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半島

(感謝joel0001的月票支持!)

乾符四年三月。

王仙芝死後,成爲各路反唐草軍兵馬公認領袖的黃巢,沒有再沿用天補平均大將軍和海內諸豪都統的名號。他換了一個新的名號,雖然看上去新名號不那麼威風,但卻更具戰鬥性。

亳州城下,黃巢自稱“沖天大將軍”,並且自建年號‘王霸’!雖然黃巢並未建朝立國,但他卻已經正式打出了自己的年號,拒絕再使用唐朝的年號,不再承認唐朝的正朔。

剛剿滅了王仙芝的崔安潛正調動兵馬從四面八方向黃巢包圍,準備一舉將黃巢剿殺於河南。眼看包圍圈越來越小,黃巢向新任天平軍節度曹全晸送交請降書函,請他代爲提交朝廷。

朝廷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很痛快的答應了招安的要求,並大方的任命了黃巢爲從三品右衛將軍,讓他前往鄆城接受任命,並解散軍隊。不過這不過是朝廷設下的一個誘餌,田令孜密令崔安潛調動各鎮兵馬,準備於鄆州一舉全殲這支賊軍。

朝廷打算來個將計就計,但黃巢一開始就沒打算真正投降朝廷,所謂的請降,不過是一着聲東擊西,調虎離山之計而已。

就在朝廷各部趕往鄆州四面設伏之時,黃巢並沒有前往鄆州受降,而是突然轉了個身,率部殺進了宋州、汴州境內,然後攻打衛南、葉縣,兵鋒所向。正是大唐的東都洛陽。

東都洛陽,在與草賊的戰爭中。就是大唐的一個致命弱點,每一次草賊被痛打之時,只要草賊將兵馬指向洛陽,便能迫使官軍改變圍剿計劃,退保東都。

朝廷從沒有認真的考慮過李璟征戰遼東之餘給天子寫的奏章,李璟給天子奏章中表明,黃巢並沒有能力攻佔洛陽。因此,其實草賊攻打洛陽。是一件好事。一旦草賊頓兵緊城之下而不克,官軍只要塞住洛陽外圍各要塞,便能輕易的徹底圍困草賊繼而全殲草賊。

不過李璟寫這奏摺的時候,就已經料到朝廷絕不會同意他的提議,寫這封奏摺,不過是表面參與一下中原之戰而已。

事實上朝廷果然如李璟所料一般,面對黃巢向洛陽進兵。而且是不知道第幾次向洛陽進兵,朝廷依然是下意識的下達了命令,不惜一切全力保護洛陽。爲此下達一系列緊急命令,以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爲東都應援防遏使,緊急抽調河陽、宣武、昭義三鎮軍隊歸他指揮,進駐洛陽防守。

其次。給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崔安潛下令,立即馳援洛陽。第三,調義成鎮兵馬防守洛陽外圍的轘轅、伊闕、河陰、武牢四處隘口,御黃巢於洛陽郊外。

朝廷不顧一切把兵馬都調往保護洛陽,原本如鐵桶一樣的包圍圈頓時成了篩子。

黃巢成功的調動了各路官軍。終於創造了南下的條件,他迅速的捉住了這一個短暫的契機。帶着草軍從洛陽外圍悄悄撤走,揮師南下。

一路上,黃巢避實擊虛,幾乎避開了所有的堅固城池和軍事據點,很快就越過淮河,再次衝進了淮南。

在三月底,黃巢與尚讓領着草軍在和州一帶渡過長江,第一次衝進了大唐帝國的軟腹部,直取宣州,也就是後世安徽宣城。

調動敵人,打破圍剿,轉進江南,這簡直就是神來之兵,李璟得訊後甚至暗自感嘆,黃巢的這個戰略轉進,簡直就能後世太祖的四渡赤水相媲美。

大唐的藩鎮,大抵可分爲四類,即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邊疆卸邊型和東南財源型。長江以南,正是東南財源型藩鎮扎堆的地方。

顧名思義,這種類型的藩鎮是唐帝國自安史之亂後,賴以生存的搖錢樹。而這些搖錢樹之所以能夠長出錢來供朝廷搖,除掉南方經濟已有較大發展,開始趨於富庶外,更重要的是它們兵微將寡,軍費負擔低。如江西、福建、湖南、浙東等東南大鎮,其額定兵力都不過萬人。

沒有利爪獠牙,卻長了一身好肉,這樣的獵物當然是獵人的最佳選擇。同時,在江西有王重隱、徐唐莒,宣歙有曹師雄的王仙芝舊部在活動,黃巢也有南下與諸部會師,將他們統一在自己的沖天大將軍旗下的想法。

黃巢轉戰江南之時,朝廷解除了崔安潛的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的官職。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天下間有各種猜測。有人認爲是官軍沒有能夠按計劃在中原剿滅草賊,使黃巢跑了,朝廷因此需要找個人頂。也有人認爲草賊退出中原,朝廷感到安全了,飛鳥盡故而良弓藏。更有人表示,這實際上是朝中黨爭,後臺爲宰相王鐸的崔安潛後臺不夠硬,有傳言說盧攜和田中尉有意要提拔荊南節度使高駢爲招討使,崔安潛這是被迫給高駢讓位。

李璟聽到這些傳聞時,只笑了笑,說了一句,崔安潛下臺,那些都是原因。

四月初,黃巢先是在宣州城西的南陵擊敗從採石渡口追來的官軍,斬都將王涓,但勝的不徹底,有敗兵四、五千人逃入宣州。黃巢乘勝進攻宣州,唐宣歙觀察使王凝集合內外兵力,拼死抵抗,“草軍”猛攻不克,黃巢只得移師向東,準備進取富庶的鎮海,轄區相當於江蘇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總部潤州,即今江蘇鎮江。以及浙東,今浙江大部,總部越州,即今浙江紹興。

黃巢進攻潤州,田令孜與盧攜趁機急調荊南節度使高駢出任鎮海節度使,出兵求援潤州,擔當剿匪重任,也爲提拔高駢下一步任招討使造勢。

草賊轉戰於東南,朝廷輕鬆了一口氣。雖然東南爲朝廷財賦重地,但起碼遠離中原和關中京師重地。

就在草賊轉戰東南的同時,鎮國軍也在東北打了一系列勝仗。消息傳達於京師,讓天子和朝中諸公都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乾符四年二月,李璟率鎮國軍從海上突襲高句麗人後方重城,鴨綠江口的泊汋城和尖口城,隨後又攻佔大行城。二月中,李璟輕率一支兵馬沿烏骨江北上,假扮渤海運糧隊伍,詐開了烏骨城城門,殺入城中。

周長十六裡的重鎮烏骨城抵擋不到半日,被李璟攻破,五千守軍盡亡。

隨後,李璟派軍繼續北上,攻佔了北面山城溝山城,和規模很大的李家堡山城。

二月底,李璟完成了對岫巖地區八萬高句麗和渤海聯軍的包圍。

三月初,高句麗王高德貴集結高句麗和渤海扶余方面兵馬共五萬人南下,準備撕開唐軍包圍圈救出八萬被困兵馬。雙方在安市東面千山山脈展開激戰。

趙犨率飛熊軍,曾元裕率神捷軍,牢守李璟傳達的軍令,據城堅守,不與野戰。憑藉着安市城、千山城、城子山城、小窖溝山城、摩雲山城給成的防線,趙犨曾元裕以一萬精銳戰兵,加兩萬團結軍與之激戰一月餘。高德新與大瑋瑎損失近兩萬兵馬,卻未能突破趙犨的防線。

三月中旬,遼河口水軍運送三千騎兵直插高德新背後,在遼東城附近登陸,襲擾高德貴後方糧道,並威脅遼東城。高德貴糧草不繼,又擔心遼東城,被迫撤軍。

同一時間,水軍軍主裴宥與梅根、茱麗諸將率水軍艦隊,並張承宗的豹騎軍以及兩萬團結軍和鄉兵,共計三萬兵馬突襲平壤,襲取平壤城。隨後,張承宗率豹騎軍迅速出擊,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掃蕩了鴨綠江以南的高句麗控制諸城。

而劉守謙也在二月底開始率鷹揚軍進入渤海境內,將全軍分成了五部,每一廂爲一路,分路進入渤海鴨綠府和南海府。按照李璟的命令,鷹揚軍的任務是敵後遊擊作戰,不許攻打堅城,正面對戰。李璟給他們的命令就是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退我追,敵疲我打。

到四月初時,娘娘城山城與哨子河的八萬高句麗與渤海兵馬已經只剩下了半月糧草。鎮國軍將他們包圍,卻並不急着進攻,只是緊守防線。隨着時間的流逝,形勢對他們越來越不利。

高句麗與渤海從安市方向南下救援不成,渤海人也試圖從東面方向解圍,可鎮國軍堅守泊汋城與烏骨城。雖然這兩座城池高句麗丟的很快,可在鎮國軍的手上,卻堅如盤石。而且鷹揚軍進入了渤海境內後,四處燒殺破壞,來去無蹤,渤海人焦頭爛額,雖然這些唐軍不敢攻打城池,可這般流竄作戰,卻使得鴨綠府與南海府五州之地不得安寧,甚至連西京與南京兩京之中的百姓也是驚恐不安。

眼看着沒有援兵到來,糧食將盡的高句麗和渤海軍向東北方向的山城溝山城與李家堡山城發起突圍。

八萬兵馬放棄了娘娘城山城與哨子河等二十餘座山城,向東北方向突圍。李璟親自坐鎮李家堡山城迎戰,從四月初七一直打到四月十五日,高句麗和渤海聯軍丟下了足足三萬具屍體,一連攻破了李璟在李家堡前沿三十里內建立的十八道防線,可距離李家堡城依然有十二道防線。

這個時候,聯軍糧草已盡,開始宰殺馬匹充飢。

四月十六日,曾元裕、李良率一萬軍從安市城殺到,郭鎮山、蓋寓、敬翔率一萬軍從建安城殺到。

鎮國軍五萬大軍將五萬彈盡糧絕的高句麗渤海聯軍重重包圍,四月十八日,聯軍最後一次突圍,鎮國軍與之激戰一日夜,徹底擊潰聯軍,一戰殲滅聯軍近三萬衆,俘虜兩萬餘。繳獲刀槍戰馬等衆多,整個遼東半島被鎮國軍徹底收復。

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616章 稅收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654章 步步驚心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1008章 欲擒故縱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885章 行險第276章 懷孕的張鶯鶯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595章 不疑第321章 兵進登州城,接掌刺史印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869章 跳船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746章 淪陷第842章 十步殺一人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961章 懲戒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785章 老謀深算第860章 英雄立馬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177章 形勢第74章 事泄第45章 考覈第409章 喪家之犬第915章 插手第30章 刺史門生第724章 幸蜀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897章 借威第957章 勸進第874章 天梯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832章 逼宮第915章 插手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893章 堅定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899章 從長安到琉球第773章 成都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962章 威懾力第641章 不聽調,不聽宣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179章 增援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708章 爆發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132章 情報買賣第585章 蔡州賊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63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744章 殺朱第669章 人口第260章 封彰寶藏與分贓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840章 軍令狀第862章 殘酷第106章 接收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868章 劫營第126章 我不能嚥下這口氣第382章 出燕入晉第381章 槍打出頭鳥第75章 攤牌
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864章 致命的愚蠢第369章 招兵買馬第616章 稅收第485章 娶妻當娶陰麗華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654章 步步驚心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1008章 欲擒故縱第765章 禍起蕭牆第545章 釜底抽薪第885章 行險第276章 懷孕的張鶯鶯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312章 兵馬奪青州 功升防禦使第253章 血流成河第595章 不疑第321章 兵進登州城,接掌刺史印第216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869章 跳船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746章 淪陷第842章 十步殺一人第366章 天子詔書到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961章 懲戒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785章 老謀深算第860章 英雄立馬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177章 形勢第74章 事泄第45章 考覈第409章 喪家之犬第915章 插手第30章 刺史門生第724章 幸蜀第1023章 新王朝誕生第476章 色厲膽薄第897章 借威第957章 勸進第874章 天梯第330章 謀朝篡位第861章 撞破鐵籠逃虎豹第832章 逼宮第915章 插手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25章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第183章 聯合艦隊已啓航第288章 將就就計 破城第566章 茶葉引發的血案第893章 堅定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196章 李璟就是眼中釘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899章 從長安到琉球第773章 成都第154章 狐假虎威 藉機敲詐第975章 百萬大裁軍第866章 虎子無犬父第962章 威懾力第641章 不聽調,不聽宣第815章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第179章 增援第88章 再見張庫官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708章 爆發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132章 情報買賣第585章 蔡州賊第521章 殺機四伏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63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472章 豪賭五百萬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744章 殺朱第669章 人口第260章 封彰寶藏與分贓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840章 軍令狀第862章 殘酷第106章 接收第138章 跳蕩反擊第868章 劫營第126章 我不能嚥下這口氣第382章 出燕入晉第381章 槍打出頭鳥第75章 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