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

紅毛硬是要闖出一條路。

他們緊緊抽打戰馬,將馬速加到極限,在接近河岸的時候,又是猛抽一鞭,戰馬從堤岸上騰空而起,直接躍向河心。

有一匹戰馬,可能是氣力耗盡,沒能躍入河水,直接摔在堤岸下方,人馬頓時頭破血流,劇烈的震盪,讓他們再也無法站起來。

其餘的四匹戰馬,都是幸運地落在河水中,河水對人馬的傷害不大,戰馬落水後,還能奮力向對岸劃去。

這四名紅毛的幸運時間,沒有延續多久,四匹戰馬先後不明不白地在水中翻滾,將紅毛們都掀落在河水中。

原來,這四匹戰馬,都落在布里亞特人設計的魚塘中,魚塘的外圍,是隱在水面下的堤壩,戰馬游到此處時,因爲逃得匆忙,沒有看清這道水下的堤壩,前腿撞到堤壩後,身子前部受阻,後部由於慣性,還在繼續前進,因此就發生側翻。

紅毛的到來,將水塘中的魚羣,驚得到處亂串,它們的運動軌跡,將水底的暗壩完全展現在明軍面前。

明軍已經追到河岸了,在戰馬俯衝的時候,有些騎術好的士兵,已經翻身下馬,他們從河堤上就開始舉着燧發槍,向河中的紅毛瞄準。

紅毛們還在水塘中嗆水,即使他們會水,又具有遊過烏達河的體力,現在也越不過布里亞特人設計的水底暗壩,明軍已經上了河岸,紅毛一旦要越過堤壩,必然將整個身子暴露在明軍的燧發槍下。

在成百上千的燧發槍口下,紅毛要想躲過所有的子彈,就和一個慢條斯理的品茶人,不小心被茶水嗆了的可能性,幾乎一樣大。

紅毛如果不敢越過這道暗壩,那就得像魚羣一樣呆在水塘中,不用說明軍的燧發槍,就是布里亞特人用木製的魚叉,也能將他們叉成馬蜂窩。

紅毛面臨選擇。

其實,他們根本沒得選擇,無論是否越過水下的暗壩,他們都難以逃避布里亞特冤魂的索命,或上天堂,或下地獄。

在死亡面前,紅毛選擇了活下去,儘管他們不知道,布里亞特人是否會寬恕他們,會不會爲死去的同伴復仇。

紅毛們雙手上舉,表示自己要無條件投降,他們一步步涉向河岸。

燧發槍的槍口還是對準他們,只要他們有任何異動,明軍絕對不會手軟。

他們剛剛上了河岸,首領就領着部衆撲過去,這些布里亞特人可沒有寬恕戰俘的習慣,況且,紅毛剛剛槍殺了他們數十兄弟。

紅毛一看勢頭不對,立時向四面亂串,有一名紅毛,甚至向兔子一樣,鑽到明軍士兵的懷裡。

那士兵看看洪承疇,見洪承疇直搖頭,立即將他轟出去,丟給憤怒的布里亞特人。

像一羣猛虎撲倒一頭受傷的老虎,戰鬥只進行了半壺茶的時間,這四名紅毛,連同那名摔傷在堤岸外面的紅毛,就被布里亞特人挫骨揚灰,連屍骨都蕩然無存了。

打掃戰場的事,就交給布里亞特的部衆了,洪承疇正待收兵入營,那首領卻帶着大批部衆,向

明軍直衝過來。

洪承疇不解:“布里亞特人這是怎麼了?不會是再謝我一個女兒吧?要謝我,也不用這麼多人呀,這哪裡是謝恩,分明像是威懾人嘛!”

首領可不管洪承疇咕嚕什麼,他率領部衆,來到洪承疇面前,一片“噗通”聲。

看着跪在面前的布里亞特人,洪承疇愣住了,“我說首領呀,你知道我聽不懂你說話,你這是哪一齣?要感謝明軍,也不用這樣嘛,你不是已經謝過我了嗎?”他向首領伸出手,準備拉他起來。

但首領搖搖頭,又指指右側,指指自己的胸口。

洪承疇向右側看去,那是布里亞特人倒在紅毛槍口的地方,他明白了:首領是希望拯救他們的傷員。

他微微思考了一會,還是果斷地搖頭,這種槍留下的創口,哪是那麼容易治的?不說創口裡會不會留下彈片彈殼,就是消炎,也是不易,搞不好傷員會大量死亡,自己和首領又無法直接交流溝通,解釋解救的難出。

首領卻不起來,他膝行兩步,抱住洪承疇的大腿。

洪承疇沒法,救人救到底,但願這些布里亞特人,將來不會成爲大明的敵人。

軍醫查看了所有的傷員,除了兩人被彈片劃破點皮,不用醫治外,還有三十六名需要醫治的傷員,軍醫一一爲他們清洗傷口、清除創口內異物、用高純度蒸餾酒消毒。

由於語言交流上的困難,軍醫們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創口都清除乾淨了,剩下的一切,只能靠天了。

當晚,李芊芊來得很晚,他到達洪承疇的大帳時,天都快黑了。

洪承疇隱約聽到嘈雜的腳步聲,他向外一看,頓時愣住了:軍營來了大批的女人,好像有上百人。

“你……”明知道李芊芊聽不懂,洪承疇還是要問。

李芊芊似乎知道洪承疇有此疑問,她雖然聽不懂,卻是微微一笑,挽起洪承疇的胳膊,將他拖進大帳,她指指自己,又指指洪承疇。

“原來是勞軍!”洪承疇嘆息一聲,“勞軍也不用偷偷摸摸呀,哎,僧多粥少,千萬不要出事纔好。”

他知道士兵們也不容易,離開京師北伐,已經快兩年了,很多士兵,今晚恐怕還是第一次享受女人的溫存。

次日早晨,洪承疇正在指揮士兵築城,首領帶着數百部衆過來了。

“怎麼了?難道傷員的病情出現惡化,他們是來問罪的?”

布里亞特的部衆們二話不說,搶下明軍手中的器具,開始替明軍裝黃土、運石頭。

原來,當晚就有幾名傷員脫險,今晨就基本復原了,首領一高興,讓部衆停止漁獵三天,協助明軍築城。

洪承疇大喜,不但築城的速度加快,更爲重要的是,首領和部衆,已經從內心接受明軍了,看來明春的和平行動,希望大增。

明軍拿出所有的器具,連運糧車都運上了粘土和石頭。

八月,赤塔傳來訊息,一府兩縣的糧食喜獲豐收,牧民們生活秩序井然,有些牧民還賣掉牛羊,

專門從事農業耕作。

其實,早前的紅薯、土豆、玉米已經種植成功,因此,牧民們的生存,暫時沒有問題了,生存的問題解決了,他們也就安心從事農業生產了。

說到豐收,也不確切,嶺北的糧食單產量,每畝只有一石多一點,大概只有北五省同類作物的六成,與江南相比,至多不過五成。

但是,與牛羊肉的產出相比,簡直是天堂與地獄的關係,所以牧民們在上交了農業稅之後,還有一些節餘,尤其是紅薯、土豆和玉米等雜糧,嶺北省府用銀子從牧民手中購買了一些多餘的糧食,作爲軍糧,還給洪承疇送來了一些,作爲種子。

收到史可法送過來的種子,洪承疇算是鐵了心了,開春過後,無論用什麼手段,都要讓貝東城正常運轉起來。

嶺北糧食豐收的訊息,也傳到京師,迅速在京師傳播開了,《明報》及時對嶺北的情況作了簡介,並配上報館根據想想畫出的圖片。

在《明報》的第四版“雜談”中,署名“玉婉心”的作者,在報紙上呼籲:嶺北省位於極北的苦寒之地,又遠離京師,現在正是異族歸化的關鍵時機,希望國民能爲異族的歸化,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署名“一文小錢“的作者,從嶺北看出商機,他認爲,現在嶺北的物價和人力成本都很低,正是賺錢的最佳時機,建議大明的工商業主去嶺北省開商立埠。

《明報》連續發文刊登嶺北省的事,驚動了太原商人李坎。

在晉商林立的太原府,李坎家還排不上號,至少不在三甲之列,所以他不斷擴展商業領域,關外迴歸大明之後,李家開始涉足皮貨生意。

李家的雖然財產不斷增長,商業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李坎最近遇上了一件令他發愁的事。

他已經五十多歲,按理說應該逐漸退居幕後,讓自己的兒子挑起重擔,李坎就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

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叫李傑,是她的大老婆所生,是嫡子,做生意四平八穩,無論從身份還是經營方式來說,都是不錯的繼承人。

但李坎更喜歡次子李昂,李昂是庶子,今年只有二十六歲,但李昂比較大膽,他的經營理念,更接近年輕時的李坎。

如果要守業,李坎應該選擇李傑繼承家族的商號,如果要繼續擴大李家的商號,就應該選擇李昂,雖然他只是庶子。

看到關外的商機,李坎有意考較李昂,就給了他五百兩銀子,讓他獨自去闖關外,收購一些便宜的皮毛。

李昂欣然接受父親交代的任務,他帶着三名侍從兼侍衛,乘坐一輛大型馬車,從太原出發了,去嶺北省之前,想到空車出行,實在是浪費,於是採購了一些日用品,幾乎載滿了這輛馬車。

李昂創造了歷史------他是第一個去嶺北省的大明商人。

四人乘着馬車,一路北行,終於抵達嶺北省首府赤塔,赤塔只有一家客棧------伊人客棧,李昂一行就在伊人客棧落了腳。

(本章完)

第454章 爭相入漢籍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468章 朱慈烺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136章 蒙古人更爲可靠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135章 南方海商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358章 魚餌第295章 貝湖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457章 海外見聞第58章 出使薊州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74章 臨時朝會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398章 密旨第295章 貝湖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362章 蒼天有眼呀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375章 賣島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第265章 尼布楚,永遠的歷史第241章 我們一起殺回家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398章 密旨第484章 福鬆城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22章 勇將與謀將第490章 沙撈越河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27章 武略將軍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26章 怪人丁嵐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59章 箭在弦上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183章 投石問路第348章 被明軍嚇死的第131章 荒淫無恥的皇帝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75章 與民爭利第289章二十文小費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46章 回京覆命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448章 自治省第86章 一死一傷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90章 陝西新政 (第二更)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390章 皇宮中唯一的男人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295章 貝湖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383章 呂宋省與福林府
第454章 爭相入漢籍第465章 在宮裡改良紡紗機第334章 第一次被封駁第428章 像塞子一樣塞住第468章 朱慈烺第145章 漢軍牛錄的覆滅第138章 目標寧遠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492章 蘭竹體制(二)第16章 黑衣人首領第6章 空歡喜一場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120章 東林黨四巨頭第136章 蒙古人更爲可靠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135章 南方海商第214章 奪路而逃第455章 喬允升的反對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142章 北城門的變故第285章 三院十部制(上)第488章 再見鄭芝龍第358章 魚餌第295章 貝湖第269章 把酒話關外第55章 大明的未來(三)第78章 京師豆腐軍第298章 新的城池貝東第121章 張嫣的哭訴第144章 日月軍旗第371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一)第255章 八旗騎兵的末路第457章 海外見聞第58章 出使薊州第284章 目標是歸化城第368章 蘇祿素丹國第69章 福王朱常洵第190章 退守西平堡第374章 童男童女的傳說(四)第451章 第三隻手第74章 臨時朝會第114章 你真是朕的福星第264章 雅山與風河第398章 密旨第295章 貝湖第452章 特別朝會第362章 蒼天有眼呀第466章 捨不得離開第188章 兵臨城下第375章 賣島第439章 打古裡的慘狀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148章 與馬奶酒爲伴第80章 關中平原 (求收藏 求紅票)第169章 嗓子幹得冒火第265章 尼布楚,永遠的歷史第241章 我們一起殺回家第499章 自己派出刺客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198章 看不透的大明第398章 密旨第484章 福鬆城第321章 皇后懷孕了第22章 勇將與謀將第490章 沙撈越河第387章 南徐北王第44章 與倭寇單挑第150章 城南城北第27章 武略將軍第494章 蘭竹體制(四)第26章 怪人丁嵐第106章 渭河大橋第402章 初戰他隆第498章 爭相攀登第59章 箭在弦上第205章 草原無風景第183章 投石問路第348章 被明軍嚇死的第131章 荒淫無恥的皇帝第360章 鄧普克失蹤了第424章 國師的擔憂第473章 公然抗稅第75章 與民爭利第289章二十文小費第447章 當家作主的人第46章 回京覆命第244章 飛向城頭的開花彈第291章 第一次收到真正的銀子第21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第448章 自治省第86章 一死一傷第330章 文字改革第90章 陝西新政 (第二更)第101章 爲你而生第390章 皇宮中唯一的男人第223章 俞沖霄的憤怒第295章 貝湖第15章 陰森森的樹林第383章 呂宋省與福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