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勸進

十月的燕京,總是多姿多彩的。

晚唐之時的燕京,還沒有如後世那般惡劣的氣候,沒有灰濛濛的天,也沒有直吹入口中的塵土,更沒有霧霾和沙塵暴。尤其是到了秋天,更是充滿着美麗。

燕京秋天的風,也是充滿着暖和調的,它彙集了白樺樹葉的微黃,彙集了楓樹葉的深紅,彙集了白楊樹葉的金黃,組成了絢麗的色彩。一縷一縷的秋風吹來,就讓人覺得猶如是在一張巨大的色彩豔麗的畫卷之上徜徉。

這充滿着溫暖色彩的秋風,搖晃着樹葉,抖落無數依然是溫暖色彩的細碎的陽光。

燕京的整個秋季,就彷彿是一首詩,一卷畫。

特別是徜徉於香山腳山看着紅葉,漫步在紫禁城下撫着紅牆,背景都是燕京那特有的紅色,眼前是明淨的陽光,然後呼吸着充滿着溫暖味道的空氣,讓整個人都覺得渾身舒暢。

在這樣明淨的陽光下和溫暖的秋風裡,李璟站在高處,就站在紫禁宮城後面的煤山頂上,四下一望,頓時有種無法描述的舒適感。煤山原來不是這個名字,一開始叫青山,後來又叫景山。秦軍進駐幽州,在此營建紫禁城,曾經把運來的大量煤堆積於此,這裡的煤堆積如山,還有大量的煤炭加工廠。大家後來乾脆把這裡叫做煤山,一來爲尊者諱,景璟同音,普通百姓自發的避諱,二來大家也習慣了這裡的煤,因此。煤山就取代了原來的青山和景山。

不過在紫禁城修建護城河時。曾經把大量挖出來的土堆積到了這裡。把原來的小山丘堆成了一座大大的土山。紫禁城修建好後,便在這座土山上遍植花草樹木,修建了不少的閣樓亭臺,這裡也搖身一變,從黑黑的煤山,變成了王宮的後果園,成爲了李璟經常與家眷及部下文武們一起登高賞花、望遠觀景,習箭飲宴的王室花園。

此時李璟就站在這座鎮宮之山的山頂亭臺的三層亭閣之內。遠處的燕山山脈,可以不借用千里鏡就清晰的看到,低收入就在眼前,呼之欲出,觸手可及,即可攀登。那遼闊的華北平原,可以一直望到天際,風吹樹搖,牛馬在田間行走,都可以清晰的看到。

看着這寧靜而又安祥的畫卷。李璟不禁生出一種無限的豪邁與自豪。

這就是他的大本營,這就是他擬定的他要建立的那個天朝上國的中心。

站在這裡。他彷彿一下子就把他要建立的那個上國盡收眼底。

當頭回頭觀望正冉冉升起的嶄新都城,俯瞰着燕京城,紫禁宮城的紅牆,金色的琉璃瓦,深紅的廊柱、墨綠色的柏樹,漢白玉的雕欄,它們色彩分明,美侖美奐。

這座被大色彩裝點和勾勒出來的紫禁城,充滿着霸氣,就如同那氣吞萬里如虎的、甲於天下的秦軍百萬虎狼,顯示着浩蕩而又威嚴的秦軍威儀。

站在這樣的高度,望着這樣的風景,既感到偉岸,又讓人不自覺感覺到渺小。

雖然如此,可李璟依然喜歡這樣的角度看着燕京城,看着這座自己一手打造出來的都城。

“秦軍將士以守家衛國爲已任,邊境之上受兵災的地方要馬上全力救助百姓。”李璟平靜的說道,“馬上就要入冬了,各地官府必須得做到入冬前所有的百姓都有屋住,有足夠的糧食和衣物,受傷的百姓得及時治療。而且,從現在起,我不允許敵軍一兵一卒踏上我們秦藩的土地。不管誰敢越界,各地駐軍必須毫不猶豫的反擊,毫不猶豫!”

“請殿下放心。渤海的聯軍右路軍已經徹底的崩潰,隨着黑水的投降,室韋人也已經被迫投降,少部契丹人試圖頑抗,已經被殲滅。如今渤海戰場上只剩下了西線以契丹爲主的敵軍。目前,第二批從渤海凱旋的十萬戰士已經到達大連,很快就能到達天津。另外,此次還有十萬新編渤海軍和十萬室韋等部族降軍,一起組建的四個新編軍團一起返回。預計,到遼海結冰之前,他們就都能到達天津。自殿下返回燕京之時起,第一批凱旋迴京的十萬將士已經佈防派駐到了山西、北平、河北、山東四行省數千裡的邊境線上,嚴防以待,只要敢有任何人再越界一步,他們必然予以強烈反擊。”參謀院左使敬翔回道,“其實依臣下看,眼下正是秋高馬肥之際,光憑着我們手上從渤海新返回的十萬戰士,以及第二批已經到達大連的十萬戰士,完全不需要動用靺鞨降軍和室韋等部族降軍,就有充足的優勢兵力,對李克用等發動一次強勢的報復之戰。”

李璟並沒有接敬翔的話,他俯瞰着紫禁宮城一陣,然後從一員侍從近衛的手裡接過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他用嘴脣輕輕的抿了一口。若有所思的端詳着這一隻天青色的官窯茶杯,似乎在欣賞着這件精美的名貴瓷器。

敬翔有些摸不準李璟的心思,心中不免有些惶恐。李璟如今的威勢越來越強了,有時根本不用開口,光只是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就會讓他感受到一股很大的壓力。這就是一個王者的威壓,這雖然是個比他還年青的多的男子,剛過而立之年,但他卻手握百萬雄兵,統領千萬百姓,他的一言一語,有時就能直接覺得數以十萬,甚至是百萬人的生死。這就是王者的威壓,無形但卻無時無刻不存在着。

自從李璟返回燕京,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時隔近兩年凱旋迴京的李璟,既沒有對留守會議保守策略,導致邊地被襲擾,損少極大而追究責任,也沒有馬上就出兵向李克用等諸鎮報復。

李璟什麼也沒做,只是每天召集一兩個重臣聽取報告。連對時事的評論。和他的計劃什麼的都通通沒有透露。李璟唯一下過的明確命令。就是把剛剛凱旋的十萬兵馬,接替了燕京、天津、大遼、登州、青島、河間等重要之地的防守,然後讓這些地方的兵馬換防後,開向了秦藩北方那漫長的邊境線上駐防,待命。

沒有人知道秦王在想着什麼?

若是以往的秦王,這次回來後肯定會向各藩鎮報復的。

可秦王沒有,他什麼也沒有表示。

敬翔認爲李璟在考慮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因此。在這個決定沒有做出之前,他暫時不會有太大的動作。而他考慮的這件事情,他認爲,極有可能就是決定是否代唐自立。敬翔覺得,也唯有如此重要的事情,纔有可能讓秦王保持目前的這種狀態。因爲這件事情太重要了,如果一旦決定要正式反唐,那秦藩要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敬翔也在想這個問題,在這次秦王回京之後,渤海的戰事幾乎已成定局。勝局已定。部落聯軍中三股最強大的勢力,黑水聯盟已經完全臣服。被秦軍控制。而室韋聯盟,如今也有半數投降了秦軍,渤海國到現在更是徹底的被秦軍控制了,勉強還維持着一個蕃國名號,不過是秦王還覺得渤海朝廷和王室的名頭還有些作用罷了。

剩下一個契丹和半個室韋聯盟,他們已經完全不能阻止秦軍的勝利了。

源源不斷的精銳秦軍正從關內凱旋,還有大量的部族降軍也被帶入關內。關外只需要保持一支不多的戰兵部隊,再增派一些輔兵預備役前去就足夠維持書局面了。

到了如今,秦藩真正的了無後顧之憂了。此時的秦王聲望達到頂點,其手下兵馬亦是精兵強將,數量龐大。這個時候,李唐朝廷分裂成了兩個,成都一個,長安一個,正是人心不定之時。若是李璟此時反唐,時機完全足夠了。雖然肯定也還會有些阻礙,有些弊端,但敬翔認爲,眼下反唐,時機已經成熟了。但考慮了許久,自己要不要馬上表態勸進呢?

勸進也是個很需要眼力的事情,勸的太早了,不但會打亂眼下秦藩內部的團結穩定,甚至還可能會被秦王看低。但如果勸進的時機正合適,且是最早提出勸進的人,這份功勞也是極大的。

他覺得這個時機已經成熟了,秦王取唐自立的時機成熟了,他勸進的時機也成熟了。

站在旁邊的侍從都非普通的宮女和太監,雖然紫禁城中也有太監,像張承業,就極得李璟信任,不但如今擔任着紫禁宮的內侍司的內侍總管,實際上就是李璟的宮廷總管,甚至還能參預機密。但李璟對太監的防範也是很嚴密的,宮中的太監不但數量比唐室大大減少,而且太監們既不能掌軍,也不能干預機密,有嚴格的限定。李璟一般議事之時,連一邊侍候的都不用宮女和太監,而是用內勤局和特勤局還有侍從司等精選出來的人員。

這些人都十分的機靈聰明,他們隨時關注着李璟,只要有任何指示,就會馬上執行。此時,他們知道李璟和敬翔要談機密之事,但見李璟沒有任何指示,也就沒有自動迴避。李璟的眼睛剛剛離開茶杯,一名侍從立即上前,捧着漆金盤把茶杯接過來,然後小心的退後離開,其餘的侍人也都跟在後面,五秒鐘內全都躡着腳步退了出去。

此時,閣上只剩下了李璟和敬翔兩人了。

敬翔站起身來,語氣鄭重的向李璟道:“殿下,東北局勢已定,臣以爲,此時正是反唐自立之時,臣請殿下建極登基稱帝,建立新朝!”

李璟掃了敬翔一眼,他知道這種想法並不只有敬翔一個人有。事實上,就連李璟自己,最近也一直在考慮着這個問題。尤其是在李唐朝廷分裂成兩個,並且長安朝廷還突然十八鎮發兵的情況下。

稱帝是必然的,早晚李璟會稱帝的。

現在擺在李璟面前唯一的問題只是現在稱帝還是暫緩稱帝。

現在稱帝有現在稱帝的好處,起碼,亮明旗號,能夠更加的激昂士氣,從此不再受李唐的約束和羈絆。但現在稱帝也還有一些弊端,如今的李唐雖然苟延殘喘,但畢竟百足之蟲,一時半會死而不僵。李唐的威信雖無,但各藩鎮還都舉着這面旗幟,以黨同伐異。天下的百姓也一時還對李唐有着一份感情,尤其是那些士族門閥們,新朝廷對他們來說,也意味着他們在舊朝廷的那些權力可能失去。

意味着,舊有的秩序被打破。

新舊朝交替,那些如今的士族地主階級是最憂心的那羣人,他們寧願就這樣維持着,也不願意驟然改變,因爲改變代表着未知。

秦藩這些年擴張的很快,這個勢力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勢力,而是一個利益聯盟。眼下大家利益一致,目標一致,自然是能聯繫在一起。但如果李璟要自立稱帝,這樣大的改變,其它的勢力,那些盟友們,是否還願意和李璟同舟共濟?

而且還有一點,如果他稱帝,也就意味着與李唐的徹底決裂,這甚至有可能會讓原本分裂的成都朝廷和長安朝廷,甚至是其它的一些藩鎮也都團結起來,一起把他當做首要目標。

是不是值得冒這個險,還是說,繼續披着李唐的外衣,再等待些時日,等到李唐這座大廈最終傾倒之時,等到那顆果子自然熟透,瓜熟蒂落之際,再輕鬆的採摘呢?

不管是哪一個決定,都極爲重要,關係到秦藩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戰略走向。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李璟輕聲唸誦着這九個字,激動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

果實就擺在面前,觸手可及。但這枚果實還沒有真正成熟,過早的採摘,只會得到不甜的果實,甚至是酸的澀的果實。自己是否需要急於這一時?

自己應當再等等,李璟最終在心裡有了決定。

晚一點稱帝又如何,皇位又跑不掉。想想曹操,一生都未稱帝,可這也不能改變他是漢末最強勢力的現實。如袁術,迫不急待的稱帝,卻讓他的兄長和他關係極好的孫策兄弟都與他反目。此時不急於一時,秦藩的內部能更加穩固。

況且,雖然渤海的戰事鎖定勝局,但還沒有完全結束,剛從渤海返回的軍隊也還沒有經過休整。

相比於急急的去稱帝,如何徹底奪得東北勝利,並消化掉渤海和東北其它部族這份勝利的果實,纔是最重要的。

果子有好幾個,但不急着一次全摘掉,一次摘一個,只選最成熟的摘,等吃完一個再摘一個,纔是最好的。

“我們如今雖然有這個笑傲羣雄的實力。”李璟突然轉折道,“但是我們並不急着要去爭這個表面上的名義,攘外、安內,二者不可兼得。東北的這顆果實,經過我們數年的澆灌,如今終於成熟,我們現在最需要的還是消化東北的勝利果實,至於李唐,就暫時讓他繼續苟延殘喘吧。我們沒有必要爲了一個虛名,就成爲天下所有人的靶子。”

“可是,殿下儘早建立新朝,也是團結凝聚藩內將士百姓人心士氣啊。況且,長安朝廷如此對付我們,我們怎麼能不反擊?”

“我們當然要對他們的挑釁予以反擊,但我們只需要對付那些挑釁我們的藩鎮,去報復李克用等,至於什麼山南、荊南、三川、關隴等的藩鎮,如果他們沒有主動惹我們,我們也沒必要急不可待的要與他們爲敵啊。一次一個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前進,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策略。”李璟對着敬翔微微一笑,“參院,好飯從來不怕晚,別急,再等等,到時飯更美味!”

看着李璟那副自信的表情,敬翔躬身一禮退回,他知道,李璟那番話是真實的,並非是虛假推讓的理由。他心中嘆了口氣,知道這次自己再次看走眼了。秦王,並非是那種急着想要稱帝的人。(未完待續。。)

第452章 大唐第一劍俠第671章 搶人第48章 升賞第962章 威懾力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77章 交換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239章 招安第536章 遺表第702章 斬首十萬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41章 開訓動員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699章 前戲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258章 兄弟第59章 虎爭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379章 跪服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567章 前哨經濟戰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93章 誘局第921章 觸底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752章 羊人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34章 搶功第334章 天降橫財第653章 再來一炮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358章 底線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770章 劫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856章 斬帥第275章 再見舊情人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707章 合縱第577章 幽州亂第93章 海上女王與蔓陀羅公主第700章 逆轉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994章 欲問天子名,日從日上生第989章 編號9527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593章 殖民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681章 昌平第746章 淪陷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647章 臥榻之側他人酣睡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55章 賭鬥升級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404章 軍妓第873章 炮戰第856章 斬帥第797章 王冠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260章 封彰寶藏與分贓第765章 禍起蕭牆
第452章 大唐第一劍俠第671章 搶人第48章 升賞第962章 威懾力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77章 交換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34章 無利不起早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284章 大殺四方第1021章 所謂忠誠 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第92章 與海賊鎮東海聯手?第818章 火燒長安第667章 節度都使第239章 招安第536章 遺表第702章 斬首十萬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41章 開訓動員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699章 前戲第718章 戰火燃起第1017章 睥睨天下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558章 侵吞五千禁軍第980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258章 兄弟第59章 虎爭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291章 重組控鶴騎軍 再敗卑沙兵馬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234章 吞下十三島第379章 跪服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1013章 霸氣側漏第626章 你拿什麼來支付第596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50章 色誘纏綿美人心計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567章 前哨經濟戰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417章 匹馬換來雙名將 李璟再收二門徒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93章 誘局第921章 觸底第441章 沙陀軍覆沒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764章 下一個打誰第752章 羊人第789章 神兵天降第34章 搶功第334章 天降橫財第653章 再來一炮第913章 飛揚跋扈爲誰雄第358章 底線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226章 陌刀揚威 如牆而進第770章 劫第237章 文修武備第856章 斬帥第275章 再見舊情人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707章 合縱第577章 幽州亂第93章 海上女王與蔓陀羅公主第700章 逆轉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74章 圍城打援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994章 欲問天子名,日從日上生第989章 編號9527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593章 殖民第297章 只問一句,事成之後拿什麼來酬謝?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681章 昌平第746章 淪陷第18章 林中閃爍的幽光第89章 公開王良罪行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647章 臥榻之側他人酣睡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55章 賭鬥升級第809章 欲蓋彌彰第816章 孤家寡人第350章 捲土重來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17章 山文字甲、棗紅馬第404章 軍妓第873章 炮戰第856章 斬帥第797章 王冠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207章 輾碎他們第260章 封彰寶藏與分贓第765章 禍起蕭牆