手:“臣有一個得錢快且不損咱們大明聲威的計劃。”

第028章 新式火槍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134章 親自帶兵的總大將第342章 一雪前恥II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433章 奠基之戰第382章 示敵以弱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287章 杭州大亂破城在即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066章 蓋州之戰II第104章 秘密協商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450章 不對稱作戰第312章 能否獨善其身第057章 激烈交鋒II第326章 成均館沒緋聞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234章 採花大盜楚留香第366章 翻天地覆第018章 我來請客第003章 帝國的大學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第376章 大明聖武元年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169章 迷人的江戶城II第341章 一雪前恥第363章 上方橋爭奪戰第022章 南鎮撫使第200章 只有鹹魚要不要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049章 我是好人II第021章 需要整治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299章 齏粉第305章 南都攻防戰V第146章 牧原之戰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290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I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317章 暴雨分水關III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066章 蓋州之戰II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020章 我是被動第307章 吾乃國朝忠義II第167章 從大海而來II第160章 傾全國之力第097章 豐臣之殤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208章 誰也不能動第438章 受傷第211章 對不起,我是國公II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176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V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228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I第042章 還之彼身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第330章 阿敏撤退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334章 決戰碧蹄館III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035章 我還是純情小男生第289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第017章 都是誤會第078章 目標東邊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113章 良性競爭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334章 決戰碧蹄館III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028章 新式火槍第218章 英雄從不用詭計第185章 另投明珠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028章 官大一級第091章 杭州民亂第296章 攻伐鎮江第003章 四大名著第039章 緋聞第390章 大炮就是道理
第028章 新式火槍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134章 親自帶兵的總大將第342章 一雪前恥II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433章 奠基之戰第382章 示敵以弱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287章 杭州大亂破城在即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066章 蓋州之戰II第104章 秘密協商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450章 不對稱作戰第312章 能否獨善其身第057章 激烈交鋒II第326章 成均館沒緋聞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418章 徐州會戰IV第234章 採花大盜楚留香第366章 翻天地覆第018章 我來請客第003章 帝國的大學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第376章 大明聖武元年第345章 整軍備戰,萬事俱備第136章 琉球即是爾等墳墓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169章 迷人的江戶城II第341章 一雪前恥第363章 上方橋爭奪戰第022章 南鎮撫使第200章 只有鹹魚要不要第116章 本伯乃善第229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049章 我是好人II第021章 需要整治第237章 商稅可行第040章 精心策劃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299章 齏粉第305章 南都攻防戰V第146章 牧原之戰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260章 南京的決斷第290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I第230章 山東大旱人有錢II第317章 暴雨分水關III第381章 長江防線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066章 蓋州之戰II第024章 秦淮八豔II第148章 牧原之戰III第001章 人之初,性本善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266章 沒有後退可言第020章 我是被動第307章 吾乃國朝忠義II第167章 從大海而來II第160章 傾全國之力第097章 豐臣之殤第282章 杭州不能丟第208章 誰也不能動第438章 受傷第211章 對不起,我是國公II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176章 豐臣與德川,誰天下IV第179章 錢財至上纔是王道第228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I第042章 還之彼身第436章 朱家的後續需要慎重第330章 阿敏撤退第397章 淮安大戰IV第334章 決戰碧蹄館III第238章 國公來了不納糧第035章 我還是純情小男生第289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II第017章 都是誤會第078章 目標東邊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113章 良性競爭第050章 淮安漕幫第334章 決戰碧蹄館III第295章 出發北上第028章 新式火槍第218章 英雄從不用詭計第185章 另投明珠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032章 都是朋友第028章 官大一級第091章 杭州民亂第296章 攻伐鎮江第003章 四大名著第039章 緋聞第390章 大炮就是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